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独立学院是近些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在办学体制、办学思路、办学模式上的一大创新。与办学历史较长的普通公办院校相比,新兴的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相对滞后。建设一支结构优良、素质良好、精干高效的师资队伍,积极推进人才引进力度是必经之路。而在人才大战中,非省会城市的独立学院综合实力处于弱势地位,如何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认真思考、积极探索当前人才引进的特点和关键,主动迎接挑战,发展一条有特色的人才竞争之路,是非省会城市独立学院人才引进工作亟须解决的问题。
一、当前非省会城市人才引进工作现状
1.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落后。目前大部分的独立学院照搬公办院校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不能有效合理地利用现代人力资源的资本属性,更没有真正意识到科学地进行人力资源的开发对独立学院发展的重要性与特殊性。加上出于办学成本的考虑,在人、财、物等方面往往投入不足,部分独立学院机构设置中没有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设置了人力资源部门的院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也局限于一系列的事务性工作,难以形成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这样导致在处理人才引进工作时,不能积极处理好吸引人、使用人、留住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出现学校一方面在不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另一方面又忽视了校内现有人才的使用和培养,出现教师流失数量基本等同于人才引进数量与速度的现象。
2.薪酬体系缺乏竞争力。非省会城市独立学院的办学地点往往是在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相对落后的地区,学校的办学经费全部源自学费,一部分交给投资方或举办方后,剩下的用于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转、投资建设和未来发展。在没有财政投入的情况下面临着较大的资金压力,导致非省会城市独立学院教师薪酬普遍偏低,缺乏竞争力,难以在经济收入上体现优秀人才的价值。加上缺乏一线或省会城市的地域优势和资源优势,在学校的资金财力、办学条件、科研条件及人才环境等方面与公办学校及省会城市的独立学院相差甚远,导致教师缺乏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进而导致高学历、高层次的教师流失严重。
3.师资队伍不合理。由于独立学院普遍存在高学历、高职称人才难以“引得进”和“留得住”现象,难以合理优化师资队伍结构。自有专任教师从年龄和职称上呈现“两头大、中间小”的特点,即返聘的老教师虽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安于现状;新招聘的青年教师教学经验不足,且青年教师由于职业发展平台等原因缺乏事业心,呈现敬业精神不高、人员流动性大等特点;外聘兼职教师比例较高,但因身份为兼职外聘,教学精力分散,对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不能准确把握,教材不能认真钻研,因而做不到因材施教,教学效果达不到预期目标。
二、探索人才引进新策略
根据教育部《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的若干意见》中规定的“六个独立”的要求,可以根据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按照“新机制、新模式”的要求来进行师资队伍建设。在人才竞争激烈的今天,处于非省会城市的独立学院与实力较强的公办院校争夺人才,显然处于不利地位,因此,必须找准定位,通过科学合理的人才引进制度,创新符合学校实际特点的人才引进新机制。
1.人才引进工作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开展人才引进工作,要立足于学校的办学现状,立足于学校的发展定位。这项工作涉及学校的发展规划,要求有前瞻性和可行性。非省会城市的独立学院要将人才引进工作与学校的整体发展规划相匹配,以科学合理的成本引进学校紧缺的专业人才,不盲目地追求名牌、数量的扩展,重点解决特色学科和专业人才的需求。同时,利用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和人员支持,加强与地方相关企事业单位的合作,拓展教师的培训培养平台,着力培养适合独立学院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2.合理利用人才市场运行机制,建立现代薪酬制度和稳定的工资增长机制。学校的人才引进政策和具体措施要适应人才市场的变化,注重分析人才市场的动态和人才流动的主要因素,保证教师收入的正常增长。根据自身的办学条件和财力,建立有市场竞争力的按岗设人、以岗定薪的薪酬体系,既要体现出与兄弟院校的竞争性,又要体现内部管理的差异性,满足骨干教师、特殊人才的个性化要求。
3.采用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建立健全多元化教师成长体系。非省会城市的独立学院在着力提升自己学校的社会认可度的同时,也要注重将学校的发展目标与教师的自身成长有机结合。独立学院要形成有利于教师潜能发挥,有利于师资队伍建设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建立符合实际,原则性和灵活性并存的用人制度;建立健全以岗位为基础、竞争为核心的人员管理制度;建立“按需设岗、平等竞争、择优聘用、严格考核、合同管理”的聘用制度,引导教师将个人发展目标融入学校的发展目标中,增强教师的归属感和稳定感。
当前独立学院的发展正在逐步褪去母体高校的光环,竞争日益激烈,非省会城市独立院校要想在这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保证师资队伍科学有序地发展,无论是历史体制的先天原因,还是现代管理的后天缺乏,只有师资队伍健康发展,才能保证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鞠伟.试析异地举办的独立学院教师人力资源管理[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9).
