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昆山反杀案”成为了全社会关注和热议的焦点,正当防卫的判决结果更是令广大网友感到“极度舒适”。然而,在纷纷为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点赞”的同时,这起案件也有不少值得我们思考的地方。
8月27日,江苏省昆山市发生一起砍人致死的案件,相关视频在网络上迅速传播,涉事双方的行为更是引起了广大网友的热议与争议。随着当事人的身份信息、过往经历等相继被扒出,各种言论在网络上持续发酵,关于伤人者于海明的行为应当如何界定引起了巨大的争议,相关判决结果更是备受瞩目。
9月1日,昆山市公安局公布了最终的调查和判决结果,宣布当事人于海明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无需承担法律责任,公安机关依法撤销指控。
相关话题引发舆论热议。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统计显示,截至8月31日,全网共发布相关新闻资讯3430篇,报刊新闻102篇,微信文章4177篇,App文章5194篇。
“于海明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的判决结果是众望所归的,捍卫了法治、振奋了人心的同时,也必然会对后续同类型案件有引领作用。然而,我们必须保持清醒,不能以这起案件的结果左右自己的行为,产生纠纷之时的第一选择仍然应该是报警并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
此外,我们还应该树立成熟的法治观念。对于涉事双方在某一起案件中的行为,应该独立地进行分析和判断,任何一方的过往经历都不应该成为影响最终评判的因素。在此次案件中,对死者刘海龙而言,他虽然有纹身,也有被公安机关打击处理的历史,但这些“标签”并不应该是他在本案中被评判的依据,同样不能因此否定其曾经的见义勇为行为,对于于海明来说亦是如此。
如今,我们正处在建设法治社会的关键时期,不仅需要进一步完善健全各项法律法规,更为关键的是如何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法治意识。这起由交通事故演变而来的流血事件,折射出的恰恰是人們法治观念的薄弱与缺失,缺乏在发生纠纷后采取法律手段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一时的冲动最终导致不可预料的严重后果。
然而,无论结果如何,生命任何时候都是最宝贵的。回顾本期案件,起因仅仅是一起简单的交通事故,如果能够保持冷静在第一时间报警,完全可以避免后续事件的发生。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处理纠纷和矛盾的第一选择都应该是法律。
同时,舆情与法律也需要我们理性思考。
这样一个发生于县级市昆山的案件快速引发了举国关注,舆论沸腾,不仅多数普通网民发声疾呼支持电动车主的防卫行为,而且不少网络名人和法律专家都纷纷表态支持。公众强烈的代入感和同理心使整个舆论呈现一边倒的态势,少数“条文控”的声音被淹没。民心民意未必能够完全切合法律条文的规定,不过理应受到司法的重视。与此同时,民意也应给司法裁判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让舆论与司法各归其位。一些网友也呼吁,法律归法律,人情归人情,应尊重法律条文的规定,将事件最终纳入法治的轨道。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诸如“辱母杀人案”“昆山反杀案”等,都是“跬步”,但正是这些“跬步”让更多人更深入地认知了法律,具备了一定的法治思维,让司法与民意之间形成了更法治、良性的互动,进而推动了法治的普及和完善。这些“跬步”留下的法治印记,也将助推法治国家建设徐徐前行。
摘编自《工人日报》、澎湃新闻
8月27日,江苏省昆山市发生一起砍人致死的案件,相关视频在网络上迅速传播,涉事双方的行为更是引起了广大网友的热议与争议。随着当事人的身份信息、过往经历等相继被扒出,各种言论在网络上持续发酵,关于伤人者于海明的行为应当如何界定引起了巨大的争议,相关判决结果更是备受瞩目。
9月1日,昆山市公安局公布了最终的调查和判决结果,宣布当事人于海明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无需承担法律责任,公安机关依法撤销指控。
相关话题引发舆论热议。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统计显示,截至8月31日,全网共发布相关新闻资讯3430篇,报刊新闻102篇,微信文章4177篇,App文章5194篇。
“于海明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的判决结果是众望所归的,捍卫了法治、振奋了人心的同时,也必然会对后续同类型案件有引领作用。然而,我们必须保持清醒,不能以这起案件的结果左右自己的行为,产生纠纷之时的第一选择仍然应该是报警并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
此外,我们还应该树立成熟的法治观念。对于涉事双方在某一起案件中的行为,应该独立地进行分析和判断,任何一方的过往经历都不应该成为影响最终评判的因素。在此次案件中,对死者刘海龙而言,他虽然有纹身,也有被公安机关打击处理的历史,但这些“标签”并不应该是他在本案中被评判的依据,同样不能因此否定其曾经的见义勇为行为,对于于海明来说亦是如此。
如今,我们正处在建设法治社会的关键时期,不仅需要进一步完善健全各项法律法规,更为关键的是如何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法治意识。这起由交通事故演变而来的流血事件,折射出的恰恰是人們法治观念的薄弱与缺失,缺乏在发生纠纷后采取法律手段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一时的冲动最终导致不可预料的严重后果。
然而,无论结果如何,生命任何时候都是最宝贵的。回顾本期案件,起因仅仅是一起简单的交通事故,如果能够保持冷静在第一时间报警,完全可以避免后续事件的发生。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处理纠纷和矛盾的第一选择都应该是法律。
同时,舆情与法律也需要我们理性思考。
这样一个发生于县级市昆山的案件快速引发了举国关注,舆论沸腾,不仅多数普通网民发声疾呼支持电动车主的防卫行为,而且不少网络名人和法律专家都纷纷表态支持。公众强烈的代入感和同理心使整个舆论呈现一边倒的态势,少数“条文控”的声音被淹没。民心民意未必能够完全切合法律条文的规定,不过理应受到司法的重视。与此同时,民意也应给司法裁判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让舆论与司法各归其位。一些网友也呼吁,法律归法律,人情归人情,应尊重法律条文的规定,将事件最终纳入法治的轨道。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诸如“辱母杀人案”“昆山反杀案”等,都是“跬步”,但正是这些“跬步”让更多人更深入地认知了法律,具备了一定的法治思维,让司法与民意之间形成了更法治、良性的互动,进而推动了法治的普及和完善。这些“跬步”留下的法治印记,也将助推法治国家建设徐徐前行。
摘编自《工人日报》、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