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体现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防止学生自学放任自流,布置自学计划至关重要。如果泛泛地、笼统地布置自学对一些自学能力差的学生就会流于形式。因此,自学计划的实现,第一步是通过自学思考题的布置。
自学思考题的编写遵循两个原则:
1 通过自学思考题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网络,揭示体系结构,抓住难点、突出重点。
新教材在理论知识的讲述上有一个特点,就是知识点减少了,分析量加大了。对一个问题的分析往往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人手,因此文字叙述就显得很长。自学思考题注意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对知识点的分析。但教材中对一个结论的分析又没有必要让学生面面俱到,全部把握,自学思考题又起着抓住难点、突出重点的作用。
2 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
一是培养学生说明问题和理论论证的能力。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揭示教材中蕴含的分析问题的思路,逐步达到说明问题和论证能力的提高。如《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中的自学思考题就是从空间与时间的角度引导学生把握其说明问题的思路的。
二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材对许多事例的分析,是采用夹叙夹议的形式。自学思考题引导学生注意课文是怎样夹叙夹议的,观点与材料是怎样结合的。从而培养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是培养学生找出新旧知识、前后知识内在联系的能力。
在《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教学中,曾提出这样的两个思考题: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原因是什么?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目的是为以后内外因关系的学习打下基础。通过《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特点》与《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之间的有什么内在联系一题,培养学生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的习惯与能力。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完整地、科学地把握教材整个体系。
自学。自一辅导式模式教学的第二个环节是自学。自学是在教师布置自学思考题之后,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自学思考题的线索与要求,有目的地阅读教材。学生的自觉能力培养关键在这一环节。
首先,通过自学思考题引导学生泛读。注意从整体上把教材的知识体系,使学生从宏观上了解应该掌握的知识点。
其次,指导学生深入阅读。找出知识点之间的层次关系,使学生既能把握教材的主干,又不忽略教材的枝叶。
再次,鼓励学生独立思维教学中的重难点,在自学计划中已有所展示,自学阶段主要是发挥学生理性思维能力,力争独立地解决重难点问题。
讨论交流。自学过程中,由于学生能力上的差异,造成对教学中的重难点的理解程度的不同。因此学生间的讨论交流也是必要的。这种讨论交流有两种形式:一是阅读过程中的小范围交流。这种交流,是学生对教材中的个别词句,涉及其它学科的概念的不理解引起的,一般不需教师指导,小范围的学生之间讨论可以解决问题。二是对教材中的基本观点的不同理解引起的全班范围的讨论交流。如在高二《思想政治》第六课“正确认识个人和社会的关系”教学中,学生中有明显的不赞同“自私不是人的本性”的观点。这部分同学之所以赞同人性自私论,根本原因是缺乏对问题的科学认识。对于诸如此类基本观点的不理解,关系到教学目的能否实现,对于学生以后的成长也关系重大。怎样帮助学生走出思想上的误区呢?针对这堂课的特点,组织学生进行辩论,为学生创造思想交流的气氛和宽松环境,使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学生在辩论中表现出很高的热情,通过学生自己教育自己,可以收到较好的课堂效果。
启发指导。启发指导是充分体现教师主导作用的一环。在自学一辅导式模式教学中,把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作为目标,但教师的讲解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自学不可能一下子就达到深入领会的程度,还必然会遇到疑点和难点。教师的启发指导应做到以下两点:
一是为学生解疑答难,排除自学过程中出现的障碍。例如:在讲到“人生价值”一节时,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价值。教材中说:“价值是个含义广泛的范畴,它既是经济范畴,又是哲学、伦理学、社会学、美学的范畴。对于学过经济常识的高二学生,必然要以曾经学过的经济学的价值概念与哲学上的价值概念相比较。而哲学的价值概念和经济学的价值概念的关系,是近年来价值讨论的焦点之一。教师应当向学生介绍各种典型的、有代表性的观点。然后依据学生所掌握的旧知识、启发诱导、渗透进教师经过深思熟虑的自己的观点。
二是通过启发指导,把主要注意力放在提高学生归纳,总结、分析问题的能力上。如《自私不是人的本性》教学中,赞同人性自私论的同学大致有以下几点根据:第一,自私是人与生俱来的本性。第二,自私贯穿于人类社会的始终。第三,自私的人往往是多数。第四,许多人不是不自私,而是受道德、法律因素的制约,不敢有非分之念和非分之举罢了。第五,许多人做善事,帮助别人和社会,是为了求得心理平衡,本质上仍是一种自私的心理。不赞同人性自私论的学生从理论上不能系统、正确解释,只是停留在感性上的不赞同。对此,教师应该积极帮助学生进行科学分析:首先应弄清自私的含义,划清自私与人的本能,人谋求自己和家庭正当的利益等本质不同。其次,使学生明确自私是一个历史范畴,不是人与生俱来的天性。第三,人性自私论的说法是以偏概全。第四,人性自私论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是脱离客观实际看问题。
大多数同学经过教师启发,从理性上认识到