[2]叶美萍.探索地方高校人才引进新机制[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3(6).
[3]李国年.独立学院行政管理人员激励策略初探[J].教育与经济.2010(36).
基金项目:非省会城市独立学院人才引进的思考及对策(2008B097)。
一、当前非省会城市人才引进工作现状
1.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落后。目前大部分的独立学院照搬公办院校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不能有效合理地利用现代人力资源的资本属性,更没有真正意识到科学地进行人力资源的开发对独立学院发展的重要性与特殊性。加上出于办学成本的考虑,在人、财、物等方面往往投入不足,部分独立学院机构设置中没有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设置了人力资源部门的院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也局限于一系列的事务性工作,难以形成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这样导致在处理人才引进工作时,不能积极处理好吸引人、使用人、留住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出现学校一方面在不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另一方面又忽视了校内现有人才的使用和培养,出现教师流失数量基本等同于人才引进数量与速度的现象。
2.薪酬体系缺乏竞争力。非省会城市独立学院的办学地点往往是在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相对落后的地区,学校的办学经费全部源自学费,一部分交给投资方或举办方后,剩下的用于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转、投资建设和未来发展。在没有财政投入的情况下面临着较大的资金压力,导致非省会城市独立学院教师薪酬普遍偏低,缺乏竞争力,难以在经济收入上体现优秀人才的价值。加上缺乏一线或省会城市的地域优势和资源优势,在学校的资金财力、办学条件、科研条件及人才环境等方面与公办学校及省会城市的独立学院相差甚远,导致教师缺乏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进而导致高学历、高层次的教师流失严重。
3.师资队伍不合理。由于独立学院普遍存在高学历、高职称人才难以“引得进”和“留得住”现象,难以合理优化师资队伍结构。自有专任教师从年龄和职称上呈现“两头大、中间小”的特点,即返聘的老教师虽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安于现状;新招聘的青年教师教学经验不足,且青年教师由于职业发展平台等原因缺乏事业心,呈现敬业精神不高、人员流动性大等特点;外聘兼职教师比例较高,但因身份为兼职外聘,教学精力分散,对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不能准确把握,教材不能认真钻研,因而做不到因材施教,教学效果达不到预期目标。
二、探索人才引进新策略
根据教育部《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的若干意见》中规定的“六个独立”的要求,可以根据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按照“新机制、新模式”的要求来进行师资队伍建设。在人才竞争激烈的今天,处于非省会城市的独立学院与实力较强的公办院校争夺人才,显然处于不利地位,因此,必须找准定位,通过科学合理的人才引进制度,创新符合学校实际特点的人才引进新机制。
1.人才引进工作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开展人才引进工作,要立足于学校的办学现状,立足于学校的发展定位。这项工作涉及学校的发展规划,要求有前瞻性和可行性。非省会城市的独立学院要将人才引进工作与学校的整体发展规划相匹配,以科学合理的成本引进学校紧缺的专业人才,不盲目地追求名牌、数量的扩展,重点解决特色学科和专业人才的需求。同时,利用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和人员支持,加强与地方相关企事业单位的合作,拓展教师的培训培养平台,着力培养适合独立学院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2.合理利用人才市场运行机制,建立现代薪酬制度和稳定的工资增长机制。学校的人才引进政策和具体措施要适应人才市场的变化,注重分析人才市场的动态和人才流动的主要因素,保证教师收入的正常增长。根据自身的办学条件和财力,建立有市场竞争力的按岗设人、以岗定薪的薪酬体系,既要体现出与兄弟院校的竞争性,又要体现内部管理的差异性,满足骨干教师、特殊人才的个性化要求。
3.采用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建立健全多元化教师成长体系。非省会城市的独立学院在着力提升自己学校的社会认可度的同时,也要注重将学校的发展目标与教师的自身成长有机结合。独立学院要形成有利于教师潜能发挥,有利于师资队伍建设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建立符合实际,原则性和灵活性并存的用人制度;建立健全以岗位为基础、竞争为核心的人员管理制度;建立“按需设岗、平等竞争、择优聘用、严格考核、合同管理”的聘用制度,引导教师将个人发展目标融入学校的发展目标中,增强教师的归属感和稳定感。
当前独立学院的发展正在逐步褪去母体高校的光环,竞争日益激烈,非省会城市独立院校要想在这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保证师资队伍科学有序地发展,无论是历史体制的先天原因,还是现代管理的后天缺乏,只有师资队伍健康发展,才能保证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鞠伟.试析异地举办的独立学院教师人力资源管理[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9).
[2]叶美萍.探索地方高校人才引进新机制[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3(6).
[3]李国年.独立学院行政管理人员激励策略初探[J].教育与经济.2010(36).
基金项目:非省会城市独立学院人才引进的思考及对策(2008B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