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高中学习阶段,学习生活非常紧张。语文学习常常成为一件苦恼的事情。但是,通过《语文课程标准》发现,其实语文学科对于其他学科的发展是很有帮助的。在高中阶段,培养学习兴趣能够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鉴于此,本文对高中语文学习如何培养学习兴趣进行了相关研究。
【关键词】高中语文;学习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兴趣是一种积极的情绪表现,是一种内在的动力因素,是主体指向一定事物的活动。也就是说:兴趣是使人愉快、使人感到有意思、有吸引力的特性。语文兴趣产生于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往今来,很多教育学家对兴趣的重要性进行了论述。有人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语文学科是学习其他各科的基础,如何才能激发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培养语文的学习能力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那么,在高中学习阶段,怎样培养语文学习兴趣呢?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参加课外活动激趣——培养我们语文学习兴趣的载体
有心理学研究表明,高中阶段是学龄中期,抽象逻辑思维逐步增强,然而仍然存在具象思维的成分。换句话就是说,当处于高中阶段时,人的思维一般是属于“经验型”的。我们在进行抽象思维活动时,需感性经验提供支持。主要的感性认识和经验是我们在主动参与、亲自经历的各种实践活动,如观察、制作、表演、参观、调查、访问等丰富多彩的感性活动中得来的。所以,在学习高中语文的过程中,应当在具体生动的学习情境中去感悟、去发现课文中的意境和意蕴。通过以语文能力训练为中心点,通过参加多种多样的语文活动,极大地促进学习的兴趣。通过品析和欣赏课文,极大地激发我们的学习语文的热情。
二、媒体激趣——培养我们语文学习兴趣的桥梁
有心理学家认为:“新异刺激容易引起我们的注意”。为了增加对语文课堂内容的印象,学生可建议教师在课堂上使用多媒体手段来增加课堂的新异性,从而有效增加学习趣味性。在使用多媒体的过程中,抽象的知识被直观展示,繁琐变简单。以往单一的黑板教学带来的枯燥一扫而去,随之而来的是多媒体带来的学习上的乐趣和轻松、愉快。在《荷塘月色》的多媒体课堂上,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朱先生的照片,朱先生在北大校园的美景、荷塘上的月色等优美画面。再加上文字说明和背景音乐,以及声情并茂地朗诵,我们能够直观形象地体会到《荷塘月色》带来的朦胧美,并进一步体会到朱自清先生在文章中表达的情怀。这样就能够大大提升学习课文的兴趣了。
三、语言激趣——培养我们语文学习兴趣的途径
在高中语文的学习过程中,尽量多学习一些诗词名言警句。还可以学习一些短小有趣的典故,积累一些幽默语言,这样不但能使得语言更生动形象,还能使汉语文章的写作更加富有感染力。善于运用流行歌曲中的妙语警句还有与课文互补作用,往往能使课文内容生动有趣。当我们鉴赏古典诗歌时,就会碰到金末诗人元好问的“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的名句,但令作者万万想不到的是,他的这一类写“情”之作竟然靠流行歌曲《梅花三弄》来风靡,这大概是诗人没有预计到的。
四、评价激趣——培养我们语文学习兴趣的手段
在新课程理念下,可开展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评价。这种评价开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发展。当我们的语文学习兴趣被激发之后,我们的语文素养得到提高,这是学科评价应得到的结果。在语文课堂评价时,需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是体现评价的多元化。第二是体现评价的互动性。第三是体现评价的全面性。第四是体现评价的发展性。通过评价老师,让老师的言行和举止更加积极向上,老师的言行和举止能够对我们的人生产生影响。
五、写作激趣——培养我们学习语文兴趣的能力
只有将语文写作扎扎实实地坚持下去,才能有效提升我们的汉语写作水平。第一,就是要重视实用文体的写作。这是因为实用文体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从请假条、求职信、合同书、调查报告练习。在逐步练习写作的过程中,学会这些实用文体的知识,真正体会到语文这门课在现实生活中的实用性,从而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另外,通过化整为零,增强语文片段作文的能力。虽然片段作文比较短小,但其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它能够提升我们写作汉语作文的兴趣,这也算是一种能够提高写作水平的途径之一。要想提高写作能力,仅仅是学习语文课堂上的知识是不够的,只有将阅读和写作紧密结合在一起,才能将理论和生活有机结合起来。
六、表达激趣——培养运用多种形式培养“说”的能力
“说”,是一种让我们去主动使用语言表达内心想法的技能技巧。这一点,对于我们学习语文非常重要。在以后的求职面试中,我们需要进入社会,跟人面对面地交流和沟通。在高中生群体中,很多人的语言组织能力不强,口头表达能力不达标。为了提高我们的口语交际能力,进行语文新课程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之一,这也是语文教师要承担的责任。语言表达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是学会普通话。高中生在将来的工作和生活中,不论是跟人进行交往还是工作,都需要用到普通话。通常情况下,我们的普通话水平在小学时期基本不变了。但是,当我们逐步遨游在浩瀚的知识中时,我们的阅历也在逐步得到增长。可以这么说,高中时期的可塑性还是很强的。第一,学校可以要求我们,同学与同学之间尽量用普通话沟通,在监督中提高和进步,久而久之,我们的普通话水平都会得到提升。第二,是要在日常生活中,学会观察,学会积累一些语言资源。美国有一位社会语言学家曾经说过“应用它(语言)的有关规则或技巧绝大部分是从他人那里学来的。”所以,我们要善于观察,注意倾听。比如在观看电视访谈节目时,我们可以进行观察和学习,不断地积累自己的话语,学会一些技巧。第三是,通过多种渠道来提升口头表达能力。结合教材上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举行小型故事会、演讲会、辩论会、诗歌朗诵等以“说”为主的活动,既能够培养我们快速思维的能力、语言运用能力、思辨能力等,还能够锻炼我们的胆量,树立自信心。有部分高中学生,怕上语文课,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怕“说”、不会“说”。如果教师能把这一问题解决好,让我们从“说不好”到“说不停”,那么我们顺其自然地就能够增加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了。
