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皖江经济带,环渤海经济圈的提出,现在越来越多地方开始从流域的角度来思考经济发展问题。与传统的区域经济不同,流域经济筹划的是自然条件下形成的经济带,比人为的行政区划分更加科学。本文在流域经济、区域金融一体化理论基础上,分析长三角经济金融发展现状,探求区域金融一体化进程的发展规律。
关键词:流域经济;长三角;金融一体化;战略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8-0-02
一、问题的提出
过去研究中国的经济问题,通常是从行政区域的角度,或东、中、西三大地域的视角来考量。结果是作为一个完整地域单元的流域经济区,被若干不同的行政区所分割。东、中、西三大地带,实际上是跨流域的区域组合。青藏高原、西南和西北地区分别是长江、珠江、黄河等河流的源头。中游地区相当于版图上的中部地区,下游与三角洲地区则构成了我国的东部地区。无论哪一类型的经济模式,客观上都忽视了区域内自然、社会、经济等的完整性。由于地区间经济处于分割状态,在市场的作用下,区域间的发展差距不会缩小反而扩大。
“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首次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列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随着环渤海经济圈、皖江经济带相继浮出水面,越来越多的地方开始从流域的角度思考、统筹区域经济问题。从流域经济的视角看,由于历史、自然等原因,同流域的上、中、下游间自古联系就很紧密,成为一个具有梯级差异的完整经济区[1]。这种自然条件下形成的经济带,远比人为的行政区划更科学,更符合经济的发展规律。
人类以流域作为经济发展地域单元的历史可以上溯到远古时代。上世纪30年代,美国实施的田纳西河流域开发,80年代巴西亚马逊流域综合开发,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的开发,古今中外大量的实践都说明了流域经济是值得我们研究的一种经济形态。
二、文献综述
由于借助“Internet”未检索到国外有关流域经济理论文献,本文所借鉴的国外文献基于区域经济理论假设前提下。
(一)国内外流域经济理论发展
均衡增长理论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异为出发点,提出资本、劳动和技术进步是促进区域长期增长的三个要素。该理论认为,在市场机制的自我调节下,区域间的发展差距将不断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将趋于均衡。
与均衡增长理论观点不同,非均衡增长理论强调区域间发展的差异性。缪尔达尔进一步提出了循环积累因果理论,他认为,在市场的作用下,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不仅不会缩小,反而会扩大[2]。
上世纪60年代,弗里德曼提出了“核心—边缘”理论。他认为,世界上的任何经济体都是由核心区和边缘区构成的,在区域经济发展上,核心区与边缘区处于不平等地位,核心区对边缘区的发展具有带动作用,而边缘区的发展依赖于核心区。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区域间的差距将不断缩小,最终实现“空间一体化”[3]。
国内对流域经济理论的研究随着改革开放而兴起。国内学术界对流域经济进行了积极探讨。流域区是一种特殊的自然区域,是由分水岭包围的区域,是管理和组织国民经济的综合系统[4]。流域经济是特殊的区域经济[5]。
围绕流域经济区的设立,陈修颖在空间重组模式上进行了探讨。他指出,流域经济区是解决国内区域发展不平衡最佳组织方式,以流域作经济单元,有利于地域的合理分工,更好地发挥地区优势[1]。
在流域经济区的管理上,陈湘满提出,国内一个完整的流域经济单元,被若干不同的行政区分割,亟待建立一种跨行政区的管理机构进行协调[6]。
(二)国内外区域金融理论发展
国外关于区域金融发展理论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戈德史密斯在《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中,借助对多国资料统计分析,揭示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关于金融市场一体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无论新古典增长理论,还是效率市场理论都一致认为,金融一体化能多渠道地促进一国的经济发展。
基于对欧盟金融市场一体化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分析,Guiso等人指出,金融市场一体化增加了区域内金融欠发达地区的供给,促进了金融市场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
关于区域金融发展水平绩效的评价,戈德史密斯创立了衡量一国金融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其中最主要的是金融相关率(FIR),成为人们研究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之一。
与国外学者多从国家宏观层面出发,而鲜有跨行政区的微观层面研究相比,国内学术界将目光转向跨区域金融发展研究。
张凤超认为,金融开放,是实现金融一体化的前提。张凤超为金融一体化概念做了界定,金融一体化是指发挥金融核心的扩散效应,促进区间产业发展,目的实现区域金融资源效率帕累托最优。经济发展水平趋同是金融一体化的前提条件。
黄余送探讨了安徽融入长三角发展的理论基础。他认为,只有加强政策引导,区域间积极联动,金融业最终随着泛长三角的发展实现一体化。
张颖熙对比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区域,认为尽管区域金融不断发展,但是区域金融一体化程度不升反降。她建议政府在金融改革和发展中适度退出,进一步完善金融体系,构建统一的区域金融市场和服务网络。
