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行的全面提升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改革遭遇资源与体制的限制,双轨并行的论文指导体系可以灵活、高效地解决其问题:即一方面立足于大众化教育视野,以他组织理论为基础,渐次完善当今指导体系,总体提高毕业论文质量;一方面立足于精英教育视野,构建“以奖代罚”、内外结合的评价机制,发挥科研组织的自组织作用,达到既能提高论文质量、又能从本科阶段就提前加大对优秀人才培养力度的目标。
关键词:本科毕业论文;双轨并行;大众化教育;精英教育;自组织;评价机制
中图分类号:G 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312(2016)01-0101-05
本科毕业论文是近年来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教育部于2004年发出通知,要求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毕业论文的操作程序与管理逐步趋于规范,从选题、审查、开题、评阅到答辩,每一环节都有了详细的规定。但是,当前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下降、拼凑甚至抄袭现象并没有明显好转。
那么,这些措施难以奏效的原因是什么呢?毕业论文质量下滑的根源到底在哪里呢?什么样的制度基础导致了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低下现象久治难愈呢?
1 先行研究综述
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低下问题是长期困扰学术界的难题之一。童绍玉等通过对先行研究的总结,将其原因归纳为以下5点,代表了众多研究的主要观点。①管理层、教师、学生均对论文不重视;②学生知识欠缺,研究能力不足,写作训练少;③关系各方在时间、精力、经费等方面投入不足;④管理失范,学生的包过思想严重,通过率过高;⑤教学模式上重知识传授,轻科研能力培养。
基于以上总结,童绍玉等又将先行研究的应对策略归纳为以下几点:①提高关系各方对毕业论文重要性的认识;②加强毕业论文的过程监管;③增加经费与指导力量的投入,增加撰写时间;④改革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增设论文写作指导课程;⑤改革现行毕业论文评定方法;⑥取消毕业论文制度,寻找新的方式考查学生科研能力;⑦建立学位撤销制度等。这些建议基本概括并代表了主流研究的基本观点。
2 先行研究的不足
毕业论文是一个系统工程,既涉及学生、教师、学校管理等相关各方,又涉及选题、师生组合、时间安排、指导方式的选择、评价等诸多方面,同时还要顾及高校人力物力资源的限制及学生的多样化需求,要考虑的因素不胜枚举。但是,先行研究所提出的改革方案基本上都停留在某一个“点”或“面”的层面,都或多或少地受制于其他因素的制约,没有形成一个联动体系,从而导致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在操作层面限制重重。因此,需要构建一个联动体系并找到一个切入点,牵一发而动全身,最终形成良性循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先行研究普遍忽视了以下几个基本前提:①高校所拥有的资源短期内难以大幅度增加,因此要求高校及教师加大投入的应对措施难以执行;②并非所有毕业生都对提高论文质量感兴趣,当前的改革甚至成为一部分学生的负担;③当前“一刀切、一揽子式”的论文指导体制虽说实现了公平原则,但也使更有培养潜力的人吃不饱,难以培养精英人才;④目前以“罚”为主的毕业论文评价方式虽说能够保证所有的论文都能达到最低标准之上,但是对优秀论文的出现却并不具有足够的导向及激励作用。
综上可见,先行研究忽视了众多的隐性制约因素,一方面过于表面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没有切实击中疾病的根源;另一方面缺乏系统性,虽说有点的创新或面的突破,但是没有以系统思考、多元整合的方式提供一种全新的解决思路。
3 全面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不适应大众化教育背景
毕业论文是学生整个本科阶段学习成果的集中体现,因此,其质量的高低涉及本科教育的全过程,涉及管理层、教师及学生本人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决不是在短短几个月内就能解决的问题,目前出现的种种弊端,也不仅源于最后撰写毕业论文的几个月。而目前的改革方案所关注的正是这一阶段,没有能够超越表象寻找更深层次的原因,改革效果不佳也就不难理解了。徐建邦主张,通过本科毕业论文考核的内容,已经远远超出了论文工作阶段所能够“教”的范畴,其应该是由本科教育期间各门课程、各个教学环节共同完成的,不可能在几个月内完成。
