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

来源 :颂雅风·艺术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4791027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董正贺先生是故宫里专职写字的书家,她的主要工作就是“写字”。
  当代研习书法的人很多,但是以写字为工作的人却很少,故宫有这样的岗位,我在认识董先生之后才知道。著名书法家刘炳森先生生前是董正贺先生的同事,他们曾经一起为故宫里的展陈藏品写说明,在使用电脑字体之前,直接用毛笔写就,就像是印刷术出现之前的抄经工作。文革后故宫中新设的“钟表馆”、“石鼓馆”专馆,馆名匾额也是出于董正贺先生之手,书风追摩文革前郭沫若书写的专馆匾额,几无二致。故宫之外,著名的“国家图书馆”的匾额也是董正贺先生的作品。
  在当代书家中,董正贺先生可算是个另类。在我看来,她的书法作品更偏向于深入传统,植根于学习书法的基础书体“楷书”,林散之曾说“先写楷书,次写行书,最后才能写草书。从唐碑入手,推向魏汉,再回到唐”。董正贺先生在书写经历中一直专注于“欧体楷书”,对于北齐泰山石峪金刚经书体也有20年之久的研习,兼习李北海等行草书体,但她的书法作品以楷书和泰山金刚经书体为主,她工作中的书写内容多为当代简化字,为此,我将她的作品称为“新古典”书法。
  这种“新古典”书法的创作源自董正贺先生对于“为故宫书写”的敬畏和珍视。故宫一年的观众流量高达1500万人次,观众来自世界各地,当然人数众多的是中国观众。毋庸置疑,故宫无形中成为大众审美的教育场域,数量众多的楹联、牌匾、藏品的说明都是静默的“法帖”,在潜移默化中悄然陶冶着大众审美的眼睛。尤其是那些珍贵的传统艺术精品、制作精良的器物等展品的说明文字,很多就是董正贺先生用端庄齐整的小楷书就,初看之下,陪伴在珍贵文物身边的说明文字似乎本该如此,稍加留意,就会发现这些说明居然不是打印出来的,而是用毛笔写在宣纸上!当然,这也是故宫的一种“皇家范儿”。
  董正贺先生长期潜心琢磨,才创造出承继传统而又兼备时代气息的新书体。有些简体字的间架结构,是从草书中借鉴书写的笔势走向,更多的需要凭籍个人书法造诣和修养自创结体。看似简单,实在花费了相当的精力。董正贺先生的简体字楷书让观众在欣赏珍贵文物的同时,不经意间结识了中国书法。她这种自觉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环境营造的有心之为令人感佩。
  董正贺先生书法作品的特质是雍容典雅,她书写的内容大多是意味美好的文字,她本人的气质与书写内容高度契合,也可说她和她的书法作品相互涵养。她曾多次书写“时雍道泰”横幅,词句源出于唐代名相魏征一首乐府诗句:“眇眇方舆,苍苍圜盖。至哉枢纽,宅中图大。气调四序,风和万籁。祚我明德,时雍道泰”。作品充盈着一种盛世的庙堂之气。朝夕浸淫在故宫的皇家气象,气度自然流溢笔端。
  董正贺先生不简单刻意地求新求变,她的书法生涯可作康有为先生关于“书法之妙”名句的注解。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写道“书法之妙,全在运笔。该举其要,尽于方圆。操纵极熟,自有巧妙”。
  溯及董正贺先生的身世,方知其父董石良为著名书法家,京城注册老字号“张一元茶庄”便是出自其父之手,此外,还有杭州西湖苏堤的“仁风亭”。董正贺先生由其父开蒙,年岁稍长追随徐之谦,康雍等先生蒙受笔法。家学渊源和自小练就“把笔弄翰”的童子功给了董正贺丰厚的滋养。书法学习在于学习老师的执笔方式和运笔技巧。观察老师写字时笔势走向,独特的运笔方法,转折之处的用笔轨迹,如何以肩带肘,以肘带腕。行笔的习惯直接影响着字体的间架结构,留白布局。这些珍贵的经验也是老师传授技艺的重点。
  董正贺先生非常勤奋。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曾经多次记录临摹某贴达到五百遍之多,而董正贺先生的临摹遍数不止于此。她的日常工作即是写字,在休息时间还是用来写字。我印象很深的有两次,一次是在2013年春节期间,某日凌晨两点多,董正贺先生在微信中发布图片“将紫禁城八百联用小楷抄一遍,数了数用八行信笺居然九十五页。”另一次是在2014年春节期间,某日凌晨一点多,还是在微信中发布图片“用小楷抄了遍《道德经》,八行信笺用了四十四张”。用功之深,由此可以管窥,可说是“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董正贺先生也因此方能做到在楠木板上直接用广告粉书写。最精彩的一次,是在12公分宽,25公分长的楠木板上写下400字的内容。故宫里的一些抱柱,有段时间是由董正贺先生在板材上直接用油漆书就。书家闻此可知董正贺先生的功力。
  即将举办的“知·行——董正贺书法作品展”是对董正贺先生书法特质的一次呈现。知,是一种基于知识所形成的判断。多年的书法实践带来的体验,亲身的经验所形成的对于书法的感知。行,是长期的身体实践所养成的运笔书写习惯。董正贺先生书写速度较缓慢,多为中锋用笔,力透纸背,笔锋深入到纸张的纤维里,行笔过程中遇到横折笔划转折处,则用手腕之力转为侧锋,缓慢转动笔锋,在下行的笔势中增加逆向的笔意,使文字显现笔划之间结体架构的张力。
  此次展出的书法作品内容多为颐和园中楹联,这些美好的词句与董正贺先生的书体相得益彰,将给我们带来富有新意的“新古典”审美体验。
其他文献
