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万神庙是罗马著名的古建筑之一,其历史变迁具有戏剧性的过程,历经种种变迁而能够留存于世,也是世人的幸运。万神庙的建筑结构具有独特的特点,同时也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这种共性和个性共存的建筑结构使其在建筑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万神庙;罗马;建筑;穹顶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8-0-02
坐落在罗马的古代建筑万神庙,又被翻译为万神殿,它的英文称呼是The Pantheon。万神庙不仅是一座庙宇,还是一座皇帝纪念物,它现在是天主教堂。在中世纪,教皇和教廷贵族是罗马全权的统治者,他们对古罗马留下来的“异教”文明毫不留情的有意破坏,万神庙作为教堂才有幸保留下来,逃过了这一劫。
一、历史变迁
万神庙的建造时间,一般被认为开始于公元118年,建成于128年左右,也有其他说法,有一种说法是建于120—124年之间。但是,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万神庙建于哈德良执政时期。早在公元前27年,罗马的执政官阿格里巴主持建造过一座万神庙,为纪念渥大维(即后来的奥古斯都)打败安东尼和克娄帕特拉而献给所有的神。那座设计为传统的长方形的万神庙在公元80年被焚毁。帝国时期的哈德良皇帝不仅喜欢建筑并且喜欢亲自设计建筑。他把万神庙重建为圆形,却在它的前面加了个矩形的柱廊,柱廊的檐壁上刻有早期神庙上的铭文,“M·AGRIPPA·L·F·TERTIUM·FECIT”,以至长期以来人们以为柱廊是阿格里巴万神庙的旧物。1892年,才发现柱廊从基础起,所有砖头上的年代印记都是在120—125年间,所以断定这柱廊其实也是哈德良时期造的。
609年,教皇博尼法斯四世把万神庙改建为教堂,奉献给圣母玛利亚和所有的殉道者。原来供奉在这里的罗马的神像都被毁掉了,中央最大的神橱里供上了圣母子的雕像,还从地下墓室里挖出了整整28车殉道者的骸骨运到万神庙。神橱和壁龛里陆续被画上天主教题材的壁画。这一切却并没有使万神庙完全摆脱中世纪被野蛮破坏的命运。667年(一说663年),拜占廷皇帝来到罗马,被罗马建筑的辉煌所震撼,竟剥走了万神庙穹顶上全部的镀金青铜板。直到735年,才被一位教皇用铅皮覆盖。在教皇滞留法国亚威农时期,罗马城发生内战,万神庙被当作堡垒。文艺复兴时期,人们重新认识到万神庙的价值,当时的意大利建筑师,都把它的建筑当作重要的学习对象。1453年,罗马元老院正式决议要保护万神庙和其他一些建筑物。16世纪中叶还重铸了它的铜门扇。但是,教皇乌尔班八世却把万神庙门廊里大梁上和天花板上的镀金铜板全都拆下来,铸成了圣彼得大教堂里圣彼得墓上三十多米高的罩亭和圣安琪儿堡垒的80门大炮。后来意大利独立后的的第一任国王维克多·埃马努埃莱二世在万神庙里造墓的时候,特意熔化了圣安琪儿堡垒的一尊大炮做装饰,以象征从教廷手中夺回了原属万神庙的青铜。这位乌尔班八世教皇还委任建筑师和雕刻家贝尔尼尼在万神庙门廊上两侧造一对钟塔,模仿中世纪的教堂,却被人们嘲笑它们是“贝尔尼尼的驴子耳朵”,1883年把它们拆掉了。这一时期的万神庙几乎又成了艺术家和建筑师的公墓,拉斐尔的墓就在一个壁龛里。19世纪晚期,意大利独立后的第一任和第二任的国王的墓都放在了万神里,万神庙于1980年被列入联合国世界遗产名录。
二、建筑结构