因此,当前条件下,从指导时间及师资力量等资源条件、学生知识及能力积累程度来看,要求全面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是不可行的。刘家思主张本科毕业论文是以精英教育为背景的,它与当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情势并不十分贴近。
因此,在目前本科毕业论文的存废之争难有定论、绝大多数高校还没有更好的方案取而代之的情况下,应该改变以往的力图全面提高其质量的改革思路,建立双轨并行的指导体系。即在进一步维持并完善现行的毕业论文指导体系的基础之上,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建立为下一级科研体系挖掘并输送人才为目标的新型指导方式。为此,需要在师生组合、评价方式、选题、指导方式等方面做出全面的调整。
4 双轨并行的毕业论文指导体系
从结论来说,在目前不能立刻废除毕业论文的大前提下,充分考虑“资源有限”以及“学生需求不一”这两个基本因素,见表1,在现行的分配制的基础上,增加遴选制,建立双轨并行的毕业论文指导体系的必要性逐渐增加。
首先,轨道一是指维持并完善以大众化教育为背景的当前的指导体系,严格过程管理,逐渐克服其存在的诸多弊端,满足绝大多数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需要,并逐渐提高其论文质量,以求最终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受各高校所拥有的师资力量等资源因素的制约,本轨道的改革不能急于求成,否则必将流于形式。
轨道二以挖掘并培养未来的研究型人才为主要目标,是一个建立在精英人才培养理念下的长期的指导体系。其目的在于通过发挥科研组织作为“自组织”的特征,通过师生间长期的合作促进创新、挖掘并培养研究型人才、分散指导压力、从而最终实现教师·学生·学校·社会多方共赢的局面。 相比于轨道一“共性教育”及“他组织”特征较为明显的特点,轨道二可以说是一种“特性教育”,注重“自组织”的自发性与自律性,无需严格的过程管理。由于涉及师生面较窄,占用资源较少,因此灵活性较高,效果明显,可以更好地应对不同需求。同时,也可以将有限的资源进行集中应用,从而提高资源利用以及人才培养的效率。目前国内某些高校已经开始逐步尝试这种方式。清华大学率先由知名教授为大学一年级新生开设小班专题讨论课;上海交大设立基金,鼓励学生在二、三年级就介入教师的科研课题。
4.1 双轨并行指导体系之组织管理
双轨并行的毕业论文指导体系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师生的选择及组合问题。这里从自组织理论的角度,提出一个“师生长期合作前提下的论文指导体系”的构想,即改变当前的分配制,充分发挥自组织的优势,利用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与学生建立的关系,提前于学校规定的毕业论文开始时期,在小范围内,针对共同的兴趣点,进行资料收集与整理等与毕业论文写作有关的活动。罗明璋等通过实践证明,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和调查活动,是培养学生科研能力与创新意识的最佳途径。当然,这可以是师生间的自发行为,也可以由学校提供平台、牵线搭桥。
毕业论文的写作是科研行为,指导教师与学生构成一个微型的研究团队。决定该团队的效率与产出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团队成员之间是否拥有共同的目标和利益,即是否拥有共同感兴趣的课题及双方是否具有互补性。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双方合作的意愿,提高双方参与的积极性。
但是,这种科研团队的形成诱因与途径主要有哪些呢?很明显,当今普遍施行的分配制产生该类科研团队的可能性不大,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形成团队的时间过晚,从而导致团队的存在时间过短,更不用说还要排除学生求职、实习或备考等各种干扰。即便勉强能够完成毕业论文,其质量与创新性也可想而知。其二,硬性的分配制所产生的师生组合违背了高效的科研团队所应该具有的自组织特征,很难使师生之间达到“1+1>2”的相乘效果。
