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恨歌》的主题思想,不是纯粹的讽谕诗或爱情颂歌,是暴露与歌颂的统一,讽谕和同情的交织,既为李、杨的爱情悲剧一掬同情之泪,又为他们的误国失政一叹遗恨之声,二者交相融汇而不是机械叠加。
1.《长恨歌》是爱的颂歌,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
诗人借历史人物和传说,创造了一个回旋宛转的动人故事,并通过塑造的艺术形象,再现了现实生活的真实,感染了千百年来的读者,诗的主题是"长恨", "长恨"是埋在诗里的一颗牵动人心的种子。而"恨"什么,为什么要"长恨",诗人不是直接铺叙、抒写出来,而是通过他笔下诗化的故事,一层一层地展示给读者,认人们自己去揣摸,去回味,去感受。诗人运用浪漫主义手法,上天入地,后终在虚无缥渺的仙山上让贵妃以"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的形象再现于仙境。"情"的渲泄已超脱于帝王妃子间的感情纠葛,而更多地带有诗人的主观的理想成分,并早已超出了历史事实的范围,将主观愿望与客观现实的矛盾冲突表现无余。结尾"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二句,是爱情的叹息与呼声,是对于爱情受命运播弄,和爱情被政治伦理摧残的痛惜,此恨之深,已超越时空而进入无极之境。这样,诗人便以"长恨"表现了爱情的长存,亦即点明全诗的主题。
2.我认为《长恨歌》并非是一篇政治讽谕诗,而是一篇歌颂爱情的诗篇
如果说李、杨的生离死别是个爱情悲剧的话,那么,这个悲剧的制造者最终成为悲剧的主人公,无法不叫人遗憾。《长恨歌》所写的历史题材是依照史实想像而成的帝妃间的爱情故事,而故事的主人公唐玄宗又是唐朝历史兴衰转折期中的关键人物。由于受重道德而视爱情为罪恶的传统观念之根深蒂固,读者对于《长恨歌》的认识,便常常游移在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之间,或者把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同文学批评混淆起来,或者以伦理的批评取代审美评价,从而产生理解上的困惑与分歧。这种分歧,大概在白居易写这首诗的时候即已存在。当时,白居易、陈鸿、王质夫闲谈玄宗与杨妃的故事,王质夫说:"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试为歌之,如何?"他期待白居易的是表述爱情。陈鸿则不然,他认为,白居易写《长恨歌》"不但感其事,亦欲惩尤物,窒乱阶,垂于将来也。"赋予《长恨歌》以伦理说教的意义。白居易本人则认为,该诗表现的是"风情",他在编集时才把它归入感伤诗,用作者自己的话说就是"事物牵于外,情理动于内。"《长恨歌》以"情"为中心的主旋律始终回旋激荡于全诗之中,当白居易把"情"作为描写对象时,那种被他承认的人皆有之的情潮便会以其固有的人性之美奔涌于笔端而无从遏制,即使他心存讽谕,只要着意深入感情的领域,作品便不会以讽谕说教的面貌出现。
3.《长恨歌》倾注着作者感情的爱情描写
依照正常的艺术感受,读者是很难从中感受到女人是祸水,李、杨之恋是唐帝国衰亡根由的。假若白居易真的把这个故事写成讽喻诗,使全诗充满了"尤物惑人"的讽刺与说教,其价值将如何,我想,是很难与此篇分庭抗礼的。诗人以历史为素材,又不拘囿于史实,在文学与历史的隔膜中求得平衡,超越时空局限,并与人们普遍意义上的情感产生共鸣,因而取得审美意义上的成功。读者掩卷之余,甚至会忽略造成这一爱情悲剧的根源,而完全将审美意识集中于李、杨之间缠绵悱恻、难舍难分的感情渲染。生离死别的悲痛、绵绵长恨的情思、宛转动人的传说、虚无缘渺的仙境完全将读者带进一个透明的纯情世界,它没有尘世间的喧嚣与龌龊,其中凝聚着诗人的理念,也层层积淀着历代读者的理想,一种对真情向往的共鸣使这首诗获得了永恒的魅力。
