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学者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提问、讨论、读书的时间。学生读懂的问题,教师不需要讲解;学生似懂非懂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读书领悟,让学生试讲;学生有问题可随时发问,有不同见解要随时发表;学生实在弄不懂的问题,教师要给予适当的点、拨、评、导或精湛的讲解。
一、揭示课题时质疑,培养学生的审题习惯
揭示课题时质疑,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还能培养学生的审题习惯。教学前要先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使学生敢问、想问,让问题走进课堂。
可以抓课题中的重点词语提问。这是训练学生见题思考的能力,帮助理清文章的思路和结构形式,抓住课文的中心内容。如《云雀的心愿》,我在教學一开始,就先出示两只展翅飞翔的云雀图,再揭示课题,然后问:“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问这两位朋友吗?”话音刚落,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进入了审题的阶段,他们把云雀当成自己的朋友,使枯燥、乏味的揭示课题变得生动有趣。学生往往会迫不及待地积极思维,从中产生并提出与课题或课文内容有关的问题。如:云雀,你们的心愿是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这个心愿?你们怎样完成这个心愿?……
学生抓住课题提问的过程,既是调动学习积极性的过程,也是训练思维能力的过程。学生能从课题切入提出种种问题时,钻研课文的兴趣也提高了。
二、整体感知时质疑,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时,会有一定的感受、疑惑。如《云雀的心愿》,当学生自主读了全文后,再次设疑:“读了课文,你能发现什么问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吗?”这时,我又把学生引入了问题的天地,让学生有疑质疑。学生通过积极思考,然后各抒己见,对课文中的新知识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教学过程中,朗朗书声之后,有些学生发现课文里有“乱砍滥伐”和“泛滥成灾”两个词中,都有“滥”字,那么他们的意思是不是一样呢?如果不是,又分别作何解释呢?……
这样,学生置身于问题中,形成了强烈的问题意识,他们带着问题去学习,激发了积极的思维活动,从而主动地参与学习探究,发挥了主体作用,使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三、细读体悟时质疑,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教学方法的选择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在教学《云雀的心愿》的过程中,课堂上出现了这样一个教学画面:“那是因为森林也是一个巨大的空调器。夏天,林子里枝叶茂密,挡住了强烈的太阳光,自然就凉快些;冬天,由于树木的遮挡,林子里的热量不容易散失,所以就暖和些……”当我班一个学生读到这句话时,忽然停下来,好奇地问:“老师,冬天,树上叶子早就落光了,都是光秃秃的,怎么遮挡热量呀?”我就通过生动的课件,激活学生思维、联想的情感。学生通过观察体悟,又联系生活实际经验,努力思考、积极发言。有的学生认为:“森林里树木种类繁多,有许多常青树,像青松、樟树,即使到了北风呼啸的冬天,它们照样郁郁葱葱。”也有学生说:“因为这是森林,有许多许多树木,即使有些枝叶落了,密密的枝干紧挨在一起,我认为也能遮挡一些热量的”……学生发言热烈,问题解决圆满,令人信服。
学生细读体悟时,往往会对课文的语言表达以及自己有独特见解的内容提出问题。这时要引导学生从关键词切入进行提问。通过引导学生对准确、生动、形象、有感情色彩的词进行提问,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高遣词造句、描写人物的能力。可以抓突出课文中心的词提问。学生对课文关键词的提问,体会该词对表达中心的作用,理解了字、词、句与课文中心的联系,训练了学生分析、思考问题的基本功。也可以抓领悟课文内容的关键词提问。帮助学生深入探讨,成为理解课文的突破口,养成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学生多动、多谈、多看、多思考,让他们自己动手去摘果子,尽量多给学生一点思考的时间和活动的余地,把提问的权利还给学生。学生只有在自主质疑、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放飞思维,才能展开想象的翅膀,在知识的蓝天上自由自在、尽情翱翔。
李艳平,吉林长春市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十三小学教师。
一、揭示课题时质疑,培养学生的审题习惯
揭示课题时质疑,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还能培养学生的审题习惯。教学前要先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使学生敢问、想问,让问题走进课堂。
可以抓课题中的重点词语提问。这是训练学生见题思考的能力,帮助理清文章的思路和结构形式,抓住课文的中心内容。如《云雀的心愿》,我在教學一开始,就先出示两只展翅飞翔的云雀图,再揭示课题,然后问:“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问这两位朋友吗?”话音刚落,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进入了审题的阶段,他们把云雀当成自己的朋友,使枯燥、乏味的揭示课题变得生动有趣。学生往往会迫不及待地积极思维,从中产生并提出与课题或课文内容有关的问题。如:云雀,你们的心愿是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这个心愿?你们怎样完成这个心愿?……
学生抓住课题提问的过程,既是调动学习积极性的过程,也是训练思维能力的过程。学生能从课题切入提出种种问题时,钻研课文的兴趣也提高了。
二、整体感知时质疑,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时,会有一定的感受、疑惑。如《云雀的心愿》,当学生自主读了全文后,再次设疑:“读了课文,你能发现什么问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吗?”这时,我又把学生引入了问题的天地,让学生有疑质疑。学生通过积极思考,然后各抒己见,对课文中的新知识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教学过程中,朗朗书声之后,有些学生发现课文里有“乱砍滥伐”和“泛滥成灾”两个词中,都有“滥”字,那么他们的意思是不是一样呢?如果不是,又分别作何解释呢?……
这样,学生置身于问题中,形成了强烈的问题意识,他们带着问题去学习,激发了积极的思维活动,从而主动地参与学习探究,发挥了主体作用,使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三、细读体悟时质疑,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教学方法的选择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在教学《云雀的心愿》的过程中,课堂上出现了这样一个教学画面:“那是因为森林也是一个巨大的空调器。夏天,林子里枝叶茂密,挡住了强烈的太阳光,自然就凉快些;冬天,由于树木的遮挡,林子里的热量不容易散失,所以就暖和些……”当我班一个学生读到这句话时,忽然停下来,好奇地问:“老师,冬天,树上叶子早就落光了,都是光秃秃的,怎么遮挡热量呀?”我就通过生动的课件,激活学生思维、联想的情感。学生通过观察体悟,又联系生活实际经验,努力思考、积极发言。有的学生认为:“森林里树木种类繁多,有许多常青树,像青松、樟树,即使到了北风呼啸的冬天,它们照样郁郁葱葱。”也有学生说:“因为这是森林,有许多许多树木,即使有些枝叶落了,密密的枝干紧挨在一起,我认为也能遮挡一些热量的”……学生发言热烈,问题解决圆满,令人信服。
学生细读体悟时,往往会对课文的语言表达以及自己有独特见解的内容提出问题。这时要引导学生从关键词切入进行提问。通过引导学生对准确、生动、形象、有感情色彩的词进行提问,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高遣词造句、描写人物的能力。可以抓突出课文中心的词提问。学生对课文关键词的提问,体会该词对表达中心的作用,理解了字、词、句与课文中心的联系,训练了学生分析、思考问题的基本功。也可以抓领悟课文内容的关键词提问。帮助学生深入探讨,成为理解课文的突破口,养成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学生多动、多谈、多看、多思考,让他们自己动手去摘果子,尽量多给学生一点思考的时间和活动的余地,把提问的权利还给学生。学生只有在自主质疑、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放飞思维,才能展开想象的翅膀,在知识的蓝天上自由自在、尽情翱翔。
李艳平,吉林长春市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十三小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