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同学们在高三物理复习过程中的普遍感觉是:课本知识太少,各种资料太杂,如何系统、高效地复习一直是困扰同学们的一项难题.要突破这一难题,关键要弄清高中物理复习所面对的根本问题是:基础、题型、方法、技巧四个层次的问题;而这四个层次的把握是一个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过程.下面我们例谈一下这四个层次的把握.
1基础:融会才能贯通
物理基础是物理的根本,它包括概念、定理、定律、公式、推论等诸多方面.物理基础的掌握并不是靠死记硬背就能理解好、掌握好的,而是要在透彻理解的基础上去把握.倘若建立起概念、规律间的某种联系,即使忘记了某一方面也会利用关联的其他知识推导出来.即基础复习要做到融会贯通.
例如,“功”这个概念,提出下面几个问题:功的定义是什么?定义式W=Flcosα中的字母是什么意思?你能从几个方面理解这个公式?看似简单的基础问题,能准确地回答出来的同学是极少数.功的定义这个问题很多同学跟初中的定义混为一谈,对于定义式W=Flcosα中的字母的理解更是一塌糊涂.究其原因就是大多数同学对概念的掌握只停留在“背诵”这个角度上,根本没有抓住概念的关键词,更没有建立跟概念相关的知识联络.
功定义的内容是: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力与位移夹角的余弦三者的乘积.这里一定要抓住“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力”、“位移”、“余弦”这几个关键词,其中“力”和“位移”这两个矢量才会有夹角,“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余弦”这是三个标量,所以功的定义W=Flcosα本身就决定了功是一个标量,然后顺其自然的得到由于cosα的取值出现了功的正负问题.倘若把功的定义跟数学中向量的数量积联系起来,功这个概念的掌握的就会更扎实了,即
定义式W=Flcosα有三个方面的理解,一是W=F(lcosα),即初中的定义,力乘以力方向的位移;二是W=l(Fcosα),即位移乘以位移方向的力;三是W=Flcosα,即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力与位移夹角的余弦三者的乘积.给出下面一个问题:
一物体如图1分别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体、平抛,斜抛,通过功的定义计算重力做功各是多少?
这道题如果从三者的乘积角度求解就需要逐个画图,分别计算,比较麻烦.倘若从力乘以力方向的位移角度计算就非常简单了,因为三个运动中重力都沿竖直方向,竖直方向的位移也相等,故重力做功都相同,跟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无关.通过这道题不但深化了对功的理解,而且还发现了教材中的两处不必要的麻烦证明(新课标人教版必修2第59页,选修3-1第16页).
2题型:万变不离其宗
物理每一部分都有诸多题型出现,很多同学在实际学习中还没掌握扎实基础知识就急于做大量习题,奔向题海;而有些同学只囿于简单问题的解决,问题稍微拓展或增加难度就踯躅不前,无法深入,学习效率难以提高.要突破这一难题,关键要学会以不变应万变,何谓变?何谓不变呢?
以万有引力部分所有题型为例,这部分变的是这10类问题,如图2;不变的是圆周运动规律、万有引力和向心力关系,如图3.
分析这道题如果根据电场力和能的性质直接判断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根据图像信息将电场的结构还原出来,进而判断电势的关系.即还原出一对等量同种正电荷电场线分布图,这样对问题的解决会比较直观、形象,这种解题思路就非常好了,这样就把原题转换成了学生熟知的问题.
沿电荷连线的中垂线建立坐标轴方可符合题意,如图6所示.这样就把原题转换成了学生熟知的问题,特点如下:(1)O点场强为0;(2)沿着中垂线从O点开始场强先变大后变小,如图5;(3)沿着中垂线从O点开始电势逐渐变小,(4)O点电势最大.如图7.
几种解法:
(1)电场模型法
如上所述,建立图6所示等量同种正电荷电场线分布模型,沿电荷连线的中垂线建立坐标轴,根据特点得出,O点的电势最高,沿x正半轴电势逐渐变小,关于原点对称的x1和-x1两点的电势相等,x1和x3两点的场强相等,x2点的场强最高.故C正确.