对于科研团队的形成与成长机制,苏娜等从自组织理论的角度进行了分析,认为科研团队及其成长过程具有开放性、非线性、远离平衡态和涨落4大自组织形成条件,具有明显的自组织特征。也就是说,自组织的形成与成长不能依靠外部的指令,应注重团队的自我管理。德国理论物理学家哈肯也强调自组织系统演化的动力是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竞争与协调,而不是外部指令。
4.2 双轨并行指导体系之评价管理
师生之间的科研组合不会自发形成,在分配制不能担此重任的情况下,就需要有一个契机来加以引导。我们认为,一个合理的评价机制可以刺激自组织的形成,对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将具有重要的导向与促进作用。
一个评价体系主要包含两个主要的评价手段:奖励与惩罚。从结论来说,如果以提高论文质量、发掘优秀科研人才为主要目标的话,奖励比惩罚更为有效。按照激励理论的原理,奖励与期望的行为直接挂钩,因而形成一个正向激励,从而强化了期望的行为;而处罚则将不当行为与所受处罚形成一个负向激励,可能会让人停止做某事。但是惩罚并没有使正确的行为得到有效强化,不会激励他们像预期中一样主动移往持续改善的方向,这就是奖励比惩罚有效的原理。
但是目前,相比于奖励,“罚”仍然是评价本科毕业论文的主要手段,也就是说,论文只要及格即可。但是,以“罚”为主的评价方式本身就不是以提高论文质量为主要目标的,其只能保证最低限度不被突破。另外,在中国这样一个人情社会,尤其是对毕业论文这样一个具有高度主观性的评价对象,有谁愿意让学生因为论文不及格从而就毕不了业,影响学生一生、影响学校的就业率。所以,毕业论文通不过的现象很少发生。这也是当前学生对毕业论文不够重视的主要原因。
因此,在当前的以“罚”为主的评价体系中,应该同时建立另外一个以“奖”为主的评价体系,以“罚”保证大部分学生达到最低要求,以“奖”激励小部分精英学生及其指导教师精益求精,发挥最大限度的潜能。奖罚并用,将很大程度地提高教师的积极性,有优良潜质的学生崭露头角的可能性也将大大增加。
5 毕业论文评价中社会参与机制的建立
毕业论文的提交基本意味着学生与学校的分离。如果只依靠本校的力量,受时间限制,除了成绩单上“优秀”二字的评语之外,“奖”这种方式很难得到有效实施。因此,有必要引入社会力量的参与。
5.1 论文答辩与企业招聘相结合
目前国内本科毕业论文基本上都是依据自定标准进行内部评价,这种做法极大地弱化了论文的淘汰压力,加之激励机制不完善,论文质量下滑将是必然结果。对此,王敏杰等结合浙江万里学院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将应用型专业毕业论文答辩与企业招聘环节相结合的建议,提倡在毕业论文的评价中引入社会参与和监督机制,借助社会力量来规范和提升毕业论文质量,同时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这个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学生撰写论文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明显提高,就业状况也得到了改善,校企之间的合作也得到了强化。
但是,很明显,这种将论文答辩与企业招聘相结合的方式同时也存在着用人单位的数量和质量难以保证、用人单位参与意愿不高等诸多问题;同时受特定专业的限制也较高,尤其是理论性较强的专业以及非应用型专业,仅通过一次论文答辩来考察学生的能力是非常片面的作法。
5.2 论文评价与研究生教育相结合
毕业论文管理机制改革的初衷就是提高学生科研能力。本科毕业论文本来并不是大众教育而是精英教育的产物,提高科研能力也并不是所有学生的目标。所以,有必要甄别出有科研意愿及能力的学生并进行重点培养。很明显,致力于考研的学生就是这个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国家未来的精英人才大部分都要经过研究生教育阶段,因此,如何提高该群体的科研能力、提高其毕业论文的质量将是一个“命中率”较高的做法。 但是,目前作为该群体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重要衔接手段之一的本科毕业论文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研究生教育是本科之后以培养研究能力为主要目的的专业教育。目前,国内很多高校并没有独立的研究生院,而是依附于本科院系。因此,在专业领域方面,二者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但是,这种一致性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反映,比如,作为本科生科研能力最直接反映的本科毕业论文,在研究生人才选拔及之后的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几乎没有得到考虑。这毫无疑问大大降低了学生从本科阶段就开始锻炼并提升自身科研能力的动机,直到本科毕业,不少学生都不知道如何撰写学位论文。凭这样的基础进入研究生阶段,当面临撰写研究生学位论文的任务时,结果便可想而知了。