综上所述,尽管国内学术界对流域经济做了积极探讨,但在研究上存在局限性。如张思平在其《流域经济学》中,片面地将流域经济定义为研究水资源的开发与流域经济发展,而对流域经济发展缺少必要的研究,忽略了流域经济作为特殊区域经济的特征、属性,他的理论应该属流域经济学的亚分支。
与国外侧重研究国家间金融一体化问题相比,国内更注重区域间的金融协调发展研究,但是,在流域经济视角下,探讨区域金融一体化的理论和研究尚处空白。本文以流域经济为视角,分析长三角经济与金融发展现状,探求长三角金融一体化进程的规律性。
三、长三角经济与金融发展现状分析
(一)长三角经济发展与金融一体化
自首届长三角地区金融论坛召开以来,长三角流域金融合作成果斐然:2010年,长三角二省一市以占2.2%的国土面积,11.1%的人口创造了占全国21.4%的GDP;本外币存款余额、贷款余额分别占全国的22.8%和24.6%。刚刚闭幕的第四届长江三角洲地区金融论坛开幕式上,中国人民银行与沪苏浙三地政府签署了《共同推进长三角地区贷款转让市场发展合作备忘录》。种种迹象表明,长三角金融一体化正在加速。
长三角金融一体化的提速还表现在,长三角是我国经济金融最发达、科教资源最丰富、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不久前,科技部、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委出台了《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实施方案》,为长三角科技金融发展提供了有利支持,为流域内发展创新型经济、促进产业升级奠定了基础。
区域内企业交叉跨地区投资快速增长。据不完全统计,在上海对外省市投资总额中,江浙两省占63%。与此同时,长三角的资金也不断流向上海,外省市对上海的投资总额中,江浙两地占投资总额的31%。
金融机构跨行政区的资金流动不断增加。目前,区域内商业承兑汇票已经广泛使用,并发布了全国首个区域性商业汇票贴现价格指数,签署了《票据承付自律公约》。跨地区票据交换、外汇结算、证券市场融资及异地贷款业务发展迅速。而区域间商业银行跨区布局,跨区经营合作也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
区域金融一体化是经济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共同金融市场的建立,有利于扩大流域市场边界,推动企业扩大经营,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增强区域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二)长三角区域金融发展现状分析
金融相关率(FIR)是衡量地区金融水平的一项指标,金融相关率越大,外部融资和间接融资的比率也越大,金融水平也越发达。2000年以来,16城市FIR逐年递增。以2006—2008年为例,杭州、南京、上海FIR平均值分别以4.27、4.02、3.92列前三位,16城市平均FIR为2.42,区域各地对金融的汲取能力持续提高。
随着长三角金融实力不断增强,以往金融一体化相对滞后,地区间金融发展水平存在很大差异的局面正在得到改变。自2003年以来,长三角金融业产值以年均增幅25.87%的速度递增,区域间差距不断缩小。16城市中实力相对较弱的泰州,外商直接投资从2001年的1.21亿美元,提高到2008年的10.5亿美元,年均增幅达36.16%。一定程度上验证了Guiso等人的理论。
从三地的经济结构对比看,沪苏浙的第一产业在其GDP所占的比重,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二、三产业已成为长三角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据无锡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09年长三角16城市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首次突破45%。上海、南京第三产业占比超过了50%,上海接近60%。杭州、宁波、无锡、舟山、台州等城市第三产业比重达到40%以上。长三角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加快。为金融一体化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四、结论
研究制定长三角经济发展战略,应着眼于流域经济的统筹、协调发展。加强不同发展水平地区的互联,充分发挥资源秉赋优势,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流域的整体协调发展。我们认为,区域间金融一体化是复杂的、动态的螺旋式发展过程,一段时期内分散,一定时期内可能收敛。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和经济发展一体化是一种趋势,长三角金融市场最终将实现一体化。未来以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和新兴战略产业为主的长三角,金融如何更有效地支持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成为长三角经济发展面临的共同同课题。
参考文献:
[1]陈修颖.流域经济协作区:区域空间重组新模式[J].经济经纬,2003,(6).
[2]M yrdal G.Econom ic theo ry and underdeveloped regions[M].London:Duckwo rth,1957.
[3]FriedmanJ·R·Regionaldevelopmentpolicy:acasestudy of Venezuela,Cambridge·mass:1966.
[4]张文合.流域开发综论——兼议我国七大江河流域的战略地位[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1,(1).
