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对于气阴两虚证型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在给予常规降糖药治疗的同时,对比缬沙坦单独治疗和缬沙坦与中药汤剂加味参芪地黄汤联用治疗的临床效果。通过临床病例治疗效果的跟踪采集与对比来论证加味参芪地黄汤对于疗效气阴两虚型糖尿病肾病的疗效。
【关键词】 加味参芪地黄汤 缬沙坦 糖尿病肾病 气阴两虚 临床效果
前言
随着现今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在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剧变下,诸多因素导致疾病谱和各类疾病发病率在不断变化中。根据不完全文献资料显示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在近年来不断地提高。糖尿病肾病的发病原因一般认为与糖尿病累及肾小球毛细血管病变、肾血流动力学异常、受高血压影响等因素有关,并且表现为有一定的家族遗传倾向。据不完全资料研究显示,近几年糖尿病肾病已是造成糖尿病患者死亡的第二大因素。患有这种疾病的患者会出现渐进性肾功能损害、高血压、水肿等表现,晚期还出现严重的肾功能衰竭。因此如何早期防治糖尿病肾病,阻止其进一步恶化已经引起医学界以及社会大众的关注。
一、资料采集以及方法
1.1 临床资料收集
广泛收集临床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病例,根据中医辨证分型,结合患者性别、年龄段的考虑,筛选出符合“气阴两虚”证型的8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这8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40例,年龄主要是分布在32岁到76岁之间,;女性患者有40例,年龄主要是分布在33岁到69岁之间,并且这些患者的患病时间均在两年到十年左右。
1.2 诊断及监测标准
对于患者是否患有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标准西医生化指标中主要是选择了患者空腹血糖、血压、血清肌酐、尿NAG以及患者一昼夜尿液白蛋白排泄量作为主要标准。同时从中医的辨证分型角度来看,筛选出符合中医“消渴病,气阴两虚证”的患者。中医辨证依据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2007年发布实施的《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中糖尿病肾病的辨证分型,主要表现为:尿液浑浊、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口干舌燥等主要症状,还包含心悸不宁、五心烦热、多尿头晕、舌红少苔、多梦等次要症状。患者只要拥有上述两项主要症状以及一项次要症状就会被确诊为患有该型糖尿病肾病。
1.3 治疗方法
将患有气阴两虚证型的8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将其按照年龄段、性别分小组,随机从各小组中抽取相同人数的患者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40名。这样可尽量保证两组患者在性别和年龄段上差异不大。在对这两组患者给予差异化治疗之前首先要尽量排除不必要的干扰。因而要对两组各40名的患者采取相同的常规降糖手段,并在饮食起居、运动锻炼方面以医嘱形式给予监督,在尽量控制相同的情况下以期将身体状况维持在良好的状态。在血糖方面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采用常规的降糖药进行适当的治疗,控制的标准为餐后两小时血糖在7-10mmol/L这个范围内。在此基础上对实验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差异化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的降压药物缬沙坦口服80mg/d进行治疗,实验组则是给予药物缬沙坦口服80mg/d和中药汤剂加味参芪地黄汤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的联合治疗,同时观察治疗效果。其中加味参芪地黄汤的具体组成是包含了:“15g党参、30g黄芪、12g北沙参、10g麦冬、10g桑叶、15g生地黄、30g山药、15g牡丹皮、10g山茱萸,15g茯苓皮以及10g泽泻”。两组的治疗时间均为两个月共八周时间。
二、结果探讨与结论
2.1 临床治疗结果
根据统计学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各项体征和化验指标均较治疗前有了明显的改善(P<0.05)。组间对比其中实验组患者在尿微量白蛋白、尿NAG、血压三项检测指标上有了更优于对照组的明显改善(P<0.05),在血糖、血清肌酐等其他各项监测指标方面也均有改善,但未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论证,在对于患有“气阴两虚”证型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实施药物缬沙坦和药物参芪地黄汤的联合治疗,治疗效果要显著优于缬沙坦的单独治疗。
2.2 探讨
对于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目前主要认为该疾病与体内长期高血糖环境所致的糖代谢异常、肾脏肾小球内血流动力学状态改变、体内脂质代谢紊乱、遗传等因素有关。而针对于这种发病原因,采用药物缬沙坦和加味参芪地黄汤的联合具有明显的治疗优势,尤其是加味参芪地黄汤对于改善“气阴两虚”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有着更优的疗效。
方中的党参具有健脾益肺,补气生津的作用,对于改善心悸气短,津伤口渴等症状有显著效果。方中还重用生黄芪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对于气虚乏力、表虚自汗、气虚水肿、内热消渴等症状有针对性治疗效果;并且与方中北沙参、麦冬、生地黄合用气阴双补;加上桑叶不仅兼有降血糖的效果还能舒肝明目,改善头晕症状。配合牡丹皮入肝经清血分热而活血化瘀,改善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循环。茯苓、泽泻均入肾经,合用时一补一泻,强健肾气、助泻肾浊,能有效改善蛋白尿的症状。最后加上山药健脾益气、固护中焦,山茱萸补益肝肾,收涩固脱,使全方更适合用于“气阴两虚”证型的糖尿病肾病治疗。
2.3 结论
综上分析可知对于患有“气阴两虚”证型的糖尿病肾病患者采取药物缬沙坦和中药汤剂加味参芪地黄汤的联合治疗,其临床效果要显著优于传统的药物缬沙坦治疗。因而可以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郭向东. 参芪地黄汤合桃红四物汤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65例临床观察[D].湖北中医学院,2004.
[2]王凤丽. 益气养阴化瘀通络中药防治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2.
[3]张金华. 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20:83-84.
[4]张苹. 参芪地黄汤联合激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气阴两虚证)的临床观察[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3.