因此,应该充分发挥本科毕业论文在研究生入学考试及之后的奖学金评定、优秀毕业生评比等各项活动中的积极作用,促进学生从本科阶段就树立良好的科研意识、培养良好的科研能力,为之后的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及科研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许多知名专家、学者正是从本科毕业论文中崭露头角。因此,今后应该充分发挥本科毕业论文对作者的自身成长和学术创新所具有的奠基功能和桥梁作用。
5.3 毕业评定中毕业论文的代替方案
能够反映学生科研能力的指标并非仅有毕业论文一项,近年来本科毕业考核多样化的呼声逐渐高涨,本科毕业论文存废之争也成为高校改革的焦点之一,众多高校都在探讨废除毕业论文的可能性,寻找可以达到同样效果的代替方案。四川大学、深圳大学针对新闻专业学生,鼓励学生组队做深度报道、拍纪录片、策划广告等,以此代替毕业论文。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张硕勋则建议,除了毕业论文,应用型专业还可以有毕业设计、调查报告、实习作品等考核形式;还应实行小论文制度,在日常学习中加强对学生的学术训练。
美国没有本科毕业论文的硬性要求,代之于学期论文或研究综述来考核。日本国学院大学等也实行论文选择制,即在撰写毕业论文与增加专业课的学习之间,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但是,取消毕业论文不等于放弃对学生文献综合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欧美等发达国家没有本科生毕业论文要求,但他们非常重视科研能力和论文写作能力的训练,学期论文和课程研究综述报告比国内学生多得多,报告质量也高得多。
6 结 语
受资源与体制的限制,当前的“一刀切”式的本科毕业论文指导体系并不能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现行的全面提升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改革面临着众多难以突破的瓶颈,很难在短时间内取得预期效果。立足于长远的科研人才培养的角度,双轨并行的毕业论文指导体系可以快速高效地解决当前困境。即一方面立足于大众化教育视野,维持并渐次完善当今论文指导体系,总体提高毕业论文质量;另一方面立足于未来的优秀科研人才培养的角度,改变当前的以“罚”为主的评价机制,构建以“奖”为主的、内外结合的评价机制,并以此为契机,发挥科研组织的自组织特征,引导师生之间自发地完成从人员选拔、师生组合,到选题、指导、论文撰写等一系列的工作,以求在提高论文质量的同时,从本科阶段就提前加大对优秀人才培养的力度。
参考文献:
[1] 童绍玉,李秀寨,刘 荣.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提升途径研究——基于大学研究性学习的视角[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13(3):45-49.
[2] 徐建邦.对本科毕业论文工作的几点思考[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7(4):83-86.
[3] 刘家思.关于改革本科毕业论文的组织和指导模式的初步构想[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7,27(12):67-73.
[4] 罗明璋,王军民.浅议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J].长江大学学报,2012,35(5):136-137.
[5] 苏 娜,陈士俊.基于自组织理论的科研团队成长机制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2):231-233.
[6] 许志国.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M].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
[7] 王敏杰,孟祥霞.应用型本科毕业论文成绩评定的社会参与机制探索[J].高教论坛,2013(7):99-103.
