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肛袋补丁方法在ICU 大便失禁患者中临床应用和效果观察

来源 :健康之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mfdpv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人工肛袋补丁方法在ICU大便失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ICU大便失禁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两组患者均采取了外贴人工肛袋。对照组给予传统人工肛袋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IV3000(透明敷料)+人工肛袋联合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人工肛袋使用时间、肛周皮肤转归情况及发生肛袋侧漏情况。结果:观察组人工肛袋使用时间长于对照组,肛袋侧漏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肛周皮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人工肛袋补丁方法,能有效地延长肛袋的使用时间,防止反复撕贴肛袋引起肛周破损,或加重原有的破损,有效预防肛周皮肤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
  【关键词】人工肛袋;补丁方法;ICU;失禁性皮炎(IV3000(透明敷料)+人工肛袋)
  大便失禁是指肛管括约肌失去对粪便及气体排出的控制能力,大便通常呈稀烂或呈稀水样便,每日排便频繁,严重者可达数十几次。肛周皮肤在粪便的刺激和清洁大便时反复擦拭的机械刺激下,易出现皮肤擦伤、红肿、溃烂出血,导致肛周皮炎发生。有文献[1]指出,人工肛袋的应用有助于大便失禁患者肛周皮肤的愈合。但是由于患者烦躁频繁移动躯体、一次性解大量水样便、肛袋大便未及时处理等原因,往往引起外贴的人工肛袋发生外渗、侧漏脱落等情况,从而导致需反复撕脱肛袋,重新贴肛袋引流大便。反复撕贴肛袋易使患者原有肛周皮肤溃烂加重,增加患者痛苦,同时也增加了护理工作量[2]。本研究通过采用人工肛袋补丁方法,加强肛袋的黏贴效果,以期延长肛袋使用时间,减少患者肛周皮炎发生,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8月入住我院ICU并出现大便失禁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男16例,女18例;平均年龄(64.03±17.05)岁;肺部感染10例,消化道出血5例,颅内感染4例,腹主动脉瘤术后6例,乳腺恶性肿瘤术后2例,胆囊结石术后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1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1例,腹腔感染2例,创伤性休克1例。观察组男19例,女15例;平均年龄(67.71±14.88)岁;肺部感染12例,消化道出血5例,颅内感染2例,腹主动脉瘤术后5例,乳腺恶性肿瘤术后4例,胆囊结石术后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2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1例,腹腔感染1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报备医院医学伦理审查委员会,并征得患者和家属的知情同意,符合伦理学要求。
  1.2 研究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外贴人工肛袋护理干预:(1)用物准备:人工肛袋、皮尺、剪刀、备皮刀、干湿纸巾、三M干洗洁肤液。(2)患者准备:帮助患者取侧卧位,用湿纸擦洗肛周会阴部皮肤;剔除肛周、会阴部毛发,避免皮肤损伤,再次清洗,用三M干洗洁肤液彻底清洁肛周和会阴部皮肤并用干纸巾吸干;测量肛门及肛周黏膜皱襞大小。(3)人工肛袋准备:根据测量肛门的大小,直径放宽0.5~1 cm,将人工肛袋中央孔径进行修剪,肛袋底板予每相隔2 cm剪开。(4)黏贴肛袋:往裁剪好的肛袋袋内吹入少量空气使其张开;把肛袋轻轻纵向对折,黏贴时,肛袋纵向置于患者大腿间,用右手的拇指、食指、中指将对折的肛袋捏住,将肛袋中央孔径对准肛门,撕开底板粘贴纸,用手掌撑开肛周皮肤皱褶,将肛袋底板逐步轻压抹平使之紧贴肛周皮肤,用手心对准肛门撑开五指,按压肛袋底板3~5 min,使肛袋低板与肛周稳妥黏贴。检查肛袋是否牢固,用橡皮筋扎紧肛袋口。(5)根据患者排便量、粪便性质给予接负压吸引装置。调节吸引压力26.7 kPa(200 mm Hg)[3]。
