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对胆道蛔虫病的相关文献报道进行整理和总结,为胆道蛔虫病的中西医诊疗及预防提供参考及借鉴。方法通过检索和整理近年公开发表的关于胆道蛔虫病的相关文献及报道,对胆道蛔虫病在病因病机、临床表现、中西医治疗等方面进行整理分析。结果胆道蛔虫病的病因较简单,但临床表现及并发症严重,需及时治疗,并注意预防。结论随着社会进步,胆道蛔虫病已在逐渐减少,但预防蛔虫病依然非常重要,如遇胆道蛔虫病,需及时治疗。
【关键词】胆道蛔虫病;病因病机;中西医治疗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1-0022-01
胆道蛔虫病,是指原来寄生在空回肠的蛔虫经十二指肠逆行钻入胆道,引起胆道口Oddi括约肌痉挛而发生腹部阵发性绞痛的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突然发生的剑突下腹部钻顶样剧烈疼痛。
1.病因病机
1.1中医认识
《诸病源候论·九虫病诸候》言“蛔虫者……或因腑脏虚弱而动,或因食甘肥而动。”明代《赤水玄珠·虫门》曰“虫之生于湿热肥甘也”。胆道蛔虫病多因脾胃虚弱,加之湿热内蕴,饮食不洁,肠内蛔虫妄动,趁虚而入,窜入胆道,导致肝胆气血郁滞,胆道为虫所阻,气机被阻,血行欠畅,不通则痛,故胁腹剧痛,猝然而作,痛引肩背;气逆犯胃,则恶心呕吐,甚则吐蛔。
1.2西医认识
蛔虫成虫喜碱厌酸,寄生于肠道,喜温暖、善钻孔,当肠环境发生改变,如发热、饥饿、恶心呕吐、腹泻、胃酸分泌减少时,可刺激蛔虫蠢蠢而动,从而进入十二指肠,经十二指肠乳头钻入胆道。
蛔虫钻入胆道多为一条,也可有数条,在蛔虫钻入胆道的过程中,Oddi括约肌受到刺激而发生痉挛,故临床上出现剧烈的腹痛;若蛔虫退出胆道或完全进入胆道后,对Oddi括约肌的刺激消失,剧痛缓解。进入胆道的蛔虫可自动退出,症状可自行缓解,若进入胆道的蛔虫不能退出,经过一段时间就会死亡,虫体腐烂破碎,可随胆汁排入十二指肠。部分虫体残骸、角皮或虫卵长时间停留在胆管内形成结石的核心,故胆道蛔虫病是胆道结石形成的一个原因。
2.诊断
胆道蛔虫病的诊断可根据症状、体征、感染史及相关检查而明确。近期有吐蛔虫或便蛔虫史。临床表现为:突发剧烈上腹部阵发性绞痛,尤其伴有“钻顶痛”,疼痛可向右肩部放射,疼痛缓解时如常人,这是本病最主要的表现。查体可见腹肌平软,局部仅有较轻的深压痛,无反跳痛,自觉症状严重,但体征不明显,两者呈脱节现象。目前的检查方法包括:虫卵检查,大便直接涂片或集卵法为阳性,粪便及十二指肠引流液中找到蛔虫卵可确诊本病;超声,超声能清楚地显示胆道中有条索状蛔虫影像,呈双线样强回声,活虫体可见其蠕动,死虫体中心无回声而模糊不清,甚至呈现斑片状强回声。核磁共振,磁共振及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在显示胆系结构上具有较好的优越性,可清楚显示胰胆管系统及其周围的情况。内镜,内镜下取出胆道蛔虫已成为治疗胆道蛔虫症肯定、速效、创伤小,并发症少的重要措施。
3.治疗
胆道蛔虫病若不及时治疗,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脱水和酸中毒,甚至危及生命。治疗的目的是缓解疼痛,排出蛔虫和防治并发症。治疗方法以中西医结合为主,对伴有严重并发症者可行手术治疗。
3.1中医辨证分型治疗
胆道蛔虫病的病性多虚实夹杂,寒热交错,故辩证施治时需辩虚实寒热。郑伟达教授总结出蛔虫于人体为病的内在原因,即“湿”、“热”“虚”,在此基础上,恣食生冷等不洁饮食可招致蛔虫乘虚而入,辩证分型为:寒证,热证,寒热错杂证,常用乌梅丸及“胆道蛔虫病腹痛方”。肖俊高将本病分为:偏热型,偏热型,寒热错杂型和寒热不显型。根据临床表现及病机特点应用乌梅丸随证加减。
3.2西医治疗
3.2.1药物治疗
胆道蛔虫病的药物治疗以中药温脏安蛔,西药解痉止痛,消炎利胆,使蛔虫退出或将蛔虫死虫体排出胆道。临床多选用抗胆碱药物,如阿托品,山莨菪碱等,以扩张胆管、缓解膽道痉挛。必要时加哌替啶、吗啡等止痛,以解除Oddi括约肌痉挛,缓解疼痛。驱虫药物包括:枸橼酸哌嗪、左旋咪唑、阿苯达唑等西药,乌梅丸、化虫丸、使君子九、肥儿丸等中成药,主要是驱虫退出。临床上还经常应用消炎利胆药物,增加肝血流量,促进胆汁分泌,有清洗胆道的作用,可将虫卵及死蛔虫碎屑冲出胆道。当并发胆道感染时,可应用抗生素。治疗过程中需维持内环境稳定,及时合理地补充营养、水和电解质。
