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总结针灸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方法,以指导临床实践。方法:选取278例符合椎动脉型颈椎病诊断标准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对照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139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加用针灸推拿。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颈椎病功能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灸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可达到通经活络、活血化瘀作用,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疼痛,具有临床实践价值。
【关键词】针灸;推拿;椎动脉型颈椎病
【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4-0032-02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椎动脉型颈椎病是颈椎病诸多类型中最常见的一种,多发于中老年人,主要是各种原因压迫、损伤椎动脉,压迫血管,导致供血不足而形成,主要表现为颈肩部疼痛、视线模糊、头晕头痛等[1],甚至瞬间四肢无力而昏倒,若治疗不及时,将会给患者带来诸多伤害,近几年来,我院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针灸推拿,疗效甚好,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78例符合椎动脉型颈椎病诊断标准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对照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139例,排除耳源性眩晕及眼源性眩晕者,排除高血压、糖尿病、结核、肿瘤及严重内脏病变者,排除经期及孕妇患者。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进一步对比价值(P>0.05),两组患者具体资料如表1所示: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和护理,如附桂骨痛胶囊、灯盏花素针等,改善微循环,扩张血管,同时鼓励患者加强颈部肌肉锻炼,纠正不正确姿势。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加用针灸推拿治疗。
1.2.1 针灸
选择主穴:凤池、天柱、百劳、风府、足三里、内关及C5-6、C6-7夹脊,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而配穴,眩晕头疼者:大椎、大柱、肩井、合谷;肢体神经症:曲池、列缺、外关;言语有失者:阳陵泉、太冲、哑门,采取40mm毫针,采取平补平泻法,留针30min。
1.2.2 推拿
取患者坐位,用双手食指、中指按揉颈项部两侧韧带和肌肉,反复按揉10min左右,放松颈项部肌肉。取患者仰卧位,去枕头,用双手中指按压风池穴,逐渐增加力量,以患者感觉到酸胀感为宜,同时保持该力度,按照逆时针方向,用两手中指按揉,并用右手拇指按照顺时针、逆时针方向按揉百会穴,并以此顺次按压大椎、凤池、内关、丰府等,最终以拍打法结束,每天推拿30min,1次/天。
两组患者连续治疗14天,然后对比疗效。
1.3 评价标准[2]
①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椎动能评分,并进行对比。②治愈:临床症状消失,各种辅助检查结果呈阴性体征,可正常工作、生活;有效:临床症状改善,大部分检查结果呈阴性体征,对正常工作、生活稍有影响;无效;体征及症状无明显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分析,以P <0.05为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椎病功能评分对比
2.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3 讨论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一种常见颈椎疾病,具有发病率高、病程长等特点,给患者的工作及生活带来不利影响。根据此种疾病的临床表现,将其归属于“眩晕”范畴,临床治疗在服用活血柔筋、滋补肝肾药物前提下,加用针灸推拿效果更加明显[3]。
针灸可在一定程度上调节颈部肌肉张力,降低血黏度,改善微循环,消除炎症,改善脑组织供血情况[4]。推拿疗法通过运动关节,放松肌肉,缓解肌肉痉挛,促使关节恢复正常结构,达到活血散瘀、通筋活络功效,并且在整个过程中,患者不会感觉到疼痛,具有良好的舒适度。针灸推拿联合可改善血液供应,缓解椎动脉痉挛,具有良好效果[5]。通过本次的研究结果也进一步证实了针灸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有效性。除此之外,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需加强自身运动,改正不正确的坐姿,不宜久坐,同时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缓解临床症状,避免再复发[6]。
总而言之,针灸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可改善患者的不适症状,共同发挥舒筋活血、畅通气血的效果,安全性高,提高治疗有效率,缩短治疗时间,具有较好的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张亚杰. 探讨针灸推拿与理疗康复相结合治疗颈椎病的护理体会[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 10(9): 227-228.
[2]张绚红,陈道洪,冯跃. 针灸推拿“筋结”处治疗颈椎病临床经验[J]. 亚太传统医药. 2014, 10(18): 57-58.
[3]王会刚,宋全生,朱祥兰. 针灸推拿加中药湿热敷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20例临床观察[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4(5): 629-631.
[4]袁丽. 用针灸、推拿法对颈椎病患者进行护理的效果观察[J]. 当代医药论丛. 2014(15): 63, 64.
[5]雷华,周伟,卫荣. 针灸推拿联合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分析[J].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12, 35(5): 656-658.
