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她的职责并不仅限于教授知识,更在于完善一个孩子的心灵。只有用心去面对自己的学生才能使他们的内心受到启迪。教师的职能,韩愈的《师说》将其归纳为三条:传道、授业、解惑。那我们现在的首要任务就是传道,传授给学生为人处世的基本道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这些对学生思维方式和思想意识的教育应该放在教授知识之前。
关键词:师德;教育;教师
首先要了解学生。不少教师认为:孩子那点小九九,一眼就看出来了。孩子的世界可以一目了然。其实不然!鲁迅先生说过:“孩子是个神秘的世界。西方把孩子当成了成年人的预备队,中人把孩子当成小大人。两者都是错误的。孩子是一个成年人所不了解的世界。”这段精辟的论述就意味着教师应学会蹲下身子看学生,欣赏学生的“未成熟状态”。千万不可泯灭了爱心,也不可扼杀了他们的锐气和朝气。在教育过程中,放任他的自由,放飞他们的天性,其教育效果要比一本正经的限制和约束强百倍。即使学生的过失有时不能不加以斥责,也不能当众呵斥或讥笑。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与鲜活个性,学会与学生进行平等交往和情感沟通,要让他们觉得自己是有自尊的人,因而更小心翼翼地去维护别人对自己的好评。俗话说“浇花要浇根,教人要教心”,要做到“教心”,就必须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和收入情况,了解学生的个性品质和兴趣爱好,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身体状况,进而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当他们遇到失败或困难时,热情地给予鼓励和帮助,决不能流露出失望的神情或对学生横加指责。古语云:“施在我有余之惠,则可以广德。留在人不尽之情,则可以重交。”对学生也是一样,在学生最需要时,助他一臂之力,可使之终身受益,把爱留给学生,就可播放永久。教师要关心学生的学业、情感、生活等多方面的需求和发展,积极主动地为他们的成长成才创造条件和给予帮助。可见,教师之爱首先必须是理智的科学的爱。
一位师德高尚的老师,不只要对学生爱得宽容,爱的科学,爱得持久,更要爱的没有差别,爱的博大。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对教师说过一句名言:“从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同时陶先生还用自己的言行为我们诠释了“博爱”的涵义。有一天,陶行知先生看到一位男生欲用砖头砸同学,就将其制止,并责令其到校长室。等陶行知先生了解了一下情况回到办公室,见到男生已在等他。陶行知掏出一块糖递给他:“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按时来了。”接着又掏出一块糖给男生:“这也是奖给你的,我不让你打人,你立刻住手了,说明很尊重我。”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果。陶行知又说:“据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同学,说明你有正义感。”陶先生遂掏出第三块糖说。这时男声哭了:“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陶先生又拿出第四块糖说:“你已认错,再奖你一块,我的糖分完了,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故事有些内容值得大家深思和玩味,有些老师从“后进生”身上找不出可赞扬、可夸奖的理由,除了不会多角度思考问题之外,缺少博爱之心不能说不是一个原因。
另一方面我们作为人类灵魂的导师,应该以身作则。陶行知先生曾反复教导我们“教育是教人化人,化人者也为人所化。教育总是相互感化的,互相感化,便是互相改造。”我认为想要做到这些,最重要的是:教职员和学生同甘苦、共生活,同造校风,共守校规。从学生进校之日起,全校教职员要偕同老生一起以身作则,形成一个校园的大风气,用全员的行动来影响学生。教师们要敢于说真话,将生活以及人生中的真知灼见告诉学生,不应该刻意的为学生营造一个无忧无虑的温室。教师更要光明磊落,有胸襟胆魄,避免随风唱和的堕落,坚持这样的正气,教师就有了独特的魅力。
教师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个体,只是由于职业的特殊化,才会多了很多的桎梏,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抒发自己的真性情。面对某些学生的冷酷自私,我们可以愤怒;面对个人智慧无力解决的教育困境,我们可以彷徨。这时候,“敦厚温良、和风细雨、润物无声”的教师信条就显得不那么切合实际。与学生在一起的理念,就是要让我们以一个朋友的身份与学生接触,吃住在一起,这些更贴近学生的教育方式,使我们可以更好的发挥自己的人格魅力,从更多的生活细节处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没有距离感的师生关系,对教师的要求会更高,这样看来良好的师风就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行业的独特性,其实不能用单纯的工作制来限定,我们的工作时间不可能只停留在8小时,对学生的教育更多的是在课堂以外的生活中。《南京中等学校训育研究会》曾说过:“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健康的生活便是受健康的教育;过艺术的生活便是受艺术的教育。……高尚的生活是高尚的教育:下流的生活是下流的教育……过的是少爷小姐的生活,便是念尽了汗牛充栋的劳动书,也不算是劳动教育。”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会内化为学生品质中的一部分,将伴随学生的一生。对学生的教育不是一味的溺爱和帮助,更应该多鼓励学生自主选择、自主探索、自主表达或表现。学生们自己提出问题、查找资料、解决问题,在操作、体验、表达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并学会享受学习带来的乐趣。