  1.2.2   观察组    按照对照组方法,贴好肛袋后,肛袋底板与肛周皮肤处予IV3000(透明贴)6 cm×7 cm对半剪开,予臀部方向一致紧贴肛袋底板与肛周皮肤,同法粘贴对侧,一张横贴会阴部皮肤与肛袋底板、另外一张贴横贴予骶尾骨与肛袋底板,使肛袋低板延长形成更大的密闭黏贴空间。需注意会阴部,大腿根部特别是男患者阴囊底部应再用透明贴加固。尽量分开患者两腿时,撑开会阴部,大腿根部皮肤皱折处,皮肤拉平,使透明贴能与皮肤和肛袋紧密相连,保证肛袋底部粘贴稳妥。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人工肛袋使用时间、肛周皮肤转归情况及发生肛袋侧漏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录入数据,计量资料使用(±s)表示,采用t检验,采用计数资料采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各项观察指标比较
  观察组肛袋使用时长(126.65±50.01)h明显长于对照组(60.38±31.79) h,肛周皮炎转归情况及侧漏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大便失禁属于排便功能紊乱的一种异常情况,是临床急危重症、昏迷及截瘫患者的常见症状。失禁患者的大便常为水样便或稀烂便,易造成肛周皮肤潮红、水肿、糜烂,从而导致肛周、会阴部皮肤损伤。失禁性皮炎是指皮肤长期暴露在尿液和(或)粪便中,导致的皮肤炎性反应。失禁性皮炎可分为三度[4]。Ⅰ度:皮肤完整,有轻度发红与不适;Ⅱ度:中度发红,皮肤剥脱,小水泡或小范围部分皮肤受损,伴有不痛或不适;Ⅲ度:皮肤暗红或深红色,大面积皮肤剥脱受损,水泡和渗出。针对大便失禁患者,临床上多采用臀下置纸尿垫及时清理大便并使用造口护肤粉及三M液体敷料外喷保护肛周皮肤;对水样便采用气囊尿管[3]插入肛门接引流袋收集大便干预、肛门外贴人工肛袋等方法。临床上使用这些存在一定的缺点如:使用护理垫加外喷造口护肤粉及三M敷料的肛周皮肤,排泄物直接刺激皮肤,需要反复擦洗皮肤才能干净 ,这样反复的清洗、擦拭容易出现肛周皮炎加重。使用气囊尿管由于肠道蠕动及肛门括约肌松弛等原因可至尿管反复渗漏甚至脱出,而造成粪便对肛周 、会阴部皮肤的浸渍,需反复擦洗皮肤,易导致潮红、糜烂致皮肤损伤或加重 ;插入尿管还可能损伤直肠及肛管黏膜或对患者肠道的有刺激作用,这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及痛苦,还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降低了护理质量。单纯使用肛门外贴人工肛袋解决了排泄物直接刺激肛周皮肤的问题,有助于减少污染床单,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梁丽敏[5]报道指出,由于人体骨盆底结构非常特殊,要将人工肛袋使用在肛门上具有一定困难。人工肛袋容易受到患者躁动、一次大量水样便排出、底座容易与潮湿皮肤无法紧贴等,造成肛袋出现侧漏、外渗、脱落而影响使用效果,需要反复粘贴肛袋,易导致肛周皮肤黏膜发红、破损。人工肛袋补丁方法使用有效的解決了这些方面的问题。   人工肛袋补丁方法是在贴好肛袋基础上,沿贴肛袋边缘予多张IV3000(透明贴)加固,把肛袋低板与周围皮肤紧密相贴,使肛袋低板延长形成一个比较大的密闭黏贴空间,增加肛袋低板长度,使之吸附性强,与体表黏连严密,提高人工肛袋与皮肤的粘合性,加大了支撑面积,从而减少侧漏、外渗、脱落。使用人工肛袋时,需多巡查患者肛袋黏贴情况,及时清理肛袋里面的大便,必要时采用持续负压吸引设备引流大便[6]。针对大量水样便患者,或烦躁患者不停的移动体位,以及清醒患者在床上自由移动,容易使黏贴在大腿根部、会阴部的肛袋低板和透明贴,随患者的移动而出现裂开一角、脱落、侧漏等现象,及时用透明贴加固补丁,并及时把湿的透明贴或者松脱的透明贴撕掉,用干纸巾擦干净粘附在皮肤和肛袋的水分,重新贴上透明贴加固。躁动患者必要时协助医生给予一定的镇静剂。本研究表明,由于患者本身皮肤潮湿、解水样便或一次解大便量多、或者肛袋储存大量大便未及时处理、或者患者频繁移动躯体容易引起肛袋松脱、侧漏、外渗而引起反复撕下、黏贴肛袋,造成肛周皮肤破损或者是在原有肛周皮炎的基础上加重皮肤破损。肛袋补丁方法的使用使人工肛袋更紧密的与皮肤相贴,增加了牢固性,减少了肛袋脱落次数,从而减少反复黏贴肛袋。
  综上所述,人工肛袋补丁方法使用,使肛袋使用时间明显延长,促进肛周皮炎好转,对侧漏的肛袋及时有效补救,避免了反复撕脱和黏贴肛袋导致皮肤粘膜发红、破损,降低大便失禁性皮炎的发生率,从而减轻护理工作量,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使用。
  参考文献:
  [1]张向荣,陈秋星.造口袋在腹泻患者肛周皮炎护理中的疗效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9):335-336.
