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历史课是初中阶段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肩负着传承中华文化,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培养爱国主义情怀的重担,无论是从学生的发展还是成长的角度,历史学科都对学生具有异常重要的作用。作为学生学习进程中的主导者,我们教师要优化教学策略,借助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不断打造轻松高效的历史课堂。
【关键词】初中历史;短,平,快;有效教学
由于初中历史知识年代久远,知识点杂而多,加之一部分初中历史教师在上课时,不重视教学方法,只是简单的复述教材,忽略学生的主观感受,从而导致課堂气氛沉闷,学生不爱上历史课,这无疑不仅弱化了历史教学的效果,更对学生的成长不利。随着新改课的实施和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学要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这就需要教师在新课改的要求下进行素质教学,针对历史教学的实际,不断思考采用何种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本文结合个人教学实践,就初中历史教学中优化教学方法,打造有效课堂略谈点滴浅见。
一、以学定教,快速度拉近生本关系,突破教学重难点
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以学定教”,能够快速拉近生本关系,突破教学的重难点。以学定教,是指教师根据学情特点,选择正确的教学措施,为学生营造一个相对自由的学习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学生可以自行调节学习的进度,内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是主角,只是一个引导者、组织者。与此同时,教师不再拘于教学形式,注重学生的实践。
以《洋务运动》这一课为例,这一课是帮助学生了解洋务运动概况以及代表人物等内容。上课之前,教师要设一个与学情相符的教案。我所教班级学生具有学习基础一般、好奇心重、喜欢讨论等特点,因此,讲课以讲述法、讨论法为主,通过问题的引导,引发学生走进文本,完成教学任务。在导入环节,先以一段录像介绍“洋务运动”的情况,由一些历史史料、镜头、旁白构成的影像片段,很好地吸引了学生的兴趣,并且让学生了解了洋务运动的大致内容。然后,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教师在黑板上将问题板书出来:(一)何为洋务运动?(二)洋务运动兴起的时间,口号,目的及代表人物;(三)洋务运动在军事工业、民用工业等方面取得了什么成绩?这些问题推动了全体学生的学习,促使学生从文本中寻找答案。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我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发挥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因材施教,根据学情的特点,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案,做到以学定教,以人定目标,以人定作业练习,从而有效教学。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教学活动中的主角。教学活动的一切落脚点都应建立在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上。因此,我们教师要通过研究学生实际,契合学生需要,针对学生学习情况实施教学,从而让学生真正走进课堂,与教师的教形成共振,从而为有效课堂奠定坚强的基础。
二、创设情境,短时间调动学生激情,让学生学习起来
作为初中历史教师,不可一味地强行推进教学,而是要想办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当中。其中,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可以短时间内调动学生的激情,让学生动起来。特别要说明的一点,教学情境的创设,要随教学环节,授课内容的不同,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比如:音乐情境、问题情境、游戏情境等。每一种教学情境,要能让学生保持较好的学习状态。对于初中生而言,只要教学时选择的切入点合适,创设的教学情境有趣,就可以产生好的教学效果。
以《鸦片战争》这一课为例,这一课主要是讲解林则徐虎门销烟、《南京条约》等内容,让学生理解虎门销烟是反抗外来侵略的行为以及落后就要挨打等道理。为了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在导入环节,我播放一则短新闻,即在公安机关销毁缴获毒品的新闻。我问:为什么我国要大力开展禁毒活动,毒品对社会有什么样的危害?谁知道我国最早的一次禁毒活动是什么时候吗?有些同学说:毒品害人。有同学说:毒品可以损害人的身体,消磨人的意志。也一小部分同学会说:我国最早的一次禁毒活动是虎门销烟。在这个基础之上,我给予学生肯定评价,接着问:“林则徐为什么要禁烟?是谁向中国走私鸦片?”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走进课文。在讲述“鸦片对中华民族有哪些危害”这个知识点时,我采取学习小组竞赛的形式,让每一小组派代表将危害写在黑板上,比一比谁写得更全面,哪一组写的更准确。整个教学过程,我通过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做好知识点的过渡,并且保持了学生较好的学习热度,整个课堂沉浸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学生学得愉快,教学效果显著。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出学生求知欲,从而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实现高效课堂。
学生唯有真正进入学习状态,从内心深处参与课堂,他们才会开启思维,从主观上主动学习。而要达成这一目标,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引导,巧于设计,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触发他们对历史课堂的期待。这样,他们才会发自内心的喜欢历史,兴趣浓厚的迷恋历史,真正将历史学习化为自己的自发行为,成为学生的习惯。
三、以生为本,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开展探究式教学
