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提高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认识的途径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uzzling6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将实践活动作为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要求是: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学习活动的机会, 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关键词:数学教学 实践活动 认知发展 创新精神 实践能力 教育价值
  
  教学时,我们应结合学生的实际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对数学实践活动课的认识。
  一、实践活动加强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实践活动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直接经验和综合信息为主要内容,以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操作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为基本特征,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的一种新型的教学观念和教学形式。数学实践活动课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主动创新的自由天地。例如,一年级学生在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圆等几何图形之后,设计“拼出美丽的图画”操作性实践活动课,让学生利用七巧板等学具,开展“折一折,拼一拼,剪一剪,画一画,说一说”等系列活动,使学生形象地看到当两个或几个图形拼起来会出现一个新的图形,这样易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另外应鼓励学生拼出不同图画,让学生在求异、求新中培养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
  二、实践活动关注“过程”的教育价值
  我们的教学往往让学生去记住现成的知识,有意无意地压缩了学生对新知识的认识过程,造成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然而,学生素质中最重要的态度、情感、意志等个性品质的培养大多是在学习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的。
  实践活动倡导“让学生去经历”,强调学生活动对学习数学的重要性,认为学生的实践、探索与思考是学生理解数学的重要条件。
  学生在探索中不断发现,在交流中不断碰撞,在思考中相互接纳,不仅能体验到进步的快乐、成功的喜悦,有时也会受到一定的挫折教育,实现了智力与能力的共同发展。
  我们可以这样说,实践活动的价值并不仅仅体现在活动结束时所获得的某种有形的成果(知识理解的对或错、完成作业的优或差等) ,更体现在活动过程之中易于被人们所忽视的一些无形的东西,如情感体验等。
  三、实践活动重视学生对知识的实践能力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数学学习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一个主动的建构过程,即通过内部认识结构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建构知识。这就是说,我们的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创设条件使新的学习材料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相互作用,让学生主动地建构新的数学认知结构。
  实践活动提倡“做中学”,也就是让学生在各种各样的操作探究、体验活动中 去参与知识的生成过程、发展过程,主动地发现知识,体会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培养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例如,教学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一课,传统的教学一般是教师演示学具,得出v= Sh,然后应用公式进行计算。根据“做中学”的指导思想,我在教学此课时,采用了小组操作探究的方法。首先让学生操作学具(等底等高和不等底不等高的圆锥圆柱装沙子),写出实验报告单,然后让学生分析报告单,发现规律,得出圆锥体的体积公式v= Sh。在应用中出示了一圆锥体沙堆,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测量,计算出其体积,整个过程都是学生主体活动的过程。实践证明,其效果是传统教学不能比拟的。
  四、实践活动使数学与生活更接近
  传统的数学教学,教师特别重视知识的教学,而很少关注这些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也不善于用数学眼光去思考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造成了知识与生活、知识与能力的脱节,于是有些学生认为数学太抽象、不容易理解,对数学学习也就不感兴趣。这类实践活动使数学与生活更接近,主要针对数学教学中“量与量的计量”。我在教学“克、千克、吨”的认识时,根据以往的经验,学生一般都能正确地进行单位换算和简单的计算,但在实际运用这些单位时,如“妈妈体重52( )”、“一个苹果重100( )”,往往会闹出一些笑话,这说明学生对这些单位建立的表象是模糊的。于是我设计了一节实践活动课,让学生实际称一称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质量、同学的体重等,帮助学生进一步建立了重量单位的表象。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景中学习和理解数学。”组织学生到附近农村参观、调查和实际测量等活动,能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到处有数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看待现实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
  2、《数学教学参考》。
  3、《数学教学通讯》。
  4、《数学教学研究》。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
其他文献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数学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是《数学课程标准》对自身的定位,也是对新课改教学方式的倡导。教师是数学学习中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引导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徜
期刊
摘 要:绿色课堂是微笑的课堂、平等的课堂、高效的课堂、成长的课堂,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开展学习,促进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自主发展、和谐发展。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本文论述了绿色课堂的定义及如何创设这种和谐、绿色的课堂。  关键词:绿色课堂 和谐 合作 自主参与    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充满关怀、和谐共进、生机勃勃、个性飞扬的绿色生态课堂,让师生间充满和谐,课堂
期刊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性质与地位的论述,所以做好语文课程教育教学极其重要。要想做好语文课程的教育教学,必须给语文课堂
期刊
和谐社会是我们中国追求的一种理想社会。和谐产生美,和谐是事物的最佳状态。和谐也是现代教育的追求。新课程改革形势下,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质就是对学生实施全面的素质教育,倡导学生主动求知,创设开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实现教学目标。  构建和谐社会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校园的和谐发展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而和谐高效课堂是和谐校园更是和谐发展的重中之重。  和谐课堂是以教室为载
期刊
摘 要: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管理者和引导者,班主任工作是最讲究艺术性的工作。那么如何才能做好班主任工作呢?做好班主任工作,就要使自身向智慧型、学习型、专业型发展。  关键词:班主任 智慧型 学习型 专业型    班级是学生学习﹑交流﹑活动的重要场所,是使学生成长的摇篮,班主任是这个集体的组织者﹑管理者和引导者。创建一个文明﹑健康﹑上进的班集体,是班主任责无旁贷的重任。班主任工作是最讲究艺术性的
期刊
摘 要:在新课改的要求下,高效课堂给我们解决了内容多、时间少的问题。高效课堂对教师来说,就是教学方式的改革。在课堂改革中,教师应从角色、观念上转变,更要做好课前、课中等方面工作的改变,真正做到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  关键词:数学教学 课堂改革 高效课堂    当前的课程改革提出了许多新理念、新精神、新要求,像: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生活
期刊
“亲其师,信其道”是一句古训,仔细回味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我们会感到它有着无可置疑的道理。在教学中,如果学生喜欢哪个老师,那么这个老师的课堂将倍加受到青睐。是这个老师的课程讲解得奇特么?是这个老师的知识讲解透彻么?这往往都不是主要原因,根源在于这个教师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在民主、平等、友好、合作的师生关系基础上,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所以,师生关系的和谐,既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期刊
工作以来,我一直担任两个班的数学教学,也是其中一个班的班主任。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如何将本职的教学工作与班主任的管理水平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是摆在每一个班主任面前的一项沉重的课题。在小学教材的许多专业内容的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只要我们及时认真地挖掘、提炼,加以充实,把这些内容有机地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去,就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下面我从课堂教学中如何借数学知识来做好班
期刊
摘要: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提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态度。这就要求课堂教学必须是情感的课堂、互动的课堂、知识积淀的课堂、学生能力形成的课堂、学生素质提升的课堂、教育质量提高的高效课堂。那么,如何建构高效课堂?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抓起:一、积极学习新课改理念,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二、建立搭配合理、自主管理的学习小组;三、科学的学法指导,精彩的课堂展示;四、注重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指出:“要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要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取民族文化智慧”。写字教学担负着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使命,拥有德育的宝贵资源。中华民族创造文字、使用文字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杰出的智慧与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从古到今,很多人都把它视为特殊的工具,运用它培养自制能力,锻炼自身意志。  一、确定方法,加强指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