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校本课程,提高外来务工子女语文学习效率

来源 :教育界·B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e9871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校本课程是教育事业发展的产物,对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有着积极意义。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习问题一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人群的特殊性使得他们的学习基础存在较大差异,将校本课程应用在教学活动中有利于满足外来务工子女学习需求,提高学习效率。本文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对校本课程的灵活运用进行论述。
  【关键词】校本课程;外来务工;学习效率
  一、如何实现校本课程的开发
  校本课程属于外来词汇,它最先在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出现,距今已有20余年的历史。校本课程指的是将学校作为课程设置核心,由学校根据自身情况完成课程设计。基于当前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形势,校本课程逐渐成为课改工作推进的关键点。
  受校本课程的属性决定,教师成为校本课程的开发主体。在实践中,教师可以与专家共同开发,遵循“实践-评估-开发”的流程,对教学情况进行分析,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明确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模式与教学组织方式,从而开发出有效的校本课程。值得注意的是校本课程的开发并不是由某个教师独立完成,而是教师小组共同完成。校本课程的开发依据是国家课程,围绕学校属性进行地方性、特色性发展,让课程具有更显著的个性化特征。
  通过研究可知校本课程开发需要经过四个阶段。第一阶段,需求评估。需求评估是对校本课程进行设计的基础,属于研究性工作。其中包括教育活动的培养目标、学校教育发展需求、地方教育资源及地方发展对教育事业的需求等。第二阶段,确定目标。确定目标就是校本课程价值定位的过程,它以第一阶段作为基础,在了解需求的基础上开展课程审议,最终确定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罗列出课程框架结构;第三阶段,组织与实施。该阶段是为了实现校本课程所展开的活动。基于校本课程目标与课程结构编写合理的《课程开发指南》,完成教师培训工作,鼓励教师进行课程申报。在完成课程设计后学生就可以从自身喜好出发完成课程选择,当课程达到既定数量后就可以展开课程教学。第四阶段,总结评价。该阶段是对校本课程开发过程的总结与评价,既包括课程评价与学生学习结果测定,又包括课程实施评价以及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评价。
  二、校本课程的优势与挑战
  1.校本课程开发的优势
  国家课程具有普遍性,受其自身属性限制使得国家课程对地方特色考虑不足,对学校实际情况也无法准确把握,这就导致很多学习者的学习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此外,在学法指导与教学策略中国家课程所发挥的作用也非常微小。正是由于这些不足才明确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通过校本课程能够看到当代学校所要承担的使命。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参与度,同时还能使教师充分认识到学生之间的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从学校的角度来说,校本课程开发能够将教育与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相结合,彰显学校自身特色。
  2.校本课程开发的挑战
  校本课程开发的优势显而易见,但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挑战,教师需要面临更多的问题。受我国教育制度影响,教师长久以来的任务就是知识的传授,很少参与到教材与参考书的编写中,这就对教师能力的发挥与提升产生极大的影响。校本课程开发既需要教师具有教书的能力,同时还要具有编写的水平。当前校本课程开发的有效性取决于学校与教师的开发意识与开发能力,而學校与教师大多都只是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开发意识与开发能力都非常薄弱,这就对校本课程开发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大量实践表明,通过校本课程开发既能够促进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又由于校本课程具有目标明确、内容多元化等特点,使得学生能够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实现个性化发展,激发学生的潜能,让每名学生都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三、如何巧用校本课程满足外来务工子女学习需求以提高学习效率
  1.借助校本课程提升文化底蕴
  小学语文教学是学生学科学习的基础所在,良好的语文综合素养有助于其他课程的学习,同时还能提升个人气质,养成良好的品格。由于外来务工子女大多生活条件较为艰苦,文学刊物等阅读量较少,文学底蕴比较薄弱,最直观的表现就是语言表达词汇匮乏,口头表达与写作表达都具有很大的困难。基于这一现状,教师就可以运用校本课程展开语文教学,在教学中增加阅读板块,引导并组织学生参与读书活动,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选择合适的读物,通过专题类教学活动帮助他们提升阅读量,并强化个体阅读能力,弥补当前自身的不足。我校将阅读校本课程与扬州市“五个一百工程”百本名著、百本名篇活动相结合,给学生推荐名著名篇,在完成阶段性学习后,极大提升了外来务工子女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学生从实际情况出发制订阅读计划,并将阅读目标分解到周,在阅读的同时坚持记读书笔记,长期积累实现了文学底蕴的提升,促进了语文学习的成效。阅读校本课程的开展为学生创造了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对自身弱项的强化有积极作用,并能够将积累的知识应用在学习生活中,逐渐缩小自身与他人在语文知识层面的差距。
  2.借助校本课程强化朗诵能力