万神庙的结构简洁,形体单纯,其主体建筑是圆形的,顶上覆盖一个直径为43.3米的大穹顶,这个穹顶直到现在还是世上最大的,同时穹顶顶部矢高也是43.3米,因此支承穹顶的墙垣的高度大体等于半径。这样简单明确的几何关系使万神庙单一的空间显的显得完整统一。穹顶正中有一个圆形的大洞,其直径为8.9米,这是庙内惟一的采光口,光线从上面泻下,随着不同的时间变化,太阳光在庙里的光影显示出不同的景象,有一种天人相通的神圣气氛。古希腊和古罗马早期的神庙,艺术表现的重点在外部,从万神庙开始以内部空间的艺术表现力为主了。
万神庙的基础、墙和穹顶都用火山灰水泥制成的混凝土浇筑。作为骨料的石块,在下面的硬而重,在上面的软而轻,穹顶上部混凝土的比重只有基础比重的三分之二。基础底宽7.30米,墙和穹顶底部厚6米,从穹顶根部起,逐渐减薄,到穹顶上端只有1.5米厚。混凝土以那波利(Napoli)附近出产的天然火山灰为活性材料,以凝灰岩,多孔火山岩,碎砖浮石等等做骨料,这些骨料选用的巧妙合理,比较重的凝灰岩用在下部,多孔火山岩和碎砖用在中部,越往上所用的骨料越轻,到穹顶上部就使用浮石,混杂一些多孔火山岩。砖石拱券结构得到进一步的完善。用天然火山灰搅拌混凝土,强度很高,拱券结构因此不但节约材料和人工,而且可以大大增加跨度。这对古罗马建筑的成就起着决定的作用。
穹顶内表面作凹格以减轻重量,共5排,每排28个。穹顶抹灰,每个凹格中心原来可能有镀金的铜质玫瑰花。墙上除大门外有7个凹室。凹格和凹室的设置也能起到减少施工量和底层承重量的作用。墙里和穹顶里都有砖券,结构作用却并不明显,可能出于施工需要。墙面和穹顶都以水平划分为主,周围一致,与单一空间协调。墙面所有构件都用赭红大理石(上部于1747年改建,仅中央主凹室的左侧一小部分为原状)。地面中央微凸,主要用灰白色大理石。
万神庙正面有长方形柱廊,柱廊宽34米,深15.5米;有科林斯式柱16根,分3排,前排8根,中后排各4根。柱身高12.5米,底径1.43米,用整块埃及灰色花岗岩加工而成。柱头和柱础是白色大理石。大门两侧壁龛内原置奥古斯都像和他主管建筑的助手阿格里巴像。穹顶和廊柱原来覆盖镀金铜瓦,先被拜占廷皇帝掠去。后以铅瓦覆盖。柱廊的铜质天花于17世纪上半叶被拆走。
万神庙前本来有狭长的广场,地面比现在低2—3米,从广场正面进来,走向万神庙,庙前台阶很高,人们既看不到庙的穹顶,也看不到它的侧面,庙宇只向人展现大柱廊的正面。所以,设计者并没有刻意推敲穹顶和庙宇侧面的艺术形象。万神庙周以列柱,庙左右两侧有建筑物紧贴,所以外部艺术处理的重点在柱廊。广场从中世纪直到1874年,曾是一个鱼市场,庙的前柱廊里卖过鞋帽。16世纪,每年3月16日的圣约瑟夫节在这里举办画展,据说卖画倒是恢复了古意,因为阿格里巴在它的旧万神庙前廊也举办画展。长年累月下来,广场边上的柱廊没有了,房屋零乱,不成格局,广场地面填高了2—3米,万神庙的前廊只剩下几步台阶,正面失去了气势。现在庙前广场已彻底改建,列柱和庙左右的建筑物都已拆除。即使如此,万神庙依旧是保存得最完整的古罗马大型建筑。
三、建筑意义
早在希腊时期就已经有圆形庙宇,因为没有拱券结构技术,所以体量都不大,屋顶是伞形的。罗马也有希腊式圆形庙宇,不过罗马人的重大创造是用穹顶覆盖的圆形庙。公无前1世纪末,那波利附近海滨休养地马伊埃(Baiae)的圆庙,穹顶直径已经达到21.55米。但当时这种建筑毕竟数量很少,罗马建筑师还没有充分认识到穹顶的造型潜力,给它们设计出富有表现力的形象,所以万神庙的外部艺术还是按照传统以前面方形柱廊为主。甚至为了改善外形的比例,圆筒形墙的顶端向上延伸,挡住了穹顶下部分之一左右。一种崭新的造型可能性,被传统的审美习惯埋没,这是建筑史上常见的事。
