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若“移情”更见美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ei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次教学郁达夫的名篇《故都的秋》时,耳畔萦绕着、口中回旋着的都是“清”、“静”、“悲凉”,作者笔下的秋景真是如此吗?对于这个问题,在这一轮的教学中才有了点自己的看法。
  一、静
  《故都的秋》是一篇写景散文,所以在梳理课文时我们习惯列出五幅秋景图,分别是:秋晨小院、秋槐落蕊、秋蝉残鸣、秋雨话凉和秋日胜果。就秋蝉残鸣而言,许多评者都说有衰亡的气息,若孤立起来看“秋蝉的衰弱的残声”这个开首,真真是衰亡的残声。秋蝉比不得夏蝉生命力旺盛,它的状态是接近生命的尾声,并且作者又用了“衰弱”“残声”这样的字眼,这一切俨然把我们带进气息奄奄的氛围。但紧接着就有“是北国的特产”、“啼唱”、“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等描写,从这些语句中笔者倒觉得郁达夫对它们怀有款款的爱意,觉得它们甚是可爱,反而感觉不到“衰亡”的气息。若落实到体现秋味的“清”、“静”、“悲凉”的话,“静”勉强入选,因为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二、奇
  在“秋雨话凉”中作者说:“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紧接着文章就落实到了“奇”上。的确很奇,风来雨到,雨则是点到即止,笔法很是“调皮”,但似乎没有阐释“有味”、“更像样”。起初便觉得作者这样写是有为排比而排比的嫌疑,但来来回回又读了数遍,才终觉“有味”,也“更像样”。原来是因雨奇而觉得有味,继而觉得“更像样”。
  秋果图在作者笔下亦是“奇”的,“奇”在角角落落哪儿都是它们生长的乐土,又“奇”在不是果实成熟时最美,而是成熟到八九分时是北国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中最好的时节。这一“奇”对表现北国秋的“清”、“静”、“悲凉”,又有怎样的功用?从字面来看,本图全不见悲凉,反见色彩缤纷,一片殷实。若讲解时还牵强附会“清”、“静”、“悲凉”,岂不可笑?有见地的学生也是断断不会接受的。它虽然不具备作者首段里的秋味,但和作者深爱北国秋的感情是一脉相承的。而且笔者倒觉得作者写得越是一片祥和,越能凸显内心的悲凉。身处南国不能易“尝”北国秋味的人,看到北国之秋这一番盛景,生出悲凉之感亦是情理之中的。
  三、意
  综观这几幅摹写故都秋景的画面,不难发现作者的情感是缘景而喜的。文章首段点明秋味后,紧接着就把这种味道弥漫在秋晨小院中。有碧空万里和飞翔的驯鸽,有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有不仅细数日光还静对牵牛花的品茶人,还有那破屋、破壁和疏落细长的秋草等。到秋槐落蕊中就不是那么充分了,只有落蕊的脱离生命和扫街者落寞的背影。再到秋蝉—秋雨—秋果,前面已有体现就不再赘述了。这样一个情感轨迹正暗合作者颂秋的心意。这般景象,这般费劲周折才“饱尝”到的秋味,让作者看后愈品愈心酸,以致于涕泗滂沱。也正因此时饱尝北国秋景,才使情绪由悲转喜。
  一般来说,散文都是以情驭景的,但这篇散文并非如此。联系作者其人以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分析,郁达夫应是先有悲凉之情,本欲选些悲凉之景来传达胸中悲意的,但看着看着、选着选着这种悲情反而“跑偏了”,就是说本想以情驭景,却没驾驭住自己的情感,笔者到觉得这更见颂秋之功效。
  围绕《故都的秋》笔者说了这么许多,或许有很多人会反驳说:“如果《故都的秋》是个特殊的个例,你的观点就站不住脚了。”是的,笔者也如此思考甚至怀疑过,不过幸好笔者的论据不是单薄羸弱的。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就足以验证笔者的观点。文章的开篇朴实无华的:“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一句就是作品抒情线索的缘起,很明显朱自清先生是带着忧愁出发的。“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他希望从忧愁中解脱,哪怕是片刻的宁静,所以只身来到荷塘沐浴着月色。他在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像裙,裙又是“亭亭的舞女的”;花是“袅娜”地开着,“羞涩”地打着朵儿;花香似“歌声”,光与影如“名曲”。荷塘月色是美妙温馨的,这样的景色当然能给人以喜悦,作者也得到了暂时的解脱,从中我们也看到了景物“移情”的功效。
  无独有偶,再看《囚绿记》中的几段文字,也可证明笔者的看法。“我瞥见这绿影,感觉到一种喜悦”,“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我开始了解渡越沙漠者望见绿洲的欢喜,我开始了解航海的冒险家望见海面飘来花草的茎叶的欢喜”。
  以上是笔者用一颗对学生负责的心写的一点反思,希望能切实有效地为他们服务。
  作者单位: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孙疃中学(235121)
其他文献
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已经融入了太多的教学元素,失去了教学原生态下的高效率。多媒体的引入,合作学习的展开,让原本集中高效的课堂变得鱼目混杂。很多教学方法虽然看上去新颖,但是实际运用起来却不能实现教学的目标和计划。这些复杂多样的语文教学方法已经让语文课堂失去了原有的教学效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性是提高了,但却是用在了聊天和谈论一些与教学无关的事情上,而不是学习本身。多媒体的引用让视觉和听觉都
