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矿产资源保护法的新视角

来源 :法制与经济·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irui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矿产资源保护不仅仅保护矿产资源本身,还要保护矿产资源所依附的自然生态系统。矿产是矿区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保护矿区生态也就保护了矿产。区际矿区生态补偿制度是矿产品消耗大省、矿产资源小省的矿产品消费行为对矿区居民、矿区生态造成的外部性进行补偿的制度,突破以往“谁开发破坏,谁恢复赔偿”的模式,而创新性地将矿产品消费创造经济财富的受益者——政府作为矿区生态补偿主体。建立区际矿区生态补偿制度,有利于矿区生态保护,有利于减少矿产资源破坏浪费现象,它兼顾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构建的时代性目标,是中国在经济转型发展时期矿产资源保护立法的新突破,是完善矿产资源保护法体系的重要路径。
  [关键词]区际矿区生态补偿;矿产资源保护;区际矿区生态补偿制度
  一、区际矿区生态补偿的含义
  (一)生态补偿及区际生态补偿的概念
  “生态补偿”一词在学术界尚未形成统一认识,英语国家一般是用“生态系统服务付费”(Payment for ecosystem services or Payment for ecosystem benefit)这一术语。[1]生态补偿是环境资源外部性内部化的经济手段。有学者认为生态补偿包括两个方面:对环境的补偿,即对已经遭受破坏了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与重建,对面临破坏威胁的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对人的补偿,即对生态环境建设的相关行为主体进行经济或政策上的奖励与优惠(或惩罚与禁止)。[2]曹明德在环境法意义上分析生态补偿,认为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在环境利用和自然资源开发过程中,国家通过对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的行为进行收费以实现所有者的权益,或对保护环境资源的主体进行经济补偿,以达到促进保护环境的目的;二是国家通过对环境污染者或自然资源利用者征收一定数量的费用,用于生态环境的恢复或用于开发新技术以寻求替代性自然资源,从而实现对自然资源因开采而耗竭的补偿。[3]
  (二)生态补偿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1.生态补偿与矿产资源保护的关系
  矿产资源保护的类型包括了保护性开发、限制性开发、禁止性开发。矿产资源保护的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是要保护矿产的数量,即减少矿产浪费现象,提高利用矿产的效益转化率;二是要保护矿产的品质,即减少矿产破坏现象。
  人们开发利用资源的经济活动,不能脱离自然力的影响,只有符合自然生态平衡的要求,保持自然生态的良性循环,才能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益,实现资源利用的预期效益。[4]另一个方面,建立矿区生态补偿制度,是将生态补偿费专款专用,除部分补偿给矿区居民外,绝大部分经费用于致害矿区生态系统的修复、重建及相关科研支出,这将促进矿区生态的良性循环,进而在数量上保证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和矿产在品质上的优质化保有,这将造福于子孙后代。
  2.生态补偿机制与环境损害赔偿机制的关系
  生态补偿机制和环境损害赔偿机制都是环境资源的保护机制,是用经济手段实现环境资源外部性的内部化,是解决环境资源修复保护资金不足的有效途径。
