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央企负重致远

来源 :国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scuc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有两则消息,引发网络上对中央企业社会责任的诸多质疑和尖锐评价。
  先是11月8日社科院发布2011《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在这份报告里,中央企业的得分是所有企业中性质最高的,社会责任发展指数领先于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在榜单前十强中占据九席。未料想,结果遭到猜疑,“国资委也参与了这项研究,央企的社会责任指数名列前茅就不足为奇了”。
  再是11月11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的中央企业社会责任工作会议,披露了目前已有75家中央企业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或可持续发展报告,且报告数量和质量不断提升。网上随后出现一篇文章,标题竟然是:《央企社会责任报告不能“王婆卖瓜”》。
  这不禁让人意识到,曾几何时,外界对央企履行社会责任,有那么多不满、不屑和嘲讽。在当前中国企业整体社会责任指数偏低的背景下,央企脱颖而出的身影淹没在舆论里,央企发布社会责任责任报告则被贴上“作秀”、“标榜功绩”的标签。
  其实,社会责任并不是面子工程。它是企業软实力和硬实力的真实见证。如果超脱一些,跳出来看上述的偏见,我们会发现中国社会对“社会责任”一词的理解和认识是比较模糊的。说到底,很多人并不清楚,央企履行社会责任的真正意图和动力是什么?
  顺势而为
  按照国务院国资委的官方表述。央企加强社会责任工作,是顺应剧烈变化的国际经济形势的迫切需要,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是中央企业做强做优、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内在需求。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黄淑和在此前的中央企业社会责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履行社会责任是国际发展的大潮流大趋势,势不可当。央企要顺势而为,模范作为,不仅要在国内做好表率,而且要在“走出去”中做好表率,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树立负责任的良好形象。他说: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和全球气候、环境、人权、贫困等问题关注的提高,随着中国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推进,企业社会费任已经成为国际国内广泛关注度的重要议题,成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段话,道出了一个时代背景和潮流,核心观点是提醒央企要重视社会责任工作的新形势,尤其是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正在发生剧烈的变化,利益相关方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要求越来越高,并且呈现标准化、刚性约束的新趋势,给央企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今年以来,国际上出现了几个明显的例子。年初,日本福岛核泄漏事件发生后,世界各地爆发了众多反核活动,人们对环境的关注度进一步提升。9月,美国开始了“占领华尔街”运动,迅即演变成席卷全美的群众性社会运动。占领者打出“反对金融企业贪婪”等口号,反映了民众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出更高的要求。此外,西方一些国家已经或正在准备征收碳关税,世界银行等组织更是要求将社会责任标准融入投资活动中。
  由于社会各利益相关方越来踊跃参与、影响和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近年资本市场也出现责任投资新潮,行业巨头要求商业伙伴或者产业链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社会责任对企业商业活动的影响和约束日趋严格。
  从国内来看,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加大。这鞭策着中央企业必须上升社会责任的门槛,在转变发展方式中肩负起更大的使命和责任。
  实际上,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得到世界许多国家政府、企业和社会的高度关注。联合国于2000年正式启动了“全球契约”计划,国际标准化组织于2004年启动了社会责任国际标准IS026000的制定工作,一些跨国公司纷纷制定社会责任生产守则,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或可持续发展报告。
  中国企业顺应潮流的步伐也很快。2006年下半年,国务院国资委启动了社会责任课题专项研究。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研究报告最终完成,作为2008年国务院国资委一号文件发布——《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
