漾濞彝族怎么穿得那么美

来源 :大理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c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漾濞是彝族自治县,彝族自然占了全县总人口的主体,县境内的彝族有腊罗(又称腊罗巴)、聂苏(罗武)、诺苏泼三种支系。漾濞彝族有着悠远的历史、璀璨的文化、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但其最具代表性的是彝族服饰文化的美。彝族服饰色彩艳丽、款式多样、注重细节,丰富细腻,质朴大方。
  彝族服饰最具特色的是青少年女性的服饰,头戴镶有鼓钉桂花银饰的“勒箍帽”,身穿缝工精细、装饰艳丽的服饰,颜色大都大红大绿,显示出山地民族青春少女的生命活力。已婚妇女头缠黑布或青布包头,内插银发簪,戴着玉片或珊瑚片坠子的银耳环;胸挂多条银链、银针筒、须链等物,身着布料大襟衣,前襟略短,后襟稍长,腰间系黑布或青布长至膝的围裙,围裙边缘有的镶有色彩各异、精心挑绣的贴边,有的则镶有各种机绣花边;足蹬缝工结实、鞋头鞋帮绣有各种花卉图案的绣花鞋;所着裤料色彩明快,与上装形成反差,十分赏心悦目。
  彝族服饰因支系的不同而略有差别。腊罗支系女套装有凉帽、上衣(配以领褂)、围裙、裤脚镶绣花边的宽筒裤、绣花鞋。凉帽用布料缝制而成,镶有鼓钉桂花,绣有精美的花卉图案;衣裳为斜襟式样,边角镶有彩条,围裙绣有精美的花卉图案;布鞋的图案也多为花卉,各式各样,色彩鲜艳。已婚妇女头缠青布、白布(多为绸质)或黑布包头,穿斜襟衣裳,外罩领褂(马甲),系围裙,上下装和内外装多以黑白、红白、蓝白、蓝黑相搭配,色彩反差较为明显。男子上装多为白布、蓝布对襟衣裳,外加黑布或麂(羊)皮领褂,下身多穿蓝、黑色布料大裆裤。
  聂苏支系妇女的服饰与腊罗支系妇女的服饰大同小异。唯头饰明显不同,头上多缠黑绸子或缎子缝制的包头,外绕三至五圈银链或珍珠链,内插一字形银簪,胸挂四至十二条银链、针筒、三须五须等银制装饰品。男子的服饰与腊罗支系男子的服饰相同。
  诺苏泼支系的服饰民族特点突出,缝工精细,色彩艳丽鲜明,配饰各种银制物品。外衣除各种色彩的长衣、围裙外,还有蓝、黑色绣花筒裙。头饰包头多用蓝、黑布,比其他支系的包头要长。成年男子缠黑布包头,服饰除缝制精致的蓝、黑白对襟衣裳外,每人都有一件披毡,穿着显得粗犷豪放。
  漾濞彝族服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个民族的生产生活条件。在服饰上刺绣美丽的花纹图案借绣物喻意幸福吉祥的意蕴,彰显彝族爱美的天性,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彝族刺绣工艺的水平,展示了彝族的民俗;妇女缠包头和围裙系腰,这样的装束在天寒时节具有较强的防寒保暖功能。在需要的时候,其包头可作背带使用,用头顶背物方法搬运杂物时,包头又是起到了垫衬之用。漾濞传统彝族服饰多次参与各种民族服饰展演,博得了专家和观众的无数掌声。
  
