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书法复兴初期,对碑学的继承多于对帖学的继承,而且呈现出碑帖融合的状态。书法复兴三十余年来,流派蜂起、百花齐放,传统碑、帖的观念,其实已经不能准确描述当代创作。但是,相对概括地以碑、帖分别的眼光来考察当代创作思潮和走向,仍不失为一种基本的方法。本文认为,当代碑学创作,存在着泛化的倾向和媚化的危机,泛化可以带来新的生机,而摒除媚化则为当务之急。
一、碑学创作的界定
书法创作,笼统地分为碑派和帖派,也称之为碑学和帖学。实际上,狭义的帖学,指研究刻帖的学问,推而广之,研究墨迹与刻帖之学,都算帖学,再用到创作领域,以墨迹为师,特别是以“二王”流派为师者,也称帖学。因此,帖学是个泛概念。同样,研究碑版之学,属于金石学的分支,而取法碑版的书法,则为碑派,也称为碑学,所以碑学也是个泛概念。即便取法碑版的书法与创作流派意义上的碑学,也有狭义和广义之分。起初碑学指学习魏碑的书法流派,后来,推而广之,学汉碑、学秦碑,乃至学甲骨、钟鼎者,都划入了碑学。
沙孟海在《近三百年的书学》中,没有简单地把书法划分为碑、帖两派,而是列出帖学、碑学、篆书、隶书、颜体五个门类,看似丛杂,实际上比较接近事实。当下,书法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差不多每种书体中,都有新的开拓。相对而言,帖派比较单一,绍承王羲之以下的经典名家,书体仍不出楷、行、草三种,只是表现出“字体”上的丰富,而基本法度则一以贯之,“用笔千古不易”。而碑派则较为复杂。有专学魏碑的纯碑派,有碑帖结合者,更有学篆隶者。而魏碑、篆、隶中,又千姿百态,在“书体”与“字体”两方面,均有非常丰富的内涵。
从理论上说,碑帖分野,碑学确立,约略以阮元《北碑南帖论》为滥觞,包世臣继承发扬,康有为作了总结。从创作上,康有为说:“国朝书法凡四变:康、雍之世,专仿香光;乾隆之代,竞讲子昂;率更贵盛于嘉、道之间;北碑萌芽于咸、同之际。至于今日,碑学益盛,多出于北碑、率更间,而吴兴亦蹀躞伴食焉。”实际上,如果把篆隶也划入碑学的话,碑学的萌芽、乃至结出硕果,还应该早一些。像赵子昂《六体千字文》中的篆隶,当然不能划入碑学的范围;而明末清初,像王铎、傅山的隶书、篆书,似乎已经冲破了馆阁化篆隶的藩篱。王铎隶书虽不多见,但其表现出的精神气息,不属于唐隶以下的馆阁隶书,而是直接汉代的浑厚华滋。傅山所写草篆,与明代赵凡夫颇有相近处,也与“玉箸篆”大异其趣,就其风格而论,甚至与晚清碑学大家何绍基息息相通。而在篆隶书中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郑谷口、金农、伊秉绶、邓石如等,都是早于咸、同之际的。
一般来说,碑学的兴盛,与朴学的兴盛有密切的联系。但是,碑学并非朴学的副产品。它不但萌芽于朴学兴盛之前,而且,从前兆期的王铎、傅山,到清早期的篆隶大家,都算不上朴学家,而他们除了是书法家外,往往同时又是画家,或者与画家有密切的联系。书法史上,绘画大师兼书法大师者,大概以米芾最早,其后则是赵、董,可见书法美术化的苗头也至少有千年的历史了。明代长幅大轴兴盛,书法的装饰性加强,其美术性也就强化了。从某种意义上说,发现残碑断碣上文字的文史价值,是朴学家的成果;而开拓为书法资料,则是美术家的眼光。因此,笔者认为,碑学的萌芽,也可以理解为书法美术化的必然结果。就画家对书法的研究兴趣来看,传统文人画家,一般兴趣在于帖学,如赵子昂、董其昌,清代的“四王吴恽”,以及近代的溥儒等。而重在表现的画家,即使学帖,也会别具一格,妖矫郁勃,敢于独造,如徐渭、陈淳、八大山人等;而画家兼碑学书家者,更是比比皆是,如金农、赵之谦、吴昌硕、齐白石、张大千等。
