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缙云仙都与黄帝文化

来源 :少儿科学周刊·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gs05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缙云是我的家乡。对缙云,我永远有着割舍不断的感情。
  小时候,经常听外公讲,我们的家乡过去曾经是仙人住的地方,很美很美。我问外公,那仙人住在哪里啊,离我们很远很远吗?外公指着东方说,不远,就在那片山里。于是,在我幼小的心里,就埋下了一定要到仙人住的地方看看的愿望。直到我长大了,去县城看望外公,才真正走近她—--那仙人住的地方,外公告诉我,那就是仙都。
  当我第一次走进仙都,完全惊呆了:真的如同仙境一样啊!在哪里看过?我想不起。在梦里?还是……?我真的想不起!
  那缭绕的云雾霞霭,那青翠的山峦叠嶂,那潺潺的清泉溪流,那神奇的摩崖石刻,真的是仙人居住的地方吗!仙都,九曲练溪,十里画廊,云霞辉映,水秀山青,竟使我怦然心动;那一瞬间,仿佛有许多美妙的音符在我胸口跳动,似乎要脱口而出。直到若干年后,每当我在舞台上放声高歌时,总会想到自己之所以走进音乐的殿堂,是不是缘于如诗如画的仙都给予我的音乐灵感?让我要用最美妙的歌声,永远赞美我美丽可爱的家乡!
  仙都,这是一处位于浙江丽水市缙云县境内,以神山秀水、奇峰绝岩为特色,融汇田园风光与人文史迹为一体的国家AAAA级重点风景区。相传,仙都古称缙云山,大唐天宝年间,鼎湖峰常有五彩祥云缭绕于峰峦之间,鸾鹤飞舞,伴有悦耳仙乐飘渺于山谷之中;一时,山石添色,林木增辉,宛如仙境。时任刺史苗奉倩赶紧上报朝廷,唐玄宗听罢惊叹:“真乃仙人荟萃之都也”,并御书 “仙都”二字;从此,仙都盛名传天下。
  仙都素有“黄山之奇、华山之险、桂林之秀”之美誉;仙都之柔美,美在自然,最大限度地保留着大自然的原貌;仙都之神奇,奇在自古是道教圣地,古称玄都祈仙洞天,属三十六洞天之第二十九洞天。同时,还在于她与中华人文始祖黄帝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相传,仙都与黄山、庐山并列为轩辕黄帝的三大行宫。黄帝轩辕氏巡游南方于此,见鼎湖峰与芙蓉峡阴阳和谐,蕴天地之灵秀,遂在鼎湖峰上置鼎炼丹,最终驾龙升天。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写下“黄帝旌旗去不回,片云孤石独崔嵬,有时风激鼎湖浪,散作晴天雨点来”诗句,感叹仙都之天下奇观。
  黄帝,是我们最为熟悉的中华始祖之一。司马迁在《史记》卷一首篇《五帝本纪第一》写到:“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史料记载,黄帝轩辕氏生于姬水(今陕西武功漆水河)之滨;据推算,黄帝轩辕氏应该出生于公元前2717年,故于前2599年,享年118岁。
  据史料记载,“缙云”一词,出自春秋战国古籍《左传》中的“缙云氏”,本身就是轩辕黄帝的一个名号。《史记正义》亦曰:“黄帝有熊国君,乃少典国君之次子,号曰有熊氏,又曰缙云氏,又曰帝鸿氏,亦曰帝轩氏”;汉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亦相同。郭沫若《中国通史稿》提到:“传说黄帝号有熊氏,又号轩辕氏,也号缙云氏”。因此,可以这样推断,缙云黄帝文化源于五千年前黄帝缙云氏族南迁浙江缙云山一带以后,逐步形成的一種古老文化,是一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司马迁在《五帝本纪》中写道:“……轩辕之时,(炎帝)神农氏衰。……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东至于海,西至于空峒,北逐荤粥(xun yu),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这段文字详尽记载了五千年前发生在黄帝、炎帝和蚩尤之间的政治与军事活动。
