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子黄熟时

来源 :青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son_r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暮春的午后,田野寂寂无人,万物拔节生长。如果凝神细听,会听到藤蔓游走在竹架上的声音;会听到麦子吸吮大地乳汁的声音;会听到流云拂过山峦的声音。天地辽阔,生命的喜悦都在这些不管不顾的植物体内蓬勃生发。
  俯身在田里撸下一小撮麦穗,双手搓揉,吹去表面的浮皮和尚且柔软的青芒,放入口中咀嚼。灌了浆的麦仁有一股清香的甜味,嚼到麸皮与面浆分离,吐出麸皮,单留下面浆继续嚼,嚼出韧劲,用舌头将它裹成团,然后上唇和舌面共同协作,压扁,舌头卷成孔道,舌尖顶着面皮的中心部位,轻轻地、缓缓地、匀匀地送出一股气流,双唇之间就冒出一个又大又圆又白的泡泡,这是贫瘠年代乡村孩子特有的福利——土法炮制的泡泡糖,吹腻了还可以吞下肚子充饥。乡村的孩子们常常在一起比试,看谁的泡泡吹得又大又圆又经久不破。
  小满过后二十天左右,就是芒种节气,此时麦子成熟,正值江南多雨时节,抢割、抢运、抢脱粒。“春争日,夏争时”,为夏播作物的播种争取时间,以保证到秋季有足够的生长周期。
  新麦磨出的面粉散发出一种独特的香气,是日光蒸腾下的青草香。本地古吴语系方言中面粉与“雪”的方言同音。用面粉做的食物统称为“雪食”,取其色白近雪之意。其实不含添加剂的面粉也不是雪白的白,而是透着一种淡乳的黄。尤其用它发面做馒头、粑粑、锅边馍,都呈现出一种淡淡的乳黄色,散发着酒曲的香,混合着胚芽的甜,不是现在市面上雪白的馒头可比的风味。
  妈妈做手擀面时,会在和面的环节加入几只搅匀的鸡蛋液,面团和得很硬,开始揉起来很费力,反复地揉捏之后,面团才变得松软。这时候将面团盖上拧干的湿布,静置十五至三十分钟,再反复揉捏一会儿,就可以擀面了。
  我们家乡用的是一米多长的擀面杖,妈妈将面团放在干净的方桌上,桌面薄薄地撒了些干粉,一根擀面杖来来回回反反复复不知要碾压多少次,面团越擀越大,越擀越薄,最后几乎和方桌一般大小了。擀面的过程中还要根据面粉的湿度再撒些干粉,免得粘连。我们三个孩子围在桌边,看妈妈的擀面杖将面皮一层层地滚到桌子对面,又从对面一层层滚到面前。在墙上钟摆摇晃中,夏日傍晚的光线斜照在妈妈身上,头发上毛毛地绒着金色,汗珠里也映着一点夕晖。这一刻的记忆,是地老天荒的温暖。
  面终于擀好,折叠成均匀的扇形,妈妈拿出磨得锃亮的菜刀,将摞起的面皮切成几大块,然后用砧板将面皮细细切过,抖开就是长长的面条。此时饭锅内水已沸腾,面条一溜进锅内就咕嘟咕嘟地翻滚。妈妈的手擀面只要浇上一勺酱油,淋上几点香油,不需要任何浇头,吸溜吸溜就滑进肚子里,真是咸香顺滑畅快无比。现在市面林林总总花色各异机轧的手擀面,哪里及得上妈妈的面条一半的滋味?那是小麦经历春夏秋冬生长的记忆;是妈妈用擀面杖碾擀时间的记忆,是孩子的味蕾对美食的渴望得到满足的记忆。
  二十四节气都有对应的习俗。立秋时节,要啃秋——吃西瓜,意味着与夏季作最后的告别。集体农业时代几乎没有什么经济作物,西瓜也要到城里去买。经济拮据,父母不会有多余的闲钱给孩子买零食。为了应节,妈妈们发明了秋果,给孩子们解馋,也算完成了一种仪式。秋果做法简单,孩子长到七八岁,就可以自己动手做。