  【作者简介】 杨宇涛:1977年12月生,现在漾濞县苍山西镇文化站工作。
  
  责任编辑 杨义龙
其他文献
生活中,最让人心灵感到安宁的是小巷上空直指蓝天的飞檐,和飞檐下清一色土墙瓦顶的古民居院落。在经历了数百年的风雨沧桑后,它们仍以最朴素最本色的姿态,守望着这片充满神秘色彩的土地,像一种割不断理还乱的乡愁,轻轻停泊在人们的视野里。   古树、古庙、古塔、古桥、古木雕、古壁画……在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巍山,所有的一切似乎都是岁月与历史的妙手偶得,经得起各种目光的“挑剔”。而那些飞檐下的院落,更如上苍挥动如
期刊
一般情况下,神在人的心目中无所不能。但这只能在有神论者的心目中成立,对于那些真正的无神论者,有关神的任何传说都只能是传说。信神的人心必善,如果信得深到一定程度,对神的祈求反倒减少。这是一个心灵的净化过程,信得深了就通“神道”了,祈求得太多会成为罪过。  白族人信奉本主,每个村镇都建有本主庙,而且还有属于本主的节日。在此之前白族人并不把本主称作本主,都称某某老爷,称为本主的历史不会超过100年。本主
期刊
一    大理“赵氏诗人之家”是清代中后期太和县(今大理)以赵廷玉为主形成的白族诗人家庭。赵廷玉和周馥夫妻俩是诗人、和赵廷枢是兄弟诗人、和长子赵懿、三子杨载彤是父子诗人、和祖父赵允晟是祖孙诗人,这是一个夫妻、兄弟、父子、祖孙都成为诗人的特殊家庭。  “诗人”,在人们的印象中,都应该如同李白一样,具有豪放不羁的性格,浪漫多彩的生活。我们会有很多的疑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个家庭?这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家庭
期刊
在这世上有许许多多的“院长”,我相信,没有一个院长比他更小。  他是漾濞县鸡街乡敬老院的院长,名叫韦士昌,1952年生,属龙,今年58岁。敬老院位于鸡街乡新寨村,距乡政府7公里,是漾濞县唯一的乡级敬老院。敬老院始建于1986年,那时候,新寨村还是小乡,在敬老院的大门上方,至今挂着一块木匾,上面写着“新寨乡敬老院”。当时,敬老院实行的是各村按各自入院的五保户人数送粮供养,后来才逐渐改成由国家统一供养
期刊
雷平阳,1966年秋生于云南昭通土城乡,现居昆明,供职于《滇池》编辑部。曾出版《云南黄昏的秩序》、《我的云南血统》、《雷平阳诗选》、《云南记》、《风中的群山》、《普洱茶记》、《像袋鼠一样奔跑》等作品集。  2004年5月获第二届华文青年诗歌奖、2005年11月获第三届“茅台杯”人民文学诗歌奖、2006年获中国青年作家批评家论坛年度青年作家奖、第五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6年度诗人”,2009年获
期刊
2010年正月初三,浅蓝的天空中没有一丝轻云,桔黄的阳光倾泻在群山之巅,如黄绸一般暖暖地铺洒在山间的坝子里,柔软温和。安宁静谧的剑川沙溪寺登街上,懒洋洋的人群移动。比之平日的寂寥,春节的寺登街涌动着少有的热情。即便如此,这里依然显得闲适而安静。驻足、翘首、徘徊、漫步的人们不敢惊动这条古街的梦。无论是来自异域的欧美游客,还是来自喧嚣之境的城里人,或是闲逛的村人,此刻好像都已修练到家,淡定、安详、欢喜
期刊
从王家庄进入澜沧江    我家与澜沧江仅一山之隔,但农村孩子从没有机会与闲暇偷偷翻过山梁外出探访。除了读书,平时就在田边地角挥汗或到山坡上砍柴。直到参加工作,我才在去保山的路上,看见鲜活于地图之外真正意义上的澜沧江,并用一个桥墩的距离,于瞬间,经永保桥走马观花地领略了它气势磅礴的风采。  结缘之后,我便从不同地段多角度地与澜沧江相遇过。无论是上游的云龙旧州,下游的西双版纳,或是中游的漫湾电站,它都
期刊
背景链接:普发兴,男,汉族,1936年4月生,1960年入党,云南省大理州祥云县下庄镇下庄村人,1987年担任下庄村党支部书记,2007年3月28日因积劳成疾,逝于任上,终年71岁。在他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期间,村经济总收入由247万元增加657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360元提高到3410元,集体固定资产由0.5万元扩大到525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每年可达50多万元。下庄村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文
期刊
大理三月之美景,古人对之早有描绘。唐代白族诗人杨奇鲲的诗句:“风里浪花吹又白,雨中岚影洗还清”,写的正是三月轻风吹拂下的洱海和阵阵细雨后的苍山。明代学者杨升庵的妙文“一望点苍(苍山又名点苍山),不觉神爽飞越。……山则苍茏叠翠,海则半月拖蓝,城廓奠山海之间,楼阁出烟云之上,香风满道,芳气袭人。余时而如醉如醒,如梦如觉,如久卧而起作,然后知向者之未尝见山水,而见自今始。”描绘的也是三月的大理。  三月
期刊
漾濞县城,民国时期称化平镇,解放后叫上街镇,今又易名苍山西镇。镇子虽小,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是云南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有外地人言:“漾濞人好吃!”褒贬掺半。一日三餐,说的是吃;民以食为天,说的是吃。吃,天经地义;吃,民生要旨。问题在于“好吃”还要会吃、懂吃、能吃,吃得热情大方,吃得科学营养,吃得老少同乐,吃得宾主尽兴;吃出品位吃出情调,吃出气质吃出健康。不是还有“饮食文化”一说吗,那是文化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