[6]王文春,张安仁,田恬,等. 麦肯基疗法配合针灸推拿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颈椎功能和强度-时间曲线的影响[J]. 中国全科医学. 2011, 14(18): 2095-2097.
【关键词】针灸;推拿;椎动脉型颈椎病
【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4-0032-02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椎动脉型颈椎病是颈椎病诸多类型中最常见的一种,多发于中老年人,主要是各种原因压迫、损伤椎动脉,压迫血管,导致供血不足而形成,主要表现为颈肩部疼痛、视线模糊、头晕头痛等[1],甚至瞬间四肢无力而昏倒,若治疗不及时,将会给患者带来诸多伤害,近几年来,我院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针灸推拿,疗效甚好,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78例符合椎动脉型颈椎病诊断标准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对照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139例,排除耳源性眩晕及眼源性眩晕者,排除高血压、糖尿病、结核、肿瘤及严重内脏病变者,排除经期及孕妇患者。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进一步对比价值(P>0.05),两组患者具体资料如表1所示: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和护理,如附桂骨痛胶囊、灯盏花素针等,改善微循环,扩张血管,同时鼓励患者加强颈部肌肉锻炼,纠正不正确姿势。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加用针灸推拿治疗。
1.2.1 针灸
选择主穴:凤池、天柱、百劳、风府、足三里、内关及C5-6、C6-7夹脊,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而配穴,眩晕头疼者:大椎、大柱、肩井、合谷;肢体神经症:曲池、列缺、外关;言语有失者:阳陵泉、太冲、哑门,采取40mm毫针,采取平补平泻法,留针30min。
1.2.2 推拿
取患者坐位,用双手食指、中指按揉颈项部两侧韧带和肌肉,反复按揉10min左右,放松颈项部肌肉。取患者仰卧位,去枕头,用双手中指按压风池穴,逐渐增加力量,以患者感觉到酸胀感为宜,同时保持该力度,按照逆时针方向,用两手中指按揉,并用右手拇指按照顺时针、逆时针方向按揉百会穴,并以此顺次按压大椎、凤池、内关、丰府等,最终以拍打法结束,每天推拿30min,1次/天。
两组患者连续治疗14天,然后对比疗效。
1.3 评价标准[2]
①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椎动能评分,并进行对比。②治愈:临床症状消失,各种辅助检查结果呈阴性体征,可正常工作、生活;有效:临床症状改善,大部分检查结果呈阴性体征,对正常工作、生活稍有影响;无效;体征及症状无明显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分析,以P <0.05为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椎病功能评分对比
2.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3 讨论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一种常见颈椎疾病,具有发病率高、病程长等特点,给患者的工作及生活带来不利影响。根据此种疾病的临床表现,将其归属于“眩晕”范畴,临床治疗在服用活血柔筋、滋补肝肾药物前提下,加用针灸推拿效果更加明显[3]。
针灸可在一定程度上调节颈部肌肉张力,降低血黏度,改善微循环,消除炎症,改善脑组织供血情况[4]。推拿疗法通过运动关节,放松肌肉,缓解肌肉痉挛,促使关节恢复正常结构,达到活血散瘀、通筋活络功效,并且在整个过程中,患者不会感觉到疼痛,具有良好的舒适度。针灸推拿联合可改善血液供应,缓解椎动脉痉挛,具有良好效果[5]。通过本次的研究结果也进一步证实了针灸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有效性。除此之外,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需加强自身运动,改正不正确的坐姿,不宜久坐,同时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缓解临床症状,避免再复发[6]。
总而言之,针灸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可改善患者的不适症状,共同发挥舒筋活血、畅通气血的效果,安全性高,提高治疗有效率,缩短治疗时间,具有较好的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张亚杰. 探讨针灸推拿与理疗康复相结合治疗颈椎病的护理体会[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 10(9): 227-228.
[2]张绚红,陈道洪,冯跃. 针灸推拿“筋结”处治疗颈椎病临床经验[J]. 亚太传统医药. 2014, 10(18): 57-58.
[3]王会刚,宋全生,朱祥兰. 针灸推拿加中药湿热敷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20例临床观察[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4(5): 629-631.
[4]袁丽. 用针灸、推拿法对颈椎病患者进行护理的效果观察[J]. 当代医药论丛. 2014(15): 63, 64.
[5]雷华,周伟,卫荣. 针灸推拿联合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分析[J].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12, 35(5): 656-658.
[6]王文春,张安仁,田恬,等. 麦肯基疗法配合针灸推拿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颈椎功能和强度-时间曲线的影响[J]. 中国全科医学. 2011, 14(18): 2095-2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