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xiuli_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课程改革要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这说明激发学生兴趣是这次历史课程改革的核心和目的所在。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非仅仅从责任感产生,而是从对客观事物的爱与热忱中产生。”因此作为一名中学历史老师,在把知识注入生命的同时,还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点燃孩子求知的欲望,让他们在愉快的体验中去获取新知。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不厌其烦地反复强调激发学生兴趣,说明激发学生兴趣是这次历史课程的核心和目的所在。旧的《历史教学大纲》过于强调知识能力的运用,而新课标则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到了与知识能力并重的位置。长期以来,我们的历史教学成为政治的宣传品,以至历史教学枯燥乏味,死记硬背,学生每每“谈史色变”。那么,我们历史教师在在新课标下,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培养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一些做法。
  一、抓住课堂,激发学生兴趣
  (一)吃透教材,激活教学内容,吸引学生。历史教材内容丰富多彩,五光十色,每个历史事件的发生、相关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每个历史人物的经历,都包含着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多种因素。教师只有通过钻研教材,吃透教材,才能把握各章节的重点、难点、疑点,提出使学生感兴趣而又困惑不解的问题。但是仅靠研究教材是不够的,还必须汲取一些教材以外的与内容有关、知识营养丰富,思想性好,健康性强、史实真切、不能有半点虚构成份的典型历史小故事或小知识等,作为教学的辅助内容,使教师备课常备常新,学生学习常学常新,这样使教材内容鲜活起来,丰富起来,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随之浓起来。
  (二)采用多种恰当的教法,诱发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若采用多种恰当的教法,就有可能诱发出学生的兴趣,积极思维,发展成乐趣。如“戊戌变法”一课,可以让学生表演历史剧。特别是其中的典型人物:慈禧太后的阴险奸诈,光绪帝对无权的无奈,谭嗣同对无力回天的慷慨就义,让学生表演,活灵活现,印象极深。学生通过编剧本、演剧本能对事件加深了理解,思考更有深度,比老师单纯的灌输要强得多。有位教师采用过其法后,感触很深地说,99%的学生在历史剧表演完后对老师提的问题回答得很圆满。除此之外,很多教师还经常采用:发现法、讨论法、比较法、HTV教学法等传统或现代教学方法,都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锤炼教学语言,感染学生。在教学手段日趋多样化的今天,尽管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借助于板书、图片、幻灯、录音机、计算机等多种教学设备,但讲述法仍然是最基本的方法,教师传道授业的主要途径仍旧是“言传身教”。教师语言的作用,正如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说:“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的不同,就可能相差20倍。”足见课堂教学语言是从事教师职业应具备的条件。如果教师语言幽默风趣、生动形象,感人至深,就能抓住学生的心灵,使学生精神振奋,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然发挥。反之,则枯燥无味,使学生情绪低落,无心学习。因此,教师必须加强语言修养,下一番长期刻苦锤炼的功夫,形成熟练而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达到教学上的理想境界。例如,有位教师讲完孙中山后,引用了一副对联来评价孙中山: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积四十载经验,遗言启迪后来人。这幅对联简单易懂,概括了孙中山的一生,使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既掌握了知识,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又提高了学生的艺术修养。
  二、改变单一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自主、探究、合作、体验的教学改革
  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老师在讲台上说,学生在下面听。这种填鸭式的教学很不利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而且过去学生历史学习基本处于孤立、单个、静止的状态,同学之间也是“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历史学习单靠个人背记,效率极其低下。教与学既对立又统一,在这对矛盾中,双方都是积极因素,把两者的积极因素充分调动起来,以教促学,以学促教,以学促学,使整个教学过程处于共振、互动和合作之中,这就是所谓的“互动式”教学模式。把握“互动式”教学原则,是有序、高效地实施“互动式”教学模式的重要前提。
  “互动式”教学原则包括能动性原则、主动性原则、动态性原则、民主性原则等方面。随着课改的进行,许多教育工作者在这些方面做出了许多大胆的尝试。但我们应尽量避免方法的模式化。本文侧重从理性层面加以探讨,并结合时事实例加以说明。具体可以这样尝试,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地采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可以从听觉视觉等多方面刺激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巩固。另外也可以将一些适合的内容或材料在课前让同学将其排练小品。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之中,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哪怕学生的观点与传统的结论不相一致,也应给予宽容。让学生组成讨论小组,就某些历史专题问题,合作学习,探究辩论。更应让学生走出校园,走出课堂,走进社会,从事研究性学习,引领学生了解社会、关注民生,培养学生人文情怀,提高学生治史能力。
  三、历史教师要经常进行教学反思,不断注入生命活力和能量
  何谓的“教学反思”?扬州大学朱煜教授提出:“教学反思就是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行为,是教师对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进行批判的、有意识的分析与再认知的过程。”通过持续不断的教学反思,使我们的历史教学常教常新,如源头活水,给我们的教师本身注入生命活力和能量。如何进行教学反思?朱煜教授提出了要转变历史教学理念,丰富历史专业学识;进行案例研究,撰写课后小结与反思札记以及课堂观察与思考等。