因此,从书法本体来看,碑学萌芽于书法的美术化,或书法家的美术眼光。正因为此,碑学一开始就带有开拓性,不囿于成规,甚至能化腐朽为神奇。
二、当代碑学的基础
康有为说:“迄于咸、同,碑学大播,三尺之童,十室之社,莫不口北碑、写魏体,盖俗尚成矣。”碑学在晚清乃至民国,更是盛极一时,帖学则相对暗弱,让出了书法主流的地位。但是,过分尊碑抑帖的结果,削弱了行草书,导致碑学书家行书创作水平较低,而草书则已经断流。阮元、包世臣以理论见长,短于创作,即便是一代巨擘如邓石如、张裕钊,行书也是其短处。何绍基、赵之谦之所以擅长行书,是因为同时研习颜真卿的楷书和行书,其实已经不是纯粹意义上的碑学,而是碑帖兼融了。连康有为自己晚年也说过,如果再写一本书,就不会再提倡碑学,而是要提倡帖学了。碑帖兼融,一方面打破了碑学书家只擅长正书的局面,另一方面也消弥了碑帖对立的观念。其实,民国时期的碑学家往往习帖,不再固守六朝碑版,而即使纯粹的帖学家,如沈尹默、白蕉,也同时学碑。碑、帖由派别之分演变为趣味之分,显然是符合书法发展规律的。
当代书法复兴初期,继承的正是碑帖结合的遗产。前辈大家中十之七八,虽然表现出碑学的特征,而实际上走的都是碑帖结合的道路。
从民国延续到当代书法复兴的碑学路线,有几个影响较大的传承体系:吴昌硕—沙孟海、王个簃;康有为—梁启超、徐悲鸿、刘海粟、萧娴、朱复戡;沈曾植—王蘧常;李瑞清、曾熙—胡小石、张大千—游寿;于右任—谢无量、标准草书社;黄宾虹—林散之……尽管这种列举挂一漏万,但基本上可以概见当时的情况。许多书家也许并不属于这些师生传递的谱系,但也大约在这几个体系内有所参酌。相对于清代碑学而言,由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甲骨文和汉简的出土,碑学的疆域有所拓展,罗振玉、董作宾运用甲骨文进行创作,来楚生在汉隶中掺入汉简的元素,王蘧常、王世镗、谢瑞阶、郑诵先等人的章草创作,都起到了开拓疆域的作用。于右任的标准草书,原为定于一尊,建立方便实用又美观的草书标准,却无心插柳,融碑入草,打破了碑学无草书的窘境,创立了碑草书的典范。林散之的草书,用的是汉隶的观念和用笔。高二适的草书,强调“草出于章”,显然受到了当时章草兴盛的影响。即使纯粹的帖学书家,如白蕉,也强调以碑立骨。其《兰题杂存》中说:“足下喜坡公法书,何妨看《马鸣寺根法师碑》,更参王僧虔手帖。”碑帖互相通融、互相生发,硕果累累。由此看来,碑学之在民国,乃至在书法复兴前期,并非走向了绝境,而是变则通,通则久,取得了大师林立,千岩竞秀的繁荣。复兴后的第一代书法家,大致不出上一代的笼罩,可惜的是,由于时代所限,鲜能实现超越。实际上这一超越,至今也不易实现。 三、碑学的现状:泛化和媚化
书法复兴后的第一代书家,虽然没有完成对前辈的全面超越,但在某些方面,还是有所突破的。他们往往能够深入一家,从取法对象、横向嫁接等方面,有所思考、有所收获,尽管综合水平欠缺,但他们的作品具有原创性,是思想的结果。这一代人现在先后进入古稀之年,在文史厚度薄弱、大好年华虚掷的前提下,顺利完成了承前启后的任务,不失为有作为的一代。同时,当代书法展览体制,以及创作格局,也导源于这一代人。而当代碑学也正是在这种格局、体制下,走向泛化和媚化的。
