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暮春的午后,田野寂寂无人,万物拔节生长。如果凝神细听,会听到藤蔓游走在竹架上的声音;会听到麦子吸吮大地乳汁的声音;会听到流云拂过山峦的声音。天地辽阔,生命的喜悦都在这些不管不顾的植物体内蓬勃生发。
俯身在田里撸下一小撮麦穗,双手搓揉,吹去表面的浮皮和尚且柔软的青芒,放入口中咀嚼。灌了浆的麦仁有一股清香的甜味,嚼到麸皮与面浆分离,吐出麸皮,单留下面浆继续嚼,嚼出韧劲,用舌头将它裹成团,然后上唇和舌面共同协作,压扁,舌头卷成孔道,舌尖顶着面皮的中心部位,轻轻地、缓缓地、匀匀地送出一股气流,双唇之间就冒出一个又大又圆又白的泡泡,这是贫瘠年代乡村孩子特有的福利——土法炮制的泡泡糖,吹腻了还可以吞下肚子充饥。乡村的孩子们常常在一起比试,看谁的泡泡吹得又大又圆又经久不破。
小满过后二十天左右,就是芒种节气,此时麦子成熟,正值江南多雨时节,抢割、抢运、抢脱粒。“春争日,夏争时”,为夏播作物的播种争取时间,以保证到秋季有足够的生长周期。
新麦磨出的面粉散发出一种独特的香气,是日光蒸腾下的青草香。本地古吴语系方言中面粉与“雪”的方言同音。用面粉做的食物统称为“雪食”,取其色白近雪之意。其实不含添加剂的面粉也不是雪白的白,而是透着一种淡乳的黄。尤其用它发面做馒头、粑粑、锅边馍,都呈现出一种淡淡的乳黄色,散发着酒曲的香,混合着胚芽的甜,不是现在市面上雪白的馒头可比的风味。
妈妈做手擀面时,会在和面的环节加入几只搅匀的鸡蛋液,面团和得很硬,开始揉起来很费力,反复地揉捏之后,面团才变得松软。这时候将面团盖上拧干的湿布,静置十五至三十分钟,再反复揉捏一会儿,就可以擀面了。
我们家乡用的是一米多长的擀面杖,妈妈将面团放在干净的方桌上,桌面薄薄地撒了些干粉,一根擀面杖来来回回反反复复不知要碾压多少次,面团越擀越大,越擀越薄,最后几乎和方桌一般大小了。擀面的过程中还要根据面粉的湿度再撒些干粉,免得粘连。我们三个孩子围在桌边,看妈妈的擀面杖将面皮一层层地滚到桌子对面,又从对面一层层滚到面前。在墙上钟摆摇晃中,夏日傍晚的光线斜照在妈妈身上,头发上毛毛地绒着金色,汗珠里也映着一点夕晖。这一刻的记忆,是地老天荒的温暖。
面终于擀好,折叠成均匀的扇形,妈妈拿出磨得锃亮的菜刀,将摞起的面皮切成几大块,然后用砧板将面皮细细切过,抖开就是长长的面条。此时饭锅内水已沸腾,面条一溜进锅内就咕嘟咕嘟地翻滚。妈妈的手擀面只要浇上一勺酱油,淋上几点香油,不需要任何浇头,吸溜吸溜就滑进肚子里,真是咸香顺滑畅快无比。现在市面林林总总花色各异机轧的手擀面,哪里及得上妈妈的面条一半的滋味?那是小麦经历春夏秋冬生长的记忆;是妈妈用擀面杖碾擀时间的记忆,是孩子的味蕾对美食的渴望得到满足的记忆。
二十四节气都有对应的习俗。立秋时节,要啃秋——吃西瓜,意味着与夏季作最后的告别。集体农业时代几乎没有什么经济作物,西瓜也要到城里去买。经济拮据,父母不会有多余的闲钱给孩子买零食。为了应节,妈妈们发明了秋果,给孩子们解馋,也算完成了一种仪式。秋果做法简单,孩子长到七八岁,就可以自己动手做。