3.2.2内镜治疗
内镜治疗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成功率高,并发症少,能迅速缓解症状,故作为胆道蛔虫的首选方法。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是治疗急性胆道蛔虫是一种创伤小,痛苦少,症状缓解快的微创方法,能直接取出胆管内的虫体,解除胰、胆管的梗阻,迅速解除症状,防止持续损伤的出现,是目前早期治疗胆道蛔虫病的有效方法。
3.3中西医汇通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道蛔虫病驱虫彻底,复发率低,可有效地预防或减少胆管结石、胆源性胰腺炎、肝脓肿和急性胆管炎的发生。以中药辨证施治和中频脉冲穴位刺激止痛,结合硫酸镁扩张胆总管及中频脉冲仪快攻排虫3法联用治疗胆道蛔虫病,结果58例患者在7天内排虫,症状消失,治愈率为96.67%。
4.预防与调护
胆道蛔虫症来源于肠道有蛔虫的病人,需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勤洗手,减少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可有效防止蛔虫的发生。胆道蛔虫的源头在于肠道蛔虫,应定期服用驱虫药,做好病因学的防护。肠道有蛔虫的病人,驱虫药物剂量要足,以彻底杀死虫体,否则因蛔虫轻度中毒而运动活跃,到处乱窜,极有可能钻入胆道而发生胆道蛔虫症。
5.小结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卫生事业的发展,胆道蛔虫病的发病率也在逐渐减少,但预防却是最重要的。现代医学检验技术的逐步成熟,筛查胆道蛔虫病也更方便快捷;随着诊疗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可及早为胆道蛔虫病患者减少痛苦,改善症状,预防并发症,尽早恢复正常生活。但是,“未病先防”的养生观念需时刻谨记,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预防胆道蛔虫病极为重要的。
参考文献:
[1]郑东京,许鑫,郑伟达.郑伟达教授辨证论治蛔虫病经验[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9(9):916-917
【关键词】胆道蛔虫病;病因病机;中西医治疗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1-0022-01
胆道蛔虫病,是指原来寄生在空回肠的蛔虫经十二指肠逆行钻入胆道,引起胆道口Oddi括约肌痉挛而发生腹部阵发性绞痛的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突然发生的剑突下腹部钻顶样剧烈疼痛。
1.病因病机
1.1中医认识
《诸病源候论·九虫病诸候》言“蛔虫者……或因腑脏虚弱而动,或因食甘肥而动。”明代《赤水玄珠·虫门》曰“虫之生于湿热肥甘也”。胆道蛔虫病多因脾胃虚弱,加之湿热内蕴,饮食不洁,肠内蛔虫妄动,趁虚而入,窜入胆道,导致肝胆气血郁滞,胆道为虫所阻,气机被阻,血行欠畅,不通则痛,故胁腹剧痛,猝然而作,痛引肩背;气逆犯胃,则恶心呕吐,甚则吐蛔。
1.2西医认识
蛔虫成虫喜碱厌酸,寄生于肠道,喜温暖、善钻孔,当肠环境发生改变,如发热、饥饿、恶心呕吐、腹泻、胃酸分泌减少时,可刺激蛔虫蠢蠢而动,从而进入十二指肠,经十二指肠乳头钻入胆道。
蛔虫钻入胆道多为一条,也可有数条,在蛔虫钻入胆道的过程中,Oddi括约肌受到刺激而发生痉挛,故临床上出现剧烈的腹痛;若蛔虫退出胆道或完全进入胆道后,对Oddi括约肌的刺激消失,剧痛缓解。进入胆道的蛔虫可自动退出,症状可自行缓解,若进入胆道的蛔虫不能退出,经过一段时间就会死亡,虫体腐烂破碎,可随胆汁排入十二指肠。部分虫体残骸、角皮或虫卵长时间停留在胆管内形成结石的核心,故胆道蛔虫病是胆道结石形成的一个原因。
2.诊断
