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中加强人文关怀意义重大,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高校应树立人文关怀的正确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多措并举,创新服务载体,重视实际需要,建立保障机制,把人文关怀纳入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全过程,促进高校青年教师的长足发展。
关键词:人文关怀;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
党的十七大、十八大报告中均明确提出了“人文关怀”这一思想政治工作新理念,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思路和视野。在《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对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当前,在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中如何有效践行人文关怀理念,促进高校青年教师的长足发展,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一、在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中加强人文关怀的重大意义
1.人文关怀是加强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要求和重要途径。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文关怀主要是指对人的个性差异以及主体地位的关注与尊重,切实关心人的个性需求,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所具备的政治素质、道德修养、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直接关系到高校的长远发展。所以,人文关怀,不仅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前提,也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2.加强对高校青年教师的人文关怀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人文关怀的核心表现为对人性的关怀和对人的精神价值的重视。只有全面关注人的本性,重视人的主体性,才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因此,人文关怀是高校管理者与青年教师产生良好互动的有效途径,高校管理者要转变工作方式,改进工作作风,更好地发挥联系和服务青年教师坚强堡垒的作用,努力成为广大青年教师的可靠后盾,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二、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中人文关怀失当的现状
1.重视单向传授,忽视青年教师的主体作用。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往往片面强调教育过程中的单向传授和“填鸭式”灌输,很少顾及受教育者的思想状况和心理特点,忽视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在实际工作中,高校管理者或负责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能部门大多采取空洞说教和讲大道理的方式,认为“听话”就是好,“不出事”就是好,扼杀了青年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难以满足青年教师思想上的真正需求,导致青年教师形成了依赖思想,缺乏坚强的意志力和创新力。
2.重视业务提升,忽视青年教师的不同需要。在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每一名青年教师都存在不同层次、不同指向、不同强度的需要,他们的需要如果不被忽视,其主观能动性就很难得到有效发挥。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许多高校把教师的教学水平、科研能力、职称学历等作为人才评价和评奖评优的主要标准,使得青年教师一心追求个人科研和业务能力,出现了重视业务提升而轻视思想进步的现象。这就导致高校管理者对于青年教师的个性特点和个人利益要求不能一一顾及,重“群体”而轻“个体”,不能开展有针对性的精细化教育管理工作,难以满足青年教师的各层次需要,无法引起共鸣。
3.重视物质奖励,忽视青年教师的心理诉求。人有物质需求,也有精神需求。当前,青年教师面临的社会环境、生活环境和家庭环境纷繁复杂,需要面对很多过去从没经受过的压力和问题,少数青年教师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职业情感与职业道德淡化,服务意识不强,个别教师言行失范,不能为人师表。然而在实际的思想政治工作中,高校对他们的心理诉求却未给予足够的重视,没有充分了解青年教师的情感、意志、个性等心理特点,没有把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的方式有效融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
三、人文关怀在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实践路径
1.以人为本,树立人文关怀的工作理念。在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中贯彻人文关怀,需要破除观念上的束缚,正确认识人的价值,同时必须充分了解青年教师的思想动态,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使其自觉地去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同时,高校领导还应尊重青年教师的主体地位,以平等的态度对待青年教师,以青年教师成长和发展的需要作为高校师资建设的出发点,多问需于青年教师,问计于青年教师,坚持深入基层、走进青年,了解他们想什么、要什么,真心诚意地为青年教师办实事。
2.多措并举,拓宽人文关怀的工作途径。长期以来,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单一、枯燥,这就要求高校必须创新方式方法,不断拓宽工作途径。例如,开展丰富多彩的青年教师实践活动,选派教师进行挂职锻炼,积极鼓励青年教师参与到产学研项目中去,大力开展相应的调查研究以及志愿服务活动,使青年教师端正态度,科学认识自身所担负的社会责任。此外,高校还应该鼓励青年教师兼任辅导员以及班主任等职务,充分发挥其优势,积极参与学生的思想教育实践活动。还可以利用工会组织形式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和参观考察、交流学习等,增强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性和趣味性。
3.创新载体,搭建人文关怀的服务平台。高校应重视互联网在青年教师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引导青年教师正确使用网络工具,借助校园网络、微信、手机报和微博等方式,搭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不断提升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水平。与此同时,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教育平台要实现多元化,凸显人文关怀的内容和形式。诸如开设校长、书记信箱,设立校领导接待日,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等,做到高校管理者与青年教师随时随地互动交流,及时掌握青年教师的思想动态和合理需求,满足成长的需要。
4.重视需要,解决人文关怀的实际问题。重视青年教师的合理需求,并尽最大努力解决实际问题,增强为青年教师办实事的能力。一方面,要关心解决青年教师的实际困难。在实际工作中,要及时发现青年教师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帮助他们解决住房问题、收入问题或子女入托问题等。另一方面,应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不断提升教师的自我调节能力,使他们更好地应对工作中的压力。还要强化教师间的思想沟通以及信息交流,最大限度地为教师提供科学化的心理支持和情感支持,并给予其有效的心理指导服务。
5.齐抓共管,构建人文关怀的保障机制。一方面,高校应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机制,做到齐抓共管,从而在青年教师思想教育工作上形成合力。具体来说,高校党委要定期听取教师的思想工作汇报,研究并落实相关的国家优惠政策,明确工作要求。另一方面,在机制建设方面,首先从经费投入着手,切实保障教师思想工作的顺利开展,准确把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规律,进而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理论上的支持和决策依据。此外,还应定期开展相应的督促检查工作,确保青年教师思想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
参考文献:
[1]王珊.高校青年教师思政教育中人文关怀的缺失及对策研究[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9).
