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情在言语训练中流溢

来源 :江西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san6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幸观摩了王崧舟老师执教的《二泉映月》,那诗意浓浓的语言、诗化的教学艺术、情意四溢的课堂,让我领略了诗意语文的魅力。王崧舟老师没有追求设计上的波澜壮阔,可整堂课却没有一处脱离语文的生发,始终引领着学生咀嚼文本、玩味语言,在扎实的言语训练中,一股浓浓的情感在课堂上流溢。
  【片段一】动笔想象,走近阿炳,体验坎坷
  师:闭上眼睛,让我们用心去想,这段话在你的眼前仿佛变成了怎样的画面?“十多年过去了……他多么希望有一天能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啊!”(生闭上眼睛听老师朗读)
  师:同学们,阿炳生活的时代离我们已经有五六十年了。他的生活对我们来说是陌生的、遥远的。但是,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用自己的真情和想象,走进阿炳生活的那个时代。你看,也许是一个大雪纷飞的早晨,阿炳是如何艰难地行走在卖艺的路上;也许,那是一个酷热难耐的中午,拉着二胡的阿炳,突然晕倒在地上,事情将会怎样发展;也许,在卖艺的路上,阿炳不小心撞上了一个水果摊,你又将看到什么;也许,一个粗鲁的大汉硬拉着阿炳去给汉奸唱堂会。但是,阿炳他……来,把你看到的画面写下来。(生各自写话,用时约5分钟)
  师: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生:我看到大雪纷飞中,双目失明的阿炳拿着胡琴在街上卖艺,,不小心碰翻了人家的水果摊。虽然他说了“对不起”,还趴在地上摸索着一个一个地拣水果,但是,凶狠的老板还是对他拳打脚踢。围观的人很多,可没有一个人帮他,只是在一旁起哄、看热闹。
  师:留给阿炳的,是人世间的冷漠和屈辱啊!说说你看到的场面,好吗?
  ……
  【赏析】阅读活动是文本与读者体验相融合的一种历史性的交流。同时,语文是感性的,语文教育也是感性教育。这就要求我们要还语文以画面,还语文以旋律,还语文以意象。但语言文字所描述的显象结构本身没有直接可感性,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存有一定的时空距离,要使学生在阅读中获得体验并与文本、作者产生共鸣,则必须借助联想和想象,化干瘪枯燥的符号为形象鲜活的画面,创设新的意境,获得新的感悟。在上述片段中,因阿炳生活的年代距离学生的生活较远,在感悟阿炳坎坷的生活经历时,王老师紧扣“操着胡琴,卖艺度日”一句,巧妙地设计了让学生想象阿炳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卖艺的场景画面,并运用语言写下这一教学环节。一阵沉思默想之后,伴随着学生动情的语言,一幅幅活化的感人画面呈现在众人面前。此时时空距离消失,阿炳的坎坷、凄惨就在眼前,就在心中。在文字与画面的转换中,在学生的想象与语言积累的运用实践中,物我交融,一股浓情在课堂漫溢。妙哉!
  【片段二】心灵对话,走进阿炳,升华情感
  师:同学们,回响在二泉池畔的,仅仅只是这首乐曲吗?仅仅只是这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的琴声吗?此时此刻,你还听到了什么?
  生:我听到阿炳在说,命运啊!你为什么对我这么不公平?
  师:这是阿炳激愤的倾诉。
  生:我听到阿炳在说,我不会低头、不会屈服的,我一定要跟命运抗争。
  师:是的,这是阿炳倔强的呐喊。
  生:我听到阿炳在说,这个万恶的旧社会,人和人之间是多么不平等啊!
