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把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武清区始终贯彻党中央、市委部署,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放在重要位置,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在实践中积累了不少有益的做法。
一、武清区在街道社区党组织建设方面的经验做法
1.不断完善街道社区党组织管理架构。一是优化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根据街道社区实际情况,采用选、派、聘相结合方式,努力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当前武清区社区“两委”干部共有516名,大专以上学历的450人,占总人数的87%;50岁以下的409人,占总人数的79%。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呈现高学历、年轻化趋势。二是完善街道社区网格布局。各街道社区以楼栋为单位,将社区党组织管理与服務区域划分为若干个片区网格,下设网格党小组,基本形成“街道工委—社区党组织—网格党小组—楼门栋长”四级网格化管理与服务的党建工作体系,极大方便了党组织在社区居民中开展工作和服务。
2.不断提高街道社区党组织服务群众能力。一是服务软环境不断优化。区委、街道投入专项资金,高标准建设了社区服务中心。中心采取“一窗口受理、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的服务模式,提高了办事效率。二是党员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各社区普遍组建了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主动承担治安义务巡逻、卫生环境维护、矛盾纠纷调解、科普知识宣传等任务,在社区中树立了党员的良好形象。三是党建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目前大部分社区党组织均开通微信公众平台,并组建社区党员微信群、QQ群。通过及时向社区党员发送时事政治、党务信息等内容,密切了党员与社区的互动与交流,使党建工作更加贴近群众、更富有时代气息。
3.着力打造特色品牌社区。武清区各镇街挖掘自身特色和资源优势,着力打造具有示范效应的品牌社区。武清区东蒲洼街道的“蒲瑞馨园”社区探索出的由社区党组织、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和物业公司共同参与社区建设的“四位一体”先进管理模式,先后荣获全国科普示范社区、天津市美丽社区等荣誉称号。武清区下朱庄街道将辖区内六个社区围绕各自党建特色品牌主题和标准组织开展活动,打造碧溪园第一社区为“便民型”社区、打造越秀园社区为“文化型”社区等。通过打造特色社区品牌,进一提升社区环境和品位,提高社区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二、当前街道社区党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基层党建整体效应的发挥有待加强。一是没有树立城市基层党建“一盘棋”理念。武清区在以往的工作中,习惯于就街道抓街道、就社区抓社区。虽然大部分街道社区成立了“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但其兼职委员并未按照要求由辖区内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党员主要负责人担任,导致定期协商、信息共享、议事决策等制度落实不到位,实际运行效果差。二是“双报到”制度效果不明显。社区与驻区单位间未建立约束考评机制,一些单位习惯于封闭管理,没有把统筹协调、促进区域内党建工作水平整体提升放到应有的位置给予重视,导致街道社区和驻区单位之间没有形成党建工作合力,出现相互游离、平行推进的状况;在职党员忙于本职工作,认为自己是“单位人”,社区党建工作是“份外事”,缺乏主动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性。
2.街道社区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不突出。一是党组织政治功能弱化。坚守阵地功能弱化,有些街道社区党组织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坚决、不到位,甚至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没有树立起“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有些基层干部对群众没有感情,不会不愿做群众工作,开展党组织活动与群众的关注点结合不紧。二是社区事务准入制度不完善。由于缺乏社区事务准入机制,街道社区承接了大量上级政府部门延伸下来的如行政执法、环境整治、城市管理等工作事项,无法将工作重心专注于抓党建、抓服务上来。这不仅让社区工作人员疲于应付,更使得街道社区党组织客观上形成了“先唯上、后唯民”的工作习惯,影响到党组织在群众中的核心地位。三是社区配套组织不健全。当前武清区社区业主委员会组建率不足30%,已成立业主委员会的社区也没有健全居民议事会制度,使社区居民无法参与社区共商共建。另外居务监督委员会、居民代表会议也是处于有名无实的状态,长期不召开会议,无法履行职能,使群众无法参与到社区建设中。