新中国第一届全国美展并未赢得太多关注,举国上下被轰轰烈烈的美术体制改造与建设所席卷,从此艺术家协会、美术教育机构、美术创作研究机构、展览机构、宣传出版机构等与美术相关的一套组织形式与制度逐步建立。这也是新中国美术发展的基础,体制本身也决定了美术发展的方向。  新中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结束,这一时期美术创作的方向可以说是以毛泽东思想及其文艺思想为指导的,这一时期也是自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
期刊
批评的声音是在展览之前就可以预料到的,无意义的指责和谩骂也是圈内惯有现象,我们不必一刀切的用“体制”来分割好坏,就事论事或许更有效。  8月17日下午,今日美术馆的各个展厅都人头攒动,这也是今日美术馆自成立以来首次动用所有的展厅举办同一个展览——第十二届全国美展实验艺术展,据了解今日美术馆的展览排期是在两年前就已经确定的,能集中在半个月内腾出所有展厅,足以显示出对首次设立的实验艺术展区的支持。  
期刊
没有什么是永远的,存留的记忆也都是支离破碎的。为此,我们总是试图为记忆留下点儿什么,以影像、图片、纸张等媒介作为载体,想象着许久之后,翻开这些尘封的记忆,或哭或笑,追念曾经。  9月24日,推广纸张文化的综合平台北京敬人纸语举办了以话说您的故事,用纸留住记忆为主题的“纸语人生”邀请展。家书、世说、情话、心语、游记……每一个作品都讲述了关于记忆的故事,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值得驻足聆听。  每一个人都有
期刊
曾经万人挤独木桥要参加全国美展那是因为这是唯一的标准,现在的艺术家一年参加的展览可能比过去一个艺术家十年参加的展览都要多,如今缺的不是展览平台,而是好的的艺术家。虽然体制依旧拥有强大的力量,但不可否认这种力量正在减弱,甚至可以被一些人忽略。  1999年12月24日,随着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获奖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落幕,我们迎来了新世纪,在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里,艺术领域发生了巨大变化,当然最直接
期刊
“时代的气息”不是套话,是历史学“语境”一词的一个高大上的替换词,不过是要表达人类与生俱来的历史同情心。肖全的摄影为我们提供的就是这样的“历史同情心”。  ——吕澎  2014年12月27日下午3点,“我们这一代:历史的语境与肖像——肖全摄影作品展”在成都当代美术馆开幕。上世纪90年代以来,摄影师肖全一直被称为“中国最好的人像摄影师”和“中国的马克·吕布”,出版于1997年,2006年再版的个人肖
期刊
詹建俊  著名油画艺术家  采访时间  2012年8月  曾参与历史画创作。  那段历史时期,很重要的艺术家都把这作为一个最重要的任务,对于我们党史、对于革命题材,感觉、认识、态度都不一样,那个时候就是以主题性重大题材为主,特别是油画就是以主题性绘画为最高的创作成就。作为历史画,它所反映出来的时代精神,它所反映内容的知识感、历史感、时代的真实性比现代人画出来的要贴切。  馆里对画家创作提供了什么条
期刊
中国文人素有雅集的传统,以文会友,切磋艺术,艺术交流具有很强的私密性、非功利性。这种艺术传播的形式与今天美术馆式的公共传播相去甚远。以展览的形式公开呈现艺术品则是进入20世纪后的事情,蔡元培的美育思想无疑对我国美术发展向现代转型起到了推动作用。  回顾“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会”(下称“全国美展”)的历史要追溯至1949年7月2日,那一天由全国文代会主办的首届“全国美展”在北平艺专开幕,展览展示了过去8
期刊
谭平  中国美协实验艺术委员会主任  采访时间:8月20日  采访形式:798艺术区AT Coffee  关于实验艺术被纳入全国美展有一种声音,即实验艺术应当自甘边缘,不该进入体制内的展览,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首先要问的是谁给实验艺术下了这么个定义,要自甘边缘,从历史大发展来看,曾经的边缘都可能成为主流,现在很多的艺术流派和形式都是曾经的边缘,我想,实验艺术也是一样。在实验艺术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
期刊
采访时间:2014年7月  采访地点:上海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有一个传统,不论是普通短片还是重点大片,摄制组成立之后都要根据影片内容选择外景地,由导演带领剧组主创进行一段时间的采风,这被大家称呼为“下生活”。当年剧组都去过哪里下生活?  导演 | 严定宪  拿《哪吒闹海》来说,那是1978年的夏天,摄制组三位导演,王树忱、阿达和我,外请总美术设计张仃先生和主创一行十几人去了青岛、崂山、烟台、蓬莱
期刊
以一座城的微观来体现时代的宏观,这种记录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和历史,不管是付诸笔端,还是拿起镜头。生动而苍茫,或许就是如今消费至上的时代写照。  8月9日晚在上海时尚中心Corso Como的顶层画廊,媒体人丁天邀请了摄影艺术家马良和导演程亮组了一个文化沙龙,大家一起说一说“镜头中的上海”。在一个情感回归的时代,我们需要一种情怀,这种情怀在如今讲究效率与实用的大环境下,愈发显得珍贵。特别是我们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