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人工肛袋补丁方法在ICU大便失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ICU大便失禁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两组患者均采取了外贴人工肛袋。对照组给予传统人工肛袋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IV3000(透明敷料)+人工肛袋联合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人工肛袋使用时间、肛周皮肤转归情况及发生肛袋侧漏情况。结果:观察组人工肛袋使用时间长于对照组,肛袋侧漏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肛周皮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人工肛袋补丁方法,能有效地延长肛袋的使用时间,防止反复撕贴肛袋引起肛周破损,或加重原有的破损,有效预防肛周皮肤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
【关键词】人工肛袋;补丁方法;ICU;失禁性皮炎(IV3000(透明敷料)+人工肛袋)
大便失禁是指肛管括约肌失去对粪便及气体排出的控制能力,大便通常呈稀烂或呈稀水样便,每日排便频繁,严重者可达数十几次。肛周皮肤在粪便的刺激和清洁大便时反复擦拭的机械刺激下,易出现皮肤擦伤、红肿、溃烂出血,导致肛周皮炎发生。有文献[1]指出,人工肛袋的应用有助于大便失禁患者肛周皮肤的愈合。但是由于患者烦躁频繁移动躯体、一次性解大量水样便、肛袋大便未及时处理等原因,往往引起外贴的人工肛袋发生外渗、侧漏脱落等情况,从而导致需反复撕脱肛袋,重新贴肛袋引流大便。反复撕贴肛袋易使患者原有肛周皮肤溃烂加重,增加患者痛苦,同时也增加了护理工作量[2]。本研究通过采用人工肛袋补丁方法,加强肛袋的黏贴效果,以期延长肛袋使用时间,减少患者肛周皮炎发生,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8月入住我院ICU并出现大便失禁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男16例,女18例;平均年龄(64.03±17.05)岁;肺部感染10例,消化道出血5例,颅内感染4例,腹主动脉瘤术后6例,乳腺恶性肿瘤术后2例,胆囊结石术后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1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1例,腹腔感染2例,创伤性休克1例。观察组男19例,女15例;平均年龄(67.71±14.88)岁;肺部感染12例,消化道出血5例,颅内感染2例,腹主动脉瘤术后5例,乳腺恶性肿瘤术后4例,胆囊结石术后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2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1例,腹腔感染1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报备医院医学伦理审查委员会,并征得患者和家属的知情同意,符合伦理学要求。
1.2 研究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外贴人工肛袋护理干预:(1)用物准备:人工肛袋、皮尺、剪刀、备皮刀、干湿纸巾、三M干洗洁肤液。(2)患者准备:帮助患者取侧卧位,用湿纸擦洗肛周会阴部皮肤;剔除肛周、会阴部毛发,避免皮肤损伤,再次清洗,用三M干洗洁肤液彻底清洁肛周和会阴部皮肤并用干纸巾吸干;测量肛门及肛周黏膜皱襞大小。(3)人工肛袋准备:根据测量肛门的大小,直径放宽0.5~1 cm,将人工肛袋中央孔径进行修剪,肛袋底板予每相隔2 cm剪开。(4)黏贴肛袋:往裁剪好的肛袋袋内吹入少量空气使其张开;把肛袋轻轻纵向对折,黏贴时,肛袋纵向置于患者大腿间,用右手的拇指、食指、中指将对折的肛袋捏住,将肛袋中央孔径对准肛门,撕开底板粘贴纸,用手掌撑开肛周皮肤皱褶,将肛袋底板逐步轻压抹平使之紧贴肛周皮肤,用手心对准肛门撑开五指,按压肛袋底板3~5 min,使肛袋低板与肛周稳妥黏贴。检查肛袋是否牢固,用橡皮筋扎紧肛袋口。(5)根据患者排便量、粪便性质给予接负压吸引装置。调节吸引压力26.7 kPa(200 mm Hg)[3]。