穹顶所蕴含的巨大的造型可能性,一直要到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才被认识,并且创造出了极富艺术表现力的形象,那以后流行全欧洲,尤其到了19世纪,高举的穹顶几乎在欧美所有的大城市里占据了艺术中心的位置改变了城市的轮廓线。
古希腊和罗马早期的庙宇,艺术表现力都在外部,而万神庙却以内部空间的艺术表现为主。就万神庙本身而言,其内部结构的重要性已经超过了外部造型,也许正因为如此,柱廊部分才成为外部表现的重点。相比万神庙以前的建筑注重外部结构的表现,万神庙的建筑结构体现了一种变革。拱券技术的完善是万神庙建筑成功的必要因素之一,不过也正是通过建造万神庙使拱券技术的完善程度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混凝土的使用和建筑力学的结合使万神庙在整体的结构有浑然一体的效果。
万神庙主体建筑的美学风格可以概括为,简单而庄严崇高、神秘而宏伟富丽。内部结构的镀金铜饰件不仅因为重复的简单美而让人感到震撼,也从中看到富丽的堆砌。圆洞的设计把神像和天联系起来,这种神秘感是东西方宗教都在追求的,万神庙所展现的宏伟把这种神秘感扩大到一个相当的高度。柱廊的装饰虽然是沿袭了原有的形制,但是这些科林斯廊柱把圆形的主殿衬托的甚为庄严。
可以说万神庙宏伟的气势,复杂的结构和完善的功能展现了古罗马人的追求,是古罗马精神风貌在建筑上的反映。万神庙不仅保存了完好的建筑结构,还反映了古罗马对于神庙建筑的探索。
参考文献:
[1]陈志华.外国古建筑二十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1).
[2]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5).
[3](英)大卫·沃特金.傅果川等译.西方建筑史[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1).
关键词:万神庙;罗马;建筑;穹顶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8-0-02
坐落在罗马的古代建筑万神庙,又被翻译为万神殿,它的英文称呼是The Pantheon。万神庙不仅是一座庙宇,还是一座皇帝纪念物,它现在是天主教堂。在中世纪,教皇和教廷贵族是罗马全权的统治者,他们对古罗马留下来的“异教”文明毫不留情的有意破坏,万神庙作为教堂才有幸保留下来,逃过了这一劫。
一、历史变迁
万神庙的建造时间,一般被认为开始于公元118年,建成于128年左右,也有其他说法,有一种说法是建于120—124年之间。但是,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万神庙建于哈德良执政时期。早在公元前27年,罗马的执政官阿格里巴主持建造过一座万神庙,为纪念渥大维(即后来的奥古斯都)打败安东尼和克娄帕特拉而献给所有的神。那座设计为传统的长方形的万神庙在公元80年被焚毁。帝国时期的哈德良皇帝不仅喜欢建筑并且喜欢亲自设计建筑。他把万神庙重建为圆形,却在它的前面加了个矩形的柱廊,柱廊的檐壁上刻有早期神庙上的铭文,“M·AGRIPPA·L·F·TERTIUM·FECIT”,以至长期以来人们以为柱廊是阿格里巴万神庙的旧物。1892年,才发现柱廊从基础起,所有砖头上的年代印记都是在120—125年间,所以断定这柱廊其实也是哈德良时期造的。