4.诗中淡化了对历史与政治的评价,侧重于对李、杨之间忠贞爱情的歌颂,使人本有的情欲得到应有的宣泄
《长恨歌》所涉及的"安史之乱"历史事件,或许可以写成正义与邪恶的斗争,但他却选择了另外的主题,没有体现在直接的政治批评中,而是从更一般意义上来规范人们的伦理关系和社会行为,感情主题与历史(道德)主题交织在一起。应该说白居易在此问题上并没有太多的道德禁忌,或者说,他对道德问题的看法比较单纯:礼防所不容的事情不能做,人本有的情欲也应有适当宣泄。但即使在礼防较宽的唐代,白诗的这种公然将"重色"、"风情"当作诗歌主题,尽情讴歌女性美的描写也已经对某种道德规范和文学轨迹造成了冲击。也就是说,白居易在这样处理感情问题时,早已面临着道德的压力。他在道德与感情之间有时也有非此即彼的选择,有些可能更为无形但仍约束人心的道德锁链是他不愿接受而抛在一边的。这也许源于家庭和婚姻对白居易幼年的影响,使他的世界观和个性在两个并列的世界中形成:一个是道德和仕进的世界,另一个是感情和个人生活的世界,这幼年的两个世界--道德和感情,实际上成为白居易人生和文学创作所围绕的两大主题。联想到《长恨歌》又未尝不是对往事的痛苦回忆,我们便不难理解,白居易在道德与感情问题上也常常陷于困境,在其成长过程中也必然发生过若干次精神危机,他的感情生活也肯定会有不少难言的隐衷。或许应该这样说,这些来自早年生活的情感体验便构成了他大胆进行感情主题创作的动力。
正是由于诗人追求功利的淡化与艺术的深化,以"情"为中心,描绘了中国版的"人鬼情末了"的动人场景,是一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完美结合的作品。其中凝聚着诗人的理念,也层层积淀着历代读者的美好理想,人性的赞美使作者与读者之间产生了互动。惟其绵绵"长恨"的亘古主题和对真情的向往与追求,使此诗获得了永恒的魅力,成为传诵千古的爱的宣言、情的赞歌。既是李、杨爱情的宣泄,也是人性的写真。
1.《长恨歌》是爱的颂歌,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
诗人借历史人物和传说,创造了一个回旋宛转的动人故事,并通过塑造的艺术形象,再现了现实生活的真实,感染了千百年来的读者,诗的主题是"长恨", "长恨"是埋在诗里的一颗牵动人心的种子。而"恨"什么,为什么要"长恨",诗人不是直接铺叙、抒写出来,而是通过他笔下诗化的故事,一层一层地展示给读者,认人们自己去揣摸,去回味,去感受。诗人运用浪漫主义手法,上天入地,后终在虚无缥渺的仙山上让贵妃以"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的形象再现于仙境。"情"的渲泄已超脱于帝王妃子间的感情纠葛,而更多地带有诗人的主观的理想成分,并早已超出了历史事实的范围,将主观愿望与客观现实的矛盾冲突表现无余。结尾"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二句,是爱情的叹息与呼声,是对于爱情受命运播弄,和爱情被政治伦理摧残的痛惜,此恨之深,已超越时空而进入无极之境。这样,诗人便以"长恨"表现了爱情的长存,亦即点明全诗的主题。
2.我认为《长恨歌》并非是一篇政治讽谕诗,而是一篇歌颂爱情的诗篇