七、结语
综上所述,在学习活动中,兴趣是重要的动力源泉。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曾有一句名言“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事实证明,高中生的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时间形成的过程。因此,我们需要遵循实事求是的态度,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改善和优化语文的学习方法。不断地挖掘语文学习中的乐趣,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我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得到提升。高中生语文的学习要兴趣先行,讓我们真正感受到语文——你是如此美丽,那么再学起来就会主动,相应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实现也就水到渠成了。
参考文献
[1]冯忠良.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袁振国.教育新理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3]BarbaraL.McCmbs.学习动机的激发策略[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4]周伟智.试论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4).
[5]桂建生,胡国强.人的发展教育论[M].长沙:岳麓书院,2002.
[6]牟国华.美育渗透激发语文学习兴趣初探[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8.
[7]章凯.兴趣发生机制研究的进展与创新[J].心理科学,2003(2).
[8]何玉华.高中生语文学习兴趣调查研究以及对策[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
[9]徐潇潇.语文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7.
[10]陈伟.影响中学生参与网络交往的因素分析[J].科技资讯,2010(23).
(编辑:龙贤东)
【关键词】高中语文;学习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兴趣是一种积极的情绪表现,是一种内在的动力因素,是主体指向一定事物的活动。也就是说:兴趣是使人愉快、使人感到有意思、有吸引力的特性。语文兴趣产生于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往今来,很多教育学家对兴趣的重要性进行了论述。有人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语文学科是学习其他各科的基础,如何才能激发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培养语文的学习能力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那么,在高中学习阶段,怎样培养语文学习兴趣呢?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参加课外活动激趣——培养我们语文学习兴趣的载体
有心理学研究表明,高中阶段是学龄中期,抽象逻辑思维逐步增强,然而仍然存在具象思维的成分。换句话就是说,当处于高中阶段时,人的思维一般是属于“经验型”的。我们在进行抽象思维活动时,需感性经验提供支持。主要的感性认识和经验是我们在主动参与、亲自经历的各种实践活动,如观察、制作、表演、参观、调查、访问等丰富多彩的感性活动中得来的。所以,在学习高中语文的过程中,应当在具体生动的学习情境中去感悟、去发现课文中的意境和意蕴。通过以语文能力训练为中心点,通过参加多种多样的语文活动,极大地促进学习的兴趣。通过品析和欣赏课文,极大地激发我们的学习语文的热情。
二、媒体激趣——培养我们语文学习兴趣的桥梁
有心理学家认为:“新异刺激容易引起我们的注意”。为了增加对语文课堂内容的印象,学生可建议教师在课堂上使用多媒体手段来增加课堂的新异性,从而有效增加学习趣味性。在使用多媒体的过程中,抽象的知识被直观展示,繁琐变简单。以往单一的黑板教学带来的枯燥一扫而去,随之而来的是多媒体带来的学习上的乐趣和轻松、愉快。在《荷塘月色》的多媒体课堂上,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朱先生的照片,朱先生在北大校园的美景、荷塘上的月色等优美画面。再加上文字说明和背景音乐,以及声情并茂地朗诵,我们能够直观形象地体会到《荷塘月色》带来的朦胧美,并进一步体会到朱自清先生在文章中表达的情怀。这样就能够大大提升学习课文的兴趣了。
三、语言激趣——培养我们语文学习兴趣的途径
在高中语文的学习过程中,尽量多学习一些诗词名言警句。还可以学习一些短小有趣的典故,积累一些幽默语言,这样不但能使得语言更生动形象,还能使汉语文章的写作更加富有感染力。善于运用流行歌曲中的妙语警句还有与课文互补作用,往往能使课文内容生动有趣。当我们鉴赏古典诗歌时,就会碰到金末诗人元好问的“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的名句,但令作者万万想不到的是,他的这一类写“情”之作竟然靠流行歌曲《梅花三弄》来风靡,这大概是诗人没有预计到的。