[8]曹士云.高校本科毕业论文指导与管理若干误区的审视与反思[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1):85.
[9]饶家辉,张乃生.综合性大学取消本科毕业论文辨析[J].高校教育管理,2014,8(3):100-103.
关键词:本科毕业论文;双轨并行;大众化教育;精英教育;自组织;评价机制
中图分类号:G 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312(2016)01-0101-05
本科毕业论文是近年来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教育部于2004年发出通知,要求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毕业论文的操作程序与管理逐步趋于规范,从选题、审查、开题、评阅到答辩,每一环节都有了详细的规定。但是,当前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下降、拼凑甚至抄袭现象并没有明显好转。
那么,这些措施难以奏效的原因是什么呢?毕业论文质量下滑的根源到底在哪里呢?什么样的制度基础导致了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低下现象久治难愈呢?
1 先行研究综述
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低下问题是长期困扰学术界的难题之一。童绍玉等通过对先行研究的总结,将其原因归纳为以下5点,代表了众多研究的主要观点。①管理层、教师、学生均对论文不重视;②学生知识欠缺,研究能力不足,写作训练少;③关系各方在时间、精力、经费等方面投入不足;④管理失范,学生的包过思想严重,通过率过高;⑤教学模式上重知识传授,轻科研能力培养。
基于以上总结,童绍玉等又将先行研究的应对策略归纳为以下几点:①提高关系各方对毕业论文重要性的认识;②加强毕业论文的过程监管;③增加经费与指导力量的投入,增加撰写时间;④改革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增设论文写作指导课程;⑤改革现行毕业论文评定方法;⑥取消毕业论文制度,寻找新的方式考查学生科研能力;⑦建立学位撤销制度等。这些建议基本概括并代表了主流研究的基本观点。
2 先行研究的不足
毕业论文是一个系统工程,既涉及学生、教师、学校管理等相关各方,又涉及选题、师生组合、时间安排、指导方式的选择、评价等诸多方面,同时还要顾及高校人力物力资源的限制及学生的多样化需求,要考虑的因素不胜枚举。但是,先行研究所提出的改革方案基本上都停留在某一个“点”或“面”的层面,都或多或少地受制于其他因素的制约,没有形成一个联动体系,从而导致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在操作层面限制重重。因此,需要构建一个联动体系并找到一个切入点,牵一发而动全身,最终形成良性循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先行研究普遍忽视了以下几个基本前提:①高校所拥有的资源短期内难以大幅度增加,因此要求高校及教师加大投入的应对措施难以执行;②并非所有毕业生都对提高论文质量感兴趣,当前的改革甚至成为一部分学生的负担;③当前“一刀切、一揽子式”的论文指导体制虽说实现了公平原则,但也使更有培养潜力的人吃不饱,难以培养精英人才;④目前以“罚”为主的毕业论文评价方式虽说能够保证所有的论文都能达到最低标准之上,但是对优秀论文的出现却并不具有足够的导向及激励作用。
综上可见,先行研究忽视了众多的隐性制约因素,一方面过于表面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没有切实击中疾病的根源;另一方面缺乏系统性,虽说有点的创新或面的突破,但是没有以系统思考、多元整合的方式提供一种全新的解决思路。
3 全面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不适应大众化教育背景
毕业论文是学生整个本科阶段学习成果的集中体现,因此,其质量的高低涉及本科教育的全过程,涉及管理层、教师及学生本人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决不是在短短几个月内就能解决的问题,目前出现的种种弊端,也不仅源于最后撰写毕业论文的几个月。而目前的改革方案所关注的正是这一阶段,没有能够超越表象寻找更深层次的原因,改革效果不佳也就不难理解了。徐建邦主张,通过本科毕业论文考核的内容,已经远远超出了论文工作阶段所能够“教”的范畴,其应该是由本科教育期间各门课程、各个教学环节共同完成的,不可能在几个月内完成。