  姐姐是制作秋果的主力军。小时候,她负责和面揉面,加一点点糖精水(糖精放多了发苦不好吃),有淡淡的甜味就行,面團揉熟了,揪成一个个小块。我做接下来的工序,将小块面团搓成长条,压扁,用剪刀斜剪成一个个小小的三角果。弟弟也来帮忙,他剪得七大八小,被我夺了剪刀命他待着不要乱动。秋果要剪得大小均匀一致,这样炒制的时间才没有差池,否则小的焦,大的生。秋果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七八岁的孩子指头样大小最好:太小还没嚼出滋味就没有了,太大不易炒熟。
  剪满一筛子,放在日头里晒。立秋的风燥,太阳又烈,几个小时下来,秋果表皮就结了硬壳,里面还是软的。妈妈做工回来,将灶膛点上火,锅热之后倒入秋果,改用温火保持锅温,不时翻炒,保证受热均匀,炒至表皮金黄,秋果熟了,咬在嘴里,咯嘣脆,又香又甜!讲究的人家会用油炸,那样更酥脆。但我偏爱炒制的秋果,没有菜籽油香味的覆盖,吃起来是最本真的麦香。长大以后,吃过很多香甜的点心,但味蕾还是留恋着秋果的滋味。
  对小麦的记忆是一趟味觉的旅程。循着食物的味道往前追溯,距今七千年前,麦子还是生长在两河流域的野草:野生一粒麦。生活在那里的古中东人发现了它的食用价值,加以培育进化,在时间浩荡的长河里,它先后两次与“拟斯卑尔脱山羊草”和“粗山羊草”杂交,最终进化成现在的小麦。时间又往后移了三千年,它飘洋过海来到中国的山东,从此在这片黄土地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与这片土地上原生的稷、黍一起共同哺育了黄河流域的文明。
  初时的小麦,没有精加工,仅取麦仁蒸食或煮食,称之为“麦米”。一直到东汉时期,出现了磨,人们将麦仁磨成粉,吃面食才普遍起来,面食的品种也随之增多。今日的烧饼、面条、馒头、饺子等在光阴的更迭中曾以不同的名目相继登上中国人的餐桌。
  我虽然生长在乡间,却是个不谙农事的人。由于父母都有工作,家中又无田地老人,所以对农村的风俗人情、农历、农谚、二十四节气等知之甚少。只不过不至于把麦子当韭菜,闹出像城里同学写作文“学雷锋做好事,三月份帮助农民伯伯割稻子”之类。所有关于农村生活的记忆都只是些零碎的片段。
  麦花是什么样子?我没有见过。古诗云: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母亲告诉我,麦花花期极短,只有五至三十分钟,真是刹那芳华。面团发酵时散发一股幽幽的香气,无端地觉得那里寄居着麦花的灵魂。
  记忆里冬天就有小麦了,灰塌塌的一团,是经冬未死的草。春风一吹,它就缓过劲来,绿油油一片,几场春雨下来,就波涛浪涌一般。“春雨贵如油”,是送给麦子和油菜的佳酿吧!
  妈妈告诉我:小麦分为“冬小麦”和“春小麦”,长江中下游地区种植的是冬小麦。今年夏天的麦收,始于去年十月的播种,也就是说小麦九个月的生命却经历了“春夏秋冬”的考验。
  电话里,我问妈妈:小麦是不是很好种?只要撒撒种子就行!妈妈说,哪里有那么容易得来的粮食?稻子收割后,晒几天,就要赶紧犁地、耙地、铲地、整地、施肥、浸种、撒种、盖上草灰,十几二十天后,麦苗出出来,要松地、施肥水、间苗……春天里要除草、杀虫、施肥……我被她一口气的描述惊得暗地咂舌。
  麦子一年年黄了,村里那些叫麦香、麦秀、麦苗的女子也一年年老了。麻雀在金色的麦田里觅食,合欢花开得袅袅生烟,杏子、桃子、李子热热闹闹地挤满了枝头。原野苍苍,天风浩荡,就是这样壮阔的人世啊!