3.服务群众意识和能力不强,服务手段跟不上。一是干部队伍素质、结构有待完善。由于武清区特殊的地理位置,近几年城镇化飞速发展,出现了很多还迁社区。这类还迁社区党组织很多继续沿用了以前的村干部。这些村干部普遍存在年龄偏大、学历偏低等问题,已经有一部分人不适应现代化党建的客观要求。二是社区软硬件服务有待提高。硬件服务方面,当前一些老旧社区存在无办公及活动场所或面积狭小、条件简陋等问题,影响了社区干部开展工作,也给社区党员集中学习、组织群众活动带来了一定困难;软件服务方面,目前基层党组织的信息化建设大多还是停留在公众号、QQ群等初级阶段,只具备发布消息、组织小型活动的基本功能,综合性党建大数据平台尚未形成,上下贯通、区域互动、信息互联还没有完全实现。
三、找准着力点、破解症结点,积极构建城市基层党建新格局
1.打造城市基层党建新模式,发挥好基层党组织整体效应。一是纵向上推进三级联动的城市基层党建体系。健全三级联动的组织体系。区委、镇街、社区要逐步形成相互联动的工作体系,建立区、镇街、社区三级城市基层党建联席会议制度,统筹研究谋划党建工作。区级层面,要成立一个专门机构,明确一名分管区级领导;镇街层面,充分吸纳辖区内的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的优秀党组织书记担任兼职委员;社区层面,充分吸纳业委会、物业企业负责人和社区民警等中的党员担任兼职委员。健全三级联动的网格体系。鼓励楼栋党员参选楼门栋长,根据党员职业特点和个人所长,设置认领便民服务、公益奉献、治安防范等公益岗位。通过明确职责范畴、落实管理机制,逐步形成“层层有格,格内有人,按格定责,事在格中,人负其责”的工作格局。二是横向上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各类要素相互协作。街道社区和驻区单位密切协作。结对共建,街道社区党组织与驻区单位党组织签订共建协议,明确各自责任,互帮互助;交叉任职,街道社区党组织负责同志兼任驻区单位党组织成员,驻区单位党组织负责同志进入街道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服务共享,街道社区和驻区单位互相提供资源清单和需求清单,双方互相提供服务,形成良性互动。街道社区和在职党员要密切协作。在职党员所属单位要督促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并及时了解有关情况。每年年底在职党员要接受社区群众的评议并向所在单位党组织汇报到社区报到情况。 2.突出街道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筑牢坚强有力的基层堡垒。一是突出政治引领作用。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既要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各级党校、宣传部门要深入到街道社区,采取多种形式切实把中央精神送进街道、送进社区,又要完善考评制度,加大党建分值在考核评价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和干部中的比重,确保党建考核真正突出政治导向。二是聚焦主责主业。区级层面要制定并严格执行社区工作事项的准入制度和新增、调整制度办法,积极推进社区减负增效。要突出街道社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如有确需委托社区协助的事项,相关职能部门要下沉力量资源,让社区党组织有精力做好主责主业。三是以核心作用发挥聚集基层治理合力。上级要向街道社区适当赋予一定的公共资源和公共权力配置权,努力构建以街道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居委会和居务监督委员会为基础,业委会、物业企业、社会组织等共同参与的“一核多元”的治理格局。引导推荐街道社区党组织、居委会成员通过合法程序担任业委会主任、委员;引导社区党员、在职党员进入业委会或担任业主代表,定期召开会议,充分行使职能。
3.切实提升街道社区党组织的服务功能。一是以服务为切入点,发展社会组织,整合党建资源。街道社区要注重发展社会组织,引入多元的社区治理主体,通过多元主体间的互补与制约,满足社区内多元利益主体诉求的表达与实现。另外街道社区党组织要以党组织为纽带,将辖区内的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分散的资源整合调动起来,根据社区居民需要提供全面服务。二是打造专业化的社区骨干队伍。首先要选优配强社区党组织带头人队伍。采取干部下派、公开招聘、民主选举、退休返聘、互派挂职等多种方式选拔干部。根据有关要求,对连续任职满两届、表现优秀的社区党组织书记,可以择优转为事业编继续在社区工作。其次要壮大社区工作者队伍。按照要求,社区工作站按每300户左右配置1名社区工作者。采取基层选举一批、社会选聘一批、组织选派一批的办法补齐缺口。三是完善社区基础设施保障。要持续加大对街道社区的财政投入力度,将基层党组织活动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新建小区要按照每百户不低于30平方米的标准建设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对于一些老旧小区,要按实际情况采取改造、租赁、置换、共享等方式建设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努力保障所有居民都能享受到实惠。四是打造“智慧党建”。加快构建基层党组织信息系统,全面推行党员电子档案,对发展党员、在职党员报到等情况进行全程纪实和痕迹管理。以党建工作智能化引领基层治理创新,构建全域监控、定位系统,构建集党建工作、行政管理、社会事务于一体的区域化管理服务平台。