  有些外来务工子女常常需要跟随父母辗转不同的城市,学习环境因此发生变动,而学校教学模式之间的差异很容易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有些学校在语文教学中忽略朗读要求,对学生语气、情感的运用重视不足,这就使得学生的朗读能力成为语文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在阅读文章时无法很好地把握文章情感与文意。为了帮助外来务工子女提升朗诵能力,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展开技巧教学,并对校本课程进行运用,为学生创造充足的空间用于自主朗读训练。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借助第二课堂的形式展开朗诵专题的校本课程,教师带领学生对不同类型的文章进行深入研究,并探索正确的朗读方式,总结出文章的朗读技巧,同时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怎样在朗读的过程中实现对文章思想的挖掘,进而把握整篇文章的情感主题。在进阶练习中,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将自己的理解融入朗诵中,做到有感情地朗诵文章,通过长期的练习实现学生对不同类型文章朗诵方法的掌握,从而提高语文朗诵能力。   3.借助校本课程提高书写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有些外来务工子女上交的作业存在字迹潦草的问题,他们文字书写质量相对较差。究其原因是很多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握笔方法、书写姿势及汉字书写技巧,书写时存在笔画、笔顺页错误,对汉字的间架结构掌握不好。为此,我校借助校本课程,坚持以写字教学为突破口,强化特色创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每天中午安排一节20分钟写字课,软笔硬笔间周进行;每班教室专门开辟书法园地专栏,展示学生优秀书法作业,每月定期更换,鼓励学生练字的积极性。学校实行了写字星级评定制度,每学期由班主任对本班学生写字水平进行评定,分一星、二星、三星、四星四个等级。学期结束,教导处还对所有学生进行书法测试,将书法成绩按10%比例计入语文成绩,以此激励学生练好字,促进学生写字水平的提高。学校还强化语文课堂上的写字训练,每节课安排10分钟的写字时间,不仅让学生认真学,还扎实练,将写字训练落到实处。实践证明,外来务工子女的写字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不仅提升自身书写能力,对语文学习也越来越感兴趣。
  4.借助校本课程增强表达能力
  语文学习能力中很重要的一项能力就是语言表达。与城镇中生活环境稳定的学生相比,外来务工子女的表达能力较为薄弱,常出现怯场、表达不清、语言不连贯等现象。表达能力薄弱对其发展影响显著,这就需要教师采取有效措施在教学中提升其表达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借助课堂互动为他们创造机会,借助校本课程增加语言表达课程,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氛围以实现表达能力的提升。例如在早读时间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我是小小演讲者”的训练活动,教师提前准备—些适合学生的演讲题目,让学生随机抽取并进行演讲。这种无准备时间的演讲训练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时还能促进学生语言组织能力的提升,对个体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课外时间组织相关活动,以学生表达能力训练为主题,为学生提供站在讲台上表达的机会,逐渐帮助学生克服胆怯心理,能够将自身想法准确地表达出来,从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5.借助校本课程强化统筹能力
  语文学习需要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与有效的學习技巧,这就需要学生学会统筹安排学习时间,做到对时间的高效利用。而外来务工子女由于特殊的家庭教育环境,造成他们时间观念普遍淡薄,学习没有规律,习惯不够规范。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校本课程对外来务工子女做针对性辅导,帮助他们强化统筹能力。学校可以利用班会课教会他们学会统筹规划学习内容和时间,在学会知识的同时掌握学习方法,让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稳步提升。例如学会利用碎块时间,将空闲时的—小段时间应用起来复习所整理的错题集,即使每次只需要看一道题也能达到良好的效果。此外,还可以帮助学生学会遵循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进行复习,科学合理地安排复习时间,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消耗,用最少的时间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校本课程的开发对教学质量的提升有着重要意义,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有助于学生的全方面发展。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应用校本课程能够更好地满足外来务工子女的学习需求,切实落实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效率。作为教师需要强化校本课程的研究,带动教学事业的稳步发展。
其他文献
测试混凝土渗透性的方法有很多,目前普遍采用电通量法和电导率法。为既能有效评价混凝土的密实性能,又能减少试验时间,降低人为因素的影响,建立混凝土电通量、氯离子扩散系数与胶
目的研究人性化护理模式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共选择2019年1月~2019年12月在我院门诊接受诊治的148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74例、对照组74例,对照组按照门诊护理
【摘要】莲池学校教师发展学院的建立,源于两年前学校整体规划设计学校教师发展中发现的系列问题,如教师发展窄化、缺少系统的顶层设计等。这促使发展学院为教师打造了一所立体化、全方位的“大学”。  【关键词】教师发展;学院式;实践;探索  一、建设教师发展学院的原因  任何事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人”这一核心要素。教师是学校最宝贵的人力资源,教师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但从目前情况来看,教师发展存在
摘 要 紫砂壶温润中和、朴实无华的特性在“心经壶”上体现明显。陶刻《心经》笔墨清逸,恬淡随性。“心经壶”和陶刻兼有禅意,或天地或性灵,两者一脉相承、温和清淡,壶风禅语尽在不言中。  关键词 心经壶;紫砂;造型;壶风禅语  探究紫砂壶的禅缘,最为经典的是清代嘉庆至光绪年间陈曼生和杨彭年合作制壶的佳话。这两人合作制成的壶铭透露着浓浓的禅味,例如“笠荫壶”的壶铭为“笠荫暍 茶去渴 是二是一 我佛无说”又
紫砂壶从来就是一门综合艺术,它具有使用与艺术两重性,这就要求紫砂壶的艺人在制作过程中不但需要精湛的技术,还要有决断的能力,能把自己对艺术的独特感受,以一种朴素而率真
宜兴紫砂文化与佛教文化有着极深的渊源关系,佛教自东汉由印度传入我国,其思想与文化对我国的哲学、文学艺术及民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与中国传统文化有机结合,深入人心。产生这
本文以在巴基斯坦开伯尔-普什图省(KPK)开展的水泥用灰岩矿勘查工作为例,介绍项目的概况以及地质勘查中可能遇到的地质找矿风险、施工风险、沟通协调风险、安全风险这四大风
摘 要 宜兴均陶工艺带着厚重的地域特征,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与当地独特的均陶成型技法密切相关。从陶瓷文化的角度去观察,丰厚的文化底蕴自始至终存在于均陶的材质、工艺和气质中,彰显了宜兴均陶的文化髙度与审美价值。  关键词 均陶;四方花钵;审美价值  均陶是陶瓷园艺中的一颗耀眼的明珠,早在宋代就已颇负盛名。均陶的美主要表现在釉色上,有蓝均、红均、铜均、白均等数十种,绚丽多彩。“堆花”是均陶的传统装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