[5]张彤.论流域经济发展[D].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6]陈湘满.论流域区与行政区的关系及其优化[J].人文地理,2001,(4).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关键词:流域经济;长三角;金融一体化;战略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8-0-02
一、问题的提出
过去研究中国的经济问题,通常是从行政区域的角度,或东、中、西三大地域的视角来考量。结果是作为一个完整地域单元的流域经济区,被若干不同的行政区所分割。东、中、西三大地带,实际上是跨流域的区域组合。青藏高原、西南和西北地区分别是长江、珠江、黄河等河流的源头。中游地区相当于版图上的中部地区,下游与三角洲地区则构成了我国的东部地区。无论哪一类型的经济模式,客观上都忽视了区域内自然、社会、经济等的完整性。由于地区间经济处于分割状态,在市场的作用下,区域间的发展差距不会缩小反而扩大。
“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首次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列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随着环渤海经济圈、皖江经济带相继浮出水面,越来越多的地方开始从流域的角度思考、统筹区域经济问题。从流域经济的视角看,由于历史、自然等原因,同流域的上、中、下游间自古联系就很紧密,成为一个具有梯级差异的完整经济区[1]。这种自然条件下形成的经济带,远比人为的行政区划更科学,更符合经济的发展规律。
人类以流域作为经济发展地域单元的历史可以上溯到远古时代。上世纪30年代,美国实施的田纳西河流域开发,80年代巴西亚马逊流域综合开发,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的开发,古今中外大量的实践都说明了流域经济是值得我们研究的一种经济形态。
二、文献综述
由于借助“Internet”未检索到国外有关流域经济理论文献,本文所借鉴的国外文献基于区域经济理论假设前提下。
(一)国内外流域经济理论发展
均衡增长理论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异为出发点,提出资本、劳动和技术进步是促进区域长期增长的三个要素。该理论认为,在市场机制的自我调节下,区域间的发展差距将不断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将趋于均衡。
与均衡增长理论观点不同,非均衡增长理论强调区域间发展的差异性。缪尔达尔进一步提出了循环积累因果理论,他认为,在市场的作用下,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不仅不会缩小,反而会扩大[2]。
上世纪60年代,弗里德曼提出了“核心—边缘”理论。他认为,世界上的任何经济体都是由核心区和边缘区构成的,在区域经济发展上,核心区与边缘区处于不平等地位,核心区对边缘区的发展具有带动作用,而边缘区的发展依赖于核心区。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区域间的差距将不断缩小,最终实现“空间一体化”[3]。
国内对流域经济理论的研究随着改革开放而兴起。国内学术界对流域经济进行了积极探讨。流域区是一种特殊的自然区域,是由分水岭包围的区域,是管理和组织国民经济的综合系统[4]。流域经济是特殊的区域经济[5]。
围绕流域经济区的设立,陈修颖在空间重组模式上进行了探讨。他指出,流域经济区是解决国内区域发展不平衡最佳组织方式,以流域作经济单元,有利于地域的合理分工,更好地发挥地区优势[1]。
在流域经济区的管理上,陈湘满提出,国内一个完整的流域经济单元,被若干不同的行政区分割,亟待建立一种跨行政区的管理机构进行协调[6]。
(二)国内外区域金融理论发展
国外关于区域金融发展理论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戈德史密斯在《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中,借助对多国资料统计分析,揭示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关于金融市场一体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无论新古典增长理论,还是效率市场理论都一致认为,金融一体化能多渠道地促进一国的经济发展。
基于对欧盟金融市场一体化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分析,Guiso等人指出,金融市场一体化增加了区域内金融欠发达地区的供给,促进了金融市场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
关于区域金融发展水平绩效的评价,戈德史密斯创立了衡量一国金融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其中最主要的是金融相关率(FIR),成为人们研究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之一。
与国外学者多从国家宏观层面出发,而鲜有跨行政区的微观层面研究相比,国内学术界将目光转向跨区域金融发展研究。
张凤超认为,金融开放,是实现金融一体化的前提。张凤超为金融一体化概念做了界定,金融一体化是指发挥金融核心的扩散效应,促进区间产业发展,目的实现区域金融资源效率帕累托最优。经济发展水平趋同是金融一体化的前提条件。
黄余送探讨了安徽融入长三角发展的理论基础。他认为,只有加强政策引导,区域间积极联动,金融业最终随着泛长三角的发展实现一体化。
张颖熙对比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区域,认为尽管区域金融不断发展,但是区域金融一体化程度不升反降。她建议政府在金融改革和发展中适度退出,进一步完善金融体系,构建统一的区域金融市场和服务网络。