1.2.2 观察组 按照对照组方法,贴好肛袋后,肛袋底板与肛周皮肤处予IV3000(透明贴)6 cm×7 cm对半剪开,予臀部方向一致紧贴肛袋底板与肛周皮肤,同法粘贴对侧,一张横贴会阴部皮肤与肛袋底板、另外一张贴横贴予骶尾骨与肛袋底板,使肛袋低板延长形成更大的密闭黏贴空间。需注意会阴部,大腿根部特别是男患者阴囊底部应再用透明贴加固。尽量分开患者两腿时,撑开会阴部,大腿根部皮肤皱折处,皮肤拉平,使透明贴能与皮肤和肛袋紧密相连,保证肛袋底部粘贴稳妥。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人工肛袋使用时间、肛周皮肤转归情况及发生肛袋侧漏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录入数据,计量资料使用(±s)表示,采用t检验,采用计数资料采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各项观察指标比较
观察组肛袋使用时长(126.65±50.01)h明显长于对照组(60.38±31.79) h,肛周皮炎转归情况及侧漏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大便失禁属于排便功能紊乱的一种异常情况,是临床急危重症、昏迷及截瘫患者的常见症状。失禁患者的大便常为水样便或稀烂便,易造成肛周皮肤潮红、水肿、糜烂,从而导致肛周、会阴部皮肤损伤。失禁性皮炎是指皮肤长期暴露在尿液和(或)粪便中,导致的皮肤炎性反应。失禁性皮炎可分为三度[4]。Ⅰ度:皮肤完整,有轻度发红与不适;Ⅱ度:中度发红,皮肤剥脱,小水泡或小范围部分皮肤受损,伴有不痛或不适;Ⅲ度:皮肤暗红或深红色,大面积皮肤剥脱受损,水泡和渗出。针对大便失禁患者,临床上多采用臀下置纸尿垫及时清理大便并使用造口护肤粉及三M液体敷料外喷保护肛周皮肤;对水样便采用气囊尿管[3]插入肛门接引流袋收集大便干预、肛门外贴人工肛袋等方法。临床上使用这些存在一定的缺点如:使用护理垫加外喷造口护肤粉及三M敷料的肛周皮肤,排泄物直接刺激皮肤,需要反复擦洗皮肤才能干净 ,这样反复的清洗、擦拭容易出现肛周皮炎加重。使用气囊尿管由于肠道蠕动及肛门括约肌松弛等原因可至尿管反复渗漏甚至脱出,而造成粪便对肛周 、会阴部皮肤的浸渍,需反复擦洗皮肤,易导致潮红、糜烂致皮肤损伤或加重 ;插入尿管还可能损伤直肠及肛管黏膜或对患者肠道的有刺激作用,这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及痛苦,还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降低了护理质量。单纯使用肛门外贴人工肛袋解决了排泄物直接刺激肛周皮肤的问题,有助于减少污染床单,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梁丽敏[5]报道指出,由于人体骨盆底结构非常特殊,要将人工肛袋使用在肛门上具有一定困难。人工肛袋容易受到患者躁动、一次大量水样便排出、底座容易与潮湿皮肤无法紧贴等,造成肛袋出现侧漏、外渗、脱落而影响使用效果,需要反复粘贴肛袋,易导致肛周皮肤黏膜发红、破损。人工肛袋补丁方法使用有效的解決了这些方面的问题。 人工肛袋补丁方法是在贴好肛袋基础上,沿贴肛袋边缘予多张IV3000(透明贴)加固,把肛袋低板与周围皮肤紧密相贴,使肛袋低板延长形成一个比较大的密闭黏贴空间,增加肛袋低板长度,使之吸附性强,与体表黏连严密,提高人工肛袋与皮肤的粘合性,加大了支撑面积,从而减少侧漏、外渗、脱落。使用人工肛袋时,需多巡查患者肛袋黏贴情况,及时清理肛袋里面的大便,必要时采用持续负压吸引设备引流大便[6]。针对大量水样便患者,或烦躁患者不停的移动体位,以及清醒患者在床上自由移动,容易使黏贴在大腿根部、会阴部的肛袋低板和透明贴,随患者的移动而出现裂开一角、脱落、侧漏等现象,及时用透明贴加固补丁,并及时把湿的透明贴或者松脱的透明贴撕掉,用干纸巾擦干净粘附在皮肤和肛袋的水分,重新贴上透明贴加固。躁动患者必要时协助医生给予一定的镇静剂。本研究表明,由于患者本身皮肤潮湿、解水样便或一次解大便量多、或者肛袋储存大量大便未及时处理、或者患者频繁移动躯体容易引起肛袋松脱、侧漏、外渗而引起反复撕下、黏贴肛袋,造成肛周皮肤破损或者是在原有肛周皮炎的基础上加重皮肤破损。肛袋补丁方法的使用使人工肛袋更紧密的与皮肤相贴,增加了牢固性,减少了肛袋脱落次数,从而减少反复黏贴肛袋。
综上所述,人工肛袋补丁方法使用,使肛袋使用时间明显延长,促进肛周皮炎好转,对侧漏的肛袋及时有效补救,避免了反复撕脱和黏贴肛袋导致皮肤粘膜发红、破损,降低大便失禁性皮炎的发生率,从而减轻护理工作量,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使用。
参考文献:
[1]张向荣,陈秋星.造口袋在腹泻患者肛周皮炎护理中的疗效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9):335-336.
[2]周燕,孙君平.人工肛袋在ICU大便失禁患者的应用与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5):466-467.
何长英,陈雪花,柏志英,等.人工肛袋与气囊尿管在ICU大便失禁患者的应用比较[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4):364-365.
