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堂乐歌是我国清末民初新式学堂里开设的“乐歌”课和音乐教唱的歌曲。它不同于中国传统的歌曲形式,是西方音乐文化在中国大地广泛传播的较早形式。
关键词:学堂乐歌;启蒙音乐教育;富国强兵
清末民初,当时的政治改革家们主张废除科举等旧教育制度,效法欧美,建立新型学校,于是一批新型的学校逐渐建立了起来。当时把这类学校叫做“学堂”,把学校开设的音乐课叫做“乐歌”科。
一、学堂乐歌产生的社会背景
鸦片战争后,中国各阶层人民要求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进行改革的呼声越来越强烈,直接推动着我国新型学校音乐教育的快速发展和建立。1898年,康有为首先提出远赴外国,近采日本,定下课程,希望遍及大江南北,广为教学。
二、启蒙音乐教育是学堂乐歌肩负的历史使命
在20世纪初,有一批到日本去学习音乐的人士就开始了有关推进学校歌唱的活动。最著名的是沈心工,他在1903年回国后,就开始着力于在上海的普通中小学创设唱歌课和编写学校歌曲。随着留学归国,国外一些流行的音乐,被快速带回到中国本土。还以日本和欧洲广泛流行的曲调填写成反映思想的歌曲,编辑成当时流行的音乐课本。
三、"富国强兵”是学堂乐歌传播的出发点
无论是向青少年进行“军国民教育”和“辛亥革命”,还是是歌颂“推翻帝制,建立共和”的新生,他们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了通过唱歌课程的学习,更为广泛地唤起民众的爱国热情。
开设学堂乐歌在当日中国来说,其本意主要是为了向青少年进行美育教育和普及音乐知识,让更多的孩子们了解音乐,了解音乐的作用,从而推动音乐教育在中国的发展。所以,就有了以下反映新思想、新风尚的内容:第一、呼吁妇女解放,提倡男女平等;(如秋瑾的《勉女权》)第二、学习新文化,倡导屏归习,树新风;第三、向青少年进行勤学苦练,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教育。同时涌现出了一批同一思想的歌曲,沈心工的《黄河》,华航琛的《减辫》,沈心工,李叔同编写的《春游》的出现,深受当时广大青少年的欢迎,流传面广泛。
四、学堂乐歌成为新型音乐形式
学堂乐歌的音乐基本上是引进外来曲调,调配歌词,也有少部分歌曲的曲调是音乐者自己创作的。这些歌曲的形式基本上是以西方和日本通用的简谱和五线谱的。我们耳熟能详的《送别》曲调是选自是美国的作曲家进行填词的;《跳舞会》是当时英国国歌的曲调进行的填词;《尚武精神》是根据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曲目进行的填词。
五、学堂乐歌的代表人物
1.沈心工
沈心工(1870--1947)原名慶鸿,字叔逵,“心工”是他后来编歌时所用的笔名。1904年开始,他先后编印出版了《学校歌唱集》、《重编学校歌唱集》和《民国歌唱集》。1936年,他将自己毕生所编写的学堂乐歌进行了精选、修订,出版了一本个人专辑《心工唱歌集》。他所编写的歌曲类型面比较广阔丰富,语言浅而不俗,意味深长,相当一部分歌曲的词曲结合如出一辙。有《体操--兵操》、《竹马》、《赛船》、《龟兔》、《游火虫》,都是用通畅顺口的语言,形象生动的受到广大青少年儿童的喜爱。
2.李叔同
李叔同,原名文涛,又名岸,字叔同,别署息霜等。他一生所编写的歌曲约七十多首。早年有《出军歌》、《哀祖国》、《我的国》、《扬鞭》,从他自己作词曲的曲谱来分析,他是具有一定音乐创作能力的突出代表。还有一些淡泊尘世的曲目,《月》、《落花》、《幽居》、《天风》。
3.曾志忞
曾志忞(1879--1929),号泽民,又名泽霖,出生于上海一巨商的家庭。他的贡献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致力于开展普及音乐的社会活动,救助贫儿,并培养有天赋的贫儿成为杰出的音乐人士,第二、编写了《练兵》、《游春》、《扬子江》、《海战》、《新》、《秋虫》等,而且还被发表于当时很流行的杂志上,这是他写作过程中的成就。第三、他还致力于音乐方面的著述,编写过《乐理大意》、《唱歌及教授法》,并发表在了当时的《江苏》杂志上。
学堂乐歌本意是对青少年进行美誉和普及音乐教育,却为了唤起民众的爱国热情,担负起历史使命。对当时中国各阶层的主力力量还处于幼稚和贫弱的地位,这些矛盾限制了初期许多编写曲谱的音乐人对内容和形式的双向发展与完美呈现,无法改变一切新事物带有的幼稚、简陋的弱点。其次,学堂乐歌的内容多由爱国人士及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思想与内容改良的题材结果,所以受到了当时社会的影响的局限。第三,在我国曲调的填词和原创的歌曲中,主要是有积极要求改良的思想,变革的思想,有了一定的时代性和局限性,流行于当时代的歌曲才会受人喜爱,不符合当时代的都会有抵触的心理。学堂乐歌的意义已不仅局限于当时“乐歌课”的教材形式,也是在我国急需变通的新民主主义的文化下,中西方的音乐交流、传通、融合的一个高的开端,外国音乐文化的流入,对中国传统音乐审美和情感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力量,使一种新型音乐的注入,人们有了新的思想。也标志着古代音乐历史阶段的真正结束和近现代音乐历史的真正开始。
参考文献:
[1]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
[2]钱仁康.学堂乐歌考源[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3]臧一冰.中国音乐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4]孙继南,周柱锉.中国音乐通史简编[M].青岛: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