四、评价激趣——培养我们语文学习兴趣的手段
在新课程理念下,可开展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评价。这种评价开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发展。当我们的语文学习兴趣被激发之后,我们的语文素养得到提高,这是学科评价应得到的结果。在语文课堂评价时,需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是体现评价的多元化。第二是体现评价的互动性。第三是体现评价的全面性。第四是体现评价的发展性。通过评价老师,让老师的言行和举止更加积极向上,老师的言行和举止能够对我们的人生产生影响。
五、写作激趣——培养我们学习语文兴趣的能力
只有将语文写作扎扎实实地坚持下去,才能有效提升我们的汉语写作水平。第一,就是要重视实用文体的写作。这是因为实用文体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从请假条、求职信、合同书、调查报告练习。在逐步练习写作的过程中,学会这些实用文体的知识,真正体会到语文这门课在现实生活中的实用性,从而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另外,通过化整为零,增强语文片段作文的能力。虽然片段作文比较短小,但其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它能够提升我们写作汉语作文的兴趣,这也算是一种能够提高写作水平的途径之一。要想提高写作能力,仅仅是学习语文课堂上的知识是不够的,只有将阅读和写作紧密结合在一起,才能将理论和生活有机结合起来。
六、表达激趣——培养运用多种形式培养“说”的能力
“说”,是一种让我们去主动使用语言表达内心想法的技能技巧。这一点,对于我们学习语文非常重要。在以后的求职面试中,我们需要进入社会,跟人面对面地交流和沟通。在高中生群体中,很多人的语言组织能力不强,口头表达能力不达标。为了提高我们的口语交际能力,进行语文新课程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之一,这也是语文教师要承担的责任。语言表达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是学会普通话。高中生在将来的工作和生活中,不论是跟人进行交往还是工作,都需要用到普通话。通常情况下,我们的普通话水平在小学时期基本不变了。但是,当我们逐步遨游在浩瀚的知识中时,我们的阅历也在逐步得到增长。可以这么说,高中时期的可塑性还是很强的。第一,学校可以要求我们,同学与同学之间尽量用普通话沟通,在监督中提高和进步,久而久之,我们的普通话水平都会得到提升。第二,是要在日常生活中,学会观察,学会积累一些语言资源。美国有一位社会语言学家曾经说过“应用它(语言)的有关规则或技巧绝大部分是从他人那里学来的。”所以,我们要善于观察,注意倾听。比如在观看电视访谈节目时,我们可以进行观察和学习,不断地积累自己的话语,学会一些技巧。第三是,通过多种渠道来提升口头表达能力。结合教材上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举行小型故事会、演讲会、辩论会、诗歌朗诵等以“说”为主的活动,既能够培养我们快速思维的能力、语言运用能力、思辨能力等,还能够锻炼我们的胆量,树立自信心。有部分高中学生,怕上语文课,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怕“说”、不会“说”。如果教师能把这一问题解决好,让我们从“说不好”到“说不停”,那么我们顺其自然地就能够增加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了。
七、结语
综上所述,在学习活动中,兴趣是重要的动力源泉。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曾有一句名言“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事实证明,高中生的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时间形成的过程。因此,我们需要遵循实事求是的态度,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改善和优化语文的学习方法。不断地挖掘语文学习中的乐趣,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我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得到提升。高中生语文的学习要兴趣先行,讓我们真正感受到语文——你是如此美丽,那么再学起来就会主动,相应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实现也就水到渠成了。
参考文献
[1]冯忠良.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袁振国.教育新理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3]BarbaraL.McCmbs.学习动机的激发策略[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4]周伟智.试论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4).
[5]桂建生,胡国强.人的发展教育论[M].长沙:岳麓书院,2002.
[6]牟国华.美育渗透激发语文学习兴趣初探[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8.
[7]章凯.兴趣发生机制研究的进展与创新[J].心理科学,2003(2).
[8]何玉华.高中生语文学习兴趣调查研究以及对策[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
[9]徐潇潇.语文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7.
[10]陈伟.影响中学生参与网络交往的因素分析[J].科技资讯,2010(23).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