  生态补偿侧重于对生态资源价值的补偿,更加关怀享受良好生态环境的机会公平,更加重视生态价值的保护和生态效益的保护,更加关怀代际间生态环境的保有。任何影响了生态环境价值和效益的经济行为,都要支付生态补偿费。生态补偿机制遵循“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是享用生态服务或减少其生态成本的受益者向额外承担生态成本的主体支付补偿金的制度。
  3.区际生态补偿与纵向生态补偿、内部生态补偿的关系
  生态补偿机制是以某一个特定空间范围内的生态系统为补偿对象。对于该空间内想用生态服务的主体支付生态补偿费,为内部生态补偿、自我补偿。该空间范围外的人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减损、享用生态价值,或减少其生态成本而受益时支付的生态补偿金为外部生态补偿,包括区际生态补偿和纵向生态补偿。区际生态补偿是省与省之间,或经济区域之间。纵向生态补偿机制是中央对地方或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补偿。
  二、区际矿区生态补偿的原理
  (一)现实立法依据
  1.国内的立法实践
  《生态补偿条例》是2010年国务院的立法项目之一,至今尚未出台。在原国家环保总局《关于开展生态补偿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的指导下,许多地方进行了生态补偿制度试点。比如2007年制定的《江苏省环境资源生态区域补偿办法》、2008年制定的《浙江省生态环境财力转移支付实行办法》、2008年出台的《河南省河颍河流域水环境生态补偿暂行办法》等,这些《办法》是对中国生态补偿制度立法实践的探索,并取得成效。但是目前的试点针对河流流域、森林生态系统的环境污染补偿,没有涉及其他自然资源要素。
  2.国外的立法依据
  国外已经形成较完善的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制度,在立法实践上我国已经落后国外。比如美国建立矿区复垦许可证制度、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英国制定损失赔偿制度、土地复垦金制度;加拿大建立矿山关闭及复垦制度、复垦基金等来保护矿区生态。但是国外的矿区生态补偿制度构建是基于“矿产资源开发主体是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的最大直接受益方”的理论,[5]其矿区生态补偿仅仅在矿产开采阶段,未建立矿产品消费受益方的生态补偿制度。
  (二)受益者付费原理
  受益者付费(BPP)即“谁受益,谁付费;谁受损,谁获赔”。生态服务/生态产品的直接消费者,或生态效益的间接损耗者有义务对该生态资源支付成本。这是生态正义价值的具体体现。
  矿产资源是支持经济建设的能量,是“工业的食粮、血液”。矿产资源大省为了支援经济发展,大量开采、输出矿产资源,造成矿区生态系统破坏,使生态系统弱化、生态价值降低、生态利益减少。矿产资源大省丧失良好生态环境享用的机会。为了保证国家矿产及能源安全,国家宏观调控矿产开发,矿产资源大省无权拒绝开采矿产资源,其丧失选择机会。而矿产品消耗大省、矿产资源小省以低生态成本或零生态成本,大量输入、消耗矿产资源,创造了巨大的社会经济财富,保持经济增长速度。   (三)外部性原理
  经济学家将个体行为不仅对其本身而且对周围的人或环境都会造成影响的现象称为外部性,即单个消费者或生产者的经济行为对社会上其他人的福利产生的影响。[6]
  为了使经济行为的外部性内部化,减小社会不公平程度,基于科斯定理,明晰矿区生态价值的产权性,确定利益各方生态维护成本的承担比例,用矿区生态补偿机制这一经济方式实现矿产资源开发造成的环境外部性的内部化。
  (四)自然资本原理
  依据自然资本理论,自然资本是自然生态系统给予人类或者可为人类利用的自然物质和能量以及提供的生态服务的总称。自然资本存量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保持基本恒定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矿产资源是具有稀缺性、价值性、效用性的,则以矿产作为组成要素的矿区生态系统也是具有价值属性、稀缺属性的。目前的市场等价交换,仅仅是针对矿产资源的稀缺性、效益价值,而不包括生态价值。在保护矿产资源时,不能仅仅保护矿产本身,还要有保护矿产依附的矿区生态所具有的生态资源的理念。