作者單位:中共天津市武清区委党校
责任编辑:朱 健
一、武清区在街道社区党组织建设方面的经验做法
1.不断完善街道社区党组织管理架构。一是优化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根据街道社区实际情况,采用选、派、聘相结合方式,努力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当前武清区社区“两委”干部共有516名,大专以上学历的450人,占总人数的87%;50岁以下的409人,占总人数的79%。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呈现高学历、年轻化趋势。二是完善街道社区网格布局。各街道社区以楼栋为单位,将社区党组织管理与服務区域划分为若干个片区网格,下设网格党小组,基本形成“街道工委—社区党组织—网格党小组—楼门栋长”四级网格化管理与服务的党建工作体系,极大方便了党组织在社区居民中开展工作和服务。
2.不断提高街道社区党组织服务群众能力。一是服务软环境不断优化。区委、街道投入专项资金,高标准建设了社区服务中心。中心采取“一窗口受理、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的服务模式,提高了办事效率。二是党员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各社区普遍组建了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主动承担治安义务巡逻、卫生环境维护、矛盾纠纷调解、科普知识宣传等任务,在社区中树立了党员的良好形象。三是党建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目前大部分社区党组织均开通微信公众平台,并组建社区党员微信群、QQ群。通过及时向社区党员发送时事政治、党务信息等内容,密切了党员与社区的互动与交流,使党建工作更加贴近群众、更富有时代气息。
3.着力打造特色品牌社区。武清区各镇街挖掘自身特色和资源优势,着力打造具有示范效应的品牌社区。武清区东蒲洼街道的“蒲瑞馨园”社区探索出的由社区党组织、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和物业公司共同参与社区建设的“四位一体”先进管理模式,先后荣获全国科普示范社区、天津市美丽社区等荣誉称号。武清区下朱庄街道将辖区内六个社区围绕各自党建特色品牌主题和标准组织开展活动,打造碧溪园第一社区为“便民型”社区、打造越秀园社区为“文化型”社区等。通过打造特色社区品牌,进一提升社区环境和品位,提高社区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二、当前街道社区党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基层党建整体效应的发挥有待加强。一是没有树立城市基层党建“一盘棋”理念。武清区在以往的工作中,习惯于就街道抓街道、就社区抓社区。虽然大部分街道社区成立了“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但其兼职委员并未按照要求由辖区内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党员主要负责人担任,导致定期协商、信息共享、议事决策等制度落实不到位,实际运行效果差。二是“双报到”制度效果不明显。社区与驻区单位间未建立约束考评机制,一些单位习惯于封闭管理,没有把统筹协调、促进区域内党建工作水平整体提升放到应有的位置给予重视,导致街道社区和驻区单位之间没有形成党建工作合力,出现相互游离、平行推进的状况;在职党员忙于本职工作,认为自己是“单位人”,社区党建工作是“份外事”,缺乏主动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性。
2.街道社区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不突出。一是党组织政治功能弱化。坚守阵地功能弱化,有些街道社区党组织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坚决、不到位,甚至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没有树立起“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有些基层干部对群众没有感情,不会不愿做群众工作,开展党组织活动与群众的关注点结合不紧。二是社区事务准入制度不完善。由于缺乏社区事务准入机制,街道社区承接了大量上级政府部门延伸下来的如行政执法、环境整治、城市管理等工作事项,无法将工作重心专注于抓党建、抓服务上来。这不仅让社区工作人员疲于应付,更使得街道社区党组织客观上形成了“先唯上、后唯民”的工作习惯,影响到党组织在群众中的核心地位。三是社区配套组织不健全。当前武清区社区业主委员会组建率不足30%,已成立业主委员会的社区也没有健全居民议事会制度,使社区居民无法参与社区共商共建。另外居务监督委员会、居民代表会议也是处于有名无实的状态,长期不召开会议,无法履行职能,使群众无法参与到社区建设中。