胆道蛔虫病的诊断可根据症状、体征、感染史及相关检查而明确。近期有吐蛔虫或便蛔虫史。临床表现为:突发剧烈上腹部阵发性绞痛,尤其伴有“钻顶痛”,疼痛可向右肩部放射,疼痛缓解时如常人,这是本病最主要的表现。查体可见腹肌平软,局部仅有较轻的深压痛,无反跳痛,自觉症状严重,但体征不明显,两者呈脱节现象。目前的检查方法包括:虫卵检查,大便直接涂片或集卵法为阳性,粪便及十二指肠引流液中找到蛔虫卵可确诊本病;超声,超声能清楚地显示胆道中有条索状蛔虫影像,呈双线样强回声,活虫体可见其蠕动,死虫体中心无回声而模糊不清,甚至呈现斑片状强回声。核磁共振,磁共振及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在显示胆系结构上具有较好的优越性,可清楚显示胰胆管系统及其周围的情况。内镜,内镜下取出胆道蛔虫已成为治疗胆道蛔虫症肯定、速效、创伤小,并发症少的重要措施。
3.治疗
胆道蛔虫病若不及时治疗,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脱水和酸中毒,甚至危及生命。治疗的目的是缓解疼痛,排出蛔虫和防治并发症。治疗方法以中西医结合为主,对伴有严重并发症者可行手术治疗。
3.1中医辨证分型治疗
胆道蛔虫病的病性多虚实夹杂,寒热交错,故辩证施治时需辩虚实寒热。郑伟达教授总结出蛔虫于人体为病的内在原因,即“湿”、“热”“虚”,在此基础上,恣食生冷等不洁饮食可招致蛔虫乘虚而入,辩证分型为:寒证,热证,寒热错杂证,常用乌梅丸及“胆道蛔虫病腹痛方”。肖俊高将本病分为:偏热型,偏热型,寒热错杂型和寒热不显型。根据临床表现及病机特点应用乌梅丸随证加减。
3.2西医治疗
3.2.1药物治疗
胆道蛔虫病的药物治疗以中药温脏安蛔,西药解痉止痛,消炎利胆,使蛔虫退出或将蛔虫死虫体排出胆道。临床多选用抗胆碱药物,如阿托品,山莨菪碱等,以扩张胆管、缓解膽道痉挛。必要时加哌替啶、吗啡等止痛,以解除Oddi括约肌痉挛,缓解疼痛。驱虫药物包括:枸橼酸哌嗪、左旋咪唑、阿苯达唑等西药,乌梅丸、化虫丸、使君子九、肥儿丸等中成药,主要是驱虫退出。临床上还经常应用消炎利胆药物,增加肝血流量,促进胆汁分泌,有清洗胆道的作用,可将虫卵及死蛔虫碎屑冲出胆道。当并发胆道感染时,可应用抗生素。治疗过程中需维持内环境稳定,及时合理地补充营养、水和电解质。
3.2.2内镜治疗
内镜治疗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成功率高,并发症少,能迅速缓解症状,故作为胆道蛔虫的首选方法。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是治疗急性胆道蛔虫是一种创伤小,痛苦少,症状缓解快的微创方法,能直接取出胆管内的虫体,解除胰、胆管的梗阻,迅速解除症状,防止持续损伤的出现,是目前早期治疗胆道蛔虫病的有效方法。
3.3中西医汇通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道蛔虫病驱虫彻底,复发率低,可有效地预防或减少胆管结石、胆源性胰腺炎、肝脓肿和急性胆管炎的发生。以中药辨证施治和中频脉冲穴位刺激止痛,结合硫酸镁扩张胆总管及中频脉冲仪快攻排虫3法联用治疗胆道蛔虫病,结果58例患者在7天内排虫,症状消失,治愈率为96.67%。
4.预防与调护
胆道蛔虫症来源于肠道有蛔虫的病人,需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勤洗手,减少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可有效防止蛔虫的发生。胆道蛔虫的源头在于肠道蛔虫,应定期服用驱虫药,做好病因学的防护。肠道有蛔虫的病人,驱虫药物剂量要足,以彻底杀死虫体,否则因蛔虫轻度中毒而运动活跃,到处乱窜,极有可能钻入胆道而发生胆道蛔虫症。
5.小结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卫生事业的发展,胆道蛔虫病的发病率也在逐渐减少,但预防却是最重要的。现代医学检验技术的逐步成熟,筛查胆道蛔虫病也更方便快捷;随着诊疗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可及早为胆道蛔虫病患者减少痛苦,改善症状,预防并发症,尽早恢复正常生活。但是,“未病先防”的养生观念需时刻谨记,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预防胆道蛔虫病极为重要的。
参考文献:
[1]郑东京,许鑫,郑伟达.郑伟达教授辨证论治蛔虫病经验[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9(9):916-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