  总之,针对目前学生认为学习历史课没有用,学习是为了应付考试的实际,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学习的目的性、重要性教育,教育时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学用结合原则,阐述历史课的实用性和有效性,以提高学生的能力为教学中心,若长久坚持,学生就会从“为用而学”发展到“越学越有用”、“越有用越想学”的境界,这也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
其他文献
在英语教学中要特别重视英语语感的培养——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那么,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英语语感就应从听、说、读、写四方面能力培养着手。    一、听——感知语感    教材中的听力训练,对话和课文都配有由英美人规范朗读的录音磁带,这是学生感知语感的首选。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音响材料,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多听、多感受、多模仿,是学生充分感知标准的语音、语调、意群停顿,句子重音,节奏语气等,建立声音
【摘 要】本文以“小组管理——合作竞争”与“全员参与——自主管理”为理论构想,通过介绍组建异质的合作小组、同质的竞争小组、自主管理委员会、工作委员会、学科学术委员会、班级学术委员会的具体操作策略,来阐述“小组合作竞争与全员自主管理”班级管理模式的建构。  【关键词】班级管理模式 构想 策略 班主任工作    探索与教育任务相符的班级管理模式,一直以来就是班主任工作的最大追求。笔者结合多年来的班主任
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结合教学实践,阐述了在职业技术学校中开展职业体育教育的重要性、实施原则以及办法等,并通过客观分析,对进行职业体育教育所应该遵循的原则以及实施过程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体育教育 职业学校    如今,职业教育已经成为宏观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体育又是职业教育工作中的重要部分。考虑到不同职业学校体育意识、体育习惯、物质基础和师资数量以及质量等,作为职业
我所任教的学校就是一所农村小学,在我九年的教学生涯中,一直担任班主任,自己深知班主任要管理好一个班级是一项艰巨繁杂而意义重大的工作。在工作中,我认真探索、经常总结班级管理得与失,下面我就谈谈我对农村小学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农村小学班级的现状。    现在农村的学生,比不上以前的农村学生了,大部分学生不好管理。因为现在的农村小学生大多数都是留守儿童,他们缺少家庭温暖,父母为了增收
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决定”中多处强调创新教育,分别从“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等方面加以阐述。创新教育,即根据创造学的研究,采用创造学揭示的有关“创造”理论和方法,把创造学、教育学和人才学的等有关学科和一般原理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于教育活动的一种创新教育,旨在培养善于想象、富有创造力、树立创造志向、发展创造思维,具有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的学
多媒体技术是近年来兴起并在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的手段,多媒体技术的进入课堂,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把电、光、形、声多种媒体组合起来,创造了有利于教学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充分领略视听作用,积极主动地学习,加深了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从而将课堂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本人结合实际教学情况,来谈谈多媒体在生物课堂教学中运用的几点体会。    一、合理利用多媒体,全面优化课堂
【摘 要】语文课程改革的重点应该放在如何在教学中展现活力上,本文结合个人实际工作经验对如何加强语文教学活力展开探讨,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语文教学 展现活力 课程改革    一、传统语文教学模式的思考  中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步形成的过程当中,中学语文在这个价值体系形成的过程当中占据着不可动摇的地位。中学是学生学习语文生涯当中重要的一个基础时期,学好中学语文,就可
一、确立主题  “微笑乃是具有多重意义的语言。”——施皮特勒  “微笑能缩短人们之间的距离。”——佚名  中国有句古话叫:“相逢一笑泯恩仇。”说的就是微笑的作用,在现实生活和人际交往中,微笑具有深刻的内涵和无法比拟的魅力,往往会起到扭转乾坤的作用。 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调查:当你早上出门的时候,遇到的第一个人给你一个灿烂的微笑或亲切的问候,不管这个人是熟悉的朋友还是素不相识的陌生人,那么,你一定会
摘要: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适应新形势。课堂教学的重心必须转变,过去是“以教为主”,现在要“以学为主”;过去是重“教”, 现在要重“学” 如何让课堂教学“活起来”,这是我们迫切思考的问题。本文主要从自己的课堂教学中的几点改变着手,谈谈自己的做法和想法。  关键词: 课堂改革 观念 形式 评价 改变    随着教育实践的发展,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还包括学生对学习过程的理解、学习方法的掌握,以及
[摘要]在历史新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启发、指导和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以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传统学习方式。而要在历史课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升阅读能力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关键词]历史学科;自主学习;提升阅读能力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的智能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也有学者称阅读为“智慧之源”、“学习之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