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聊城大学大学外语教育学院,山东 聊城 252000)
【摘要】:习语是语言的精华和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是语言的精华。它们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国家之间的文化各不相同,不同语言间的习语翻译会不可避免地折射出文化的差异。本文从习语的定义入手,追溯习语的起源,并列举其特点,进而探討了习语翻译中所反映出的各方面文化差异。文章最后还讨论了习语翻译的一些行之有效的翻译方法。本文期望能为习语翻译工作提供一些经验以供借鉴。
【关键词】: 习语;文化差异;习语翻译
一﹑引言
作为民族语言发展的精华,习语是一个民族语言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语言中最生动、最富有表现力的部分。习语的范围很广,英语中的习语通常包括成语、谚语、格言、俗语、典故、俚语, 在汉语中还包括歇后语。习语所要表达的意思从字面上通常不太容易判断, 尤其是对于外国语言学习者。由此可见, 在英汉翻译过程中, 准确而不失生动地翻译习语对翻译者来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汉语中的习语与英语中的习语不仅在用词、语法以及修辞手法上有着很大的差别, 在文化内涵上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
二﹑习语的起源和特点
习语是一种独特而且固定的表达方式。它形成于语言的广泛和普遍使用过程中。从广义上说,习语包括成语,谚语,俚语和格言等等。它经过了时间和语言实践活动的考验,才渐渐地被广大民众所接受。他們具有固定的结构和浓厚的历史色彩,就如同经典的文学作品,是语言中的精华。
(一)习语的起源
1.来源于历史故事和历史事件
数不胜数的习语来源于历史故事和事件。例如“burn one’s boat”。习语中的boats是由美国人广泛使用的。习语最初指的是古罗马将军尤里乌斯凯撒和他所率领的军队渡了卢比肯河之后焚烧其乘坐的船只。
2.来源于神话传说
对于人们来说,神话和传说是司空见惯的事物。不过,这两者也同样衍生出为数众多的习语,比如“swan song”该传说来源于音乐之神阿波罗。在传说中,他的灵魂进了天鹅的肉身。
2.来源于寓言故事
寓言故事有很多成语,如来自于希腊寓言的“kill the goose to get the eggs ”。来源于一个农夫杀死可以生出金蛋的鹅,企图获得财富,最终什么也没有得到的故事。这条习语的当今含义为贪婪的人的欲望是无止尽的,但是他们只追求眼前的利益,并没有长远的计划。在中国习语里我们有相对的语言例子, 不过我们说的是杀鸡取卵, 而非杀鹅取卵。
(二)习语的特点
1.语言的形象性
习语是语言的精华,是多种修辞,特别是比喻手段的集中表现。它运用联想将不同类对象之间的相似点进行比较,使得英汉习语语言形象生动,性格鲜明,色彩丰富。这在汉语和英语中都有很多例子。例如汉语中“大海捞针”,“落汤鸡”,“漏网之鱼”等。
2. 语义的统一性
语义的统一性是指习语在语义上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一个习语的意义不是组成该习语的各个单词的意义的简单相加,而是具有新的含义,因此必须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理解。
3.丰富的历史性
有一些习语反映了所属国家的传统风俗习惯,而另外一些则来源于趣味生强的传说。例如,习语“face the music”与古代演员有关。无论他们准备好与否,在音乐奏起之后,演员必须步入前台并且开始表演。有鉴于此,习语“face the music ”意为我们不得不做一些令自己不愉决的事。
三﹑文化差异性在习语翻译中的表现
(一)生存环境的差异
习语带有浓厚的地域特色,与一个民族人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从地理位置来看,英国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国。工业革命以前主要以捕鱼业为主要产业,航海业也相当发达。而中国从地理位置来看是一个大陆国家,自古以来便是农业大国。
(二)宗教信仰的差异
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人类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宗教是不同文化的表现形式,能够反映出不同的文化特色和文化背景。著名的神学家保罗﹒蒂利希曾说过,文化是宗教的形式。比如英国人多数信奉基督教,《圣经》是基督教徒的必读之书,圣经中许多语句被人们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如 never cast your pearls before swine(不要对牛弹琴);the apple of one' s eye(掌上明珠)。
(三)思维方式的差异