约略可以划归复兴后第一代书家群的碑学书家不乏开创意义,然而似乎并没有形成流派。如沈鹏草书是大草的底子,用的是隶书的结字和用笔,与林散之创作理念相近,而取法不同。王学仲在隶书、魏碑上,均能接续清人,而辅以纵横才气,增加了隶书、魏碑的表现力,其碑行书有笔歌墨舞之致,从理念上发扬了于右任的风格。孙伯翔基本上走纯碑派的道路,以《龙门二十品》特别是《始平公造像》为基,在方笔的运用上,推进了赵之谦的方法。张海在隶书中融入汉简、魏碑,创为“草隶”,徐无闻复活了中山王篆书,李刚田用帖法和写经来加强北魏墓志、篆隶的书写性,周俊杰取法《开通褒斜道》,王澄用隶书的体段来改造康体,王镛取法砖文,何应辉取法汉隶小品,沃兴华借鉴残纸……不同方向的开拓还有很多,而这些开拓,还有继续深化的空间。这些开拓,很少形成学术意义上的流派,而在其后,差不多有流派感的创作,又显得过于功利,如取法孙伯翔、李松的魏碑,取法张继、刘文华的隶书,以安阳为中心的甲骨文和篆书创作,以及增加了笔墨表现力的章草等,因其指向展览的目的过于单一,显得深度不够。而且,跟风者过多,反而伤害了原创者的艺术感染力。
平心而论,展览的功利性并非一无是处,至少大大激活了开拓新疆域的热情。如果说早期的开拓者还有以一种面貌做立身之本的念头,后期的学习者只想短期效应,把能吸引眼球,得到评委的认可,作为终极目标。对经典的解构,使学习者勇于接受任何古代资料,这也是在“民间书风”基础上形成“流行书风”的心理根源。流行书风在本体意义上,属于对碑学领域的进一步扩展,或可称为“泛碑学”,师法对象充分泛化,如:甲骨、大篆被视为图案,进行夸张变形,笔法、墨法掺入了行草书的技法;铁线篆、中山王器、道教符号式的篆书等工艺化的篆书比比皆是;早期隶书及汉简结合,隶书务求结构奇峭;玺印文字、简牍、碑额、黄肠石、砖瓦、刑徒砖、骨签、瓷上文字等被广泛取法;行草书中融入残纸意趣等等。在师法对象泛化的同时,技术手段也同样泛化了。涂、抹、皴、擦、描、染等美术手段,被引入书法,帖派用笔的精谨微妙,在泛碑化的创作中,甚至被不屑一顾。
也许我们不应该轻易否定碑学泛化,尽管其中多有不如人意处。有时我们认为是异端的东西,可能往往更有前瞻性的价值。当然,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碑学泛化的同时,也存在着媚化的危机。所谓媚化,即只求媚人眼目,夺人眼球,不求精神的高度,作品没有震撼人心的力量。从精神维度去看,书法的美术化虽然是大的趋势,但并不意味着书法真要排除深厚的文化积淀,而完全皈依为“视觉艺术”。其实,泛碑学的师法对象,从三代两汉以来的民间书迹来看,其所以动人者,往往在于人的本质力量的彰显,它是质朴而烂熳的,而不是讨巧取媚的。任意的夸张变形从某种意义上流露出对文字的不够尊重;过度工艺化和过度装饰炫奇,流露出精神指向的迷失和艺术的不自信。完全把篆书视为图案的“画篆”,完全把隶书装饰化的“俗隶”,把隶楷错变时期的楷书写得张牙舞爪,把行草书一概处理成东倒西歪,把某种表象和枝末性的东西看成了艺术的真谛,恰与碑学一开始追求的骨血峻宕背道而驰,说明创作者的趣味出现了问题。
同时,为了追求陌生感、支离感而背离了用笔规律,采用了涂、抹、皴、擦、描、染等方法,对笔法虽有一定的开拓作用,但也丧失了书法最根本的技术。许多碑学名家不会帖学用笔,有碍其艺术眼光的提升。“二王”及历代帖学大师,不仅树立了一种技术体系,更为重要的是,在历代名帖法书中,凝聚着高妙深微的人文精神,这种精神不言形式,而形式自在其中,它比挟以小慧,自我作古,不知要高妙多少。实际上,如果说一个帖学书家不学碑,还可以在相对封闭的系统内不断自我完善,而一个碑学家不学帖,则可能会由形式走向形式,最后便迷失了方向。
