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端一杯咖啡,坐在崇文门新世界百货二层雨枫书馆的圆形沙发里看一本自己喜欢的书,感觉一下午的时光就如同一个小时。或许是这小小的书馆能让时间定格吧,这是一间专门开给女人的书馆。
梦中的书屋
许春宇是这间书馆的主人。
在这用纯白和紫色巧妙构成的小小世界里,靠窗的位置是阅读区,小小的茶几和白色沙发营造起一份舒适。书屋另一侧的墙角,用紫色珠帘隔出一个更加幽密的小小空间,单单是用眼睛,仿佛就能嗅出那氤氲的油墨混合着茶水的馨香。
阅读是许春宇从小的爱好,她不是那种善于交际的女孩子,能有一本书、一个温馨舒适的安静之所让自己打磨时光是她感觉最惬意的事情。大学毕业以后,许春宇进入清华同方工作,8年的时间里她更换过不同的岗位,却不知不觉地离书本越来越远,离梦想中的书店也越来越远。
2006年,母亲被诊断为癌症,许春宇从清华同方辞职,准备回到家乡全力照顾母亲,到后来知道是误诊。虽是一场虚惊,但已经从单位辞职的许春宇却不打算再回到那种朝九晚五的生活中去,尘封在记忆深处的那个小小愿望又开始探头。当时许春宇手头已有一笔可观的股票收益,反复思量以后,她正式下定了开一个小书店的决心。
家里人并不赞同春宇的想法,许春宇自己却拿定了主意,为自己热爱的东西奋斗一次。
开一家女性专属的书店,不光是卖书,而是给那些和自己一样的“书女”们一个随心所欲的阅读环境,这才是许春宇最想做的事情。这并非她一拍脑门做出的决定,她做过调研,北京还没有一家书店专门针对女性,也没有一家书店提供借书的业务。2006年下半年,许春宇开始正式为这家梦想中的书店开始谋划。
艰难的第一年
很多人不看好她的创业项目,开书店本来就不是容易挣钱的行当,开女性书店,更是将消费能力较高的另一半消费群排除在外,要成功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好在也有两个朋友比较认同她的创业想法,他们投了一部分钱来支持她,虽然不多,但对创业初期的许春宇,却是不小的鼓励。
2007年,她的雨枫书馆正式落成,地点就在离家不远的海淀区成府路附近,白色围栏和紫色台阶透露出典雅的韵致,门口留下一行小字:“让脚步停留,让心行走。”
从一开始许春宇就想将雨枫建成一个女性的心灵驿站,“我们去书店买书,常常是选了书交了钱就走了,不可能有更深层次的交流,但我希望雨枫能成为一个大家喜欢经常来坐一坐的地方。”
想法虽好,做起来却不容易。想法要落到实处,考虑的问题也一下子变得多起来,在选书的问题上,许春宇就已经费尽了心思。雨枫的目标读者是25岁到45岁的知识女性,每个年龄阶段的女性都因个人阅历、文化背景等的不同,而遇到不同的问题:25岁左右的女性,或初入职场,或开始组建家庭,她们需要心理励志、职场技能进修、亲子阅读等图书为其指点迷津;30岁前后的女性,大部分开始当妈妈了,她们对亲子类、育儿教育类、女性职场类、女性心理类等方面的图书会倾注更多热情,并且开始更多地关注宗教、哲学等方面的书,从中获得智慧,启迪思想;45岁上下的女性,对书的甄选能力变得更强,眼光放得更高远,她们更多地关注生命、生活,有更加成熟的心态,希望通过书得到心灵的满足。为了满足不同女性的需求,许春宇将书馆的书分为“女人写的书”、 “女人需要看的书”和“写给女人的书”三个大类,又找了很多爱读书的朋友推荐书目,以确保每一本书对于读者来说都是有价值的。