期刊
三维目标的制定体现着施教者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思路,并对以此展开的教学活动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本文以苏教版八年级上《父母的心》为例,呈现笔者教学过程中选择、修订并最终确定教学目标的过程。  一、自主备课,选择教学目标  《父母的心》讲述的是在一艘轮船上一对父母因为家境贫困将自己的孩子送给贵妇人,又不断反悔、调换并最终全家团圆的故事。故事情节一波三折,跌宕起伏,在曲折的情节变换中表现了父母对孩子的浓浓深
期刊
古诗有云:“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意思是,只是拨动了两三下琴弦,还未成一首曲子却先将曲子想要表达的情感表达了出来。应用于教育教学领域,则指明了课堂导入的重要作用。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必须对此环节引起高度重视和重点关注,做到对导入环节进行精心、巧妙地设计,消除学生的心理杂念和烦恼情绪,使学生学习注意力迅速集中,对课程内容的学习做到满腔热情和饶有兴趣,从而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之效。  一、
期刊
引导是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更是一门艺术。有效的引导给人如沐春风、渐入佳境的美感。下面笔者以两堂课的引导为例,谈谈语文课堂教学的引导艺术。  【案例呈现】  例一:唐老师在执教鲁迅先生的散文《藤野先生》时,设计了六个角度来分析藤野先生的形象。分别是概括事件初识人物、揣度词句感受人物、联系背景体会人格、在离别中感受别样情怀、在回忆中增添勇气、久别重逢诉说离情,在紧凑的引导和答案的硬性呈现
期刊
为了贯彻和执行新课改理念,要求初级中学的语文课堂教学进行深刻的改革。改变以往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将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中的学习主体,实现教学相长,建立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主动依存关系。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可以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培养初中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性,使初中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一、激发学习积极性,点燃课堂氛围  在语文教学中,老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导师,和学生一起做的事就是学习,老师要抓住一
期刊
古诗词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精华,也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曾说:“不学诗,无以言。”然而由于文字深奥难懂,对于古诗词的深入解读一直是阅读教学的一大难点。笔者结合自己《相见欢》的教学实践,借鉴杜甫《望岳》的层次,自远而近,由表及里,逐步引导学生进行古诗词的解读和鉴赏。  一、立足“远望”  杜甫的《望岳》 起笔于“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的远望,他从大处着笔,传神地写出了自己乍望泰山的
期刊
魏书生老师曾和学生讨论怎样搞好语文教学的问题,有学生说,语文课有点像“豆腐”,水分很大,晾干了真东西不多;有的说语文课讲一节也行,两节也行,三节、四节还有话可说。魏书生的弟子和魏老师一样,说话幽默,但在戏言中却说出了我们语文课长期存在的弊病:不够精约。何谓精约?用时髦的字眼说,精约美就是:运用最少的词语去传递最多、最大的信息量。一句话,整节语文课是“生命情调最直接、最实质、最强烈、最尖锐、最单纯而
期刊
上了多年的语文课,仔细想来,要让学生学好语文,单纯地注重课堂教学不行,还得多分析学生、了解学生,结合学生的实际进行相应的引导,尤其是针对“学困生”。这些学生虽然有缺点,但也有优点,只是成绩稍差,属于“学困生”,更应该得到教师的关心和帮助。语文本身就是一门富有人文性的课程,关注学困生,摒弃“批评+教育”的方式,多给予他们帮助和引导,这样才能让语文教学更加有效。  一、多给予鼓励,培养其自信  所谓“
期刊
完美的收束可以使乐曲或具有“四弦一声如裂帛”的震撼力,或产生“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感染力,作文亦是如此。要想写好一篇形神兼备、意蕴深刻的考场佳作,一个完美的結尾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  在学生作文的结尾中,经常出现以下情况:或画蛇添足,无病呻吟;或拖泥带水,反复啰嗦;或空喊口号,空发议论;或主旨浅显,淡而无味……这些败笔严重地影响了作文的整体效果,使之与高分失之交臂。  把完美的作文结尾说成“豹尾”
期刊
辛弃疾,南宋著名文学家,以词见长,存词600余首,词风刚劲豪放。这一词风或许与他早年起兵抗金的经历密不可分。其实,除为豪放词外,他于婉约词的尝试同样也彰显了他作为南宋大家独具的艺术功力。  《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和《青玉案·元夕》是他婉约词的两首代表作。这里我们以《摸鱼儿》为例进行赏析。  作者写此词时40余岁,又值1179年的暮春,春残花落,满目伤情,不禁令作者心潮澎湃、浮想联翩。想及自己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