姐姐是制作秋果的主力军。小时候,她负责和面揉面,加一点点糖精水(糖精放多了发苦不好吃),有淡淡的甜味就行,面團揉熟了,揪成一个个小块。我做接下来的工序,将小块面团搓成长条,压扁,用剪刀斜剪成一个个小小的三角果。弟弟也来帮忙,他剪得七大八小,被我夺了剪刀命他待着不要乱动。秋果要剪得大小均匀一致,这样炒制的时间才没有差池,否则小的焦,大的生。秋果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七八岁的孩子指头样大小最好:太小还没嚼出滋味就没有了,太大不易炒熟。
剪满一筛子,放在日头里晒。立秋的风燥,太阳又烈,几个小时下来,秋果表皮就结了硬壳,里面还是软的。妈妈做工回来,将灶膛点上火,锅热之后倒入秋果,改用温火保持锅温,不时翻炒,保证受热均匀,炒至表皮金黄,秋果熟了,咬在嘴里,咯嘣脆,又香又甜!讲究的人家会用油炸,那样更酥脆。但我偏爱炒制的秋果,没有菜籽油香味的覆盖,吃起来是最本真的麦香。长大以后,吃过很多香甜的点心,但味蕾还是留恋着秋果的滋味。
对小麦的记忆是一趟味觉的旅程。循着食物的味道往前追溯,距今七千年前,麦子还是生长在两河流域的野草:野生一粒麦。生活在那里的古中东人发现了它的食用价值,加以培育进化,在时间浩荡的长河里,它先后两次与“拟斯卑尔脱山羊草”和“粗山羊草”杂交,最终进化成现在的小麦。时间又往后移了三千年,它飘洋过海来到中国的山东,从此在这片黄土地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与这片土地上原生的稷、黍一起共同哺育了黄河流域的文明。
初时的小麦,没有精加工,仅取麦仁蒸食或煮食,称之为“麦米”。一直到东汉时期,出现了磨,人们将麦仁磨成粉,吃面食才普遍起来,面食的品种也随之增多。今日的烧饼、面条、馒头、饺子等在光阴的更迭中曾以不同的名目相继登上中国人的餐桌。
我虽然生长在乡间,却是个不谙农事的人。由于父母都有工作,家中又无田地老人,所以对农村的风俗人情、农历、农谚、二十四节气等知之甚少。只不过不至于把麦子当韭菜,闹出像城里同学写作文“学雷锋做好事,三月份帮助农民伯伯割稻子”之类。所有关于农村生活的记忆都只是些零碎的片段。
麦花是什么样子?我没有见过。古诗云: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母亲告诉我,麦花花期极短,只有五至三十分钟,真是刹那芳华。面团发酵时散发一股幽幽的香气,无端地觉得那里寄居着麦花的灵魂。
记忆里冬天就有小麦了,灰塌塌的一团,是经冬未死的草。春风一吹,它就缓过劲来,绿油油一片,几场春雨下来,就波涛浪涌一般。“春雨贵如油”,是送给麦子和油菜的佳酿吧!
妈妈告诉我:小麦分为“冬小麦”和“春小麦”,长江中下游地区种植的是冬小麦。今年夏天的麦收,始于去年十月的播种,也就是说小麦九个月的生命却经历了“春夏秋冬”的考验。
电话里,我问妈妈:小麦是不是很好种?只要撒撒种子就行!妈妈说,哪里有那么容易得来的粮食?稻子收割后,晒几天,就要赶紧犁地、耙地、铲地、整地、施肥、浸种、撒种、盖上草灰,十几二十天后,麦苗出出来,要松地、施肥水、间苗……春天里要除草、杀虫、施肥……我被她一口气的描述惊得暗地咂舌。
麦子一年年黄了,村里那些叫麦香、麦秀、麦苗的女子也一年年老了。麻雀在金色的麦田里觅食,合欢花开得袅袅生烟,杏子、桃子、李子热热闹闹地挤满了枝头。原野苍苍,天风浩荡,就是这样壮阔的人世啊!