  师:你听到了阿炳深沉的叹息。
  生:我听到阿炳在说,我虽然很穷,但我有音乐,我爱音乐,这就足够了。
  师:如果阿炳在天有灵,他一定会把你当做知音的。
  生:我听到阿炳在说,师父啊,你在哪里?我想念你,你来帮帮我吧。
  师:这是阿炳在伤心地哭泣啊。
  生:我听到阿炳在说,人穷志不能穷,我要努力,我一定会过上幸福生活的。
  师:是的,这是支撑阿炳活下去的理由和力量啊!同学们,你们听到的这一切的一切,是什么?是阿炳积淀已久的一片情怀呀。(板书:一片情怀)
  【赏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因而语文教学的过程也是对话的过程,是精神沟通、心灵碰撞的过程。学生在对话中实践语言、发展思维、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鼓勵学生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与文本进行对话,是对话的基点。在上述教学片段中,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既同情于阿炳的命运悲惨,也感悟到他的顽强与对生命的抗争。此时,王崧舟老师一句“此时此刻,你还听到了什么”,巧妙地创设了一个对话情景,打开了学生情感的闸门。与其说学生在与文中人物对话,不如说是学生与自我心灵对话。这一过程,在言语实践中,既抒发了情感,又实现了读者与文本人物心灵的相通相融,深化了学生对生命的感悟。(作者单位:江西省于都县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徐纯军
  E-mail:[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周期现象”是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4)第一章“三角函数”中的教学内容,它对整章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宋庆老师教学这节课时,以“生活—数学—生活”为主线,以“感受周期现象、从数学角度研究周期现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为核心,以构思巧妙的导入、环环相扣的层层设问、精心的首尾呼应和风趣精练的语言,使得学生深刻地理解了周期现象的概念内涵。  【片段一】巧妙导入——引入周期现象  师:你去过钱塘江吗?你去过
期刊
于漪老师说:“思想、情感、语言是同时发生的。语言不仅仅是翻译思想,不仅仅是载体,而且是意识、思维、心灵、人格的组成部分。”因此说,语言才是语文的核心要素。只有双脚紧贴地面,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行走;同样,只有紧贴文本阅读的“品”“悟”,才是充满语文味的语文课堂。笔者听了特级教师滕衍平教学苏教版国标本教材第五册中的《第八次》一文,课堂上滕老师引导学生紧贴文本语言,“浸入”文字、品味语言、感悟形象,呈现的
期刊
章江和贡江从遥远的群山之间逶迤而下,跌宕起伏,千回百转,在风景秀丽的赣州八境台下砰然合流,形成了波涛滚滚、奔腾不息的江西母亲河——赣江。  当记者一行乘车途经赣江源头的郁孤台下时,不由得想起南宋词人辛弃疾的词句:“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思绪还沉浸在这词句的意境中时,车子已在记者此行的目的地——赣州市章贡区保育院门前戛然而止。  赣州市章贡区保育院是一所省级示范
期刊
[编者按]随着从“有学上”到“上好学”,家长对子女接受良好教育的愿望更为迫切。高中教育作为整个教育改革事业中承上启下的关键一环,受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时势造英雄。苏州十中适时地为高中教育内涵发展提供了一种参照。被称为“最中国”的学校。如今,学校每年接待国内外参观者逾万人,但校长柳袁照认为,“最中国”的学校不是十中的专利,而应成为一批有中国文化内涵和人文情怀的学校的共同追求。    2010年10月2
期刊
和煦的阳光洒进社区陈大爷家中,照在一群快乐的孩子身上。陈大爷乐呵呵地在一个大大的生日蛋糕上插蜡烛。“孩子们,快来吃蛋糕啰。”陈大爷一声叫唤,一群学生活蹦乱跳地围坐在生日蛋糕前,等待着分享时刻的到来。陈大爷数了数身边的学生,“黄泉亮怎么没来呢?”话音刚落,陈大爷赶忙叫老伴打电话,转身又对学生说:“孩子们,我们这个‘快乐家庭’一个都不能少啊!”正在这时,“咚咚咚……”门外响起了一阵敲门声,开门一看,一
期刊
南康市龙岭中学是一所创办于1968年的农村初中。近年来,学校秉承“文化立校、成人之美”的理念,把工作的重心放在学校文化建设上,办学成绩显著,社会声誉日佳。  “以人为本”是学校文化的内核,首先表现在对教师的尊重和关怀上,努力创造条件促使每名教师充分发挥自主性与创造性。学校拟定的各项方案、制度及措施都提交教代会讨论审议,主动征求教师意见,虚心吸纳合理化建议。学校对管理人员提出了“四个一”的要求,即每
期刊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提高教育质量是面对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新形势、面对人民群众接受优质教育的新期盼的战略选择,反映了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迫切要求。  推进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教育质量是关键。没有一流教育就没有一流人才,就不能建设一流的国家。当前,我国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等教育实现大众化
期刊
本刊讯(通讯员 王历瑞)针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农村教师培训面广、要求高、难度大、任务重的新形势,信丰县教育局运用“三走进”的培训模式培养农村中小学教师,取得了显著成效。  “三走进”一是走进学校,增强教师培训的现实性。一方面教师培训者深入农村中小学,通过教学“会诊”、对话交流等方式,为校本活动的开展提供服务与支持,有利于引领培训活动健康开展,发挥教师培训者的引领、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定期深入中小学对
期刊
在王老师的小小数学课堂里,通过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的变化关系,我们闻到了浓浓的“人情味儿”。 由此我不禁想起了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的一句话:“教师的嘴就是个源泉,从那里流淌出知识的溪流。”王老师的知识溪流里,流淌的不仅是数学知识,还飘逸着浓浓的大爱。他把每个小小的图形都赋予了鲜活的生命意义,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受到爱的教育,在学数学中,学会如何做人。让我们来回放王老师为学生的一生准备的精彩片段吧。  【
期刊
词语教学是阅读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块,它是学生顺利展开阅读过程的奠基石。有时教师抓住一两个关键的词语加以点拨,往往可以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特级教师于永正的词语教学匠心独运,彰显了教学智慧,为我们作出了精彩的示范。  【片段一】读出词语的情境(《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师:(指着“追悼”)大家看,这个词后边的话,就是对它的解释。我读前边的话,你们读后边的话。(师生合作读)  师:“追悼”懂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