现在的高校教师队伍有不少是应届毕业生,刚走出校门的我们尚缺乏教学经验和系统的教师职业培训,但是作为教学及学生管理工作一线的重要力量,我们对青年大学生又有着重大的影响,所以师德师风的建设,对于青年教师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方面师德建设应从教师自身做起。我们要树立“校荣我荣,校辱我耻”的信念,教师的个人发展离不开学校,学校的发展也需要教师的推动。教师应该维护学校声誉、热爱学校、尊重学校。每位教师都要以学校利益为重,以主人翁的姿态去保护学校的无形资产。同时刻苦钻研、严谨笃学是师德的关键。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必须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博览群书、孜孜以求,积极拓宽知识面,要在吸收借鉴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地提炼创新。高校教师要在拥有丰富学识的基础上与实践相结合,使自己更加贴近生活、贴近现实、贴近学生。教师们还要有强烈的集体意识和纪律观念,主动承担院(系)分配的任务,做到“思想统一,行动统一,高效执行,拒绝借口”。当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不要过分强调个人利益得失,甚至斤斤计较,要有大局意识,以集体利益为重。
另一方面师德建设也一定要关注教师工作和生活的实际情况,为教师创造一个温馨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使广大教师有用武之地,少后顾之忧,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要鼓励青年教师的求知欲望,积极创造各种良好的工作条件,提供各种进修、培训的机会,加强指导和传帮带工作,使青年教师在教学和科研等方面获得更快地提高。高校的党政领导要掌握各类教师的心理特点,通过多种渠道和各种形式,主动听取教师的意见、建议和要求。从而了解和掌握教师最关心的热点问题,从各方面关心教师,加强情感沟通,为教师排忧解难。对某些难以解决或一时不能解决的问题,应认真做好解释工作,使教师感受到组织的关心和温暖,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事业中。搭建便于青年教师沟通和交流的平台,通过组织开展不间断的学术交流、经验交流、思想交流、感情交流和文体活动,引导休闲生活,增强教师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等,创造有利于青年教师切身利益的生活环境。使青年教师在工作岗位上找到归属感,正如我们建测系提倡的“家”文化,如果我们真能把学院当做我们自己的家,在这个家中找到应有的温暖,看到发展的希望,那么我们肯定会竭尽自己所能为家做贡献。
师德师风建设的好坏决定了一个学校的发展层次,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任重而道远。这不仅需要教师从自身认识到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意义,更需要学校以及社会多方面的支持,着眼现在采取有力措施,营造良好的社会大环境。
关键词:师德;教育;教师
首先要了解学生。不少教师认为:孩子那点小九九,一眼就看出来了。孩子的世界可以一目了然。其实不然!鲁迅先生说过:“孩子是个神秘的世界。西方把孩子当成了成年人的预备队,中人把孩子当成小大人。两者都是错误的。孩子是一个成年人所不了解的世界。”这段精辟的论述就意味着教师应学会蹲下身子看学生,欣赏学生的“未成熟状态”。千万不可泯灭了爱心,也不可扼杀了他们的锐气和朝气。在教育过程中,放任他的自由,放飞他们的天性,其教育效果要比一本正经的限制和约束强百倍。即使学生的过失有时不能不加以斥责,也不能当众呵斥或讥笑。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与鲜活个性,学会与学生进行平等交往和情感沟通,要让他们觉得自己是有自尊的人,因而更小心翼翼地去维护别人对自己的好评。俗话说“浇花要浇根,教人要教心”,要做到“教心”,就必须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和收入情况,了解学生的个性品质和兴趣爱好,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身体状况,进而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当他们遇到失败或困难时,热情地给予鼓励和帮助,决不能流露出失望的神情或对学生横加指责。古语云:“施在我有余之惠,则可以广德。留在人不尽之情,则可以重交。”对学生也是一样,在学生最需要时,助他一臂之力,可使之终身受益,把爱留给学生,就可播放永久。教师要关心学生的学业、情感、生活等多方面的需求和发展,积极主动地为他们的成长成才创造条件和给予帮助。可见,教师之爱首先必须是理智的科学的爱。
一位师德高尚的老师,不只要对学生爱得宽容,爱的科学,爱得持久,更要爱的没有差别,爱的博大。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对教师说过一句名言:“从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同时陶先生还用自己的言行为我们诠释了“博爱”的涵义。有一天,陶行知先生看到一位男生欲用砖头砸同学,就将其制止,并责令其到校长室。等陶行知先生了解了一下情况回到办公室,见到男生已在等他。陶行知掏出一块糖递给他:“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按时来了。”接着又掏出一块糖给男生:“这也是奖给你的,我不让你打人,你立刻住手了,说明很尊重我。”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果。陶行知又说:“据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同学,说明你有正义感。”陶先生遂掏出第三块糖说。这时男声哭了:“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陶先生又拿出第四块糖说:“你已认错,再奖你一块,我的糖分完了,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故事有些内容值得大家深思和玩味,有些老师从“后进生”身上找不出可赞扬、可夸奖的理由,除了不会多角度思考问题之外,缺少博爱之心不能说不是一个原因。