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说:“ 东方人与西方人的思想方式有基本分歧, 东方人重综合、重归纳、重暗示、重含蓄;西方人则重分析, 细微曲折、挖掘唯恐不尽, 描写唯恐不周。”汉民族侧重以直觉感性为主的思维模式,而西方民族侧重分析性思维模式。前者注重整体,后者注重个体。
四、英汉习语的具体翻译方法
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对某些习语的正确理解容易受文化差异的影响,所以英汉习语中反映出的文化差异,是译者面临的一个难题。因此,如何保持信息的准确性,是译者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奈达曾经说过,翻译就是要让读者理解原文意思,但是如果译者既能保证翻译信息的准确度,又能把习语中的文化特点表现出来,那么这样的翻译无疑是成功的。
(一)直译法
所谓的直译法是指在不违背译入语的表达习惯和语法规范、不引起错误联想语义的前提下面翻译习语的翻译方法。直译法不仅保留了原文的文字风格、形象、比喻,也保留了其原本的民族和地方色彩。
(二)意译法
当直译有困难或勉强译出会使读者无法理解时, 一般应用意译法。意译可以抓住主要内容和喻义, 结合上下文比较灵活地传达原意。如:运涛好久不来信了, 一家子盼了星星盼月亮。For many months no letter came from Yun Tao and his whole family worried over him day and night.同时, 来自于英汉习俗差异方面的习语也多用意译法来翻译。
五、结语
总而言之,习语是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它是语言的精华,既简明又生动。习语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然而英汉两种语言的巨大差异性使得习语翻译困难重重。作为译者,我们必须使用科学有效的翻译手法来解决问题,为读者清除阅读上的障碍。
参考文献:
[1]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2]黄景明.英语通俗习语精选[M].南京: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3]胡文仲.英语习语与英语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4]骆世平.英语习语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5]叶子南.高级英汉翻译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摘要】:习语是语言的精华和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是语言的精华。它们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国家之间的文化各不相同,不同语言间的习语翻译会不可避免地折射出文化的差异。本文从习语的定义入手,追溯习语的起源,并列举其特点,进而探討了习语翻译中所反映出的各方面文化差异。文章最后还讨论了习语翻译的一些行之有效的翻译方法。本文期望能为习语翻译工作提供一些经验以供借鉴。
【关键词】: 习语;文化差异;习语翻译
一﹑引言
作为民族语言发展的精华,习语是一个民族语言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语言中最生动、最富有表现力的部分。习语的范围很广,英语中的习语通常包括成语、谚语、格言、俗语、典故、俚语, 在汉语中还包括歇后语。习语所要表达的意思从字面上通常不太容易判断, 尤其是对于外国语言学习者。由此可见, 在英汉翻译过程中, 准确而不失生动地翻译习语对翻译者来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汉语中的习语与英语中的习语不仅在用词、语法以及修辞手法上有着很大的差别, 在文化内涵上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
二﹑习语的起源和特点
习语是一种独特而且固定的表达方式。它形成于语言的广泛和普遍使用过程中。从广义上说,习语包括成语,谚语,俚语和格言等等。它经过了时间和语言实践活动的考验,才渐渐地被广大民众所接受。他們具有固定的结构和浓厚的历史色彩,就如同经典的文学作品,是语言中的精华。
(一)习语的起源
1.来源于历史故事和历史事件
数不胜数的习语来源于历史故事和事件。例如“burn one’s boat”。习语中的boats是由美国人广泛使用的。习语最初指的是古罗马将军尤里乌斯凯撒和他所率领的军队渡了卢比肯河之后焚烧其乘坐的船只。
2.来源于神话传说
对于人们来说,神话和传说是司空见惯的事物。不过,这两者也同样衍生出为数众多的习语,比如“swan song”该传说来源于音乐之神阿波罗。在传说中,他的灵魂进了天鹅的肉身。
2.来源于寓言故事
寓言故事有很多成语,如来自于希腊寓言的“kill the goose to get the eggs ”。来源于一个农夫杀死可以生出金蛋的鹅,企图获得财富,最终什么也没有得到的故事。这条习语的当今含义为贪婪的人的欲望是无止尽的,但是他们只追求眼前的利益,并没有长远的计划。在中国习语里我们有相对的语言例子, 不过我们说的是杀鸡取卵, 而非杀鹅取卵。