  作为中央部委第一份关于社会责任工作的文件,《意见》引起了国内外强烈反响。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来北京访问时,对这份文件给予高度评价,表示“备受鼓舞”。《意见》还在联合国被翻译成英文。
  屈指算来,从上述文件正式出台至今,仅有3年多时间。截至目前,75家中央企业发布了社会责任报告或可持续发展报告,剩下的42家进入最后“大限”,到2012年底前所有中央企业都将交出答卷。
  纵观这些年,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进展和成效,不能不说给人一种信心和鼓舞。联合国全球契约办公室高度评价称:“通过向利益相关方发布报告,有助于增强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形象。”央企社会责任的实践和管理,也得到了国际企业社会责任专业领域的普遍认可。全球报告倡议组织、英国诺丁汉大学、中国美国商会等专业机构都给予了积极的评价。
  今年9月,国务院国资委出台《中央企业“十二五”和谐发展战略实施纲要》。《纲要》提出,要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以推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为载体、立足战略高度认识、部署和推进中央企业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发展,推进诚信央企、绿色央企、平安央企、活力央企和责任央企,为实现“做强做优、世界一流”目标提供支撑。这无疑给央企社会责任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
  11月22日,“2011中国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年会”召开。国务院国资委官员表示,将发布“中央企业社会责任指引”,在中央企业中开展社会责任评价,试图通过此举进一步树立以科学持续发展为核心的企业社会责任观,全面提升中央企业社会责任工作的水平。显然,这将是国资委继2008年初发布《意见》)后的又一有力举措。
  “国字号”的担当
  去年5月,张德江副总理在2010年中国工业经济行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发布会上,讲了这样一段话:
  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的前途和命运,取决于企业坚持什么样的价值观,取决于企业的境界。企业只有超越自身利益,把国家富强、社会发展、人民幸福作为最高追求,才能培育战略眼光,形成战略思维,作出科学决策,避免急功近利、损人利己等短视行为,企业才能蓬勃发展,长盛不衰。
  或许,这就是“国字号”群体的追求和担当。
  我们来看一组统计数据:
  ——到2010年底,中央企业资产总额达到24.3万亿元,净资产9.5万亿元,净利润8489.8亿元,上交税金1.4万亿元,超过全国税收的六分之一。
  ——到2010年底,中央企业万元产值综合能耗(按可比价计算)比2005年下降20,3%;二氧化硫排放量比2005年减少36.3%,降幅超过全国平均水平22个百分点;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减少36.1%,降幅超过全国平均水平23.7个 百分点,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指标。
  ——据不完全统计,2008-2010年中央企业累计对外公益捐赠133.7亿元。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有92家中央企业发生对外捐赠支出,累计支出总金额为16.9亿元。2010年共有110家中央企业发生对外捐赠支出,累计捐赠金额为41.99亿元。
  “社会责任的内涵不要讲狭义,慈善和公益行为只是其中之一。中央企业社会责任应该是广义的,比如,为国家创造多少财富、利税?对利益相关方是否负责任?在配合国家宏观调控中是否起到应有作用?在国家的关键和危难时刻能不能冲得上?”黄淑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實际上,在积极践行社会责任方面,中央企业在一系列大事难事中冲锋在前,勇挑重担,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中央企业力挺中国经济增长成功“保入”,承载起“国家队”的使命。部分中央企业在面临收入、利润双下降的严峻形势下,坚持“减薪不裁员、歇岗不失业”,并且还增加了大学生就业岗位。据不完全统计,中央企业2009年招收应届毕业生20多万人,比2008年增长7%。
  在抗击低温雨雪冰冻、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灾害中,电力电网、石油石化、航空运输、通信、建筑施工等众多中央企业挺身而出,在危急关头发挥了关键作用。
  在北京奥运会、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阅兵、上海世博会、利比亚撤侨等关键时刻,处处都有中央企业冲锋一线的身影,这个被誉为“共和国长子”的光荣群体,信得过、拉得动、打得赢……
  翻开“2011中央企业优秀社会责任实践”案例,我们看到不同领域的中央企业义无反顾地挑起社会责任的大梁。中国石化、南方电网、中国五矿等央企,纷纷将社会责任核心价值观融入公司战略与日常经营。“每一滴油都是承诺”、“万家灯火、南网情深”、“珍惜有限、创造无限”等理念,在现实生活中绘制着动人的画卷。而为近9万边远村庄实现“村村通电话”、倡导“绿色行动计划”实现单位能耗降低50%的中国移动,和努力将青藏联网建成一条“负责任的电力天路”的国家电网,其社会责任实践案例更是人选了哈佛大学的案例。这标志中央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管理水平、绩效表现已经跻身于世界一流企业的行列。