  三、区际矿区生态补偿制度的内容
  (一)区际矿区生态补偿的主体
  1.区际矿区生态补偿的义务主体
  生态补偿义务主体是指支付生态补偿费用的主体。区际矿区生态补偿义务主体是矿产品消耗大省、矿产资源小省的政府。
  为了支持经济大省的发展,矿产品输出大省使其失去了享用良好生态环境的机会,由矿产品消耗大省支付生态补偿金是合理公平的。
  2.区际矿区生态补偿的权利主体
  生态补偿的权利主体是指能利用、接收生态补偿金的主体。区际矿区生态补偿的权利主体是对矿区生态补偿金享有利用、接收权利的主体,包括因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而失去良好生态资源机会的主体,负责修复、重建矿区生态系统工作主体,为矿区生态系统修复、重建提供科研技术的主体。
  (二)区际矿区生态补偿的范围
  区际矿区生态补偿范围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指生态补偿金的组成,这与生态补偿权利主体的利益诉求和他失去的机会成本相联系。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基于矿产资源开发而导致生态恶化,当地居民的直接经济损失、失去享用良好生态环境机会的成本、失去的发展机会的补偿。
  2.矿区生态系统保护、修复、重建工作及相关设施的支出。
  3.矿区生态系统保护的科研经费支出。
  4.矿区生态环境代际外的补偿金。
  区际矿区生态补偿范围另一方面指区际矿区生态补偿范围指矿区区域界定。矿产开发所造成的生态破坏,如果这种破坏和污染还没有形成区域性的,则不宜纳入《生态补偿条例》中。因此,必须明确因矿产开发活动而致害矿区区域和受害生态区域界定标准和方法,还要明确矿区生态建设区域和生态受益区域界定标准和方法。
  (三)区际矿区生态补偿标准
  区际矿区生态补偿标准决定了生态补偿费的具体分担方式,决定了不同矿产品输入消耗大省补偿多少的问题。生态补偿标准不同于生态赔偿,可以是等价的,也可以是不等价的。已有的生态补偿标准包括两类:一是对生态服务功能进行价值评估;二是对生态服务功能提供者的机会成本损失进行核算。
  矿区生态补偿制度是实现经济的矿产资源节约型发展的手段,而不能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所以矿区生态补偿在制度探索初期宜采用不等价补偿,来保证制度的运行,但是补偿标准不能太低。
  (四)区际矿区生态补偿方式
  矿区生态补偿方式就是指生态补偿责任的具体承担类型。具体包括以下几种:
  1.货币补偿,即矿区生态补偿义务主体用生态补偿金、横向财政转移支付的方式建立矿区生态修复、重建基金,或生态补偿义务主体为矿区修复、重建项目提供免息贷款。
  2.技术补偿,即矿区生态补偿义务主体向权利主体免费提供矿产资源高效率、低生态破坏的技术,免费提供生态养护技术,并向矿区所在地输送高技术人员。
  3.项目补偿,及矿区生态补偿义务主体承担矿区所在地生态修复、重建项目工程。
  (五)区际矿区生态补偿监督
  区际矿区生态补偿机制的监督是指由国家公权力机关或者社会公益组织监督生态补偿金是否落实到位,矿区生态补偿金是否用于矿区生态修复、重建工作,并负责对矿区生态修复、重建工作进行成效评估,将评估结果公布给社会公众。对于不支付矿区生态补偿金的矿产资源消耗大省,国家有关主管机关对其进行经济惩罚。
  这种监督是由自下而上的意识营造和自上而下的管理引导的。只有存在一个完善的监督机制,才能保证区际矿区生态补偿机制发挥其生态保护和矿产资源保护的功能。
  [参考文献]
  [1]曹明德.生态法新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91.
  [2]陶恒,宋小宁.生态补偿与横向财政转移支付的理论与对策[J].创新,2010(2):86.
  [3]曹明德.森林资源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简论[J].政法论坛,2005(1).
  [4]陈德敏.资源法原理专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169.