总之,当代碑学创作有两个基本特征,即泛化和媚化。泛化并不可怕,而且是好现象,关键是要克服媚化。这既是对碑学传统的崇尚,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必须。要克服媚化,首先要在精神维度上树立更高层次的审美理想,要眼高;其次要独立开掘古代作品中的审美元素,要独到;再次要学习历代经典作品,掌握笔法,用“师笔”去统驭“师刀”。
一、碑学创作的界定
书法创作,笼统地分为碑派和帖派,也称之为碑学和帖学。实际上,狭义的帖学,指研究刻帖的学问,推而广之,研究墨迹与刻帖之学,都算帖学,再用到创作领域,以墨迹为师,特别是以“二王”流派为师者,也称帖学。因此,帖学是个泛概念。同样,研究碑版之学,属于金石学的分支,而取法碑版的书法,则为碑派,也称为碑学,所以碑学也是个泛概念。即便取法碑版的书法与创作流派意义上的碑学,也有狭义和广义之分。起初碑学指学习魏碑的书法流派,后来,推而广之,学汉碑、学秦碑,乃至学甲骨、钟鼎者,都划入了碑学。
沙孟海在《近三百年的书学》中,没有简单地把书法划分为碑、帖两派,而是列出帖学、碑学、篆书、隶书、颜体五个门类,看似丛杂,实际上比较接近事实。当下,书法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差不多每种书体中,都有新的开拓。相对而言,帖派比较单一,绍承王羲之以下的经典名家,书体仍不出楷、行、草三种,只是表现出“字体”上的丰富,而基本法度则一以贯之,“用笔千古不易”。而碑派则较为复杂。有专学魏碑的纯碑派,有碑帖结合者,更有学篆隶者。而魏碑、篆、隶中,又千姿百态,在“书体”与“字体”两方面,均有非常丰富的内涵。
从理论上说,碑帖分野,碑学确立,约略以阮元《北碑南帖论》为滥觞,包世臣继承发扬,康有为作了总结。从创作上,康有为说:“国朝书法凡四变:康、雍之世,专仿香光;乾隆之代,竞讲子昂;率更贵盛于嘉、道之间;北碑萌芽于咸、同之际。至于今日,碑学益盛,多出于北碑、率更间,而吴兴亦蹀躞伴食焉。”实际上,如果把篆隶也划入碑学的话,碑学的萌芽、乃至结出硕果,还应该早一些。像赵子昂《六体千字文》中的篆隶,当然不能划入碑学的范围;而明末清初,像王铎、傅山的隶书、篆书,似乎已经冲破了馆阁化篆隶的藩篱。王铎隶书虽不多见,但其表现出的精神气息,不属于唐隶以下的馆阁隶书,而是直接汉代的浑厚华滋。傅山所写草篆,与明代赵凡夫颇有相近处,也与“玉箸篆”大异其趣,就其风格而论,甚至与晚清碑学大家何绍基息息相通。而在篆隶书中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郑谷口、金农、伊秉绶、邓石如等,都是早于咸、同之际的。
一般来说,碑学的兴盛,与朴学的兴盛有密切的联系。但是,碑学并非朴学的副产品。它不但萌芽于朴学兴盛之前,而且,从前兆期的王铎、傅山,到清早期的篆隶大家,都算不上朴学家,而他们除了是书法家外,往往同时又是画家,或者与画家有密切的联系。书法史上,绘画大师兼书法大师者,大概以米芾最早,其后则是赵、董,可见书法美术化的苗头也至少有千年的历史了。明代长幅大轴兴盛,书法的装饰性加强,其美术性也就强化了。从某种意义上说,发现残碑断碣上文字的文史价值,是朴学家的成果;而开拓为书法资料,则是美术家的眼光。因此,笔者认为,碑学的萌芽,也可以理解为书法美术化的必然结果。就画家对书法的研究兴趣来看,传统文人画家,一般兴趣在于帖学,如赵子昂、董其昌,清代的“四王吴恽”,以及近代的溥儒等。而重在表现的画家,即使学帖,也会别具一格,妖矫郁勃,敢于独造,如徐渭、陈淳、八大山人等;而画家兼碑学书家者,更是比比皆是,如金农、赵之谦、吴昌硕、齐白石、张大千等。