[4]马霞,田兔红.造口袋保護大便失禁患者肛周皮肤的效果分析[J].首都医药,2009,16(12):33.
[5]梁丽敏.造口袋负压吸引用于危重患者大便失禁肛周皮肤护理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242-243.
[6]沈菊红.循证护理干预在ICU腹泻致肛周湿疹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8):118.
【关键词】人工肛袋;补丁方法;ICU;失禁性皮炎(IV3000(透明敷料)+人工肛袋)
大便失禁是指肛管括约肌失去对粪便及气体排出的控制能力,大便通常呈稀烂或呈稀水样便,每日排便频繁,严重者可达数十几次。肛周皮肤在粪便的刺激和清洁大便时反复擦拭的机械刺激下,易出现皮肤擦伤、红肿、溃烂出血,导致肛周皮炎发生。有文献[1]指出,人工肛袋的应用有助于大便失禁患者肛周皮肤的愈合。但是由于患者烦躁频繁移动躯体、一次性解大量水样便、肛袋大便未及时处理等原因,往往引起外贴的人工肛袋发生外渗、侧漏脱落等情况,从而导致需反复撕脱肛袋,重新贴肛袋引流大便。反复撕贴肛袋易使患者原有肛周皮肤溃烂加重,增加患者痛苦,同时也增加了护理工作量[2]。本研究通过采用人工肛袋补丁方法,加强肛袋的黏贴效果,以期延长肛袋使用时间,减少患者肛周皮炎发生,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8月入住我院ICU并出现大便失禁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男16例,女18例;平均年龄(64.03±17.05)岁;肺部感染10例,消化道出血5例,颅内感染4例,腹主动脉瘤术后6例,乳腺恶性肿瘤术后2例,胆囊结石术后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1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1例,腹腔感染2例,创伤性休克1例。观察组男19例,女15例;平均年龄(67.71±14.88)岁;肺部感染12例,消化道出血5例,颅内感染2例,腹主动脉瘤术后5例,乳腺恶性肿瘤术后4例,胆囊结石术后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2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1例,腹腔感染1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报备医院医学伦理审查委员会,并征得患者和家属的知情同意,符合伦理学要求。
1.2 研究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外贴人工肛袋护理干预:(1)用物准备:人工肛袋、皮尺、剪刀、备皮刀、干湿纸巾、三M干洗洁肤液。(2)患者准备:帮助患者取侧卧位,用湿纸擦洗肛周会阴部皮肤;剔除肛周、会阴部毛发,避免皮肤损伤,再次清洗,用三M干洗洁肤液彻底清洁肛周和会阴部皮肤并用干纸巾吸干;测量肛门及肛周黏膜皱襞大小。(3)人工肛袋准备:根据测量肛门的大小,直径放宽0.5~1 cm,将人工肛袋中央孔径进行修剪,肛袋底板予每相隔2 cm剪开。(4)黏贴肛袋:往裁剪好的肛袋袋内吹入少量空气使其张开;把肛袋轻轻纵向对折,黏贴时,肛袋纵向置于患者大腿间,用右手的拇指、食指、中指将对折的肛袋捏住,将肛袋中央孔径对准肛门,撕开底板粘贴纸,用手掌撑开肛周皮肤皱褶,将肛袋底板逐步轻压抹平使之紧贴肛周皮肤,用手心对准肛门撑开五指,按压肛袋底板3~5 min,使肛袋低板与肛周稳妥黏贴。检查肛袋是否牢固,用橡皮筋扎紧肛袋口。(5)根据患者排便量、粪便性质给予接负压吸引装置。调节吸引压力26.7 kPa(200 mm Hg)[3]。
1.2.2 观察组 按照对照组方法,贴好肛袋后,肛袋底板与肛周皮肤处予IV3000(透明贴)6 cm×7 cm对半剪开,予臀部方向一致紧贴肛袋底板与肛周皮肤,同法粘贴对侧,一张横贴会阴部皮肤与肛袋底板、另外一张贴横贴予骶尾骨与肛袋底板,使肛袋低板延长形成更大的密闭黏贴空间。需注意会阴部,大腿根部特别是男患者阴囊底部应再用透明贴加固。尽量分开患者两腿时,撑开会阴部,大腿根部皮肤皱折处,皮肤拉平,使透明贴能与皮肤和肛袋紧密相连,保证肛袋底部粘贴稳妥。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人工肛袋使用时间、肛周皮肤转归情况及发生肛袋侧漏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录入数据,计量资料使用(±s)表示,采用t检验,采用计数资料采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各项观察指标比较