当前,初中历史教学课堂呈现出一种状态,即教师在讲台上口若悬河,学生在下面昏昏欲睡,课堂极其沉闷、压抑。试想一下,这样的课堂,学生怎么能喜欢?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以《伟大的历史转折》这一课为例,这一课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意义及有关沿海开放区的设立等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从与学生一起参与到学习活动当中,实现有效互动。比如:在导入环节,我创设教学情境,通过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让学生猜这首歌唱的是什么内容,甚至与会唱的学生一起跟唱,一下子拉近了师生关系。接着,教师提问: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那这一年,中国有什么样的变化呢?让学生自由发言,打开思维。在自学环节,我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根据问题自行学习,教师参与其中,给予指导。对于本节课某个知识点讲解,不并拘于形式,比如:对外开放的政策这个知识点,教师可以选择四个同学,分别代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进行自我介绍,谈开放之前与之后的情况,然后请学生进行点评,给予正面鼓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放下姿态,走近学生,与学生一起解决问题,实现初中历史的有效教学。
探究能力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是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体现。学生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的培养是学生自主意识的反映,需要我们长期耳濡目染,循循善诱进行培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恰当时机展示给学生探究课题,让学生通过小组、同桌等形式开展探究,既能最大程度的凸显学生的主体功能,激活学生的内在潜能,更能丰富历史课堂,还课堂以盎然生机。
总之,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要想呈现给学生鲜活灵动的课堂,让学生在历史教学中尽情展示,畅所欲言,学有所获,就一定要有进取的意识,要有创新意识,对于落后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给予改革、优化,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并且要尊重学生的情感、尊严,真正设计出符合学情的教案,契合学生的心理,同时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让学生经常有耳目一新之感,这样,实现教学的实效性才会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黄英林.浅谈如何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中学教学参考,2013(6):60-61
[2]李曼曼.以生为本 找好切入点——浅谈如何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中学课程辅导,2015(10)
[3]朱志平.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性认识[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5(11x):29-30
【关键词】初中历史;短,平,快;有效教学
由于初中历史知识年代久远,知识点杂而多,加之一部分初中历史教师在上课时,不重视教学方法,只是简单的复述教材,忽略学生的主观感受,从而导致課堂气氛沉闷,学生不爱上历史课,这无疑不仅弱化了历史教学的效果,更对学生的成长不利。随着新改课的实施和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学要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这就需要教师在新课改的要求下进行素质教学,针对历史教学的实际,不断思考采用何种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本文结合个人教学实践,就初中历史教学中优化教学方法,打造有效课堂略谈点滴浅见。
一、以学定教,快速度拉近生本关系,突破教学重难点
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以学定教”,能够快速拉近生本关系,突破教学的重难点。以学定教,是指教师根据学情特点,选择正确的教学措施,为学生营造一个相对自由的学习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学生可以自行调节学习的进度,内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是主角,只是一个引导者、组织者。与此同时,教师不再拘于教学形式,注重学生的实践。
以《洋务运动》这一课为例,这一课是帮助学生了解洋务运动概况以及代表人物等内容。上课之前,教师要设一个与学情相符的教案。我所教班级学生具有学习基础一般、好奇心重、喜欢讨论等特点,因此,讲课以讲述法、讨论法为主,通过问题的引导,引发学生走进文本,完成教学任务。在导入环节,先以一段录像介绍“洋务运动”的情况,由一些历史史料、镜头、旁白构成的影像片段,很好地吸引了学生的兴趣,并且让学生了解了洋务运动的大致内容。然后,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教师在黑板上将问题板书出来:(一)何为洋务运动?(二)洋务运动兴起的时间,口号,目的及代表人物;(三)洋务运动在军事工业、民用工业等方面取得了什么成绩?这些问题推动了全体学生的学习,促使学生从文本中寻找答案。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我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发挥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因材施教,根据学情的特点,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案,做到以学定教,以人定目标,以人定作业练习,从而有效教学。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教学活动中的主角。教学活动的一切落脚点都应建立在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上。因此,我们教师要通过研究学生实际,契合学生需要,针对学生学习情况实施教学,从而让学生真正走进课堂,与教师的教形成共振,从而为有效课堂奠定坚强的基础。
