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个性化阅读就是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个性的阅读。究其实质就是要求教师重视、珍视阅读教学中阅读主体(学生)对客体(文本)的不同的认识和感受,让阅读成为张扬个性的舞台,以提高阅读的质量。作为新课程的实践者,教师一定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地位,把握好教学收与放的度,做到心中有数,科学处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是相辅相成的,在阅读教学中,只有合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才能不偏离正确的轨道,其阅读的个性才能得到真正的张扬。那么,怎样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本文就此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进行个性化阅读,首先应立足文本逻辑,保证准确理解。阅读过程中充满了创造,依据教学内容设计开放性的话题,培养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个性阅读能力是《语文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理念。但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发散思维的正确导向与达成目标,赞赏学生的新奇、怪,使得一些个性化阅读的结果严重脱离了文本。比如《孔雀东南飞》一文,聪明、善良、美丽、勤劳的刘兰芝被驱遣回家,关于她被驱遣回家的原因,有的人拉出《礼记》中休媳妇的七条标准,即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盗窃去,然后与刘兰芝的言行一一验证,最后得出一个非常肯定的结论:焦母休去刘兰芝最根本的原因是刘兰芝与焦仲卿结婚两三年了,还不能为焦家养育一个后代。其实这种解读明显脱离了文本。因为这一点文章根本没有提及,并且如果是刘兰芝不能生育孩子的话,焦母根据“七出”的原则,完全可以名正言顺将之休掉,哪里还用得着罗里罗嗦地绕来绕去?那么,焦母坚决地要驱遣刘兰芝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答案就在文中,那就是焦母所说的“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分析文本中刘兰芝的言行,我们可以知道,“生小出野里”的刘兰芝是一个有见识有主张的女性,在她的言语和行动中显现着对自由的追求,这与深受封建思想影响的焦母的要求肯定是相差甚远,焦母是越来越无法容忍,所以,要坚决地将之赶走而后快。
学生阅读完作品后,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总会对作品有一些自己的认识和体验,但这些认识和体验,必须要尊重文本。作为老师,确实应宽容学生的异见新见,以多元的视角看待学生的见解,但多元应该有据,学生说的并不都是对的,对于严重脱离文本的解读老师要勇于指出,不要做好好先生。当然,这首先要求老师要尊重文本,并能对文本作深入的个性化的解读。
其次应立足文本思想,把握价值取向。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应该也必须要符合时代精神和社会主流的价值取向。我们不能因为有了多元解读的“尚方宝剑”就无视文本的价值取向和该有的情感渗透,不能置作者的写作目的于不顾。
(作者单位:山西夏县二中044400)
进行个性化阅读,首先应立足文本逻辑,保证准确理解。阅读过程中充满了创造,依据教学内容设计开放性的话题,培养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个性阅读能力是《语文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理念。但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发散思维的正确导向与达成目标,赞赏学生的新奇、怪,使得一些个性化阅读的结果严重脱离了文本。比如《孔雀东南飞》一文,聪明、善良、美丽、勤劳的刘兰芝被驱遣回家,关于她被驱遣回家的原因,有的人拉出《礼记》中休媳妇的七条标准,即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盗窃去,然后与刘兰芝的言行一一验证,最后得出一个非常肯定的结论:焦母休去刘兰芝最根本的原因是刘兰芝与焦仲卿结婚两三年了,还不能为焦家养育一个后代。其实这种解读明显脱离了文本。因为这一点文章根本没有提及,并且如果是刘兰芝不能生育孩子的话,焦母根据“七出”的原则,完全可以名正言顺将之休掉,哪里还用得着罗里罗嗦地绕来绕去?那么,焦母坚决地要驱遣刘兰芝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答案就在文中,那就是焦母所说的“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分析文本中刘兰芝的言行,我们可以知道,“生小出野里”的刘兰芝是一个有见识有主张的女性,在她的言语和行动中显现着对自由的追求,这与深受封建思想影响的焦母的要求肯定是相差甚远,焦母是越来越无法容忍,所以,要坚决地将之赶走而后快。
学生阅读完作品后,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总会对作品有一些自己的认识和体验,但这些认识和体验,必须要尊重文本。作为老师,确实应宽容学生的异见新见,以多元的视角看待学生的见解,但多元应该有据,学生说的并不都是对的,对于严重脱离文本的解读老师要勇于指出,不要做好好先生。当然,这首先要求老师要尊重文本,并能对文本作深入的个性化的解读。
其次应立足文本思想,把握价值取向。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应该也必须要符合时代精神和社会主流的价值取向。我们不能因为有了多元解读的“尚方宝剑”就无视文本的价值取向和该有的情感渗透,不能置作者的写作目的于不顾。
(作者单位:山西夏县二中04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