  黄帝原居于西北,后迁徙至涿鹿(今河北涿鹿东南)一带。时南方九黎族东夷集团强势彪悍,在其首领蚩尤率领之下,与炎帝争夺黄河下游地区的土地。炎帝战败,逃往北方,向黄帝求救,并结为联盟。黄帝统帅炎、黄二部与蚩尤大战于涿鹿之野。在大将风后、力牧的辅佐下大败蚩尤,将其擒获并斩杀。涿鹿大战之后,炎黄两部之间又发生过战争,黄帝击败了炎帝。至此,中原大地各氏族、部落和部落联盟,一致拥立黄帝为天下共主,实现了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华夏族的大融合,为此后华夏民族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黄帝轩辕氏与炎帝神农氏部落联合打败了蚩尤部落之后,便以诼鹿为都;不久,南迁至有熊(今河南新郑市)。因他的活动范围主要在中原地带,中央属土,有土德之瑞,土色黄,故被尊为“黄帝”。
  在司马迁在《五帝本纪》的这段文字里,曾经长期被人们所忽略的是“合符釜山”四个字,而这里面恰恰包含了许多历史的痕迹。“合符”,在我国古代是一种传之久远的“会盟”信物制度;一般多以竹、木、玉石等材料制成凭证,上刻文字或纹飾,以此作为结盟的信誓之物。经司马迁亲临考证,确认“釜山”位于涿鹿。黄帝在涿鹿大战胜利后,巡游各地,包括巡视到南方缙云一带,最后“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
  “合符釜山”的历史功绩:一是确立了黄帝在融合了炎帝部落、蚩尤九黎部落等各个氏族部落之后,被公推为天下共主的地位;二是废除了原来各氏族、部落、部落联盟各自的符契或图腾,取各自图腾的突出特点,组合共创出集万物于一身、统一共识的图腾----龙,作为华夏民族先祖们共认的图腾;三是建立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个政权集中地,即后来的黄帝城;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第一次大融合、大统一、大团结,奠定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千古根基。
  值得指出的是,“合符釜山”不仅是以黄帝、炎帝为首的华夏族的大融合,而且将蚩尤九黎族的先民也融入其中。黄帝巡游四海,对外开拓、发展,基本结束了各个氏族、部落“迁徙往来无常处”的游牧或半游牧生活和长期相互征战的历史,进一步促进了社会分工,不断发展生产力,从而加快了历史前进的步伐,初步奠定了中华大统一的基础,宣告了一个融合中华远古各部族先民智慧的文化积淀已经形成,标志着中华大一统的开端。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地区的国家,自黄帝以来的五千年辉煌灿烂的文明是由多民族、多地区人民共同创造的。我国考古学前辈苏秉琦先生在80年代提出了“多源一体”的观点,即中华文明相对世界其他文明发生中心而言是独立起源、本土起源的;就中华本土而言又是多源多根系的。正因为如此,中华文明具有区别于世界其他文明古国的特点,获得了长盛不衰的生命活力。
  实际上,蚩尤也应该是中华文明史上一位杰出的代表人物;他所统领的三苗九黎部落曾经活跃在南至杭嘉湖平原,北至冀豫平原,从东海、渤海、黄海等海岸以西,直至太行山、大别山等广大区域,正对应着中国古代最发达、文明程度最高的良渚文化。春秋时代的管子曾称蚩尤“明乎天道”、“爱庐山之兵而作五金”;在冶炼和兵器制造技术上处于当时领先地位。而三苗、九黎是发明牛耕和率先种植水稻、黍米的部落;古书和今人常说的“黎民百姓”也源于此。在许多地方,蚩尤被称为神,为蚩尤建祠,遗存有祭拜蚩尤神的习俗,可见蚩尤九黎影响之深远。
  据《逸周书•尝麦篇》记载,涿鹿之战结束之后,黄帝对于战败的东夷九黎部落没有采取斩尽杀绝的极端手段,而是“命少昊清司马鸟师,以正五帝之官”,在东夷集体中选择一位能够伏众的名叫少昊的氏族首领,继续统领九夷部众,用怀柔政策使东夷集团与华夏集团结为同盟,从而消弭了双方的敌意,促进了两大部族集团的交流与融合。
  涿鹿大战之后,大部分东夷九黎部族的人归顺了黄帝,与炎黄部落融合,而部分不愿归顺的人南走流入偏远地区,成为当今苗、瑶、黎等众多少数民族的祖先。千百年来,我国西南地区苗族等少数民族不仅认同蚩尤为其先祖,而且坚信蚩尤对当时社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紧临丽水市的衢州龙游县,据考证在西周年代为古姑蔑国所在地;而古老的姑蔑族群,正是属于以蚩尤为首领的九黎东夷集团的一支重要力量。据说,被称为“千古之谜”的龙游石窟,就曾经是蚩尤战败之后,不愿意归顺黄帝的九黎族旧部为躲避黄帝部落追寻的藏身之地。