(2)图象面积法
根据原题画出简易辅助电场线如图8.由于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所以O点电势最高;由于电场强度是变量,可根据E-x图象的面积(x轴上取正下取负)表示电势,得出x1和x3两点电势不相等,仅电场强度大小相等,x1和-x1两点的电势相等.
(3)电势定义法
设在电场中有一正检验电荷,根据F=Eq,检验电荷所受电场力F随x轴变化规律也跟原图象相同,因此可以把E-x图象转化成F-x图象.我们熟知F-x图象面积表示功,根据φ=[SX(]Wq[SX)]可得到电势的特点,从而轻松选出答案.
相比之下,电场模型法直观、简单、明了.因此,同学们在复习过程中关键要优化方法,才能提高复习的效率,
事实证明,做到一题多解是提高考试自信心的有效措施.对于一个问题倘若你有至少两种不同解法,或者有一种常规解法和一种巧妙解法,那么你对这类问题可谓胜券在握了.
4技巧:熟中才能生巧
解题技巧是建立在熟练的掌握基础、题型、方法之后的,当你连基础都没有掌握扎实谈技巧那是空谈.比如,物理中的一些常见的比较类问题,倘若采用通式法去解将会大大简化解题过程,减少运算量,提高解题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题3有三个光滑斜轨道1、2、3,它们的倾角依次是60°,45°,30°,这些轨道交于O点.现有位于同一竖直线上的3个小物体甲、乙、丙,分别沿这3个轨道同时从静止自由下滑,如图9所示,物体滑到O点的先后顺序是
A.甲最先,乙稍后,丙最后
B.乙最先,然后甲和丙同时到达
C.甲、乙、丙同时到达
D.乙最先,甲稍后,丙最后
解析这道题如果采用常规的方法可以分别对每个斜面列出动力学方程然后求解,这样题目也能顺利得出答案.如果本题采用通式法:
设三个斜面的底边长为d,斜面倾角为α,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
高三物理复习时同学们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瞄准自己的复习层次,大部分同学在一轮复习中应重点把握基础、题型、方法这三个层次,成绩特别突出的可提前涉及技巧这个层次.到二轮复习同学们都应该把握好这四个层次,相信高考必定会取得理想的成绩.
1基础:融会才能贯通
物理基础是物理的根本,它包括概念、定理、定律、公式、推论等诸多方面.物理基础的掌握并不是靠死记硬背就能理解好、掌握好的,而是要在透彻理解的基础上去把握.倘若建立起概念、规律间的某种联系,即使忘记了某一方面也会利用关联的其他知识推导出来.即基础复习要做到融会贯通.
例如,“功”这个概念,提出下面几个问题:功的定义是什么?定义式W=Flcosα中的字母是什么意思?你能从几个方面理解这个公式?看似简单的基础问题,能准确地回答出来的同学是极少数.功的定义这个问题很多同学跟初中的定义混为一谈,对于定义式W=Flcosα中的字母的理解更是一塌糊涂.究其原因就是大多数同学对概念的掌握只停留在“背诵”这个角度上,根本没有抓住概念的关键词,更没有建立跟概念相关的知识联络.
功定义的内容是: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力与位移夹角的余弦三者的乘积.这里一定要抓住“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力”、“位移”、“余弦”这几个关键词,其中“力”和“位移”这两个矢量才会有夹角,“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余弦”这是三个标量,所以功的定义W=Flcosα本身就决定了功是一个标量,然后顺其自然的得到由于cosα的取值出现了功的正负问题.倘若把功的定义跟数学中向量的数量积联系起来,功这个概念的掌握的就会更扎实了,即
定义式W=Flcosα有三个方面的理解,一是W=F(lcosα),即初中的定义,力乘以力方向的位移;二是W=l(Fcosα),即位移乘以位移方向的力;三是W=Flcosα,即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力与位移夹角的余弦三者的乘积.给出下面一个问题:
一物体如图1分别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体、平抛,斜抛,通过功的定义计算重力做功各是多少?
