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篮球运动是一项开展广泛、最具群众基础和特殊社会影响的体育项目,也是学校体育教学内容的主要手段之一。篮球运动本身的特点与多功能性,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阐述了篮球运动对学生智育的促进作用,以加强人们对篮球运动的重视。
关键词: 篮球运动 智育 促进作用
1.我国学生身体素质不容乐观
广东省教育厅从2002年开始,在广州、韶关、湛江等11个城市,监测了7—18岁的汉族城乡男女学生50116人,他们在经过长时间、详细的调查之后,公布了一份体质健康监测报告。报告显示,广东省学生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超重及肥胖学生明显增多,学生的体能与肺活量不断下降,学生的速度、爆发力、腰腹肌力量等运动素质也持续下降。广东省教育厅对中小学生健康调研的结果证明,导致广东学生健康状况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与强度严重不足。
在2006年6月10日召开的北京市中小学体育工作会议上,北京市教委首次公布了北京市学生体质状况调查结果。2005年北京市学生体质健康调查表明,北京学生肺活量、速度、力量等体能素质持续下降,中学生血压偏高的比例超过了半数,高中生超过了60%。北京学生肥胖率比5年前增长了50%。学生视力低下检出率为52%,其中小学六年级超过40%,初三接近70%,高中生超过60%,高三学生超过66%。专家们认为,导致学生体质下降的第一个原因就是学生上课时间过长。
2.学生缺少体育锻炼的原因
国家统计局2005年的调查显示,35%的校长、37%的老师、58%的中学生认为课业负担“比较重”或“过重”,其中,高三学生早上6点起床的有34%,晚上11点半以后睡觉的超过40%。中学生周末上课时间平均超过6小时,暑假补课平均超过21天。
显然,这种作业多、补课多、考试多,活动少、睡眠少的教育,已经极大地损伤了学生的学习意愿和学习积极性。甚至有部分学校领导、老师、家长认为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参与课外体育活动锻炼、参加各级各类学生运动会,会分散精力,影响文化成绩,于是大加反对,甚至制止学生参加各类体育锻炼。
我国学校与家长不重视学生的体育锻炼,从根本上都源于我国教育对学生身心综合素质的忽视,如果我们对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再不引起重视,我国学生健康状况持续下降的趋势将很难彻底扭转。由此可见加深人们对于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对智育发展的重要性的认识就显得更加急迫了。
3.篮球运动对学生智育的促进作用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体育、德育、智育相互联系,智育的健全依赖于身体的健全,因此体育应先于智育,从而得出了“德智皆寓于体”的结论。毛泽东同志在《体育之研究》中说:“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
篮球运动是一项十分普及的体育活动,篮球课教学亦是学校主要的体育课程之一,其丰富的单个技术动作与多变的技战术组合深受学生的喜爱。同时篮球运动的集体性、趣味性、对抗性等特点非常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特别是这些年来各种篮球联赛的开展,如CUBA联赛、“三人制”篮球赛、学校的基层篮球赛的蓬勃开展,掀起了篮球运动的热潮。篮球运动以其魅力和特点,在学校体育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无论是从篮球运动的竞技性、健身性、娱乐性、竞争性,还是从全面发展身体素质等方面,都可以作为学校体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对促进学生智能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对培养全面发展、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优秀人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3.1篮球运动对思维系统的培育。
大脑的发育是智力发展的物质基础,智育对大脑的发育是很有帮助的,所谓“脑越用越聪明”就是这个意思。但这仅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良好的身体素质是促进智力开发的必要条件,因为脑的发育与体质的关系十分密切,经常参加体育运动可以促进大脑的开发,增强神经系统功能。篮球运动员在训练与比赛的思维决策中,一方面需要用已有的概念、原则、原理等理论知识去思维,形成理论思维。另一方面,篮球运动员意识活动时的思维决策又需要用从运动实践中获得的诸多经验知识去思维,进而形成经验思维。篮球运动规律决定了比赛场上的情况瞬息万变,运动员的思维与决策行动必须与此相适应,时刻意识到情况的变化。运动员在观察感知比赛情景的基础上,善于在瞬间完成对情况的分析、综合等思维过程,通过思维对情况作出准确的判断,进而作出行动的决策。可见,篮球运动可以使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过程更加集中,对外刺激的反应更加迅速、准确,还可以提高人的视觉、听觉、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神经过程的均衡性和灵活性,促进神经系统功能的增强,使人精力充沛、思维敏捷、行动敏捷。