  经过长期的征战,黄帝终于统一了华夏族各部落,合符建都,人们开始了定居生活。黄帝带领部落垦荒种谷、发展农牧、制造生产工具、创业劳作、繁衍生息,同时,建造房屋,制造车船、弓箭,发明了衣帽;他的妻子螺祖发明了养蚕,养蚕缫丝、织帛染色;史官仓颉造字,羲和占日,常仪占月,容成作历,开始产生了天文、历法,发展医药、制造指南车,开创了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新纪元,从而使我国成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这些都表明在黄帝时代,社会文化有了长足的进步;已经由母系氏族社会进入到父系氏族社会,出现了私有财产,开始了贫富分化,因而逐步开始产生了掠夺和战争。史学家们评价称,这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华民族走向灿烂文明的一场洗礼。
  在中华三祖之中,黄帝属于姬姓,炎帝属于姜姓,蚩尤属于风姓。据传,轩辕氏与神农氏是兄弟,这表明炎黄两个部落有着紧密的血缘关系。黄帝有子25人,其中14人得12姓;历史上著名的尧、舜、禹和夏、商、周朝等诸王,都是他的子孙。据统计,现今的姓氏绝大多数属于从千古黄帝的姬姓演化出来的姓氏后裔,如“张、王、李、赵”诸大姓,甚至还有直接姓“姬、激、汲、季、籍、纪、黄、龙”等各姓,这并非偶然。现在全国各地有关黄帝的遗迹有很多,而正是由于黄帝和炎帝时期逐渐形成了华夏族,因而被称为华夏民族共同的祖先,中国人都自称“炎黄子孙”。
  走进缙云仙都,除了鼎湖峰、芙蓉峡、童子峰、仰止亭、倪翁洞、步虛山、凌虚洞,以及小赤壁、芙蓉峡、初阳山等多处摩崖石刻这些令人叹为观止的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外,最重要的莫过于黄帝祠宇。
  黄帝祠宇,位于仙都鼎湖峰右侧,步虚山脚,是仙都景区的灵魂。黄帝祠宇具有气势恢宏,始建于东晋成帝咸和(公元326 -334)年间,曾是轩辕黄帝三大行宫之一 ——三天子都所在地,我国南部祭祀、朝拜中华民族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主要场所。
  黄帝祠宇缘于轩辕黄帝曾乘龙车登仙都独峰的美丽神话;黄帝置鼎炉炼丹,丹成群鹤起舞,最后驾赤龙升天,再现了黄帝轩辕氏的神采,重叙了那个充满神奇魅力的遥远故事,更为仙都增添了神奇色彩,使仙都成为炎黄子孙寻根问祖的重要场所。
  据《史记•封禅书》载:“黄帝采首山铜,铸鼎於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馀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涘,龙涘拔,堕,堕黄帝之弓。百姓仰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胡涘号,故后世因名其处曰鼎湖,其弓曰乌号”;后就以“龙去鼎湖”谓帝王去世。可以说,历经战国至汉初,黄帝基本上已具有帝王兼仙人的形象。
  缙云仙都黄帝祠宇,是华夏儿女南部祭祀、朝拜中华人文始祖黄帝轩辕氏的主要场所;也是目前全国最大的轩辕黄帝史迹展览馆,全面概括了黄帝的生活年代和生平史迹,陈列了黄帝时期的重要文物与文献资料。
  作为黄帝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黄帝祠宇第展现了黄帝铸鼎炼丹、仙化飞升的美丽篇章;祠中分列了中国四百多个姓氏的来源,展示了历史文化名人及他们对后世所形成的巨大影响,详细阐述了在几千年中华文明历史长河中所形成的中华民族精神;再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疆域变革和中华民族的历史变迁。华夏民族在经历了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及各个时期的民族大融合大团结之后,形成了今天的中华民族,融合而成的一个民族共同体。而正是黄帝轩辕氏统一了中原,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有共主的国家。
  千百年来,由于仙都鼎湖峰是黄帝炼丹觞百神飞升之地,仙都黄帝祠宇一直是中国南方祭祀黄帝的重要场所。现在每年清明节和重阳节都分别举行民祭和公祭黄帝典礼,以传统礼仪缅怀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轩辕黄帝,与陕西黄陵遥相呼应,形成“北陵南祠”缅怀先祖的格局。缙云仙都已经成为我国南方黄帝文化的辐射中心和轩辕黄帝的祭祀中心,为海内外华夏儿女、炎黄子孙寻根问祖提供了重要场所。