这道题如果从三者的乘积角度求解就需要逐个画图,分别计算,比较麻烦.倘若从力乘以力方向的位移角度计算就非常简单了,因为三个运动中重力都沿竖直方向,竖直方向的位移也相等,故重力做功都相同,跟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无关.通过这道题不但深化了对功的理解,而且还发现了教材中的两处不必要的麻烦证明(新课标人教版必修2第59页,选修3-1第16页).
2题型:万变不离其宗
物理每一部分都有诸多题型出现,很多同学在实际学习中还没掌握扎实基础知识就急于做大量习题,奔向题海;而有些同学只囿于简单问题的解决,问题稍微拓展或增加难度就踯躅不前,无法深入,学习效率难以提高.要突破这一难题,关键要学会以不变应万变,何谓变?何谓不变呢?
以万有引力部分所有题型为例,这部分变的是这10类问题,如图2;不变的是圆周运动规律、万有引力和向心力关系,如图3.
分析这道题如果根据电场力和能的性质直接判断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根据图像信息将电场的结构还原出来,进而判断电势的关系.即还原出一对等量同种正电荷电场线分布图,这样对问题的解决会比较直观、形象,这种解题思路就非常好了,这样就把原题转换成了学生熟知的问题.
沿电荷连线的中垂线建立坐标轴方可符合题意,如图6所示.这样就把原题转换成了学生熟知的问题,特点如下:(1)O点场强为0;(2)沿着中垂线从O点开始场强先变大后变小,如图5;(3)沿着中垂线从O点开始电势逐渐变小,(4)O点电势最大.如图7.
几种解法:
(1)电场模型法
如上所述,建立图6所示等量同种正电荷电场线分布模型,沿电荷连线的中垂线建立坐标轴,根据特点得出,O点的电势最高,沿x正半轴电势逐渐变小,关于原点对称的x1和-x1两点的电势相等,x1和x3两点的场强相等,x2点的场强最高.故C正确.
(2)图象面积法
根据原题画出简易辅助电场线如图8.由于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所以O点电势最高;由于电场强度是变量,可根据E-x图象的面积(x轴上取正下取负)表示电势,得出x1和x3两点电势不相等,仅电场强度大小相等,x1和-x1两点的电势相等.
(3)电势定义法
设在电场中有一正检验电荷,根据F=Eq,检验电荷所受电场力F随x轴变化规律也跟原图象相同,因此可以把E-x图象转化成F-x图象.我们熟知F-x图象面积表示功,根据φ=[SX(]Wq[SX)]可得到电势的特点,从而轻松选出答案.
相比之下,电场模型法直观、简单、明了.因此,同学们在复习过程中关键要优化方法,才能提高复习的效率,
事实证明,做到一题多解是提高考试自信心的有效措施.对于一个问题倘若你有至少两种不同解法,或者有一种常规解法和一种巧妙解法,那么你对这类问题可谓胜券在握了.
4技巧:熟中才能生巧
解题技巧是建立在熟练的掌握基础、题型、方法之后的,当你连基础都没有掌握扎实谈技巧那是空谈.比如,物理中的一些常见的比较类问题,倘若采用通式法去解将会大大简化解题过程,减少运算量,提高解题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题3有三个光滑斜轨道1、2、3,它们的倾角依次是60°,45°,30°,这些轨道交于O点.现有位于同一竖直线上的3个小物体甲、乙、丙,分别沿这3个轨道同时从静止自由下滑,如图9所示,物体滑到O点的先后顺序是
A.甲最先,乙稍后,丙最后
B.乙最先,然后甲和丙同时到达
C.甲、乙、丙同时到达
D.乙最先,甲稍后,丙最后
解析这道题如果采用常规的方法可以分别对每个斜面列出动力学方程然后求解,这样题目也能顺利得出答案.如果本题采用通式法:
设三个斜面的底边长为d,斜面倾角为α,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
高三物理复习时同学们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瞄准自己的复习层次,大部分同学在一轮复习中应重点把握基础、题型、方法这三个层次,成绩特别突出的可提前涉及技巧这个层次.到二轮复习同学们都应该把握好这四个层次,相信高考必定会取得理想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