因此,从书法本体来看,碑学萌芽于书法的美术化,或书法家的美术眼光。正因为此,碑学一开始就带有开拓性,不囿于成规,甚至能化腐朽为神奇。
二、当代碑学的基础
康有为说:“迄于咸、同,碑学大播,三尺之童,十室之社,莫不口北碑、写魏体,盖俗尚成矣。”碑学在晚清乃至民国,更是盛极一时,帖学则相对暗弱,让出了书法主流的地位。但是,过分尊碑抑帖的结果,削弱了行草书,导致碑学书家行书创作水平较低,而草书则已经断流。阮元、包世臣以理论见长,短于创作,即便是一代巨擘如邓石如、张裕钊,行书也是其短处。何绍基、赵之谦之所以擅长行书,是因为同时研习颜真卿的楷书和行书,其实已经不是纯粹意义上的碑学,而是碑帖兼融了。连康有为自己晚年也说过,如果再写一本书,就不会再提倡碑学,而是要提倡帖学了。碑帖兼融,一方面打破了碑学书家只擅长正书的局面,另一方面也消弥了碑帖对立的观念。其实,民国时期的碑学家往往习帖,不再固守六朝碑版,而即使纯粹的帖学家,如沈尹默、白蕉,也同时学碑。碑、帖由派别之分演变为趣味之分,显然是符合书法发展规律的。
当代书法复兴初期,继承的正是碑帖结合的遗产。前辈大家中十之七八,虽然表现出碑学的特征,而实际上走的都是碑帖结合的道路。
从民国延续到当代书法复兴的碑学路线,有几个影响较大的传承体系:吴昌硕—沙孟海、王个簃;康有为—梁启超、徐悲鸿、刘海粟、萧娴、朱复戡;沈曾植—王蘧常;李瑞清、曾熙—胡小石、张大千—游寿;于右任—谢无量、标准草书社;黄宾虹—林散之……尽管这种列举挂一漏万,但基本上可以概见当时的情况。许多书家也许并不属于这些师生传递的谱系,但也大约在这几个体系内有所参酌。相对于清代碑学而言,由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甲骨文和汉简的出土,碑学的疆域有所拓展,罗振玉、董作宾运用甲骨文进行创作,来楚生在汉隶中掺入汉简的元素,王蘧常、王世镗、谢瑞阶、郑诵先等人的章草创作,都起到了开拓疆域的作用。于右任的标准草书,原为定于一尊,建立方便实用又美观的草书标准,却无心插柳,融碑入草,打破了碑学无草书的窘境,创立了碑草书的典范。林散之的草书,用的是汉隶的观念和用笔。高二适的草书,强调“草出于章”,显然受到了当时章草兴盛的影响。即使纯粹的帖学书家,如白蕉,也强调以碑立骨。其《兰题杂存》中说:“足下喜坡公法书,何妨看《马鸣寺根法师碑》,更参王僧虔手帖。”碑帖互相通融、互相生发,硕果累累。由此看来,碑学之在民国,乃至在书法复兴前期,并非走向了绝境,而是变则通,通则久,取得了大师林立,千岩竞秀的繁荣。复兴后的第一代书法家,大致不出上一代的笼罩,可惜的是,由于时代所限,鲜能实现超越。实际上这一超越,至今也不易实现。 三、碑学的现状:泛化和媚化
书法复兴后的第一代书家,虽然没有完成对前辈的全面超越,但在某些方面,还是有所突破的。他们往往能够深入一家,从取法对象、横向嫁接等方面,有所思考、有所收获,尽管综合水平欠缺,但他们的作品具有原创性,是思想的结果。这一代人现在先后进入古稀之年,在文史厚度薄弱、大好年华虚掷的前提下,顺利完成了承前启后的任务,不失为有作为的一代。同时,当代书法展览体制,以及创作格局,也导源于这一代人。而当代碑学也正是在这种格局、体制下,走向泛化和媚化的。