  缙云祭祀黄帝的传统可以追溯至西汉年间;早在汉代,缙云就有了封禅仪典。北宋《太平御览》引汉郭宪《洞冥记》云:“太初三年(即公元前102年)东方朔从西那汗国还汉,得风声木十枚九尺,大如指,真可爱。缙云封禅之时,许贡其木为车辇之用……;缙云之世,此树生于河阁间也”。
  据说,上古时期,南方一带的人们祭拜黄帝,都在仙都苍龙峡口的鼎湖峰脚下。轩辕氏在仙都鼎湖峰驭龙升天等许多传说和有关黄帝的文献记载,远播江南各地,形成了积淀深厚,源远流长的黄帝文化,从而使缙云成为南方祭祀轩辕氏的唯一场所
  至晋代(公元330—334年),在此建“缙云堂”,作为祭拜黄帝的场所。唐天宝年间(公元648年),地方官员奉旨扩建,改名为“黄帝祠宇”;时李白从叔、小篆书法家李阳冰任缙云县令,亲书“黄帝祠宇”碑文,并将原来的民间族祭升格为官府祭祀,每到“九九”重阳,官民共祭,香火极盛。宋代时,宋真宗、宋仁宗等都曾派大臣到缙云祭祀黄帝。天禧四年(公元1020年)宋真宗派员到仙都祭拜黄帝时,还投放了信物金龙玉简。宋英宗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下诏,赐改“黄帝祠宇”为“玉虚宫”。清初,玉虚宫毁于战火。1998年,在缙云县人民政府的积极努力下,“黄帝祠宇”得以重修,并且恢复了祭典黄帝的传统;形成了每年由政协主持清明节春祭、政府主持重阳公祭的春秋两祭活动。
  2007年6月,作为缙云黄帝祭典活动重要内容,《轩辕氏祭典》项目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列为第二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1月25日,浙江省文化厅公布了缙云县《仙都轩辕氏祭典》为首批浙江省民族传统节日保护基地之一。2011年5月份,经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正式对外公布,《缙云黄帝祭典》成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标志着缙云黄帝文化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高度。
  轩辕氏祭典,是至今存续在缙云县一种以黄帝为祭祀对象的传统中华始祖崇拜礼俗。轩辕黄帝的祭祀活动采用“禘礼”(古代最高的礼祭)的规格,以传统与现代、礼与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祭拜人员分主祭、陪祭、参祭等;祭祀礼仪设击鼓、撞钟、恭读祭文、献三牲五谷、献黄酒鲜花、献祭乐祭舞等;陪祭、参祭、恭读祭文、敬献三牲五谷、祭乐、祭舞,气氛庄重热烈。祭典期间,各种地方民间表演活动钢叉、板(布)龙、板狮、竹马、旱船、秧歌、腰鼓、铜钿鞭、哑背疯等丰富多彩;每年都有许多来自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参加,规模宏大,影响广泛。2012年4月4日上午,壬辰龙年清明缙云祭祀轩辕黄帝典礼在仙都隆重举行,海内外5000多名炎黄子孙带着对华夏先祖的敬意,以传统的礼仪在仙都黄帝祠宇共同缅怀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轩辕黄帝。
  说到《缙云黄帝祭典》成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不能不谈到我的外公项铨。《缙云黄帝祭典》从缙云县、丽水市、浙江省,直到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每一步都凝聚着这位年近九旬老人的心血。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掌握承载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和精湛技艺,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的宝库,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相传的代表性人物。在浙江省公布的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中,丽水市有十项52人荣获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其中外公项铨成为民俗项目《轩辕氏祭典》传承人之一(另一名为朱益清),这既是缙云人的骄傲,又是对于一生献身于民间音乐、民间舞蹈艺术发掘、民间文学的研究与创新的外公最高的奖励与慰藉。