二、创设情境,短时间调动学生激情,让学生学习起来
作为初中历史教师,不可一味地强行推进教学,而是要想办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当中。其中,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可以短时间内调动学生的激情,让学生动起来。特别要说明的一点,教学情境的创设,要随教学环节,授课内容的不同,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比如:音乐情境、问题情境、游戏情境等。每一种教学情境,要能让学生保持较好的学习状态。对于初中生而言,只要教学时选择的切入点合适,创设的教学情境有趣,就可以产生好的教学效果。
以《鸦片战争》这一课为例,这一课主要是讲解林则徐虎门销烟、《南京条约》等内容,让学生理解虎门销烟是反抗外来侵略的行为以及落后就要挨打等道理。为了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在导入环节,我播放一则短新闻,即在公安机关销毁缴获毒品的新闻。我问:为什么我国要大力开展禁毒活动,毒品对社会有什么样的危害?谁知道我国最早的一次禁毒活动是什么时候吗?有些同学说:毒品害人。有同学说:毒品可以损害人的身体,消磨人的意志。也一小部分同学会说:我国最早的一次禁毒活动是虎门销烟。在这个基础之上,我给予学生肯定评价,接着问:“林则徐为什么要禁烟?是谁向中国走私鸦片?”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走进课文。在讲述“鸦片对中华民族有哪些危害”这个知识点时,我采取学习小组竞赛的形式,让每一小组派代表将危害写在黑板上,比一比谁写得更全面,哪一组写的更准确。整个教学过程,我通过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做好知识点的过渡,并且保持了学生较好的学习热度,整个课堂沉浸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学生学得愉快,教学效果显著。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出学生求知欲,从而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实现高效课堂。
学生唯有真正进入学习状态,从内心深处参与课堂,他们才会开启思维,从主观上主动学习。而要达成这一目标,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引导,巧于设计,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触发他们对历史课堂的期待。这样,他们才会发自内心的喜欢历史,兴趣浓厚的迷恋历史,真正将历史学习化为自己的自发行为,成为学生的习惯。
三、以生为本,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开展探究式教学
当前,初中历史教学课堂呈现出一种状态,即教师在讲台上口若悬河,学生在下面昏昏欲睡,课堂极其沉闷、压抑。试想一下,这样的课堂,学生怎么能喜欢?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以《伟大的历史转折》这一课为例,这一课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意义及有关沿海开放区的设立等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从与学生一起参与到学习活动当中,实现有效互动。比如:在导入环节,我创设教学情境,通过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让学生猜这首歌唱的是什么内容,甚至与会唱的学生一起跟唱,一下子拉近了师生关系。接着,教师提问: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那这一年,中国有什么样的变化呢?让学生自由发言,打开思维。在自学环节,我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根据问题自行学习,教师参与其中,给予指导。对于本节课某个知识点讲解,不并拘于形式,比如:对外开放的政策这个知识点,教师可以选择四个同学,分别代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进行自我介绍,谈开放之前与之后的情况,然后请学生进行点评,给予正面鼓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放下姿态,走近学生,与学生一起解决问题,实现初中历史的有效教学。
探究能力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是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体现。学生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的培养是学生自主意识的反映,需要我们长期耳濡目染,循循善诱进行培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恰当时机展示给学生探究课题,让学生通过小组、同桌等形式开展探究,既能最大程度的凸显学生的主体功能,激活学生的内在潜能,更能丰富历史课堂,还课堂以盎然生机。
总之,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要想呈现给学生鲜活灵动的课堂,让学生在历史教学中尽情展示,畅所欲言,学有所获,就一定要有进取的意识,要有创新意识,对于落后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给予改革、优化,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并且要尊重学生的情感、尊严,真正设计出符合学情的教案,契合学生的心理,同时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让学生经常有耳目一新之感,这样,实现教学的实效性才会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黄英林.浅谈如何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中学教学参考,2013(6):60-61
[2]李曼曼.以生为本 找好切入点——浅谈如何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中学课程辅导,2015(10)
[3]朱志平.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性认识[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5(11x):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