观察组肛袋使用时长(126.65±50.01)h明显长于对照组(60.38±31.79) h,肛周皮炎转归情况及侧漏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大便失禁属于排便功能紊乱的一种异常情况,是临床急危重症、昏迷及截瘫患者的常见症状。失禁患者的大便常为水样便或稀烂便,易造成肛周皮肤潮红、水肿、糜烂,从而导致肛周、会阴部皮肤损伤。失禁性皮炎是指皮肤长期暴露在尿液和(或)粪便中,导致的皮肤炎性反应。失禁性皮炎可分为三度[4]。Ⅰ度:皮肤完整,有轻度发红与不适;Ⅱ度:中度发红,皮肤剥脱,小水泡或小范围部分皮肤受损,伴有不痛或不适;Ⅲ度:皮肤暗红或深红色,大面积皮肤剥脱受损,水泡和渗出。针对大便失禁患者,临床上多采用臀下置纸尿垫及时清理大便并使用造口护肤粉及三M液体敷料外喷保护肛周皮肤;对水样便采用气囊尿管[3]插入肛门接引流袋收集大便干预、肛门外贴人工肛袋等方法。临床上使用这些存在一定的缺点如:使用护理垫加外喷造口护肤粉及三M敷料的肛周皮肤,排泄物直接刺激皮肤,需要反复擦洗皮肤才能干净 ,这样反复的清洗、擦拭容易出现肛周皮炎加重。使用气囊尿管由于肠道蠕动及肛门括约肌松弛等原因可至尿管反复渗漏甚至脱出,而造成粪便对肛周 、会阴部皮肤的浸渍,需反复擦洗皮肤,易导致潮红、糜烂致皮肤损伤或加重 ;插入尿管还可能损伤直肠及肛管黏膜或对患者肠道的有刺激作用,这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及痛苦,还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降低了护理质量。单纯使用肛门外贴人工肛袋解决了排泄物直接刺激肛周皮肤的问题,有助于减少污染床单,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梁丽敏[5]报道指出,由于人体骨盆底结构非常特殊,要将人工肛袋使用在肛门上具有一定困难。人工肛袋容易受到患者躁动、一次大量水样便排出、底座容易与潮湿皮肤无法紧贴等,造成肛袋出现侧漏、外渗、脱落而影响使用效果,需要反复粘贴肛袋,易导致肛周皮肤黏膜发红、破损。人工肛袋补丁方法使用有效的解決了这些方面的问题。 人工肛袋补丁方法是在贴好肛袋基础上,沿贴肛袋边缘予多张IV3000(透明贴)加固,把肛袋低板与周围皮肤紧密相贴,使肛袋低板延长形成一个比较大的密闭黏贴空间,增加肛袋低板长度,使之吸附性强,与体表黏连严密,提高人工肛袋与皮肤的粘合性,加大了支撑面积,从而减少侧漏、外渗、脱落。使用人工肛袋时,需多巡查患者肛袋黏贴情况,及时清理肛袋里面的大便,必要时采用持续负压吸引设备引流大便[6]。针对大量水样便患者,或烦躁患者不停的移动体位,以及清醒患者在床上自由移动,容易使黏贴在大腿根部、会阴部的肛袋低板和透明贴,随患者的移动而出现裂开一角、脱落、侧漏等现象,及时用透明贴加固补丁,并及时把湿的透明贴或者松脱的透明贴撕掉,用干纸巾擦干净粘附在皮肤和肛袋的水分,重新贴上透明贴加固。躁动患者必要时协助医生给予一定的镇静剂。本研究表明,由于患者本身皮肤潮湿、解水样便或一次解大便量多、或者肛袋储存大量大便未及时处理、或者患者频繁移动躯体容易引起肛袋松脱、侧漏、外渗而引起反复撕下、黏贴肛袋,造成肛周皮肤破损或者是在原有肛周皮炎的基础上加重皮肤破损。肛袋补丁方法的使用使人工肛袋更紧密的与皮肤相贴,增加了牢固性,减少了肛袋脱落次数,从而减少反复黏贴肛袋。
综上所述,人工肛袋补丁方法使用,使肛袋使用时间明显延长,促进肛周皮炎好转,对侧漏的肛袋及时有效补救,避免了反复撕脱和黏贴肛袋导致皮肤粘膜发红、破损,降低大便失禁性皮炎的发生率,从而减轻护理工作量,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使用。
参考文献:
[1]张向荣,陈秋星.造口袋在腹泻患者肛周皮炎护理中的疗效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9):335-336.
[2]周燕,孙君平.人工肛袋在ICU大便失禁患者的应用与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5):466-467.
何长英,陈雪花,柏志英,等.人工肛袋与气囊尿管在ICU大便失禁患者的应用比较[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4):364-365.
[4]马霞,田兔红.造口袋保護大便失禁患者肛周皮肤的效果分析[J].首都医药,2009,16(12):33.
[5]梁丽敏.造口袋负压吸引用于危重患者大便失禁肛周皮肤护理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242-243.
[6]沈菊红.循证护理干预在ICU腹泻致肛周湿疹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8):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