因此,当前条件下,从指导时间及师资力量等资源条件、学生知识及能力积累程度来看,要求全面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是不可行的。刘家思主张本科毕业论文是以精英教育为背景的,它与当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情势并不十分贴近。
因此,在目前本科毕业论文的存废之争难有定论、绝大多数高校还没有更好的方案取而代之的情况下,应该改变以往的力图全面提高其质量的改革思路,建立双轨并行的指导体系。即在进一步维持并完善现行的毕业论文指导体系的基础之上,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建立为下一级科研体系挖掘并输送人才为目标的新型指导方式。为此,需要在师生组合、评价方式、选题、指导方式等方面做出全面的调整。
4 双轨并行的毕业论文指导体系
从结论来说,在目前不能立刻废除毕业论文的大前提下,充分考虑“资源有限”以及“学生需求不一”这两个基本因素,见表1,在现行的分配制的基础上,增加遴选制,建立双轨并行的毕业论文指导体系的必要性逐渐增加。
首先,轨道一是指维持并完善以大众化教育为背景的当前的指导体系,严格过程管理,逐渐克服其存在的诸多弊端,满足绝大多数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需要,并逐渐提高其论文质量,以求最终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受各高校所拥有的师资力量等资源因素的制约,本轨道的改革不能急于求成,否则必将流于形式。
轨道二以挖掘并培养未来的研究型人才为主要目标,是一个建立在精英人才培养理念下的长期的指导体系。其目的在于通过发挥科研组织作为“自组织”的特征,通过师生间长期的合作促进创新、挖掘并培养研究型人才、分散指导压力、从而最终实现教师·学生·学校·社会多方共赢的局面。 相比于轨道一“共性教育”及“他组织”特征较为明显的特点,轨道二可以说是一种“特性教育”,注重“自组织”的自发性与自律性,无需严格的过程管理。由于涉及师生面较窄,占用资源较少,因此灵活性较高,效果明显,可以更好地应对不同需求。同时,也可以将有限的资源进行集中应用,从而提高资源利用以及人才培养的效率。目前国内某些高校已经开始逐步尝试这种方式。清华大学率先由知名教授为大学一年级新生开设小班专题讨论课;上海交大设立基金,鼓励学生在二、三年级就介入教师的科研课题。
4.1 双轨并行指导体系之组织管理
双轨并行的毕业论文指导体系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师生的选择及组合问题。这里从自组织理论的角度,提出一个“师生长期合作前提下的论文指导体系”的构想,即改变当前的分配制,充分发挥自组织的优势,利用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与学生建立的关系,提前于学校规定的毕业论文开始时期,在小范围内,针对共同的兴趣点,进行资料收集与整理等与毕业论文写作有关的活动。罗明璋等通过实践证明,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和调查活动,是培养学生科研能力与创新意识的最佳途径。当然,这可以是师生间的自发行为,也可以由学校提供平台、牵线搭桥。
毕业论文的写作是科研行为,指导教师与学生构成一个微型的研究团队。决定该团队的效率与产出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团队成员之间是否拥有共同的目标和利益,即是否拥有共同感兴趣的课题及双方是否具有互补性。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双方合作的意愿,提高双方参与的积极性。
但是,这种科研团队的形成诱因与途径主要有哪些呢?很明显,当今普遍施行的分配制产生该类科研团队的可能性不大,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形成团队的时间过晚,从而导致团队的存在时间过短,更不用说还要排除学生求职、实习或备考等各种干扰。即便勉强能够完成毕业论文,其质量与创新性也可想而知。其二,硬性的分配制所产生的师生组合违背了高效的科研团队所应该具有的自组织特征,很难使师生之间达到“1+1>2”的相乘效果。
对于科研团队的形成与成长机制,苏娜等从自组织理论的角度进行了分析,认为科研团队及其成长过程具有开放性、非线性、远离平衡态和涨落4大自组织形成条件,具有明显的自组织特征。也就是说,自组织的形成与成长不能依靠外部的指令,应注重团队的自我管理。德国理论物理学家哈肯也强调自组织系统演化的动力是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竞争与协调,而不是外部指令。