[5]陈聆群.中国近代音乐史研究在20世纪[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
关键词:学堂乐歌;启蒙音乐教育;富国强兵
清末民初,当时的政治改革家们主张废除科举等旧教育制度,效法欧美,建立新型学校,于是一批新型的学校逐渐建立了起来。当时把这类学校叫做“学堂”,把学校开设的音乐课叫做“乐歌”科。
一、学堂乐歌产生的社会背景
鸦片战争后,中国各阶层人民要求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进行改革的呼声越来越强烈,直接推动着我国新型学校音乐教育的快速发展和建立。1898年,康有为首先提出远赴外国,近采日本,定下课程,希望遍及大江南北,广为教学。
二、启蒙音乐教育是学堂乐歌肩负的历史使命
在20世纪初,有一批到日本去学习音乐的人士就开始了有关推进学校歌唱的活动。最著名的是沈心工,他在1903年回国后,就开始着力于在上海的普通中小学创设唱歌课和编写学校歌曲。随着留学归国,国外一些流行的音乐,被快速带回到中国本土。还以日本和欧洲广泛流行的曲调填写成反映思想的歌曲,编辑成当时流行的音乐课本。
三、"富国强兵”是学堂乐歌传播的出发点
无论是向青少年进行“军国民教育”和“辛亥革命”,还是是歌颂“推翻帝制,建立共和”的新生,他们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了通过唱歌课程的学习,更为广泛地唤起民众的爱国热情。
开设学堂乐歌在当日中国来说,其本意主要是为了向青少年进行美育教育和普及音乐知识,让更多的孩子们了解音乐,了解音乐的作用,从而推动音乐教育在中国的发展。所以,就有了以下反映新思想、新风尚的内容:第一、呼吁妇女解放,提倡男女平等;(如秋瑾的《勉女权》)第二、学习新文化,倡导屏归习,树新风;第三、向青少年进行勤学苦练,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教育。同时涌现出了一批同一思想的歌曲,沈心工的《黄河》,华航琛的《减辫》,沈心工,李叔同编写的《春游》的出现,深受当时广大青少年的欢迎,流传面广泛。
四、学堂乐歌成为新型音乐形式
学堂乐歌的音乐基本上是引进外来曲调,调配歌词,也有少部分歌曲的曲调是音乐者自己创作的。这些歌曲的形式基本上是以西方和日本通用的简谱和五线谱的。我们耳熟能详的《送别》曲调是选自是美国的作曲家进行填词的;《跳舞会》是当时英国国歌的曲调进行的填词;《尚武精神》是根据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曲目进行的填词。
五、学堂乐歌的代表人物
1.沈心工
沈心工(1870--1947)原名慶鸿,字叔逵,“心工”是他后来编歌时所用的笔名。1904年开始,他先后编印出版了《学校歌唱集》、《重编学校歌唱集》和《民国歌唱集》。1936年,他将自己毕生所编写的学堂乐歌进行了精选、修订,出版了一本个人专辑《心工唱歌集》。他所编写的歌曲类型面比较广阔丰富,语言浅而不俗,意味深长,相当一部分歌曲的词曲结合如出一辙。有《体操--兵操》、《竹马》、《赛船》、《龟兔》、《游火虫》,都是用通畅顺口的语言,形象生动的受到广大青少年儿童的喜爱。
2.李叔同
李叔同,原名文涛,又名岸,字叔同,别署息霜等。他一生所编写的歌曲约七十多首。早年有《出军歌》、《哀祖国》、《我的国》、《扬鞭》,从他自己作词曲的曲谱来分析,他是具有一定音乐创作能力的突出代表。还有一些淡泊尘世的曲目,《月》、《落花》、《幽居》、《天风》。
3.曾志忞
曾志忞(1879--1929),号泽民,又名泽霖,出生于上海一巨商的家庭。他的贡献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致力于开展普及音乐的社会活动,救助贫儿,并培养有天赋的贫儿成为杰出的音乐人士,第二、编写了《练兵》、《游春》、《扬子江》、《海战》、《新》、《秋虫》等,而且还被发表于当时很流行的杂志上,这是他写作过程中的成就。第三、他还致力于音乐方面的著述,编写过《乐理大意》、《唱歌及教授法》,并发表在了当时的《江苏》杂志上。
学堂乐歌本意是对青少年进行美誉和普及音乐教育,却为了唤起民众的爱国热情,担负起历史使命。对当时中国各阶层的主力力量还处于幼稚和贫弱的地位,这些矛盾限制了初期许多编写曲谱的音乐人对内容和形式的双向发展与完美呈现,无法改变一切新事物带有的幼稚、简陋的弱点。其次,学堂乐歌的内容多由爱国人士及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思想与内容改良的题材结果,所以受到了当时社会的影响的局限。第三,在我国曲调的填词和原创的歌曲中,主要是有积极要求改良的思想,变革的思想,有了一定的时代性和局限性,流行于当时代的歌曲才会受人喜爱,不符合当时代的都会有抵触的心理。学堂乐歌的意义已不仅局限于当时“乐歌课”的教材形式,也是在我国急需变通的新民主主义的文化下,中西方的音乐交流、传通、融合的一个高的开端,外国音乐文化的流入,对中国传统音乐审美和情感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力量,使一种新型音乐的注入,人们有了新的思想。也标志着古代音乐历史阶段的真正结束和近现代音乐历史的真正开始。
参考文献:
[1]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
[2]钱仁康.学堂乐歌考源[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3]臧一冰.中国音乐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4]孙继南,周柱锉.中国音乐通史简编[M].青岛: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
[5]陈聆群.中国近代音乐史研究在20世纪[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