  [2]周燕,孙君平.人工肛袋在ICU大便失禁患者的应用与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5):466-467.
  何长英,陈雪花,柏志英,等.人工肛袋与气囊尿管在ICU大便失禁患者的应用比较[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4):364-365.
  [4]马霞,田兔红.造口袋保護大便失禁患者肛周皮肤的效果分析[J].首都医药,2009,16(12):33.
  [5]梁丽敏.造口袋负压吸引用于危重患者大便失禁肛周皮肤护理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242-243.
  [6]沈菊红.循证护理干预在ICU腹泻致肛周湿疹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8):118.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麻醉方式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1月收治的90例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式不同进行分组研究。对照组患者45例采用全身麻醉,实验组患者45例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分别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例数,分析麻醉方式对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2.22%(1/45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游离旋髂浅动脉血管化腹股沟淋巴结皮瓣前臂移植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对7例行游离旋髂浅动脉血管化腹股沟淋巴结皮瓣移植术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患者,给予针对性护理,包括术前心理护理、病情评估及肢体水肿护理,术后环境体位护理、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评估患者术前皮瓣区皮肤,术后严密监测受区皮瓣血运循环等。结果:游离旋髂浅动脉血管化腹股沟淋巴结皮瓣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对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使用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手术治疗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情况。方法:选取18例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采用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手术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结果:治疗后,患者视野模糊、眼球异物感、眼球烧灼感、眼球异常痛感或痒感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结论: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手术治疗可显著改善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临床症状,促进疾病康复。
期刊
2020年虽已进入了下半场,坏消息还是一个接一个,先是反反复复的新冠疫情,然后是突然而至的地震,再就是愈演愈烈的洪涝灾害。的确,我们无法预知灾难什么时候会来,但我们能提前学习:当它来临时,我们能如何应对。这份关于地震和洪灾的防护、应急科普知识,希望大家都用不上,但一定要了解。  地震篇  2020年7月12日6时38分,河北唐山古冶区发生5.1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京津冀多地区震感明显。同日,
期刊
【摘要】 目的:分析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4月收治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疾病诊断,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医学影像技术进行诊断。对比两组诊断准确率。结果:观察组诊断准确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1.2 诊断方法  常规组接受常规疾病诊断,听取患者主诉,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血常规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贫血患者90例,以基因检测结果为依据分为缺铁性贫血组48例和地中海贫血组42例。两组均行血常规检查,比较检查结果。结果:两组MCH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两组MCHC、RDW-CV、MCV、Hb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常规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效果理想。  【关键词】缺铁性贫血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痛经患者应用艾灸仪与温和灸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9年8月~2020年4月收治的66例痛经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行温和灸治疗,观察组行艾灸仪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94%)明显优于对照组(7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治疗方法  严重疼痛感或晕厥的患者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速效牙痛宁酊联合根管治疗牙髓炎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按照治疗方法将我院2018年8月~2019年8月接收的60例牙髓炎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根管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加用速效牙痛宁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4周疼痛程度。结果:术后4周,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4周,两组VAS疼痛评分均较术
期刊
【摘要】 目的:分析孕前妇女3 383例妇科超声检查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2019年7月行孕前妇科超声检查的3 383例女性临床资料,根据年龄分为≤29岁组、30~39岁组、≥40岁组,比较不同年龄组阳性检出情况,并分析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盆腔积液的检出率。结果:≥40岁组的阳性检出率最高,随后依次为30~39岁组、≤29岁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 383例超声
期刊
【摘要】目的:对喉罩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0年8月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编号分组的方法,奇数编号的患者为对照组,偶数编号的患者为实验组。对照组患者实施气管插管,实验组患者使用喉罩。对两组患者心率变化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出现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插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