除了选书的问题,让人们接纳会员制这样一种新形式更是不容易。当时的会员费几乎只有现在的一半,顾客只要缴纳三百多块钱,就可以以六折的价格购书,还能免费阅读店里的任何书,不限定你借阅的数量,也不规定还书的时间。在许春宇看来非常实惠的模式,推广起来却很难,很多人对这样一家开业不久的书店缺乏信任,而对于那些没有太多的时间来看书的人来说,一年交三百多块钱也让他们难以接受。
2007年5月,雨枫书馆已经在冷清中维持了将近半年,之前一直热情很高的许春宇自己也没了信心。“那段时间我差点就有了放弃的想法,倒是我的先生,之前一直都不赞同我,而那时候却不断为我打气。”最终许春宇还是坚持了下来,“书店是需要养的,下半年,知道雨枫书馆的人开始多了起来。2008年1月,我们甚至还得到了一个意外惊喜,获得了年度最佳小书店的荣誉。虽然当时还没有盈利,但这一切都激励着我继续下去。”
做受人尊敬的心灵驿站
获奖也没有使雨枫书馆马上脱离困境。2008年的好长一段时间,小书馆依然处于亏损状态,令人欣慰的是会员开始多了起来。会员与书馆之间良好的关系已经建立起来,定期的沙龙和观影活动让志同道合者在这里成为朋友,每一个雨枫的会员都可以将自己看过的好书推荐出来,有兴趣体验图书管理员的会员甚至还可以申请参加“一日店长”活动,在经过一些基础的培训以后在雨枫书馆上岗一天。
“让都市女性在雨枫书馆自我调节和疗伤,这一点我们慢慢地做到了。”有一位上海的朋友是雨枫书馆最早的一批会员之一。当年在北京工作的她正处在人生最低谷的时期,一个偶然她路过温馨宁静的雨枫书馆,在这里办了一张会员卡,闲暇时就到这里看一看书,算是给自己的一个礼物。一年以后,阅读帮助她彻底走出了这段灰暗时光,这里也成了她在北京最觉得亲切的地方。后来到上海工作,有一次来北京出差,还特意从机场打车到书馆走走。
2008年,雨枫的会员快速地增长,到2009年已经开始有了盈利。许春宇自己知道,成功源于自己的那一份坚守。名气渐大的雨枫书馆开始受到一些生意人的关注,很多人找到她,希望能够加盟这个书店,但大部分机会都被许春宇拒之门外。“做书店和别的不一样,雨枫的模式到现在为止还是在进一步探索当中,我希望她真正成熟以后再复制。最重要的是,如果不懂书,就做不好。”
许春宇的谨慎的确甚于很多同行,雨枫书馆的会员细则一年一改,每年都会增加许多更有利于读者的条目,删掉一些没有价值的条目。每一个新店的开业都力求精益求精,后来新开的崇文馆和比如馆,没有完全照搬之前的那一套,而是重新根据周边环境进行设计。成府路的清华馆,靠近高校,人文类的书更多。位于三元桥和四元桥之间的比如馆设置了专门的母婴区,增加了家教类图书的数量。高大的书架变成了便捷易取的矮书架——许春宇连同清华馆的图书陈设也进行了一些改进,翻阅率低的高层书架被用来放置藏书。在规模上,作为国内第一家会员制的书店,雨枫到现在仍然只有三家店,今年才开业不久的崇文店,在正式营业以前筹备了两年之久。许春宇的谨慎甚至细微到了每一个茶品和每一本书的选择上。2007年,曾经有人向书馆推荐过于丹的《论语心得》。许春宇读过之后,觉得这本书不如另一本《论语精读》有价值,最终没有将这本书上架。当时正是雨枫书馆最困难的时期,在她看来,生意人虽然不能完全抗拒市场潮流,但雨枫要做女性的心灵驿站,一定要有自己的立场。对于许春宇来说,她并没有刻意在这些方面特立独行。她如此解释自己的固执:“我也要挣钱,但是我更希望在以后,人们提起雨枫书馆的时候,大家能尊重这个名字。”