3.2篮球知识是知识体系的一部分。
缺乏体育知识的人,很难在复杂多样的现代体育中找到恰当的运动项目并正确地进行锻炼;缺乏体育知识的人,也难以正确地欣赏丰富的现代体育竞技和表演,甚至会由于不理解而对美好的表演作出逆向的反应。在篮球运动中,就有专项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应用理论、发展前沿和趋势、基本的技术和战术方法原理、技术和战术运用的规律、篮球规则和裁判知识等,这些都是进行篮球运动的物质基础。所以,体育知识的学习是不容忽视的,知识面越宽,人的智力水平就会越高,对社会生活的适应性就越强。然而,体育对体育知识的传授和智育对体育知识的传授是不同的,智育对体育知识的传授主要是理论教育的方式,而体育对体育知识的传授是直接的观察与实践。
3.3篮球运动能有效训练人们的注意力、观察力、思维力和判断力。
体育运动不仅是体力的较量,而且是智力的较量。篮球比赛瞬间万变,需要注意力绝对集中,而且要全面观察全场情况的变化,捕捉战机,及时应变,如观察运动员的面部表情,移动速度、方向、角度、节奏,球的落点,配合的路线,攻守特点,等等。即使运动员正确观察到了场上情况,如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也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所以,篮球运动员要在理解技战术特点与运用变化规律的基础上,结合场上的具体情况进行预测和判断,以准确地估计出双方行动的意图,具有良好的篮球意识的运动员必须对观察判断好的情况作出快速反应,这样才能及时、准确地抓住战机。从观察场上情况进行分析判断,到将分析判断的结果经过神经传导至肌肉产生相应的应变行动,这是一个复杂的神经活动过程,训练可以加速这一活动过程。在篮球比赛中,运动员需要充分调动和运用自己的各种心智能力去预见可能发生的情况和预测形势的发展,并迅速准确地考虑对手、自己与全场的情况,然后明确自己的战术意图、选择战术手段。
3.4篮球运动可以恢复思维强度。
人在学习的过程中,大脑皮层有关区域处于高度兴奋状态,随着学习时间的延长而产生疲劳,导致学习效率下降,这时学生到篮球场上进行一场紧张激烈的篮球赛,学生在瞬息万变的环境中运用复杂的技术动作、战术配合与对手强烈地争夺,通过这种磨练可以培养良好健康的心态,有较好的心理调节能力,学会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在比赛中掌握和控制自己的情绪,适应教学、训练和比赛,把心理压力通过教学、训练和比赛来化解,保持心理控制的最佳状态,提高心理素质。由于体力活动和脑力活动的合理交替,运动神经中枢兴奋,使得与学习有关区域的脑细胞得到休息,从而消除脑力劳动所产生的疲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脑垂体会产生一种被称为内啡肽的物质,这种物质能增加对疼痛的耐受性,同时还能对抗紧张,降低血压,抑制食欲,恢复思维强度,提高学习效率。
4.结语
古今中外许多卓有成效的人,其才能不仅表现在高智商和顽强拼搏、刻苦攻关、忘我献身的精神上,而且表现在他们善于强身健体,他们深刻懂得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有相互关系。我国古代文学家苏轼有两句话:“厚自养炼多少妙,养生有术文思涌。”以切身体验说明了健康与智力可以相互促进的道理。“磨刀不误砍柴工”,用一点磨刀的时间就能提高砍柴的效率。曾两度获得诺贝尔奖金的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有一句名言:“科学的基础是健康的身体。”她不仅自己注意锻炼身体,对子女也坚持严格的知识和体能训练。片面地强调智育或片面地强调体育都是有害的。学习感到疲劳了、眼睛感到疲劳了都应该休息,休息应该是积极的休息,最好的选择是参加体育活动。篮球是一项在学校开展广泛,深受学生喜爱的项目,在体育教学中是主要教学内容之一。为使篮球运动在课余活动中成为学生喜欢参与的运动项目,我们要重视引导学生,不断研究篮球运动这一项目的特点和多功能性,使学生热爱篮球运动,主动学习和掌握篮球运动的技能,在参与篮球运动的过程中培养竞争能力,享受篮球运动的乐趣和培养欣赏能力。学生把学习和体育运动合理安排在作息时间表里,生活保持节奏,日久养成习惯,就既可强身健体,又可最有效地保持精力,搞好学习。
参考文献:
[1]刘湘溶.体育伦理:理论视域与价值范导[M].湖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8.
[2]孙民治等.篮球运动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10.