[5]冯志瑀,李玉珠. 加味参芪地黄汤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夹瘀证疗效观察[J]. 新中医,2013,12:93-96.
【关键词】 加味参芪地黄汤 缬沙坦 糖尿病肾病 气阴两虚 临床效果
前言
随着现今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在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剧变下,诸多因素导致疾病谱和各类疾病发病率在不断变化中。根据不完全文献资料显示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在近年来不断地提高。糖尿病肾病的发病原因一般认为与糖尿病累及肾小球毛细血管病变、肾血流动力学异常、受高血压影响等因素有关,并且表现为有一定的家族遗传倾向。据不完全资料研究显示,近几年糖尿病肾病已是造成糖尿病患者死亡的第二大因素。患有这种疾病的患者会出现渐进性肾功能损害、高血压、水肿等表现,晚期还出现严重的肾功能衰竭。因此如何早期防治糖尿病肾病,阻止其进一步恶化已经引起医学界以及社会大众的关注。
一、资料采集以及方法
1.1 临床资料收集
广泛收集临床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病例,根据中医辨证分型,结合患者性别、年龄段的考虑,筛选出符合“气阴两虚”证型的8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这8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40例,年龄主要是分布在32岁到76岁之间,;女性患者有40例,年龄主要是分布在33岁到69岁之间,并且这些患者的患病时间均在两年到十年左右。
1.2 诊断及监测标准
对于患者是否患有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标准西医生化指标中主要是选择了患者空腹血糖、血压、血清肌酐、尿NAG以及患者一昼夜尿液白蛋白排泄量作为主要标准。同时从中医的辨证分型角度来看,筛选出符合中医“消渴病,气阴两虚证”的患者。中医辨证依据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2007年发布实施的《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中糖尿病肾病的辨证分型,主要表现为:尿液浑浊、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口干舌燥等主要症状,还包含心悸不宁、五心烦热、多尿头晕、舌红少苔、多梦等次要症状。患者只要拥有上述两项主要症状以及一项次要症状就会被确诊为患有该型糖尿病肾病。
1.3 治疗方法
将患有气阴两虚证型的8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将其按照年龄段、性别分小组,随机从各小组中抽取相同人数的患者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40名。这样可尽量保证两组患者在性别和年龄段上差异不大。在对这两组患者给予差异化治疗之前首先要尽量排除不必要的干扰。因而要对两组各40名的患者采取相同的常规降糖手段,并在饮食起居、运动锻炼方面以医嘱形式给予监督,在尽量控制相同的情况下以期将身体状况维持在良好的状态。在血糖方面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采用常规的降糖药进行适当的治疗,控制的标准为餐后两小时血糖在7-10mmol/L这个范围内。在此基础上对实验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差异化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的降压药物缬沙坦口服80mg/d进行治疗,实验组则是给予药物缬沙坦口服80mg/d和中药汤剂加味参芪地黄汤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的联合治疗,同时观察治疗效果。其中加味参芪地黄汤的具体组成是包含了:“15g党参、30g黄芪、12g北沙参、10g麦冬、10g桑叶、15g生地黄、30g山药、15g牡丹皮、10g山茱萸,15g茯苓皮以及10g泽泻”。两组的治疗时间均为两个月共八周时间。
二、结果探讨与结论
2.1 临床治疗结果
根据统计学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各项体征和化验指标均较治疗前有了明显的改善(P<0.05)。组间对比其中实验组患者在尿微量白蛋白、尿NAG、血压三项检测指标上有了更优于对照组的明显改善(P<0.05),在血糖、血清肌酐等其他各项监测指标方面也均有改善,但未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论证,在对于患有“气阴两虚”证型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实施药物缬沙坦和药物参芪地黄汤的联合治疗,治疗效果要显著优于缬沙坦的单独治疗。
2.2 探讨
对于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目前主要认为该疾病与体内长期高血糖环境所致的糖代谢异常、肾脏肾小球内血流动力学状态改变、体内脂质代谢紊乱、遗传等因素有关。而针对于这种发病原因,采用药物缬沙坦和加味参芪地黄汤的联合具有明显的治疗优势,尤其是加味参芪地黄汤对于改善“气阴两虚”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有着更优的疗效。
方中的党参具有健脾益肺,补气生津的作用,对于改善心悸气短,津伤口渴等症状有显著效果。方中还重用生黄芪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对于气虚乏力、表虚自汗、气虚水肿、内热消渴等症状有针对性治疗效果;并且与方中北沙参、麦冬、生地黄合用气阴双补;加上桑叶不仅兼有降血糖的效果还能舒肝明目,改善头晕症状。配合牡丹皮入肝经清血分热而活血化瘀,改善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循环。茯苓、泽泻均入肾经,合用时一补一泻,强健肾气、助泻肾浊,能有效改善蛋白尿的症状。最后加上山药健脾益气、固护中焦,山茱萸补益肝肾,收涩固脱,使全方更适合用于“气阴两虚”证型的糖尿病肾病治疗。
2.3 结论
综上分析可知对于患有“气阴两虚”证型的糖尿病肾病患者采取药物缬沙坦和中药汤剂加味参芪地黄汤的联合治疗,其临床效果要显著优于传统的药物缬沙坦治疗。因而可以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郭向东. 参芪地黄汤合桃红四物汤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65例临床观察[D].湖北中医学院,2004.
[2]王凤丽. 益气养阴化瘀通络中药防治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2.
[3]张金华. 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20:83-84.
[4]张苹. 参芪地黄汤联合激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气阴两虚证)的临床观察[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3.
[5]冯志瑀,李玉珠. 加味参芪地黄汤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夹瘀证疗效观察[J]. 新中医,2013,12:9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