609年,教皇博尼法斯四世把万神庙改建为教堂,奉献给圣母玛利亚和所有的殉道者。原来供奉在这里的罗马的神像都被毁掉了,中央最大的神橱里供上了圣母子的雕像,还从地下墓室里挖出了整整28车殉道者的骸骨运到万神庙。神橱和壁龛里陆续被画上天主教题材的壁画。这一切却并没有使万神庙完全摆脱中世纪被野蛮破坏的命运。667年(一说663年),拜占廷皇帝来到罗马,被罗马建筑的辉煌所震撼,竟剥走了万神庙穹顶上全部的镀金青铜板。直到735年,才被一位教皇用铅皮覆盖。在教皇滞留法国亚威农时期,罗马城发生内战,万神庙被当作堡垒。文艺复兴时期,人们重新认识到万神庙的价值,当时的意大利建筑师,都把它的建筑当作重要的学习对象。1453年,罗马元老院正式决议要保护万神庙和其他一些建筑物。16世纪中叶还重铸了它的铜门扇。但是,教皇乌尔班八世却把万神庙门廊里大梁上和天花板上的镀金铜板全都拆下来,铸成了圣彼得大教堂里圣彼得墓上三十多米高的罩亭和圣安琪儿堡垒的80门大炮。后来意大利独立后的的第一任国王维克多·埃马努埃莱二世在万神庙里造墓的时候,特意熔化了圣安琪儿堡垒的一尊大炮做装饰,以象征从教廷手中夺回了原属万神庙的青铜。这位乌尔班八世教皇还委任建筑师和雕刻家贝尔尼尼在万神庙门廊上两侧造一对钟塔,模仿中世纪的教堂,却被人们嘲笑它们是“贝尔尼尼的驴子耳朵”,1883年把它们拆掉了。这一时期的万神庙几乎又成了艺术家和建筑师的公墓,拉斐尔的墓就在一个壁龛里。19世纪晚期,意大利独立后的第一任和第二任的国王的墓都放在了万神里,万神庙于1980年被列入联合国世界遗产名录。
二、建筑结构
万神庙的结构简洁,形体单纯,其主体建筑是圆形的,顶上覆盖一个直径为43.3米的大穹顶,这个穹顶直到现在还是世上最大的,同时穹顶顶部矢高也是43.3米,因此支承穹顶的墙垣的高度大体等于半径。这样简单明确的几何关系使万神庙单一的空间显的显得完整统一。穹顶正中有一个圆形的大洞,其直径为8.9米,这是庙内惟一的采光口,光线从上面泻下,随着不同的时间变化,太阳光在庙里的光影显示出不同的景象,有一种天人相通的神圣气氛。古希腊和古罗马早期的神庙,艺术表现的重点在外部,从万神庙开始以内部空间的艺术表现力为主了。
万神庙的基础、墙和穹顶都用火山灰水泥制成的混凝土浇筑。作为骨料的石块,在下面的硬而重,在上面的软而轻,穹顶上部混凝土的比重只有基础比重的三分之二。基础底宽7.30米,墙和穹顶底部厚6米,从穹顶根部起,逐渐减薄,到穹顶上端只有1.5米厚。混凝土以那波利(Napoli)附近出产的天然火山灰为活性材料,以凝灰岩,多孔火山岩,碎砖浮石等等做骨料,这些骨料选用的巧妙合理,比较重的凝灰岩用在下部,多孔火山岩和碎砖用在中部,越往上所用的骨料越轻,到穹顶上部就使用浮石,混杂一些多孔火山岩。砖石拱券结构得到进一步的完善。用天然火山灰搅拌混凝土,强度很高,拱券结构因此不但节约材料和人工,而且可以大大增加跨度。这对古罗马建筑的成就起着决定的作用。
穹顶内表面作凹格以减轻重量,共5排,每排28个。穹顶抹灰,每个凹格中心原来可能有镀金的铜质玫瑰花。墙上除大门外有7个凹室。凹格和凹室的设置也能起到减少施工量和底层承重量的作用。墙里和穹顶里都有砖券,结构作用却并不明显,可能出于施工需要。墙面和穹顶都以水平划分为主,周围一致,与单一空间协调。墙面所有构件都用赭红大理石(上部于1747年改建,仅中央主凹室的左侧一小部分为原状)。地面中央微凸,主要用灰白色大理石。
万神庙正面有长方形柱廊,柱廊宽34米,深15.5米;有科林斯式柱16根,分3排,前排8根,中后排各4根。柱身高12.5米,底径1.43米,用整块埃及灰色花岗岩加工而成。柱头和柱础是白色大理石。大门两侧壁龛内原置奥古斯都像和他主管建筑的助手阿格里巴像。穹顶和廊柱原来覆盖镀金铜瓦,先被拜占廷皇帝掠去。后以铅瓦覆盖。柱廊的铜质天花于17世纪上半叶被拆走。