  外公项铨是浙江省戏剧家协会会员、丽水市音乐家协会会员、缙云县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其学识广博、善管弦吹打、舞台表演,擅长戏曲、音乐、舞蹈,富于文艺创作,对民间古典音乐研究尤深。1952年华东革命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音乐教育和文艺创作。1956年创作舞蹈作品《春之舞》荣获全国青年“集体舞创作”一等奖,成为北京天安门节日庆典活动多年保留节目。
  1983年退休后,外公以大量精力投入社会文化活动中,多次策划、组织全县文艺演出、比赛活动,创作近百个戏曲、音乐、舞蹈、曲艺作品,积极支持、帮助机关、厂矿、乡镇、学校开展文娱活动。20多年来,他跋山涉水,不畏劳苦,走遍全县乡镇及周边县、乡,探访民间艺人,搜寻传统艺术;记谱成本,抄誊为册;整理,编汇了丰厚的浙南文化遗产。
  八十年代,外公应邀参加《中国戏曲志》、《中国曲艺志》、《中国戏曲音乐集成》、《中国民间民族舞蹈集成》、《中国民间民族器乐集成•丽水卷》等编纂工作,使许多几近湮没的古老文化得以存续。此外,还赴杭州、平阳采录《吕祖圣誕祈福迎祥》、《中元普度》道场全程,记录道曲230余首。他将自己多年收集积累的民间乐曲,与人合作辑成《浙南民间音乐选编》,由中国文学艺术出版社出版。书中收入道曲、民间器乐曲和民歌小调310余首,使几百年历代靠口授身教的浙南古老音乐以乐谱形式存世。可以说,为了中华民族民间艺术的承传与发展,外公贡献了自己毕生的精力。直到今天,依然保持着对艺术的执着和精益求精的追求。被人称为缙云文化“活字典”。
  每次从杭州回家乡路过仙都的时候,我总是想起若干年前第一次走进仙都的情景,那山,那水,那石,那云,和那飘渺的天籁之音;都是我一生都不能忘却的记忆。是外公把我带进那个仙境,又把我带进音乐的圣殿,使我在音乐里找到了真爱,找到了人生的价值,找到了自己为之奋斗的目标。
  从仙都到缙云,从缙云到黄帝文化,这是一条紧密相联的精神链条。而黄帝文化正是华夏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华文化的源泉。缙云黄帝文化经过历朝历代逐步扩大影响和深入人心,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渊源,对于承传与发展中华文化具有深远的意义。
  在中华民族8000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一大批走在时代潮流的峰头、引领广大人民奋力拼搏、对历史发展产生着重大影响的人物。不管是帝王将相,还是普通的平民百姓,他们都是中华民族的佼佼者。华夏列祖列宗以坚韧顽强、拼搏进取的精神,传承文明、教化后辈、拓荒求索、创造发明;以宽厚仁爱、含弘博大的高尚品格,传播着抑恶扬善、敬老孝亲的伦理道德,从而影响着后代千百年的华夏儿女、炎黄子孙。
  华夏文化是世界文化中最灿烂夺目的瑰宝。弘扬传播华夏文化,是海峡两岸华夏儿女、炎黄子孙的一致愿望,更是全世界龙的传人的共同呼声。今天,随着中国在国际上政治地位的不断提高,华夏文化已经逐步走向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正在更多和更深刻地认识中国、了解中国和接受中国。华夏文化与文明正在对世界文化与文明的发展产生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当前,在中华民族面临着重大变革和各种严重挑战的新形势下,追寻华夏列祖生息繁衍、发明创造、抗争自然、战胜强敌的过程;探索华夏列祖积淀文化、发展社会,推动历史前进的心路;在博大精深、丰厚凝重的华夏文化之中,探求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形成之源,发掘、承传、保护和弘扬华夏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们将通过不懈的努力,打开中国文化之窗,让世界人民领略华夏文化与文明的渊远流长;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鼓舞下,在新的历史时期,为进一步推动海峡两岸文化交流,为促进中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做出更大的努力!