另一方面我们作为人类灵魂的导师,应该以身作则。陶行知先生曾反复教导我们“教育是教人化人,化人者也为人所化。教育总是相互感化的,互相感化,便是互相改造。”我认为想要做到这些,最重要的是:教职员和学生同甘苦、共生活,同造校风,共守校规。从学生进校之日起,全校教职员要偕同老生一起以身作则,形成一个校园的大风气,用全员的行动来影响学生。教师们要敢于说真话,将生活以及人生中的真知灼见告诉学生,不应该刻意的为学生营造一个无忧无虑的温室。教师更要光明磊落,有胸襟胆魄,避免随风唱和的堕落,坚持这样的正气,教师就有了独特的魅力。
教师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个体,只是由于职业的特殊化,才会多了很多的桎梏,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抒发自己的真性情。面对某些学生的冷酷自私,我们可以愤怒;面对个人智慧无力解决的教育困境,我们可以彷徨。这时候,“敦厚温良、和风细雨、润物无声”的教师信条就显得不那么切合实际。与学生在一起的理念,就是要让我们以一个朋友的身份与学生接触,吃住在一起,这些更贴近学生的教育方式,使我们可以更好的发挥自己的人格魅力,从更多的生活细节处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没有距离感的师生关系,对教师的要求会更高,这样看来良好的师风就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行业的独特性,其实不能用单纯的工作制来限定,我们的工作时间不可能只停留在8小时,对学生的教育更多的是在课堂以外的生活中。《南京中等学校训育研究会》曾说过:“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健康的生活便是受健康的教育;过艺术的生活便是受艺术的教育。……高尚的生活是高尚的教育:下流的生活是下流的教育……过的是少爷小姐的生活,便是念尽了汗牛充栋的劳动书,也不算是劳动教育。”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会内化为学生品质中的一部分,将伴随学生的一生。对学生的教育不是一味的溺爱和帮助,更应该多鼓励学生自主选择、自主探索、自主表达或表现。学生们自己提出问题、查找资料、解决问题,在操作、体验、表达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并学会享受学习带来的乐趣。
现在的高校教师队伍有不少是应届毕业生,刚走出校门的我们尚缺乏教学经验和系统的教师职业培训,但是作为教学及学生管理工作一线的重要力量,我们对青年大学生又有着重大的影响,所以师德师风的建设,对于青年教师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方面师德建设应从教师自身做起。我们要树立“校荣我荣,校辱我耻”的信念,教师的个人发展离不开学校,学校的发展也需要教师的推动。教师应该维护学校声誉、热爱学校、尊重学校。每位教师都要以学校利益为重,以主人翁的姿态去保护学校的无形资产。同时刻苦钻研、严谨笃学是师德的关键。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必须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博览群书、孜孜以求,积极拓宽知识面,要在吸收借鉴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地提炼创新。高校教师要在拥有丰富学识的基础上与实践相结合,使自己更加贴近生活、贴近现实、贴近学生。教师们还要有强烈的集体意识和纪律观念,主动承担院(系)分配的任务,做到“思想统一,行动统一,高效执行,拒绝借口”。当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不要过分强调个人利益得失,甚至斤斤计较,要有大局意识,以集体利益为重。
另一方面师德建设也一定要关注教师工作和生活的实际情况,为教师创造一个温馨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使广大教师有用武之地,少后顾之忧,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要鼓励青年教师的求知欲望,积极创造各种良好的工作条件,提供各种进修、培训的机会,加强指导和传帮带工作,使青年教师在教学和科研等方面获得更快地提高。高校的党政领导要掌握各类教师的心理特点,通过多种渠道和各种形式,主动听取教师的意见、建议和要求。从而了解和掌握教师最关心的热点问题,从各方面关心教师,加强情感沟通,为教师排忧解难。对某些难以解决或一时不能解决的问题,应认真做好解释工作,使教师感受到组织的关心和温暖,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事业中。搭建便于青年教师沟通和交流的平台,通过组织开展不间断的学术交流、经验交流、思想交流、感情交流和文体活动,引导休闲生活,增强教师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等,创造有利于青年教师切身利益的生活环境。使青年教师在工作岗位上找到归属感,正如我们建测系提倡的“家”文化,如果我们真能把学院当做我们自己的家,在这个家中找到应有的温暖,看到发展的希望,那么我们肯定会竭尽自己所能为家做贡献。
师德师风建设的好坏决定了一个学校的发展层次,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任重而道远。这不仅需要教师从自身认识到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意义,更需要学校以及社会多方面的支持,着眼现在采取有力措施,营造良好的社会大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