“自私不是人的本性”的正确性。原本坚持人性自私论的同学也改变了自己的看法。在进行自我设计时,大多数同学都能正确设计自己的人生道路,选择自己的理解,有的谈到,如果考不上大学,就到大西北去,改变那里的教育落后面貌。
自学思考题的编写遵循两个原则:
1 通过自学思考题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网络,揭示体系结构,抓住难点、突出重点。
新教材在理论知识的讲述上有一个特点,就是知识点减少了,分析量加大了。对一个问题的分析往往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人手,因此文字叙述就显得很长。自学思考题注意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对知识点的分析。但教材中对一个结论的分析又没有必要让学生面面俱到,全部把握,自学思考题又起着抓住难点、突出重点的作用。
2 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
一是培养学生说明问题和理论论证的能力。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揭示教材中蕴含的分析问题的思路,逐步达到说明问题和论证能力的提高。如《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中的自学思考题就是从空间与时间的角度引导学生把握其说明问题的思路的。
二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材对许多事例的分析,是采用夹叙夹议的形式。自学思考题引导学生注意课文是怎样夹叙夹议的,观点与材料是怎样结合的。从而培养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是培养学生找出新旧知识、前后知识内在联系的能力。
在《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教学中,曾提出这样的两个思考题: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原因是什么?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目的是为以后内外因关系的学习打下基础。通过《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特点》与《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之间的有什么内在联系一题,培养学生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的习惯与能力。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完整地、科学地把握教材整个体系。
自学。自一辅导式模式教学的第二个环节是自学。自学是在教师布置自学思考题之后,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自学思考题的线索与要求,有目的地阅读教材。学生的自觉能力培养关键在这一环节。
首先,通过自学思考题引导学生泛读。注意从整体上把教材的知识体系,使学生从宏观上了解应该掌握的知识点。
其次,指导学生深入阅读。找出知识点之间的层次关系,使学生既能把握教材的主干,又不忽略教材的枝叶。
再次,鼓励学生独立思维教学中的重难点,在自学计划中已有所展示,自学阶段主要是发挥学生理性思维能力,力争独立地解决重难点问题。
讨论交流。自学过程中,由于学生能力上的差异,造成对教学中的重难点的理解程度的不同。因此学生间的讨论交流也是必要的。这种讨论交流有两种形式:一是阅读过程中的小范围交流。这种交流,是学生对教材中的个别词句,涉及其它学科的概念的不理解引起的,一般不需教师指导,小范围的学生之间讨论可以解决问题。二是对教材中的基本观点的不同理解引起的全班范围的讨论交流。如在高二《思想政治》第六课“正确认识个人和社会的关系”教学中,学生中有明显的不赞同“自私不是人的本性”的观点。这部分同学之所以赞同人性自私论,根本原因是缺乏对问题的科学认识。对于诸如此类基本观点的不理解,关系到教学目的能否实现,对于学生以后的成长也关系重大。怎样帮助学生走出思想上的误区呢?针对这堂课的特点,组织学生进行辩论,为学生创造思想交流的气氛和宽松环境,使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学生在辩论中表现出很高的热情,通过学生自己教育自己,可以收到较好的课堂效果。
启发指导。启发指导是充分体现教师主导作用的一环。在自学一辅导式模式教学中,把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作为目标,但教师的讲解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自学不可能一下子就达到深入领会的程度,还必然会遇到疑点和难点。教师的启发指导应做到以下两点:
一是为学生解疑答难,排除自学过程中出现的障碍。例如:在讲到“人生价值”一节时,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价值。教材中说:“价值是个含义广泛的范畴,它既是经济范畴,又是哲学、伦理学、社会学、美学的范畴。对于学过经济常识的高二学生,必然要以曾经学过的经济学的价值概念与哲学上的价值概念相比较。而哲学的价值概念和经济学的价值概念的关系,是近年来价值讨论的焦点之一。教师应当向学生介绍各种典型的、有代表性的观点。然后依据学生所掌握的旧知识、启发诱导、渗透进教师经过深思熟虑的自己的观点。
二是通过启发指导,把主要注意力放在提高学生归纳,总结、分析问题的能力上。如《自私不是人的本性》教学中,赞同人性自私论的同学大致有以下几点根据:第一,自私是人与生俱来的本性。第二,自私贯穿于人类社会的始终。第三,自私的人往往是多数。第四,许多人不是不自私,而是受道德、法律因素的制约,不敢有非分之念和非分之举罢了。第五,许多人做善事,帮助别人和社会,是为了求得心理平衡,本质上仍是一种自私的心理。不赞同人性自私论的学生从理论上不能系统、正确解释,只是停留在感性上的不赞同。对此,教师应该积极帮助学生进行科学分析:首先应弄清自私的含义,划清自私与人的本能,人谋求自己和家庭正当的利益等本质不同。其次,使学生明确自私是一个历史范畴,不是人与生俱来的天性。第三,人性自私论的说法是以偏概全。第四,人性自私论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是脱离客观实际看问题。
大多数同学经过教师启发,从理性上认识到
“自私不是人的本性”的正确性。原本坚持人性自私论的同学也改变了自己的看法。在进行自我设计时,大多数同学都能正确设计自己的人生道路,选择自己的理解,有的谈到,如果考不上大学,就到大西北去,改变那里的教育落后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