[3]丁雪芹等.体育运动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J].体育科学,1998,(5).
[4]钱宗梅.浅议篮球运动对素质教育的促进作用[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5.6.
关键词: 篮球运动 智育 促进作用
1.我国学生身体素质不容乐观
广东省教育厅从2002年开始,在广州、韶关、湛江等11个城市,监测了7—18岁的汉族城乡男女学生50116人,他们在经过长时间、详细的调查之后,公布了一份体质健康监测报告。报告显示,广东省学生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超重及肥胖学生明显增多,学生的体能与肺活量不断下降,学生的速度、爆发力、腰腹肌力量等运动素质也持续下降。广东省教育厅对中小学生健康调研的结果证明,导致广东学生健康状况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与强度严重不足。
在2006年6月10日召开的北京市中小学体育工作会议上,北京市教委首次公布了北京市学生体质状况调查结果。2005年北京市学生体质健康调查表明,北京学生肺活量、速度、力量等体能素质持续下降,中学生血压偏高的比例超过了半数,高中生超过了60%。北京学生肥胖率比5年前增长了50%。学生视力低下检出率为52%,其中小学六年级超过40%,初三接近70%,高中生超过60%,高三学生超过66%。专家们认为,导致学生体质下降的第一个原因就是学生上课时间过长。
2.学生缺少体育锻炼的原因
国家统计局2005年的调查显示,35%的校长、37%的老师、58%的中学生认为课业负担“比较重”或“过重”,其中,高三学生早上6点起床的有34%,晚上11点半以后睡觉的超过40%。中学生周末上课时间平均超过6小时,暑假补课平均超过21天。
显然,这种作业多、补课多、考试多,活动少、睡眠少的教育,已经极大地损伤了学生的学习意愿和学习积极性。甚至有部分学校领导、老师、家长认为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参与课外体育活动锻炼、参加各级各类学生运动会,会分散精力,影响文化成绩,于是大加反对,甚至制止学生参加各类体育锻炼。
我国学校与家长不重视学生的体育锻炼,从根本上都源于我国教育对学生身心综合素质的忽视,如果我们对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再不引起重视,我国学生健康状况持续下降的趋势将很难彻底扭转。由此可见加深人们对于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对智育发展的重要性的认识就显得更加急迫了。
3.篮球运动对学生智育的促进作用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体育、德育、智育相互联系,智育的健全依赖于身体的健全,因此体育应先于智育,从而得出了“德智皆寓于体”的结论。毛泽东同志在《体育之研究》中说:“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
篮球运动是一项十分普及的体育活动,篮球课教学亦是学校主要的体育课程之一,其丰富的单个技术动作与多变的技战术组合深受学生的喜爱。同时篮球运动的集体性、趣味性、对抗性等特点非常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特别是这些年来各种篮球联赛的开展,如CUBA联赛、“三人制”篮球赛、学校的基层篮球赛的蓬勃开展,掀起了篮球运动的热潮。篮球运动以其魅力和特点,在学校体育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无论是从篮球运动的竞技性、健身性、娱乐性、竞争性,还是从全面发展身体素质等方面,都可以作为学校体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对促进学生智能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对培养全面发展、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优秀人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3.1篮球运动对思维系统的培育。
大脑的发育是智力发展的物质基础,智育对大脑的发育是很有帮助的,所谓“脑越用越聪明”就是这个意思。但这仅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良好的身体素质是促进智力开发的必要条件,因为脑的发育与体质的关系十分密切,经常参加体育运动可以促进大脑的开发,增强神经系统功能。篮球运动员在训练与比赛的思维决策中,一方面需要用已有的概念、原则、原理等理论知识去思维,形成理论思维。另一方面,篮球运动员意识活动时的思维决策又需要用从运动实践中获得的诸多经验知识去思维,进而形成经验思维。篮球运动规律决定了比赛场上的情况瞬息万变,运动员的思维与决策行动必须与此相适应,时刻意识到情况的变化。运动员在观察感知比赛情景的基础上,善于在瞬间完成对情况的分析、综合等思维过程,通过思维对情况作出准确的判断,进而作出行动的决策。可见,篮球运动可以使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过程更加集中,对外刺激的反应更加迅速、准确,还可以提高人的视觉、听觉、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神经过程的均衡性和灵活性,促进神经系统功能的增强,使人精力充沛、思维敏捷、行动敏捷。