4.2 双轨并行指导体系之评价管理
师生之间的科研组合不会自发形成,在分配制不能担此重任的情况下,就需要有一个契机来加以引导。我们认为,一个合理的评价机制可以刺激自组织的形成,对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将具有重要的导向与促进作用。
一个评价体系主要包含两个主要的评价手段:奖励与惩罚。从结论来说,如果以提高论文质量、发掘优秀科研人才为主要目标的话,奖励比惩罚更为有效。按照激励理论的原理,奖励与期望的行为直接挂钩,因而形成一个正向激励,从而强化了期望的行为;而处罚则将不当行为与所受处罚形成一个负向激励,可能会让人停止做某事。但是惩罚并没有使正确的行为得到有效强化,不会激励他们像预期中一样主动移往持续改善的方向,这就是奖励比惩罚有效的原理。
但是目前,相比于奖励,“罚”仍然是评价本科毕业论文的主要手段,也就是说,论文只要及格即可。但是,以“罚”为主的评价方式本身就不是以提高论文质量为主要目标的,其只能保证最低限度不被突破。另外,在中国这样一个人情社会,尤其是对毕业论文这样一个具有高度主观性的评价对象,有谁愿意让学生因为论文不及格从而就毕不了业,影响学生一生、影响学校的就业率。所以,毕业论文通不过的现象很少发生。这也是当前学生对毕业论文不够重视的主要原因。
因此,在当前的以“罚”为主的评价体系中,应该同时建立另外一个以“奖”为主的评价体系,以“罚”保证大部分学生达到最低要求,以“奖”激励小部分精英学生及其指导教师精益求精,发挥最大限度的潜能。奖罚并用,将很大程度地提高教师的积极性,有优良潜质的学生崭露头角的可能性也将大大增加。
5 毕业论文评价中社会参与机制的建立
毕业论文的提交基本意味着学生与学校的分离。如果只依靠本校的力量,受时间限制,除了成绩单上“优秀”二字的评语之外,“奖”这种方式很难得到有效实施。因此,有必要引入社会力量的参与。
5.1 论文答辩与企业招聘相结合
目前国内本科毕业论文基本上都是依据自定标准进行内部评价,这种做法极大地弱化了论文的淘汰压力,加之激励机制不完善,论文质量下滑将是必然结果。对此,王敏杰等结合浙江万里学院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将应用型专业毕业论文答辩与企业招聘环节相结合的建议,提倡在毕业论文的评价中引入社会参与和监督机制,借助社会力量来规范和提升毕业论文质量,同时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这个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学生撰写论文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明显提高,就业状况也得到了改善,校企之间的合作也得到了强化。
但是,很明显,这种将论文答辩与企业招聘相结合的方式同时也存在着用人单位的数量和质量难以保证、用人单位参与意愿不高等诸多问题;同时受特定专业的限制也较高,尤其是理论性较强的专业以及非应用型专业,仅通过一次论文答辩来考察学生的能力是非常片面的作法。
5.2 论文评价与研究生教育相结合
毕业论文管理机制改革的初衷就是提高学生科研能力。本科毕业论文本来并不是大众教育而是精英教育的产物,提高科研能力也并不是所有学生的目标。所以,有必要甄别出有科研意愿及能力的学生并进行重点培养。很明显,致力于考研的学生就是这个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国家未来的精英人才大部分都要经过研究生教育阶段,因此,如何提高该群体的科研能力、提高其毕业论文的质量将是一个“命中率”较高的做法。 但是,目前作为该群体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重要衔接手段之一的本科毕业论文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研究生教育是本科之后以培养研究能力为主要目的的专业教育。目前,国内很多高校并没有独立的研究生院,而是依附于本科院系。因此,在专业领域方面,二者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但是,这种一致性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反映,比如,作为本科生科研能力最直接反映的本科毕业论文,在研究生人才选拔及之后的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几乎没有得到考虑。这毫无疑问大大降低了学生从本科阶段就开始锻炼并提升自身科研能力的动机,直到本科毕业,不少学生都不知道如何撰写学位论文。凭这样的基础进入研究生阶段,当面临撰写研究生学位论文的任务时,结果便可想而知了。