  
  (2012年6月16日于杭州)
  
  作者项珮霞通联: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联系电话:0571——87702381
  邮编:310051
  
其他文献
[摘 要]语言作为一种重要的交流工具,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幼儿阶段是语言能力发展的起步阶段,营造适宜的教育环境对于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鉴于此,本文就如何利用小于环境来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教育环境;幼儿;语言能力  “学前教育是人生发展的奠基性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终身教育的开端,对于促进个体早期的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具有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很多教师为了培养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经常会采用游戏,因为游戏很受学生的喜爱。一节课因为游戏的注入,课堂会活跃起来,学生的积极性會提高。但在教学中不难发现,有时游戏教学并不能收到教师原本预设的实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片面追求气氛热烈,使得学生情绪亢奋,注意力转移,影响了教学效果。有的学生游戏时活蹦乱跳、兴高采烈,游戏过后,懵懵懂懂、一知半解,当老师检查时变得垂头丧气,完全没有了游戏
在经济全球化、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新形势下,发展自主品牌,进行自主品牌创新已经成为我国企业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一个新亮点。企业自主品牌创新的战略先导性,创新过程的不确
你需要:矿泉水瓶,A4纸,水.rn第一步:在矿泉水瓶里装满水.rn第二步:将A4纸紧紧贴住水面从矿泉水瓶一侧缓缓地盖到瓶子上.rn第三步:轻轻按住矿泉水瓶口,将瓶子和纸一起倒立过来
期刊
对海南抱板金矿田的土外山、抱板和二甲等三个金矿进行的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成矿流体为低盐度(0.1~6wt%NaCl)、中低温(200~240℃)热液,处于中低压力(60~160MPa)下,其CO_2含量较低。探针质谱分析表明流体包裹体中存在H_2S,结
在成人监护下进行rn你需要:矿泉水瓶,气球,大头钉.rn第一步:用大头钉在矿泉水瓶靠近底部的地方扎一个小孔.rn第二步:把气球塞进瓶子,并把气球口翻过来套在瓶口上.rn第三步:拔
期刊
中国中小企业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与发展中的一支崛起的生力军,它们在繁荣经济、增加就业、推动创新和催生产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学位
同步部署,使“推优”目标与党组织发展工作有机衔接怎样确保将优秀的青年学生吸收到党组织中来,学校共青团组织的“推优”工作是一条必不可少的途径。本着这样的思考,我校党
[摘 要]长期以来,小学作文教学是小语教学中的难点和热点。如何破解这个难点?有四招可以参考,即:破题要巧,抛砖引玉,教学活动化,作文实践化。  [关键词]小学作文 课堂 指导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一环。长期以来,小学作文教学是小语教学中的难点和热点。如何破解这个难点?首先,要解决作文这个概念的含义。所谓作文就是“客观事物在作者头脑中的能动反映,是作者对一定的对象进行观察、体验、分析、
本文重点研究以遥感为主的多源信息综合处理技术,取得的主要成果是:对遥感数据采用特定的图像处理,减弱了植被、冻土带的干扰;开创性地从能谱图像中定性、定量地提取铀信息和从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