3.服务群众意识和能力不强,服务手段跟不上。一是干部队伍素质、结构有待完善。由于武清区特殊的地理位置,近几年城镇化飞速发展,出现了很多还迁社区。这类还迁社区党组织很多继续沿用了以前的村干部。这些村干部普遍存在年龄偏大、学历偏低等问题,已经有一部分人不适应现代化党建的客观要求。二是社区软硬件服务有待提高。硬件服务方面,当前一些老旧社区存在无办公及活动场所或面积狭小、条件简陋等问题,影响了社区干部开展工作,也给社区党员集中学习、组织群众活动带来了一定困难;软件服务方面,目前基层党组织的信息化建设大多还是停留在公众号、QQ群等初级阶段,只具备发布消息、组织小型活动的基本功能,综合性党建大数据平台尚未形成,上下贯通、区域互动、信息互联还没有完全实现。
三、找准着力点、破解症结点,积极构建城市基层党建新格局
1.打造城市基层党建新模式,发挥好基层党组织整体效应。一是纵向上推进三级联动的城市基层党建体系。健全三级联动的组织体系。区委、镇街、社区要逐步形成相互联动的工作体系,建立区、镇街、社区三级城市基层党建联席会议制度,统筹研究谋划党建工作。区级层面,要成立一个专门机构,明确一名分管区级领导;镇街层面,充分吸纳辖区内的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的优秀党组织书记担任兼职委员;社区层面,充分吸纳业委会、物业企业负责人和社区民警等中的党员担任兼职委员。健全三级联动的网格体系。鼓励楼栋党员参选楼门栋长,根据党员职业特点和个人所长,设置认领便民服务、公益奉献、治安防范等公益岗位。通过明确职责范畴、落实管理机制,逐步形成“层层有格,格内有人,按格定责,事在格中,人负其责”的工作格局。二是横向上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各类要素相互协作。街道社区和驻区单位密切协作。结对共建,街道社区党组织与驻区单位党组织签订共建协议,明确各自责任,互帮互助;交叉任职,街道社区党组织负责同志兼任驻区单位党组织成员,驻区单位党组织负责同志进入街道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服务共享,街道社区和驻区单位互相提供资源清单和需求清单,双方互相提供服务,形成良性互动。街道社区和在职党员要密切协作。在职党员所属单位要督促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并及时了解有关情况。每年年底在职党员要接受社区群众的评议并向所在单位党组织汇报到社区报到情况。 2.突出街道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筑牢坚强有力的基层堡垒。一是突出政治引领作用。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既要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各级党校、宣传部门要深入到街道社区,采取多种形式切实把中央精神送进街道、送进社区,又要完善考评制度,加大党建分值在考核评价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和干部中的比重,确保党建考核真正突出政治导向。二是聚焦主责主业。区级层面要制定并严格执行社区工作事项的准入制度和新增、调整制度办法,积极推进社区减负增效。要突出街道社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如有确需委托社区协助的事项,相关职能部门要下沉力量资源,让社区党组织有精力做好主责主业。三是以核心作用发挥聚集基层治理合力。上级要向街道社区适当赋予一定的公共资源和公共权力配置权,努力构建以街道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居委会和居务监督委员会为基础,业委会、物业企业、社会组织等共同参与的“一核多元”的治理格局。引导推荐街道社区党组织、居委会成员通过合法程序担任业委会主任、委员;引导社区党员、在职党员进入业委会或担任业主代表,定期召开会议,充分行使职能。
3.切实提升街道社区党组织的服务功能。一是以服务为切入点,发展社会组织,整合党建资源。街道社区要注重发展社会组织,引入多元的社区治理主体,通过多元主体间的互补与制约,满足社区内多元利益主体诉求的表达与实现。另外街道社区党组织要以党组织为纽带,将辖区内的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分散的资源整合调动起来,根据社区居民需要提供全面服务。二是打造专业化的社区骨干队伍。首先要选优配强社区党组织带头人队伍。采取干部下派、公开招聘、民主选举、退休返聘、互派挂职等多种方式选拔干部。根据有关要求,对连续任职满两届、表现优秀的社区党组织书记,可以择优转为事业编继续在社区工作。其次要壮大社区工作者队伍。按照要求,社区工作站按每300户左右配置1名社区工作者。采取基层选举一批、社会选聘一批、组织选派一批的办法补齐缺口。三是完善社区基础设施保障。要持续加大对街道社区的财政投入力度,将基层党组织活动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新建小区要按照每百户不低于30平方米的标准建设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对于一些老旧小区,要按实际情况采取改造、租赁、置换、共享等方式建设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努力保障所有居民都能享受到实惠。四是打造“智慧党建”。加快构建基层党组织信息系统,全面推行党员电子档案,对发展党员、在职党员报到等情况进行全程纪实和痕迹管理。以党建工作智能化引领基层治理创新,构建全域监控、定位系统,构建集党建工作、行政管理、社会事务于一体的区域化管理服务平台。
作者單位:中共天津市武清区委党校
责任编辑:朱 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