(编辑 郑儒凤[email protected])
梦中的书屋
许春宇是这间书馆的主人。
在这用纯白和紫色巧妙构成的小小世界里,靠窗的位置是阅读区,小小的茶几和白色沙发营造起一份舒适。书屋另一侧的墙角,用紫色珠帘隔出一个更加幽密的小小空间,单单是用眼睛,仿佛就能嗅出那氤氲的油墨混合着茶水的馨香。
阅读是许春宇从小的爱好,她不是那种善于交际的女孩子,能有一本书、一个温馨舒适的安静之所让自己打磨时光是她感觉最惬意的事情。大学毕业以后,许春宇进入清华同方工作,8年的时间里她更换过不同的岗位,却不知不觉地离书本越来越远,离梦想中的书店也越来越远。
2006年,母亲被诊断为癌症,许春宇从清华同方辞职,准备回到家乡全力照顾母亲,到后来知道是误诊。虽是一场虚惊,但已经从单位辞职的许春宇却不打算再回到那种朝九晚五的生活中去,尘封在记忆深处的那个小小愿望又开始探头。当时许春宇手头已有一笔可观的股票收益,反复思量以后,她正式下定了开一个小书店的决心。
家里人并不赞同春宇的想法,许春宇自己却拿定了主意,为自己热爱的东西奋斗一次。
开一家女性专属的书店,不光是卖书,而是给那些和自己一样的“书女”们一个随心所欲的阅读环境,这才是许春宇最想做的事情。这并非她一拍脑门做出的决定,她做过调研,北京还没有一家书店专门针对女性,也没有一家书店提供借书的业务。2006年下半年,许春宇开始正式为这家梦想中的书店开始谋划。
艰难的第一年
很多人不看好她的创业项目,开书店本来就不是容易挣钱的行当,开女性书店,更是将消费能力较高的另一半消费群排除在外,要成功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好在也有两个朋友比较认同她的创业想法,他们投了一部分钱来支持她,虽然不多,但对创业初期的许春宇,却是不小的鼓励。
2007年,她的雨枫书馆正式落成,地点就在离家不远的海淀区成府路附近,白色围栏和紫色台阶透露出典雅的韵致,门口留下一行小字:“让脚步停留,让心行走。”
从一开始许春宇就想将雨枫建成一个女性的心灵驿站,“我们去书店买书,常常是选了书交了钱就走了,不可能有更深层次的交流,但我希望雨枫能成为一个大家喜欢经常来坐一坐的地方。”
想法虽好,做起来却不容易。想法要落到实处,考虑的问题也一下子变得多起来,在选书的问题上,许春宇就已经费尽了心思。雨枫的目标读者是25岁到45岁的知识女性,每个年龄阶段的女性都因个人阅历、文化背景等的不同,而遇到不同的问题:25岁左右的女性,或初入职场,或开始组建家庭,她们需要心理励志、职场技能进修、亲子阅读等图书为其指点迷津;30岁前后的女性,大部分开始当妈妈了,她们对亲子类、育儿教育类、女性职场类、女性心理类等方面的图书会倾注更多热情,并且开始更多地关注宗教、哲学等方面的书,从中获得智慧,启迪思想;45岁上下的女性,对书的甄选能力变得更强,眼光放得更高远,她们更多地关注生命、生活,有更加成熟的心态,希望通过书得到心灵的满足。为了满足不同女性的需求,许春宇将书馆的书分为“女人写的书”、 “女人需要看的书”和“写给女人的书”三个大类,又找了很多爱读书的朋友推荐书目,以确保每一本书对于读者来说都是有价值的。