因此,应该充分发挥本科毕业论文在研究生入学考试及之后的奖学金评定、优秀毕业生评比等各项活动中的积极作用,促进学生从本科阶段就树立良好的科研意识、培养良好的科研能力,为之后的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及科研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许多知名专家、学者正是从本科毕业论文中崭露头角。因此,今后应该充分发挥本科毕业论文对作者的自身成长和学术创新所具有的奠基功能和桥梁作用。
5.3 毕业评定中毕业论文的代替方案
能够反映学生科研能力的指标并非仅有毕业论文一项,近年来本科毕业考核多样化的呼声逐渐高涨,本科毕业论文存废之争也成为高校改革的焦点之一,众多高校都在探讨废除毕业论文的可能性,寻找可以达到同样效果的代替方案。四川大学、深圳大学针对新闻专业学生,鼓励学生组队做深度报道、拍纪录片、策划广告等,以此代替毕业论文。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张硕勋则建议,除了毕业论文,应用型专业还可以有毕业设计、调查报告、实习作品等考核形式;还应实行小论文制度,在日常学习中加强对学生的学术训练。
美国没有本科毕业论文的硬性要求,代之于学期论文或研究综述来考核。日本国学院大学等也实行论文选择制,即在撰写毕业论文与增加专业课的学习之间,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但是,取消毕业论文不等于放弃对学生文献综合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欧美等发达国家没有本科生毕业论文要求,但他们非常重视科研能力和论文写作能力的训练,学期论文和课程研究综述报告比国内学生多得多,报告质量也高得多。
6 结 语
受资源与体制的限制,当前的“一刀切”式的本科毕业论文指导体系并不能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现行的全面提升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改革面临着众多难以突破的瓶颈,很难在短时间内取得预期效果。立足于长远的科研人才培养的角度,双轨并行的毕业论文指导体系可以快速高效地解决当前困境。即一方面立足于大众化教育视野,维持并渐次完善当今论文指导体系,总体提高毕业论文质量;另一方面立足于未来的优秀科研人才培养的角度,改变当前的以“罚”为主的评价机制,构建以“奖”为主的、内外结合的评价机制,并以此为契机,发挥科研组织的自组织特征,引导师生之间自发地完成从人员选拔、师生组合,到选题、指导、论文撰写等一系列的工作,以求在提高论文质量的同时,从本科阶段就提前加大对优秀人才培养的力度。
参考文献:
[1] 童绍玉,李秀寨,刘 荣.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提升途径研究——基于大学研究性学习的视角[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13(3):45-49.
[2] 徐建邦.对本科毕业论文工作的几点思考[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7(4):83-86.
[3] 刘家思.关于改革本科毕业论文的组织和指导模式的初步构想[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7,27(12):67-73.
[4] 罗明璋,王军民.浅议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J].长江大学学报,2012,35(5):136-137.
[5] 苏 娜,陈士俊.基于自组织理论的科研团队成长机制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2):231-233.
[6] 许志国.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M].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
[7] 王敏杰,孟祥霞.应用型本科毕业论文成绩评定的社会参与机制探索[J].高教论坛,2013(7):99-103.
[8]曹士云.高校本科毕业论文指导与管理若干误区的审视与反思[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1):85.
[9]饶家辉,张乃生.综合性大学取消本科毕业论文辨析[J].高校教育管理,2014,8(3):1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