3.2篮球知识是知识体系的一部分。
缺乏体育知识的人,很难在复杂多样的现代体育中找到恰当的运动项目并正确地进行锻炼;缺乏体育知识的人,也难以正确地欣赏丰富的现代体育竞技和表演,甚至会由于不理解而对美好的表演作出逆向的反应。在篮球运动中,就有专项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应用理论、发展前沿和趋势、基本的技术和战术方法原理、技术和战术运用的规律、篮球规则和裁判知识等,这些都是进行篮球运动的物质基础。所以,体育知识的学习是不容忽视的,知识面越宽,人的智力水平就会越高,对社会生活的适应性就越强。然而,体育对体育知识的传授和智育对体育知识的传授是不同的,智育对体育知识的传授主要是理论教育的方式,而体育对体育知识的传授是直接的观察与实践。
3.3篮球运动能有效训练人们的注意力、观察力、思维力和判断力。
体育运动不仅是体力的较量,而且是智力的较量。篮球比赛瞬间万变,需要注意力绝对集中,而且要全面观察全场情况的变化,捕捉战机,及时应变,如观察运动员的面部表情,移动速度、方向、角度、节奏,球的落点,配合的路线,攻守特点,等等。即使运动员正确观察到了场上情况,如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也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所以,篮球运动员要在理解技战术特点与运用变化规律的基础上,结合场上的具体情况进行预测和判断,以准确地估计出双方行动的意图,具有良好的篮球意识的运动员必须对观察判断好的情况作出快速反应,这样才能及时、准确地抓住战机。从观察场上情况进行分析判断,到将分析判断的结果经过神经传导至肌肉产生相应的应变行动,这是一个复杂的神经活动过程,训练可以加速这一活动过程。在篮球比赛中,运动员需要充分调动和运用自己的各种心智能力去预见可能发生的情况和预测形势的发展,并迅速准确地考虑对手、自己与全场的情况,然后明确自己的战术意图、选择战术手段。
3.4篮球运动可以恢复思维强度。
人在学习的过程中,大脑皮层有关区域处于高度兴奋状态,随着学习时间的延长而产生疲劳,导致学习效率下降,这时学生到篮球场上进行一场紧张激烈的篮球赛,学生在瞬息万变的环境中运用复杂的技术动作、战术配合与对手强烈地争夺,通过这种磨练可以培养良好健康的心态,有较好的心理调节能力,学会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在比赛中掌握和控制自己的情绪,适应教学、训练和比赛,把心理压力通过教学、训练和比赛来化解,保持心理控制的最佳状态,提高心理素质。由于体力活动和脑力活动的合理交替,运动神经中枢兴奋,使得与学习有关区域的脑细胞得到休息,从而消除脑力劳动所产生的疲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脑垂体会产生一种被称为内啡肽的物质,这种物质能增加对疼痛的耐受性,同时还能对抗紧张,降低血压,抑制食欲,恢复思维强度,提高学习效率。
4.结语
古今中外许多卓有成效的人,其才能不仅表现在高智商和顽强拼搏、刻苦攻关、忘我献身的精神上,而且表现在他们善于强身健体,他们深刻懂得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有相互关系。我国古代文学家苏轼有两句话:“厚自养炼多少妙,养生有术文思涌。”以切身体验说明了健康与智力可以相互促进的道理。“磨刀不误砍柴工”,用一点磨刀的时间就能提高砍柴的效率。曾两度获得诺贝尔奖金的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有一句名言:“科学的基础是健康的身体。”她不仅自己注意锻炼身体,对子女也坚持严格的知识和体能训练。片面地强调智育或片面地强调体育都是有害的。学习感到疲劳了、眼睛感到疲劳了都应该休息,休息应该是积极的休息,最好的选择是参加体育活动。篮球是一项在学校开展广泛,深受学生喜爱的项目,在体育教学中是主要教学内容之一。为使篮球运动在课余活动中成为学生喜欢参与的运动项目,我们要重视引导学生,不断研究篮球运动这一项目的特点和多功能性,使学生热爱篮球运动,主动学习和掌握篮球运动的技能,在参与篮球运动的过程中培养竞争能力,享受篮球运动的乐趣和培养欣赏能力。学生把学习和体育运动合理安排在作息时间表里,生活保持节奏,日久养成习惯,就既可强身健体,又可最有效地保持精力,搞好学习。
参考文献:
[1]刘湘溶.体育伦理:理论视域与价值范导[M].湖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8.
[2]孙民治等.篮球运动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10.
[3]丁雪芹等.体育运动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J].体育科学,1998,(5).
[4]钱宗梅.浅议篮球运动对素质教育的促进作用[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