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小数学应用题的几点要求及教学方法

来源 :考试与评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niu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是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如何根据新编教材的特点,突出数量相等关系,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对于学生来说,由于应用题的叙述文字较长,要求学生有较强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解应用题的教学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引起学生随时关注来自生产、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有意识的用数学的观点和方法去分析它们。要提高学生解应用题的能力,一定要在课堂上多渗透应用题的教学,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加强数学知识应用的渗透,适时地切入应用题的教学,使学生有更多的接触应用题训练的机会。下面根据本人的教学实践,介绍几点数学应用题的教学方法。
  一、树立学生解应用题的信心
  大多数学生对解应用题存在畏难情绪,信心不足,不知道怎样去分析,去寻找题中的数量关系。这时候就应该加强学生的阅读和语言能力,应用题的一个明显特征是文字冗长,生活常识多,科学术语多,相关的制约因素多,这对于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有较高要求。许多学生一见到题目那么长连读的勇气都没有了也有许多初中生阅读应用题后往往对题意理解不透,给解题造成很大障碍。因此加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及语言功底是势在必行的。在教学过程中,我往往是让学生划去题目中的修饰词,找到关键词,有必要时多读几遍题目,加深理解,能清楚的知道哪些是已知条件,要求什么,并能找到隐藏在题目中的条件。
  二、创设情境,导入引趣
  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情境,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主动参与学习的动机,有些数学应用题单凭字面理解十分抽象,只凭口头讲解很难解释清楚,如果创设一些学生熟悉的有利于数学思维的问题情景,则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个好的生活情景能激发强烈的问题意识,有利于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从而培养创新意识。这就要求应用题的素材必须是学生熟悉的,或者是自己在生活中感受过的,因为这些问题与他们的生活世界密切相关,这样更容易理解。并且这种呈现方式,对学生来说,具有亲切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更重要的是能使他们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呈现方式也要打破以往纯文字的形式,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这不仅有助于摆脱纯文字的枯燥说教,也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为以后的学习做好铺垫。
  三、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
  教学中会常遇到这样一情形:练习时有一部分学生迟迟不动笔,听老师读过题目后其中部分学生就开始写了。究其原因是学生不会读题,尤其是文字叙述较多的题目更是这样。那么如何使这一部分学生学会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呢?
  第一,完整读题。有些学生对应用题有一种畏惧感,放弃解决问题主动性了;有些是嫌罗嗦没把题目读完整。所以要求他们必须认真读完题目。
  第二,划分题目。题目中一部分是交代题目背景或介绍有关信息的部分与解题关系不是很密切;题目中另一部分是包含着解题所必须的条件的部分。可以将题目划为这样两部分。
  第三,精读题目。将题目划为两部分后,精读另一部分,理解其中每一个语句所描述的量的意义。
  四、注重解题思路的引导
  一道应用题的解答是否正确,往往牵涉到解题的思维是否清晰,而学生对知识的认识过程就是人大脑的思维活动的过程,因此,在知识传授的同时应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些学生的解题困难是由于没有恰当的解题策略所致,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研究、善于归纳针对不同题型的解题策略,并对学生进行恰到好处的引导、点拨。引导学生把握应用题中数量关系,通过图示或列表的方法来显示解题的思路。在解决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的问题时,可以建议学生在题意比较复杂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列表的方法进行分析,可以很快理清思路,列出方程。
  五、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题的实践应用能力
  应用题来源于生活,是巩固新知、发展能力的环节,既是学生对生活的实践应用也是学生对应用题掌握的最终体现。不同类型的应用题对材料信息加工提练,对规律的归纳和发现能反映出学生的应用数学、发展数学和进行数学创新的意识和能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因此加强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题的实践应用能力是解决新型应用题的关键。
  总之,初中数学中应用题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应该采取一些灵活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解决数学学习中的困难,消除学生对应用题的畏惧心理,逐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从数学教育哲学上讲,决定一个学生数学修养的高低,最为重要的标志是看他如何看待数学,如何理解数学,以及能否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日常生活现象,去解决现实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我们从应用题的教学入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数学现实”理解情景,发现数学,把现实问题数学化,把数学知识生活化,才能培养出适应时代需要的“创造、实用型”人才!
  教师做为引舵人,在应用题的教学中应尽可能让学生体会到自己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对自己有信心,对学习有兴趣,勇敢地、自信地淌洋在知识的海洋中。
其他文献
【摘 要】考试作为各科学习的有效且重要的评价方式之一,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有效的数学考试评价不仅能检测教学质量,而且能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潜力,为学生的基本素质发展和个性特长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是培养学生自我认识能力、自信心,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数学 考试评价 功能 策略  《新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一、在幼儿园开展武术活动的原因  第一,武术是一项中国民族特色的体育项目,武术活动的开展对于弘扬武术精神,传承中华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南明古都安龙与武术具有渊源的历史,不仅培育了武术的历史名人,也造就和吸纳了众多的武术奇才——周兴莆、王锦伯、杨刚等。我们可以发扬武术文化并结合地方资源,在幼儿园开展武术活动,在增强幼儿身体素质、提高基本活动技能的同时,增强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第二,在众多的体
【摘 要】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实用性较强的学科。乡土地理教材是展现本乡本土的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最生动、最直观的地理感性材料。现代课堂教学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地理课程要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让学生能够学到有用的地理知识,并能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地理素质水平。将乡土地理知识和课文知识相结合,不但使学生很容易就掌握了课文重要知识点,还可以活化地理课堂教学内容,把抽象的理论变为
【摘 要】英语教学中任何一个学生不论是优等生还是“后进生”,对于老师来说或许是百分之一,但对家长来说是百分之百。因此,作为英语教师首先要尊重与赞赏每一位学生,是转化“后进生”的前提,同时还要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英语自信心。作为英语教师其次要更新教学观念,积极改进课堂教学方法,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热情。  【关键词】关键词 英语 转化 后进生  所谓的英语“后进生”是指在英语学
【摘 要】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强大动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核心。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想象,想象是创造的基础,是创造的源泉,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高中英语教学中,我们教师可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以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提高。  【关键词】培养 想象力 创新思纺 高中英语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强大动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核心。创新能力
毕业已有十几年了,本人在长期的藏语文教学过程中,经过一次次的深思和反琢,颇感藏语文教学效果不佳,有很多问题,其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是小学藏语文教学越来越脱离传统,而是不断地去模仿别的语言教学方法去教藏文。从而使教藏语文课时分段、组词、造句、讲解课文、解释、问答题背诵这些放在了首要,结果是导至老师在一节课中讲不完,抄不完,而学生没有反思的时间,就不懂装懂,傻呼呼的听不完,抄不完,背不完。累计下来不断地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摘 要】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质疑环节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质疑环节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对此,教师应采取相应措施,一方面对学生的质疑采取提倡、鼓励及引导的正确态度;另一方面教会学生质疑方法,包括标题质疑法、旁注质疑法、比较质疑法及细节质疑法等,从而提高学生主动质疑能力。  【关键词】中学语文 阅读教学 质疑环节 问题意识  阅读教学历来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它是基础知识教学的归结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