万神庙前本来有狭长的广场,地面比现在低2—3米,从广场正面进来,走向万神庙,庙前台阶很高,人们既看不到庙的穹顶,也看不到它的侧面,庙宇只向人展现大柱廊的正面。所以,设计者并没有刻意推敲穹顶和庙宇侧面的艺术形象。万神庙周以列柱,庙左右两侧有建筑物紧贴,所以外部艺术处理的重点在柱廊。广场从中世纪直到1874年,曾是一个鱼市场,庙的前柱廊里卖过鞋帽。16世纪,每年3月16日的圣约瑟夫节在这里举办画展,据说卖画倒是恢复了古意,因为阿格里巴在它的旧万神庙前廊也举办画展。长年累月下来,广场边上的柱廊没有了,房屋零乱,不成格局,广场地面填高了2—3米,万神庙的前廊只剩下几步台阶,正面失去了气势。现在庙前广场已彻底改建,列柱和庙左右的建筑物都已拆除。即使如此,万神庙依旧是保存得最完整的古罗马大型建筑。
三、建筑意义
早在希腊时期就已经有圆形庙宇,因为没有拱券结构技术,所以体量都不大,屋顶是伞形的。罗马也有希腊式圆形庙宇,不过罗马人的重大创造是用穹顶覆盖的圆形庙。公无前1世纪末,那波利附近海滨休养地马伊埃(Baiae)的圆庙,穹顶直径已经达到21.55米。但当时这种建筑毕竟数量很少,罗马建筑师还没有充分认识到穹顶的造型潜力,给它们设计出富有表现力的形象,所以万神庙的外部艺术还是按照传统以前面方形柱廊为主。甚至为了改善外形的比例,圆筒形墙的顶端向上延伸,挡住了穹顶下部分之一左右。一种崭新的造型可能性,被传统的审美习惯埋没,这是建筑史上常见的事。
穹顶所蕴含的巨大的造型可能性,一直要到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才被认识,并且创造出了极富艺术表现力的形象,那以后流行全欧洲,尤其到了19世纪,高举的穹顶几乎在欧美所有的大城市里占据了艺术中心的位置改变了城市的轮廓线。
古希腊和罗马早期的庙宇,艺术表现力都在外部,而万神庙却以内部空间的艺术表现为主。就万神庙本身而言,其内部结构的重要性已经超过了外部造型,也许正因为如此,柱廊部分才成为外部表现的重点。相比万神庙以前的建筑注重外部结构的表现,万神庙的建筑结构体现了一种变革。拱券技术的完善是万神庙建筑成功的必要因素之一,不过也正是通过建造万神庙使拱券技术的完善程度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混凝土的使用和建筑力学的结合使万神庙在整体的结构有浑然一体的效果。
万神庙主体建筑的美学风格可以概括为,简单而庄严崇高、神秘而宏伟富丽。内部结构的镀金铜饰件不仅因为重复的简单美而让人感到震撼,也从中看到富丽的堆砌。圆洞的设计把神像和天联系起来,这种神秘感是东西方宗教都在追求的,万神庙所展现的宏伟把这种神秘感扩大到一个相当的高度。柱廊的装饰虽然是沿袭了原有的形制,但是这些科林斯廊柱把圆形的主殿衬托的甚为庄严。
可以说万神庙宏伟的气势,复杂的结构和完善的功能展现了古罗马人的追求,是古罗马精神风貌在建筑上的反映。万神庙不仅保存了完好的建筑结构,还反映了古罗马对于神庙建筑的探索。
参考文献:
[1]陈志华.外国古建筑二十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1).
[2]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5).
[3](英)大卫·沃特金.傅果川等译.西方建筑史[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