其他文献
怀中有瓷,她就拥有了  无限江山,拍身、上底  整理内壁,直到打下印章  一把壶来之不易,我爱上了  她掌心里那把壺的温度  以及她怀中隐约的山峦  在古南街,每一处店铺  都让我心生柔软,比如  这个打磨陶瓷的女人  她比怀抱里的那把壶  绷的更紧,时刻让我担心  她也会有崩溃的可能  有时候,她也会休憩一下  微微合上了眼睛,如同  一朵睡莲,在夜幕四合时  轻轻闭上了眼睑,更多时候  她都在
期刊
一个新名词“内容提供者”出现了,尽管在批评领域内这个词带有反讽意味,但必须承认,它已经是某一维度的场合内的合法用词。  我想,这很容易将其认证为资本主义时代的某某特征,这没错,但快速地归咎于资本未免太严肃了。“内容提供者”这个名词的出现,是一种揭示,它告诉我们实质上作家所处的位置,在一个结构体系中,他是谁。世界上有极少数职业是以精神和人格的轻微分裂为代价(或者说荣誉)的,作家是其中之一。  既然有
期刊
父亲的第一行诗是关于我母亲  他在一片土地里种下麦子  又在一片天蓝种下一朵不散的云  他想过风调雨顺之前,是一场干旱与一场水灾  并沒有准备一个多大的粮仓  只有一只碗,两双筷子  父亲的第二行诗是关于姐姐  做了父亲就是一个怎样的人了呢?  “我就不敢属于我自己了”,是一个种子所需要  扎疼的土壤,于是松软  父亲的第三行诗关于我  这是月亮给予我的,可以回到故乡的方式  那童年里的我又回来了
期刊
1  他十九岁那年,跟随井队在内蒙古乌审旗一个荒凉偏僻的井场施工。那地方可真是荒凉啊,四周都是寸草不生的荒滩,看不见人烟,最近的一个村子也隔着一公里远。  井队太无聊了,一群汉子下了班以后无所事事,要么打牌,要么喝酒,要么睡觉。带过来的酒很快喝完了,他们就偷偷跑到最近的那个村子里去买酒喝。  村头开了一家小卖铺,是村里唯一的商店,也是方圆几公里内唯一的商店。他年纪小,总被师傅们打发着去买酒。师傅们
期刊
朋友,你知道禾木吗?  禾木?或许你会说是庄稼与木头。不不,禾木是新疆的一处仙境。  当初看旅游行程的时候,我并没有把禾木看成是一个景点,只是把它当成去喀纳斯湖的一个经停地。导游那天也只是说晚上住禾木。喀纳斯湖的名声太响了,禾木是什么地方,我们不知道,也从未听说过它的名字,然而它却给了我们一个大大的惊喜。  下午四点半的时候,我们从布尔津的五彩滩出发,一路向北,往喀纳斯而去。导游说这段行程大约需要
期刊
柿子,是江南秋天里最常见不过的水果,农村上随处可见,我家老屋前就栽有几棵柿树。柿子虽说现在不稀罕,但在我的童年时候,却是一种美味。  儿时比较淘气,曾爬上树偷采,一口咬下去,满嘴的涩即使吐出来也很难消除掉。于是就等待秋风来临,枝头红遍。最先等来的是一些麻雀,把最红的那些柿子啄个稀巴烂,剩下的那种外表橙红的依然是难以咽下。我曾捡起麻雀啄后落地的柿子,尝了尝,甜甜的没有涩涩的味道,于是感叹人的后知后觉
期刊
无想山,蝴蝶今何在  那日再去山中,山无语树无语水无语,天地清澈。有斜斜的光,有蔚然的影,停在窗外。一只蝴蝶就那样来到窗前,隔着玻璃,能够看到雨落晚霞。它慢慢地飞,飞过整扇窗,似乎要求我看见它全部的斑斓。但它仍然向后飞去,不伫不歇,不照顾你的贪。我只有用回望的方式去想它,想它飞过草,飞过天池的水,飞过它可能喜欢的那些枝头。  每一只蝴蝶都该有自己的信条,那是不是:我们只是飞,飞翔就是所有,所有就是
期刊
舒晋瑜:中华读书报总编辑助理  张 平:中国文联副主席、著名作家  舒晋瑜:您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就文学创作,初学写作,您受到了哪些方面的影响?  张平:山西当代的作家,特别是50后60后的作家,受赵树理、马烽、西戎、孙谦、束为、胡正等老一辈作家的影响比较大,这些老作家是后来一直被中国文坛认可和称誉的“山药蛋”派作家群。在建国十七年的文学创作中,这些作家曾占有主流地位,在全国产生过重大影响。我们几乎
期刊
吃完早饭,李增福准备去上班。  刚推出电动车,接到电话让他在家继续休息等通知。这个月已是下旬了,加起来上了不到十天的班。哎,又拿不到什么钱了!他不由在心里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  三年前他与爱人春芬双双从原单位下岗了。这年头只要肯吃苦,就不愁找不到工作。俗话说“十字街头饿死懒汉”,勤快人总有活路。春芬很快找了份在食堂烧饭的活,一天忙早餐、午餐两顿,下午点把钟就到家了。在家歇不住,又去找了份家政的活,
期刊
出嫁时,带了几样嫁妆、几本书、一枚祖传的铜钱和一沓书信,我爸给的。  我爸是个粗枝大叶的男人,印象中,他从未给我买过一件衣服、一双鞋子。初二那年,他竟给我买了一套精编版的《三言二拍》和两支钢笔。图书馆的书泛黄了书页,一个乡下孩子,我从未见过包装如此精美的图书,于是天天带到班级里借给同学们看。书从一个同学手里传到另一个同学手里,最后借给了谁,我也不知道。我不敢告诉我爸,然而,这世上有许多事,你越想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