俯身在田里撸下一小撮麦穗,双手搓揉,吹去表面的浮皮和尚且柔软的青芒,放入口中咀嚼。灌了浆的麦仁有一股清香的甜味,嚼到麸皮与面浆分离,吐出麸皮,单留下面浆继续嚼,嚼出韧劲,用舌头将它裹成团,然后上唇和舌面共同协作,压扁,舌头卷成孔道,舌尖顶着面皮的中心部位,轻轻地、缓缓地、匀匀地送出一股气流,双唇之间就冒出一个又大又圆又白的泡泡,这是贫瘠年代乡村孩子特有的福利——土法炮制的泡泡糖,吹腻了还可以吞下肚子充饥。乡村的孩子们常常在一起比试,看谁的泡泡吹得又大又圆又经久不破。
小满过后二十天左右,就是芒种节气,此时麦子成熟,正值江南多雨时节,抢割、抢运、抢脱粒。“春争日,夏争时”,为夏播作物的播种争取时间,以保证到秋季有足够的生长周期。
新麦磨出的面粉散发出一种独特的香气,是日光蒸腾下的青草香。本地古吴语系方言中面粉与“雪”的方言同音。用面粉做的食物统称为“雪食”,取其色白近雪之意。其实不含添加剂的面粉也不是雪白的白,而是透着一种淡乳的黄。尤其用它发面做馒头、粑粑、锅边馍,都呈现出一种淡淡的乳黄色,散发着酒曲的香,混合着胚芽的甜,不是现在市面上雪白的馒头可比的风味。
妈妈做手擀面时,会在和面的环节加入几只搅匀的鸡蛋液,面团和得很硬,开始揉起来很费力,反复地揉捏之后,面团才变得松软。这时候将面团盖上拧干的湿布,静置十五至三十分钟,再反复揉捏一会儿,就可以擀面了。
我们家乡用的是一米多长的擀面杖,妈妈将面团放在干净的方桌上,桌面薄薄地撒了些干粉,一根擀面杖来来回回反反复复不知要碾压多少次,面团越擀越大,越擀越薄,最后几乎和方桌一般大小了。擀面的过程中还要根据面粉的湿度再撒些干粉,免得粘连。我们三个孩子围在桌边,看妈妈的擀面杖将面皮一层层地滚到桌子对面,又从对面一层层滚到面前。在墙上钟摆摇晃中,夏日傍晚的光线斜照在妈妈身上,头发上毛毛地绒着金色,汗珠里也映着一点夕晖。这一刻的记忆,是地老天荒的温暖。
面终于擀好,折叠成均匀的扇形,妈妈拿出磨得锃亮的菜刀,将摞起的面皮切成几大块,然后用砧板将面皮细细切过,抖开就是长长的面条。此时饭锅内水已沸腾,面条一溜进锅内就咕嘟咕嘟地翻滚。妈妈的手擀面只要浇上一勺酱油,淋上几点香油,不需要任何浇头,吸溜吸溜就滑进肚子里,真是咸香顺滑畅快无比。现在市面林林总总花色各异机轧的手擀面,哪里及得上妈妈的面条一半的滋味?那是小麦经历春夏秋冬生长的记忆;是妈妈用擀面杖碾擀时间的记忆,是孩子的味蕾对美食的渴望得到满足的记忆。
二十四节气都有对应的习俗。立秋时节,要啃秋——吃西瓜,意味着与夏季作最后的告别。集体农业时代几乎没有什么经济作物,西瓜也要到城里去买。经济拮据,父母不会有多余的闲钱给孩子买零食。为了应节,妈妈们发明了秋果,给孩子们解馋,也算完成了一种仪式。秋果做法简单,孩子长到七八岁,就可以自己动手做。
姐姐是制作秋果的主力军。小时候,她负责和面揉面,加一点点糖精水(糖精放多了发苦不好吃),有淡淡的甜味就行,面團揉熟了,揪成一个个小块。我做接下来的工序,将小块面团搓成长条,压扁,用剪刀斜剪成一个个小小的三角果。弟弟也来帮忙,他剪得七大八小,被我夺了剪刀命他待着不要乱动。秋果要剪得大小均匀一致,这样炒制的时间才没有差池,否则小的焦,大的生。秋果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七八岁的孩子指头样大小最好:太小还没嚼出滋味就没有了,太大不易炒熟。