除了选书的问题,让人们接纳会员制这样一种新形式更是不容易。当时的会员费几乎只有现在的一半,顾客只要缴纳三百多块钱,就可以以六折的价格购书,还能免费阅读店里的任何书,不限定你借阅的数量,也不规定还书的时间。在许春宇看来非常实惠的模式,推广起来却很难,很多人对这样一家开业不久的书店缺乏信任,而对于那些没有太多的时间来看书的人来说,一年交三百多块钱也让他们难以接受。
2007年5月,雨枫书馆已经在冷清中维持了将近半年,之前一直热情很高的许春宇自己也没了信心。“那段时间我差点就有了放弃的想法,倒是我的先生,之前一直都不赞同我,而那时候却不断为我打气。”最终许春宇还是坚持了下来,“书店是需要养的,下半年,知道雨枫书馆的人开始多了起来。2008年1月,我们甚至还得到了一个意外惊喜,获得了年度最佳小书店的荣誉。虽然当时还没有盈利,但这一切都激励着我继续下去。”
做受人尊敬的心灵驿站
获奖也没有使雨枫书馆马上脱离困境。2008年的好长一段时间,小书馆依然处于亏损状态,令人欣慰的是会员开始多了起来。会员与书馆之间良好的关系已经建立起来,定期的沙龙和观影活动让志同道合者在这里成为朋友,每一个雨枫的会员都可以将自己看过的好书推荐出来,有兴趣体验图书管理员的会员甚至还可以申请参加“一日店长”活动,在经过一些基础的培训以后在雨枫书馆上岗一天。
“让都市女性在雨枫书馆自我调节和疗伤,这一点我们慢慢地做到了。”有一位上海的朋友是雨枫书馆最早的一批会员之一。当年在北京工作的她正处在人生最低谷的时期,一个偶然她路过温馨宁静的雨枫书馆,在这里办了一张会员卡,闲暇时就到这里看一看书,算是给自己的一个礼物。一年以后,阅读帮助她彻底走出了这段灰暗时光,这里也成了她在北京最觉得亲切的地方。后来到上海工作,有一次来北京出差,还特意从机场打车到书馆走走。
2008年,雨枫的会员快速地增长,到2009年已经开始有了盈利。许春宇自己知道,成功源于自己的那一份坚守。名气渐大的雨枫书馆开始受到一些生意人的关注,很多人找到她,希望能够加盟这个书店,但大部分机会都被许春宇拒之门外。“做书店和别的不一样,雨枫的模式到现在为止还是在进一步探索当中,我希望她真正成熟以后再复制。最重要的是,如果不懂书,就做不好。”
许春宇的谨慎的确甚于很多同行,雨枫书馆的会员细则一年一改,每年都会增加许多更有利于读者的条目,删掉一些没有价值的条目。每一个新店的开业都力求精益求精,后来新开的崇文馆和比如馆,没有完全照搬之前的那一套,而是重新根据周边环境进行设计。成府路的清华馆,靠近高校,人文类的书更多。位于三元桥和四元桥之间的比如馆设置了专门的母婴区,增加了家教类图书的数量。高大的书架变成了便捷易取的矮书架——许春宇连同清华馆的图书陈设也进行了一些改进,翻阅率低的高层书架被用来放置藏书。在规模上,作为国内第一家会员制的书店,雨枫到现在仍然只有三家店,今年才开业不久的崇文店,在正式营业以前筹备了两年之久。许春宇的谨慎甚至细微到了每一个茶品和每一本书的选择上。2007年,曾经有人向书馆推荐过于丹的《论语心得》。许春宇读过之后,觉得这本书不如另一本《论语精读》有价值,最终没有将这本书上架。当时正是雨枫书馆最困难的时期,在她看来,生意人虽然不能完全抗拒市场潮流,但雨枫要做女性的心灵驿站,一定要有自己的立场。对于许春宇来说,她并没有刻意在这些方面特立独行。她如此解释自己的固执:“我也要挣钱,但是我更希望在以后,人们提起雨枫书馆的时候,大家能尊重这个名字。”
(编辑 郑儒凤[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