  给中国加分
  中国融入全球经济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大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而央企无疑是正面作战的主力军。近年来,央企海外并购规模之大、密集度之高令人瞩目。他们在海外履行社会责任也备受关注。
  “我最近去国外考察,看到有些中央企业‘走出去’做得非常好,树立起负责任的良好形象,给中国加分。”黄淑和感慨地说。在他看来,央企社会责任不仅在国内要响当当,而且在国外也要响当当。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局局长彭华岗说,央企海外履行社会责任的理念与国内是一样的,但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法律、风俗、文化和思维方式。央企要模范遵守当地国的规则,保护当地环境,维护当地员工权益,为当地经济发展和社区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在非洲,葛洲坝集团实施“属地化”发展战略,增强当地就业机会,积极参与当地的教育、医疗、赈灾等公益事业,成为“走出去”对外工程承包最具有成长性和影响力的中国企业之一。
  在印尼,中国海油在作业区周边海域种植14万株红树苗,并进行珊瑚礁人工养殖和鱼类养护等,保护和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在澳洲,中钢集团设立专门的“社区基金”,促进社区经济、环境、人文等多方面的发展。
  这些实践生动地表明,将当地的社会责任战略融入自身的海外战略,让不少央企走出了一条别样的国际化之路。
  “十二五”期间,中央企业将继续加快“走出去”步伐,将战略和舞台放在整个世界,实现“做优做强,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目标。这意味着,央企社会责任将再上新台阶。
  纵观世界一流企业,不难发现,他们无不具有强劲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表现在自主创新能力强、资源配置能力强、风险管控能力强,或者具有非常优秀的经营业绩、公司治理、布局结构、企业形象。这些社会责任议题,将成为中央企业对标世界一流企业的重要方面。
  目前西方国家开始抢占社会责任规则和标准的制高点。譬如,一些欧盟国家已经或正在准备征收碳关税,并将社会责任标准融入投资活动中,有的甚至可能成为新的投资和贸易壁垒。对此,黄淑和表示,中央企业也要重视起来,力争在社会责任国际标准化制定中获得话语权。
其他文献
如何注重实验探究、追求高效实验,是科学教师不断探讨和实践的一大难题。为了解决和突破这一难题,笔者在教学中结合学生实际,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实验小组是基础  实验课上的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也是要讲究科学合理安排的。做到以下几点,才能将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落到实处,否则,合作探究活动只能流于形式,更谈不上高效了。  组建合适的实验小组 科学实验小组的分组要做到严格控制人数,一般采用4人一组。目的
风呼呼地刮,雨哗哗地下。冬冬光着脑壳,冲出了校门,沿着一条光溜溜的石板路,跑回家里,全身淋得透湿,好像一只落汤鸡。  正在煮晚饭的妈妈惊奇地问:“你怎么不戴斗笠,忘在学校了,是吗?”  他做了个鬼脸,眨眨眼说:“妈妈,这是秘密!”  那顶小斗笠新崭崭的,是妈妈前天赶场买来的。冬冬很喜欢,今天上学就戴上了。  妈妈生气地说:“什么秘密?要是弄得不见了,看我擂不擂你!”说着就赶忙给冬冬换了衣服。  风
期刊
为什么有些企业能够取得经济效益的持续增长?有些企业却不能?问题的答案很简单:是竞争力较量的结果。然而竞争力的强弱,核心是创新。无论是高新技术企业或是传统企业,关键是
熊猫娃娃朗朗,早上起来打开电脑,收到小袋鼠亚特发来的电子邮件:“朗朗,秋天到了,枫叶红了。我做了好多树叶书签,用信封装上,已经交给邮递员了。你很快就会收到的……”  朗朗揉揉眼睛,朝窗外看看。草儿青了,树叶绿了。黄黄的迎春花,像点点小星星。桃树枝上粉红粉红的花骨朵也冒出来了。再听听,满山竹笋喀吧喀吧,急着往上长……这明明是春天嘛,亚特真糊涂,把季节都搞错了!  熊猫妈妈说,亚特是对的。这是怎么回事
摘 要:近年来,全面预算管理作为实施集团管控的一种管理手段,逐步被国有大型企业及企业集团所采用,并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随着企业产业结构调整、企业集团内部资源整合和金融危机等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对全面预算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从加强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现实意义出发,剖析了全面预算管理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了改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控制;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