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训练“四要素”

来源 :山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n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夯实学生的语文基础。由此可知,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必要的语言文字训练是必不可少的。然而真正的语言文字训练,并不简单局限于写,还包括听、说、背,这四者是一脉相承、紧密相连的。
  一、找准“读”点,渗透理解训练
  对于语文训练来说,读是最基础的训练。毕竟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的主要方式,就是读。而培养学生语感,提高阅读兴趣的最好方式,同样也是读。只有善于采用多样化的读,才能推促学生深度理解文本,让其语感得到有效训练。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有的放矢、突出重点,需要找到课文的“读”点,明白哪些地方需要默读,哪些地方需要范读,哪些地方需要品读,等等,这对于教师来说,都要做到心中有数,以便有效激发学生兴趣,渗透语感训练。
  以苏教版第十一册《鞋匠的儿子》一课为例。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寻找“读”点:“同学们,鞋匠是做什么的?提到鞋匠,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通过预习,你觉得林肯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的父亲又是干什么的?”在学生相继得出结论后,教师抛出课文的主问题:“对于林肯来说,他是一个伟大的美国总统,而他的父亲却是一个卑微的鞋匠。在讲话中,他又是怎样回击参议员的讽刺,继而让他们感到由衷赞叹呢?请你们好好读一读这篇课文,找一找自己感悟最深的句子。”这样的引导方式,从导入寻找“读”点,有助于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
  在语文教学中,也许教师机械分析,学生能够理解,但其理解是形而上的,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问题引导,借助读的方式,让学生逐步深入理解,达到与文本、作者乃至编者进行深度对话的目标。但课堂时间有限,要求教师要善于通过主问题,将学生思维引向文本重点、关键字词,乃至文眼,即“读”点,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读,进行深化理解,这样不仅便于培养学生语感,也能推促学生深入理解文本,为课堂精彩生成奠定基础。
  二、找准“说”点,推促口头训练
  说也是学生语文素养体现的重要标志。很多时候,学生的言谈举止,往往代表着一个人的修养。而且对于他们来说,走上社会,与人交际使用最多的方式也是言语表达。遗憾的是现实中,不少学生随着年龄的增加,反而变得越来越沉默,越来越不会“说话”了。个个都像“哑巴”似的,坐在课堂里,一声不吭。怎样改变这种现状?教师要把握言语训练点,找准学生的“说”点,尽可能鼓励他们大胆说,让他们尽情表达自己的想法。
  以教学苏教版第十册《爱如茉莉》一课为例。初读这一课内容较为平淡,但细细品析,却能从中发现一种浓浓的父母深情。如果一开始,教师直接通过主问题,即:“茉莉花如此平淡无奇,为什么妈妈非要说真爱就像茉莉呢?”对于学生而言,他们没有切实感受,很难理解。对此最好的方式,就是改变问题方式,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思考,谈谈“在生活中,你认为真爱是什么?”继而唤醒他们的生活体验,让学生乐于表达。而这个问题,恰恰也是这篇课文的“说”点。有学生说:“爱就是牵挂,天已经黑了,而你还没有回家,父母很担心。”有的学生说:“爸爸怕妈妈累着了,主动帮助妈妈分担家务。”
  这样一来,学生对于“真爱”的理解会更深,再回到文本内容时,他们的回答也就会显得简单、轻松多了。通过这种方式,不仅有效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且丰富了他们的情感认识,推促对文本的理解。这里教师需要注意的是,針对言语训练,课堂氛围很重要。如果学生过于紧张,或者过于拘泥,都会影响学生口头表达的发挥。所以,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就要有亲和力,能主动与学生平等对话,努力做他们的朋友、引路人。
  三、找准“背”点,实施积累训练
  背诵对于语文学习来说,是稳固根基的最好方式。通过背诵,不仅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培养语感,积累知识,还能积淀人文素养。只有从读中来,从背中来,学生的语言积累才能更加扎实有效。但是不少教师却认为,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背诵,是浪费时间,结果就被教师过多的分析所挤占,这是本末倒置的。
  以教学苏教版语文第十一册《草原》一课为例。其中课文第一、二自然段文质兼美,都是要求背诵的内容。如果教师直接讲解,学生也许能明白,却无法做到意会。因此与其分析讲解,还不如让学生多背几遍。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背诵,或者指导学生先寻找各段落中的关键字词,然后进行理解串联,继而进行背诵;或者对于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将其段落进行拆分,几句几句地背诵,这样背诵就会更加简单。不过最好的方式,还是教师自己示范,有了教师的示范,学生也会以此为榜样格外认真地背诵。
  背诵,是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体现。要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最根本的方式还是要提高他们的记忆能力。案例中就渗透了几种背诵方法。但如果让学生直接进行机械背诵,无疑会增加他们的学业负担,教师在教学中要让“死背”变为“活背”,尽可能在课堂上进行,因为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结合学生背诵情况进行指点和互动,在强化他们背诵积累的同时,也巧妙渗透方法指导。
  四、找准“写”点,进行表达训练
  阅读与写作,犹如语文的双翼。而仅依靠每学期几篇大作的训练,是远远不够的。最好的方式,就是化整篇训练为零散训练,倡导微作文,积极践行阅读指向习作。尤其针对文本中的优美句子、精美段落,还有独特的布局特征,教师在引导学生感悟的同时,更要鼓励学生进行仿写,再让学生进行片段练写,提高写作水平的同时,推促他们深入理解文本内容,精准把握文本主题,一举两得。
  在教学《莫高窟》一课时,其中课文第三自然段在表达上非常有特点,简要来说,就是采用总分总结构,还有排比句式,把敦煌石窟描绘得精美绝伦。因而在具体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读的方式进行品析感悟,还要善于通过仿写,引导学生进行内化运用。我们可以通过模仿作者的构段方式,即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写一处景物,也可以把“写”点延伸到校园里、公园里或周边社区,等等。这样的仿写,不仅可以有效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而且还能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写作与阅读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紧密相连的。在课堂上,教师要增加写作环节,将写作与阅读巧妙结合,这样通过以读促写,以写促读,可以做到读写结合。其中写的形式有很多,仿写、续写、改写,甚至想象写,等等;其内容可以采用批注形式、问答形式,或者读后感,等等。但课堂主要是阅读教学,因而写只是辅助形式,一方面字数上需要控制,尽可能采用微作文训练形式;另一方面在次数上需要把握,不能全面开花,一节课只进行一次训练即可。