剪满一筛子,放在日头里晒。立秋的风燥,太阳又烈,几个小时下来,秋果表皮就结了硬壳,里面还是软的。妈妈做工回来,将灶膛点上火,锅热之后倒入秋果,改用温火保持锅温,不时翻炒,保证受热均匀,炒至表皮金黄,秋果熟了,咬在嘴里,咯嘣脆,又香又甜!讲究的人家会用油炸,那样更酥脆。但我偏爱炒制的秋果,没有菜籽油香味的覆盖,吃起来是最本真的麦香。长大以后,吃过很多香甜的点心,但味蕾还是留恋着秋果的滋味。
对小麦的记忆是一趟味觉的旅程。循着食物的味道往前追溯,距今七千年前,麦子还是生长在两河流域的野草:野生一粒麦。生活在那里的古中东人发现了它的食用价值,加以培育进化,在时间浩荡的长河里,它先后两次与“拟斯卑尔脱山羊草”和“粗山羊草”杂交,最终进化成现在的小麦。时间又往后移了三千年,它飘洋过海来到中国的山东,从此在这片黄土地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与这片土地上原生的稷、黍一起共同哺育了黄河流域的文明。
初时的小麦,没有精加工,仅取麦仁蒸食或煮食,称之为“麦米”。一直到东汉时期,出现了磨,人们将麦仁磨成粉,吃面食才普遍起来,面食的品种也随之增多。今日的烧饼、面条、馒头、饺子等在光阴的更迭中曾以不同的名目相继登上中国人的餐桌。
我虽然生长在乡间,却是个不谙农事的人。由于父母都有工作,家中又无田地老人,所以对农村的风俗人情、农历、农谚、二十四节气等知之甚少。只不过不至于把麦子当韭菜,闹出像城里同学写作文“学雷锋做好事,三月份帮助农民伯伯割稻子”之类。所有关于农村生活的记忆都只是些零碎的片段。
麦花是什么样子?我没有见过。古诗云: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母亲告诉我,麦花花期极短,只有五至三十分钟,真是刹那芳华。面团发酵时散发一股幽幽的香气,无端地觉得那里寄居着麦花的灵魂。
记忆里冬天就有小麦了,灰塌塌的一团,是经冬未死的草。春风一吹,它就缓过劲来,绿油油一片,几场春雨下来,就波涛浪涌一般。“春雨贵如油”,是送给麦子和油菜的佳酿吧!
妈妈告诉我:小麦分为“冬小麦”和“春小麦”,长江中下游地区种植的是冬小麦。今年夏天的麦收,始于去年十月的播种,也就是说小麦九个月的生命却经历了“春夏秋冬”的考验。
电话里,我问妈妈:小麦是不是很好种?只要撒撒种子就行!妈妈说,哪里有那么容易得来的粮食?稻子收割后,晒几天,就要赶紧犁地、耙地、铲地、整地、施肥、浸种、撒种、盖上草灰,十几二十天后,麦苗出出来,要松地、施肥水、间苗……春天里要除草、杀虫、施肥……我被她一口气的描述惊得暗地咂舌。
麦子一年年黄了,村里那些叫麦香、麦秀、麦苗的女子也一年年老了。麻雀在金色的麦田里觅食,合欢花开得袅袅生烟,杏子、桃子、李子热热闹闹地挤满了枝头。原野苍苍,天风浩荡,就是这样壮阔的人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