[2]李文君.《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解读[J].教育与职业,2014.
[3]杜宇佳.浅析高校加强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J].品牌,201(6).
关键词:人文关怀;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
党的十七大、十八大报告中均明确提出了“人文关怀”这一思想政治工作新理念,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思路和视野。在《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对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当前,在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中如何有效践行人文关怀理念,促进高校青年教师的长足发展,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一、在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中加强人文关怀的重大意义
1.人文关怀是加强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要求和重要途径。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文关怀主要是指对人的个性差异以及主体地位的关注与尊重,切实关心人的个性需求,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所具备的政治素质、道德修养、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直接关系到高校的长远发展。所以,人文关怀,不仅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前提,也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2.加强对高校青年教师的人文关怀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人文关怀的核心表现为对人性的关怀和对人的精神价值的重视。只有全面关注人的本性,重视人的主体性,才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因此,人文关怀是高校管理者与青年教师产生良好互动的有效途径,高校管理者要转变工作方式,改进工作作风,更好地发挥联系和服务青年教师坚强堡垒的作用,努力成为广大青年教师的可靠后盾,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二、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中人文关怀失当的现状
1.重视单向传授,忽视青年教师的主体作用。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往往片面强调教育过程中的单向传授和“填鸭式”灌输,很少顾及受教育者的思想状况和心理特点,忽视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在实际工作中,高校管理者或负责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能部门大多采取空洞说教和讲大道理的方式,认为“听话”就是好,“不出事”就是好,扼杀了青年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难以满足青年教师思想上的真正需求,导致青年教师形成了依赖思想,缺乏坚强的意志力和创新力。
2.重视业务提升,忽视青年教师的不同需要。在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每一名青年教师都存在不同层次、不同指向、不同强度的需要,他们的需要如果不被忽视,其主观能动性就很难得到有效发挥。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许多高校把教师的教学水平、科研能力、职称学历等作为人才评价和评奖评优的主要标准,使得青年教师一心追求个人科研和业务能力,出现了重视业务提升而轻视思想进步的现象。这就导致高校管理者对于青年教师的个性特点和个人利益要求不能一一顾及,重“群体”而轻“个体”,不能开展有针对性的精细化教育管理工作,难以满足青年教师的各层次需要,无法引起共鸣。
3.重视物质奖励,忽视青年教师的心理诉求。人有物质需求,也有精神需求。当前,青年教师面临的社会环境、生活环境和家庭环境纷繁复杂,需要面对很多过去从没经受过的压力和问题,少数青年教师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职业情感与职业道德淡化,服务意识不强,个别教师言行失范,不能为人师表。然而在实际的思想政治工作中,高校对他们的心理诉求却未给予足够的重视,没有充分了解青年教师的情感、意志、个性等心理特点,没有把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的方式有效融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
三、人文关怀在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实践路径
1.以人为本,树立人文关怀的工作理念。在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中贯彻人文关怀,需要破除观念上的束缚,正确认识人的价值,同时必须充分了解青年教师的思想动态,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使其自觉地去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同时,高校领导还应尊重青年教师的主体地位,以平等的态度对待青年教师,以青年教师成长和发展的需要作为高校师资建设的出发点,多问需于青年教师,问计于青年教师,坚持深入基层、走进青年,了解他们想什么、要什么,真心诚意地为青年教师办实事。
2.多措并举,拓宽人文关怀的工作途径。长期以来,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单一、枯燥,这就要求高校必须创新方式方法,不断拓宽工作途径。例如,开展丰富多彩的青年教师实践活动,选派教师进行挂职锻炼,积极鼓励青年教师参与到产学研项目中去,大力开展相应的调查研究以及志愿服务活动,使青年教师端正态度,科学认识自身所担负的社会责任。此外,高校还应该鼓励青年教师兼任辅导员以及班主任等职务,充分发挥其优势,积极参与学生的思想教育实践活动。还可以利用工会组织形式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和参观考察、交流学习等,增强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性和趣味性。
3.创新载体,搭建人文关怀的服务平台。高校应重视互联网在青年教师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引导青年教师正确使用网络工具,借助校园网络、微信、手机报和微博等方式,搭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不断提升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水平。与此同时,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教育平台要实现多元化,凸显人文关怀的内容和形式。诸如开设校长、书记信箱,设立校领导接待日,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等,做到高校管理者与青年教师随时随地互动交流,及时掌握青年教师的思想动态和合理需求,满足成长的需要。
4.重视需要,解决人文关怀的实际问题。重视青年教师的合理需求,并尽最大努力解决实际问题,增强为青年教师办实事的能力。一方面,要关心解决青年教师的实际困难。在实际工作中,要及时发现青年教师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帮助他们解决住房问题、收入问题或子女入托问题等。另一方面,应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不断提升教师的自我调节能力,使他们更好地应对工作中的压力。还要强化教师间的思想沟通以及信息交流,最大限度地为教师提供科学化的心理支持和情感支持,并给予其有效的心理指导服务。
5.齐抓共管,构建人文关怀的保障机制。一方面,高校应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机制,做到齐抓共管,从而在青年教师思想教育工作上形成合力。具体来说,高校党委要定期听取教师的思想工作汇报,研究并落实相关的国家优惠政策,明确工作要求。另一方面,在机制建设方面,首先从经费投入着手,切实保障教师思想工作的顺利开展,准确把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规律,进而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理论上的支持和决策依据。此外,还应定期开展相应的督促检查工作,确保青年教师思想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
参考文献:
[1]王珊.高校青年教师思政教育中人文关怀的缺失及对策研究[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9).
[2]李文君.《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解读[J].教育与职业,2014.
[3]杜宇佳.浅析高校加强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J].品牌,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