  总之,针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语言文字训练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如果全面铺开,必然会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教师要结合课堂实际需要,立足文本,找准言语文字的“读”点、“说”点、“背”点与“写”点,借助练习,真正做到事半功倍,将语言文字训练的教学目标落到实处。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东莱小学)
  (责任编辑 张 妤)
其他文献
美术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平台,它不仅肩负着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而且起着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作用。然而,在当前的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往往以学生是否掌握绘画的基本技能作为主要目标,并没有充分认识到美术教学对学生审美和审美意识的重要作用和积极意义。那么,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怎样提高学生的审美技能呢?  一、在审美兴趣的激发中提升审美技能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在课内外活动中,倘若对学生进入情感
期刊
在现代化的数学教学和管理工作中,如何引导和帮助小学低段学生充分掌握小学数学符号,培养其良好的符号意识,提高数学理解能力,成为数学教师的工作重点之一。  一、数学符号理解与认知现状  低段学生对于数学符号感知的状况比较理想,学生基本可以体会不同的数学符号在运算过程中所表达的基本含义。但是,学生在日常生活语言和数学语言的转换方面,仍面临着一定的困难,他们不能将文字转换为具有计算能力的数学符号,从而在数
期刊
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就是提升阅读和写作素养。教师应从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和特点入手,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强化学生阅读和写作的意识,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在阅读与仿写训练中提升教学效果  在语文教学的初级阶段,模仿写作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训练学生阅读和写作的途径。  例如,在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的《荷花》一课中,主要写荷花的美丽,体会“我”对荷花、对大自然的
期刊
当代大学生是青年一代的主力军,是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科学文化的学习者和研究者,先进文化的践行者和发展者,肩负着推动社会发展前进的历史使命,应该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其核心是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也是党在新时期的总要求。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历史的高度,要求青年一代大学生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一、坚定文化自信,实现文化创新发展  1.文化自信的
期刊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先写后读的出发点是先根据课文内容选择一个主题,引导学生展开写作,在写作过程中培养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想象力和阅读文章的欲望。之后,再开展阅读教学时,学生就会更自觉地投入到阅读学习中,对提升学生综合阅读能力有很大的帮助。本文重点探讨了如何更好地通过先写后读的方式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一、从插图出发展开写作,猜测课文内容  插图是英语教材中共有的特点,课文
期刊
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有限,在学习各种运动技能时更多的是依靠直接感受,在模仿和实践中形成对运动的理解。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实行分层教学,把握动作演示和语言讲解的比例,加强动作演示教学的渗透,逐步提高动作演示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教师的动作演示中,正确理解动作的要素和结构,建立起学习行为的表象,为以后的课堂练习打下基础。  一、教材活用,实现课堂高效  在教学中,教师应以体育课程设定的目标内容
期刊
人文精神是指人的内在品质,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和意志等诸多因素构成。《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课程要特别注意每个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不仅要重视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还要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的人格教育功能。  一、英语课堂教学中营造人文气氛  英语教学的前提是学生在融洽、宽容的气氛中进行自由的交流与沟通。自由是指要尽可能少地限制学生的思维活动和行为,使他们有机会实现自我
期刊
体验式教学是教师以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教学活动。这样的课堂能实现师生交往互动,教师把参与体验操作、思考的权利还给学生,师生在体验的过程中,交流经验,感悟价值,使体验与交流成为学生学习中最大的乐趣,也为学生的后期发展积蓄更多的力量。小学数学真学课堂教学中的体验式教学可以采取以下策略。一、大胆尝试,在操作中体验  数学真学课堂的体验式教学应建立在学生自身经历的基础上,让学生全程参与学习活动的整个过
期刊
从幼儿时期起就重视性别角色教育的意义,能为学龄前幼儿日后的心理机制与社交能力的发展提供一份强有力的保障。幼儿教师在教学时,要为幼儿树立正确的榜样,突出设立性别界限的优势,同时与家长配合,帮助幼儿了解性别教育的意义,让幼儿从小就秉持正面、阳光的心理去面对生活。  一、遵循性别角色教育的理论依据,开展阳光教学活动  性别角色的实质是以个人性别为划分标准的一种社会角色,它是一个人思想基础是否完善、言谈举
期刊
诗歌在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定的分量,是学生的必修内容。中国诗歌有着独具风韵的艺术之美,语文教师在诗歌教学中要优化诗歌教学方法,给学生展示诗歌之美,让学生进行品味、涵泳,感受中华文化的精髓与韵味,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一、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绘画之美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使诗歌有了形状之感,使语言文字有了可鉴赏的图形。在古典诗歌的教学中,教师要抓住诗中有画的特点,引导学生诵读,在诵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