(二)习语的特点
1.语言的形象性
习语是语言的精华,是多种修辞,特别是比喻手段的集中表现。它运用联想将不同类对象之间的相似点进行比较,使得英汉习语语言形象生动,性格鲜明,色彩丰富。这在汉语和英语中都有很多例子。例如汉语中“大海捞针”,“落汤鸡”,“漏网之鱼”等。
2. 语义的统一性
语义的统一性是指习语在语义上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一个习语的意义不是组成该习语的各个单词的意义的简单相加,而是具有新的含义,因此必须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理解。
3.丰富的历史性
有一些习语反映了所属国家的传统风俗习惯,而另外一些则来源于趣味生强的传说。例如,习语“face the music”与古代演员有关。无论他们准备好与否,在音乐奏起之后,演员必须步入前台并且开始表演。有鉴于此,习语“face the music ”意为我们不得不做一些令自己不愉决的事。
三﹑文化差异性在习语翻译中的表现
(一)生存环境的差异
习语带有浓厚的地域特色,与一个民族人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从地理位置来看,英国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国。工业革命以前主要以捕鱼业为主要产业,航海业也相当发达。而中国从地理位置来看是一个大陆国家,自古以来便是农业大国。
(二)宗教信仰的差异
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人类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宗教是不同文化的表现形式,能够反映出不同的文化特色和文化背景。著名的神学家保罗﹒蒂利希曾说过,文化是宗教的形式。比如英国人多数信奉基督教,《圣经》是基督教徒的必读之书,圣经中许多语句被人们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如 never cast your pearls before swine(不要对牛弹琴);the apple of one' s eye(掌上明珠)。
(三)思维方式的差异
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说:“ 东方人与西方人的思想方式有基本分歧, 东方人重综合、重归纳、重暗示、重含蓄;西方人则重分析, 细微曲折、挖掘唯恐不尽, 描写唯恐不周。”汉民族侧重以直觉感性为主的思维模式,而西方民族侧重分析性思维模式。前者注重整体,后者注重个体。
四、英汉习语的具体翻译方法
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对某些习语的正确理解容易受文化差异的影响,所以英汉习语中反映出的文化差异,是译者面临的一个难题。因此,如何保持信息的准确性,是译者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奈达曾经说过,翻译就是要让读者理解原文意思,但是如果译者既能保证翻译信息的准确度,又能把习语中的文化特点表现出来,那么这样的翻译无疑是成功的。
(一)直译法
所谓的直译法是指在不违背译入语的表达习惯和语法规范、不引起错误联想语义的前提下面翻译习语的翻译方法。直译法不仅保留了原文的文字风格、形象、比喻,也保留了其原本的民族和地方色彩。
(二)意译法
当直译有困难或勉强译出会使读者无法理解时, 一般应用意译法。意译可以抓住主要内容和喻义, 结合上下文比较灵活地传达原意。如:运涛好久不来信了, 一家子盼了星星盼月亮。For many months no letter came from Yun Tao and his whole family worried over him day and night.同时, 来自于英汉习俗差异方面的习语也多用意译法来翻译。
五、结语
总而言之,习语是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它是语言的精华,既简明又生动。习语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然而英汉两种语言的巨大差异性使得习语翻译困难重重。作为译者,我们必须使用科学有效的翻译手法来解决问题,为读者清除阅读上的障碍。
参考文献:
[1]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2]黄景明.英语通俗习语精选[M].南京: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3]胡文仲.英语习语与英语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4]骆世平.英语习语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5]叶子南.高级英汉翻译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