综上所述,尽管国内学术界对流域经济做了积极探讨,但在研究上存在局限性。如张思平在其《流域经济学》中,片面地将流域经济定义为研究水资源的开发与流域经济发展,而对流域经济发展缺少必要的研究,忽略了流域经济作为特殊区域经济的特征、属性,他的理论应该属流域经济学的亚分支。
与国外侧重研究国家间金融一体化问题相比,国内更注重区域间的金融协调发展研究,但是,在流域经济视角下,探讨区域金融一体化的理论和研究尚处空白。本文以流域经济为视角,分析长三角经济与金融发展现状,探求长三角金融一体化进程的规律性。
三、长三角经济与金融发展现状分析
(一)长三角经济发展与金融一体化
自首届长三角地区金融论坛召开以来,长三角流域金融合作成果斐然:2010年,长三角二省一市以占2.2%的国土面积,11.1%的人口创造了占全国21.4%的GDP;本外币存款余额、贷款余额分别占全国的22.8%和24.6%。刚刚闭幕的第四届长江三角洲地区金融论坛开幕式上,中国人民银行与沪苏浙三地政府签署了《共同推进长三角地区贷款转让市场发展合作备忘录》。种种迹象表明,长三角金融一体化正在加速。
长三角金融一体化的提速还表现在,长三角是我国经济金融最发达、科教资源最丰富、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不久前,科技部、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委出台了《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实施方案》,为长三角科技金融发展提供了有利支持,为流域内发展创新型经济、促进产业升级奠定了基础。
区域内企业交叉跨地区投资快速增长。据不完全统计,在上海对外省市投资总额中,江浙两省占63%。与此同时,长三角的资金也不断流向上海,外省市对上海的投资总额中,江浙两地占投资总额的31%。
金融机构跨行政区的资金流动不断增加。目前,区域内商业承兑汇票已经广泛使用,并发布了全国首个区域性商业汇票贴现价格指数,签署了《票据承付自律公约》。跨地区票据交换、外汇结算、证券市场融资及异地贷款业务发展迅速。而区域间商业银行跨区布局,跨区经营合作也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
区域金融一体化是经济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共同金融市场的建立,有利于扩大流域市场边界,推动企业扩大经营,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增强区域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二)长三角区域金融发展现状分析
金融相关率(FIR)是衡量地区金融水平的一项指标,金融相关率越大,外部融资和间接融资的比率也越大,金融水平也越发达。2000年以来,16城市FIR逐年递增。以2006—2008年为例,杭州、南京、上海FIR平均值分别以4.27、4.02、3.92列前三位,16城市平均FIR为2.42,区域各地对金融的汲取能力持续提高。
随着长三角金融实力不断增强,以往金融一体化相对滞后,地区间金融发展水平存在很大差异的局面正在得到改变。自2003年以来,长三角金融业产值以年均增幅25.87%的速度递增,区域间差距不断缩小。16城市中实力相对较弱的泰州,外商直接投资从2001年的1.21亿美元,提高到2008年的10.5亿美元,年均增幅达36.16%。一定程度上验证了Guiso等人的理论。
从三地的经济结构对比看,沪苏浙的第一产业在其GDP所占的比重,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二、三产业已成为长三角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据无锡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09年长三角16城市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首次突破45%。上海、南京第三产业占比超过了50%,上海接近60%。杭州、宁波、无锡、舟山、台州等城市第三产业比重达到40%以上。长三角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加快。为金融一体化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四、结论
研究制定长三角经济发展战略,应着眼于流域经济的统筹、协调发展。加强不同发展水平地区的互联,充分发挥资源秉赋优势,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流域的整体协调发展。我们认为,区域间金融一体化是复杂的、动态的螺旋式发展过程,一段时期内分散,一定时期内可能收敛。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和经济发展一体化是一种趋势,长三角金融市场最终将实现一体化。未来以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和新兴战略产业为主的长三角,金融如何更有效地支持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成为长三角经济发展面临的共同同课题。
参考文献:
[1]陈修颖.流域经济协作区:区域空间重组新模式[J].经济经纬,2003,(6).
[2]M yrdal G.Econom ic theo ry and underdeveloped regions[M].London:Duckwo rth,1957.
[3]FriedmanJ·R·Regionaldevelopmentpolicy:acasestudy of Venezuela,Cambridge·mass:1966.
[4]张文合.流域开发综论——兼议我国七大江河流域的战略地位[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1,(1).
[5]张彤.论流域经济发展[D].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6]陈湘满.论流域区与行政区的关系及其优化[J].人文地理,2001,(4).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