如果说李、杨的生离死别是个爱情悲剧的话,那么,这个悲剧的制造者最终成为悲剧的主人公,无法不叫人遗憾。《长恨歌》所写的历史题材是依照史实想像而成的帝妃间的爱情故事,而故事的主人公唐玄宗又是唐朝历史兴衰转折期中的关键人物。由于受重道德而视爱情为罪恶的传统观念之根深蒂固,读者对于《长恨歌》的认识,便常常游移在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之间,或者把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同文学批评混淆起来,或者以伦理的批评取代审美评价,从而产生理解上的困惑与分歧。这种分歧,大概在白居易写这首诗的时候即已存在。当时,白居易、陈鸿、王质夫闲谈玄宗与杨妃的故事,王质夫说:"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试为歌之,如何?"他期待白居易的是表述爱情。陈鸿则不然,他认为,白居易写《长恨歌》"不但感其事,亦欲惩尤物,窒乱阶,垂于将来也。"赋予《长恨歌》以伦理说教的意义。白居易本人则认为,该诗表现的是"风情",他在编集时才把它归入感伤诗,用作者自己的话说就是"事物牵于外,情理动于内。"《长恨歌》以"情"为中心的主旋律始终回旋激荡于全诗之中,当白居易把"情"作为描写对象时,那种被他承认的人皆有之的情潮便会以其固有的人性之美奔涌于笔端而无从遏制,即使他心存讽谕,只要着意深入感情的领域,作品便不会以讽谕说教的面貌出现。
3.《长恨歌》倾注着作者感情的爱情描写
依照正常的艺术感受,读者是很难从中感受到女人是祸水,李、杨之恋是唐帝国衰亡根由的。假若白居易真的把这个故事写成讽喻诗,使全诗充满了"尤物惑人"的讽刺与说教,其价值将如何,我想,是很难与此篇分庭抗礼的。诗人以历史为素材,又不拘囿于史实,在文学与历史的隔膜中求得平衡,超越时空局限,并与人们普遍意义上的情感产生共鸣,因而取得审美意义上的成功。读者掩卷之余,甚至会忽略造成这一爱情悲剧的根源,而完全将审美意识集中于李、杨之间缠绵悱恻、难舍难分的感情渲染。生离死别的悲痛、绵绵长恨的情思、宛转动人的传说、虚无缘渺的仙境完全将读者带进一个透明的纯情世界,它没有尘世间的喧嚣与龌龊,其中凝聚着诗人的理念,也层层积淀着历代读者的理想,一种对真情向往的共鸣使这首诗获得了永恒的魅力。
4.诗中淡化了对历史与政治的评价,侧重于对李、杨之间忠贞爱情的歌颂,使人本有的情欲得到应有的宣泄
《长恨歌》所涉及的"安史之乱"历史事件,或许可以写成正义与邪恶的斗争,但他却选择了另外的主题,没有体现在直接的政治批评中,而是从更一般意义上来规范人们的伦理关系和社会行为,感情主题与历史(道德)主题交织在一起。应该说白居易在此问题上并没有太多的道德禁忌,或者说,他对道德问题的看法比较单纯:礼防所不容的事情不能做,人本有的情欲也应有适当宣泄。但即使在礼防较宽的唐代,白诗的这种公然将"重色"、"风情"当作诗歌主题,尽情讴歌女性美的描写也已经对某种道德规范和文学轨迹造成了冲击。也就是说,白居易在这样处理感情问题时,早已面临着道德的压力。他在道德与感情之间有时也有非此即彼的选择,有些可能更为无形但仍约束人心的道德锁链是他不愿接受而抛在一边的。这也许源于家庭和婚姻对白居易幼年的影响,使他的世界观和个性在两个并列的世界中形成:一个是道德和仕进的世界,另一个是感情和个人生活的世界,这幼年的两个世界--道德和感情,实际上成为白居易人生和文学创作所围绕的两大主题。联想到《长恨歌》又未尝不是对往事的痛苦回忆,我们便不难理解,白居易在道德与感情问题上也常常陷于困境,在其成长过程中也必然发生过若干次精神危机,他的感情生活也肯定会有不少难言的隐衷。或许应该这样说,这些来自早年生活的情感体验便构成了他大胆进行感情主题创作的动力。
正是由于诗人追求功利的淡化与艺术的深化,以"情"为中心,描绘了中国版的"人鬼情末了"的动人场景,是一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完美结合的作品。其中凝聚着诗人的理念,也层层积淀着历代读者的美好理想,人性的赞美使作者与读者之间产生了互动。惟其绵绵"长恨"的亘古主题和对真情的向往与追求,使此诗获得了永恒的魅力,成为传诵千古的爱的宣言、情的赞歌。既是李、杨爱情的宣泄,也是人性的写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