  [作者简介]黄君蕊(1989—),女,浙江金华人,山西大学法学院经济法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经济法学、国际经济法。
其他文献
[摘 要]优先承租权是租赁合同期满后承租人所享有的在同等条件下优先于第三人承租的权利,但该权利的内涵、外延等却并不是十分明确的问题,笔者就该权利的性质、行使的方式及同等条件的理解和侵害该优先权的后果等方面谈一点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以供参考。  [关健词]优先承租权;性质;行使方式;后果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租赁关系越来越成为一种重要的民事关系。而在租赁关系尤其是房屋租赁关系中优先承租权被越来越
期刊
[摘 要]旅行社的外部关系营销策略,主要是针对旅游者和其他外部利益相关者而展开的经营策略。在体验经济时代,我国旅行社应针对旅游者的需求变化,适时开展和改善对旅游者、推荐者、供应商、竞争者和影响者的关系营销策略。  [关键词]体验经济;旅行社;外部关系营销    1998年,美国学者派恩二世和吉尔摩在《哈佛商业周刊》发表了一篇题为《体验经济时代来临》的文章,宣告我们已经走过产品、商品和服务经济,正式
期刊
[摘 要]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是指法院为阻止公司独立人格的滥用和保护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就具体法律关系中的特定事实,否认公司的独立人格和股东的有限责任,责令公司的股东对公司债权人直接负责的一种制度。面对公司股东滥用法人人格。恶意逃避银行债务的行为,作为公司主要债权人,银行可在符合一定条件的情况下,恰当运用法人人格否认这个特定法律武器,保护金融债权,最大限度地减少贷款损失。  [关键词]金融债权保护;
期刊
[摘 要]随着中国社会阶层分化范围的扩大和层面的加深,干部阶层作为特殊群体,掌握着较多的资源,生存发展环境较好.并且有着较大的上升空间。本文以皖北某地级市为例,分析了该市干部阶层的基本情况,发现干部阶层的生存和发展环境状况方面还不尽如人意,存在着制约干部阶层发展的各方面因素.笔者针对这些情况,提出了要优化干部阶层发展的政治生态环境,建立干部人事制度新体制,把握干部思想动态的新方法和新途径。为干部阶
期刊
[摘 要]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法学教育可谓发展迅速,截止2007年全国的法律院校(系)已由二十多年前的不足十所增长到了六百多所。在法学教育的规模日趋扩大的同时,提高法学教育培养的质量这一工作就日益紧迫。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法学本科生的就业率逐年降低。在所有大学专业中,法学专业的就业率排在最后。而另一方面,符合就业市场需要的法律人才有效供给却严重不足。就业市场所急需的是法学专业基础扎实、知识面广
期刊
[摘要]过错责任、无过错责任和公平责任构成了我国侵权责任归责原则的三元化体系。以加害人和受害人为两条线索,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该体系的两条区分标准并发现它们之间的逻辑联系,同时以此为基础,在普遍接受的二元归责原则体系中准确定位公平责任原则,完成对三元归责原则体系的逻辑构建。过错推定实为一项证据规则,体现了在举证责任分担问题上法之分配正义,其归属于过错责任范畴,不涉及无过错责任领域更不
期刊
[摘要]宋代在我国的文化史上处于一种承上启下的过渡时期,思想上兼容并包而又异军突起。在以儒学为基本的同时又广泛吸纳道、释、玄学思想,特别是佛教禅宗思想,构建新的理论体系——理学。在理禅融会的背景之下,宋代学界各个领域的发展都深受其影响,禅学、理学、诗学之间的互动互渗,涵容利用,形成了宋代理禅融会、以禅喻诗、融理入诗的文化特色。  [关键词]宋代;禅学;理学;诗学    宋代是我国文化发展的极度繁盛
期刊
[摘要]规划和建设管理是新农村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本文以广西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县为例,分析了当前农村规划、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制约新农村规划、建设管理的原因,提出了加强村屯规划、建设管理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规划;建设管理;新农村建设    2006年初,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若干意见》发出,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了具体、全面、系统的阐述,进一步
期刊
一、我国检察人员管理制度的缺陷及其改革必要性    目前,我国检察人员的管理基本套用行政模式,这在国家法治化程度不高,检察人员素质相对落后的年代曾经发挥过重要作用。但随着依法治国的深入,社会管理专业化需求的提高,其弊端却已日渐突出,使宪法所赋予的法律监督职能未能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具体表现在:  (一)检察官与书记员职责不清,不利于权责分明  在起诉案件逐年大幅递增而检察人员人数基本不变的情况下,
期刊
[摘要]多式联运下,经常发生多式联运经营人在向货主赔偿之后向区段承运人追偿的情形。实践中,区段承运人通常会以其为多式联运经营人的代理人,或者实际区段承运人的代理人而非区段承运人的身份而逃避责任,这就为多式联运经营人的追偿带来了麻烦。从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发生上述问题的原因,进而提出在现有制度下识别“承运人”与“代理人”的各种标准,最后提出避免问题发生的办法,以期对多式联运经营人提供帮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