约略可以划归复兴后第一代书家群的碑学书家不乏开创意义,然而似乎并没有形成流派。如沈鹏草书是大草的底子,用的是隶书的结字和用笔,与林散之创作理念相近,而取法不同。王学仲在隶书、魏碑上,均能接续清人,而辅以纵横才气,增加了隶书、魏碑的表现力,其碑行书有笔歌墨舞之致,从理念上发扬了于右任的风格。孙伯翔基本上走纯碑派的道路,以《龙门二十品》特别是《始平公造像》为基,在方笔的运用上,推进了赵之谦的方法。张海在隶书中融入汉简、魏碑,创为“草隶”,徐无闻复活了中山王篆书,李刚田用帖法和写经来加强北魏墓志、篆隶的书写性,周俊杰取法《开通褒斜道》,王澄用隶书的体段来改造康体,王镛取法砖文,何应辉取法汉隶小品,沃兴华借鉴残纸……不同方向的开拓还有很多,而这些开拓,还有继续深化的空间。这些开拓,很少形成学术意义上的流派,而在其后,差不多有流派感的创作,又显得过于功利,如取法孙伯翔、李松的魏碑,取法张继、刘文华的隶书,以安阳为中心的甲骨文和篆书创作,以及增加了笔墨表现力的章草等,因其指向展览的目的过于单一,显得深度不够。而且,跟风者过多,反而伤害了原创者的艺术感染力。
平心而论,展览的功利性并非一无是处,至少大大激活了开拓新疆域的热情。如果说早期的开拓者还有以一种面貌做立身之本的念头,后期的学习者只想短期效应,把能吸引眼球,得到评委的认可,作为终极目标。对经典的解构,使学习者勇于接受任何古代资料,这也是在“民间书风”基础上形成“流行书风”的心理根源。流行书风在本体意义上,属于对碑学领域的进一步扩展,或可称为“泛碑学”,师法对象充分泛化,如:甲骨、大篆被视为图案,进行夸张变形,笔法、墨法掺入了行草书的技法;铁线篆、中山王器、道教符号式的篆书等工艺化的篆书比比皆是;早期隶书及汉简结合,隶书务求结构奇峭;玺印文字、简牍、碑额、黄肠石、砖瓦、刑徒砖、骨签、瓷上文字等被广泛取法;行草书中融入残纸意趣等等。在师法对象泛化的同时,技术手段也同样泛化了。涂、抹、皴、擦、描、染等美术手段,被引入书法,帖派用笔的精谨微妙,在泛碑化的创作中,甚至被不屑一顾。
也许我们不应该轻易否定碑学泛化,尽管其中多有不如人意处。有时我们认为是异端的东西,可能往往更有前瞻性的价值。当然,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碑学泛化的同时,也存在着媚化的危机。所谓媚化,即只求媚人眼目,夺人眼球,不求精神的高度,作品没有震撼人心的力量。从精神维度去看,书法的美术化虽然是大的趋势,但并不意味着书法真要排除深厚的文化积淀,而完全皈依为“视觉艺术”。其实,泛碑学的师法对象,从三代两汉以来的民间书迹来看,其所以动人者,往往在于人的本质力量的彰显,它是质朴而烂熳的,而不是讨巧取媚的。任意的夸张变形从某种意义上流露出对文字的不够尊重;过度工艺化和过度装饰炫奇,流露出精神指向的迷失和艺术的不自信。完全把篆书视为图案的“画篆”,完全把隶书装饰化的“俗隶”,把隶楷错变时期的楷书写得张牙舞爪,把行草书一概处理成东倒西歪,把某种表象和枝末性的东西看成了艺术的真谛,恰与碑学一开始追求的骨血峻宕背道而驰,说明创作者的趣味出现了问题。
同时,为了追求陌生感、支离感而背离了用笔规律,采用了涂、抹、皴、擦、描、染等方法,对笔法虽有一定的开拓作用,但也丧失了书法最根本的技术。许多碑学名家不会帖学用笔,有碍其艺术眼光的提升。“二王”及历代帖学大师,不仅树立了一种技术体系,更为重要的是,在历代名帖法书中,凝聚着高妙深微的人文精神,这种精神不言形式,而形式自在其中,它比挟以小慧,自我作古,不知要高妙多少。实际上,如果说一个帖学书家不学碑,还可以在相对封闭的系统内不断自我完善,而一个碑学家不学帖,则可能会由形式走向形式,最后便迷失了方向。
总之,当代碑学创作有两个基本特征,即泛化和媚化。泛化并不可怕,而且是好现象,关键是要克服媚化。这既是对碑学传统的崇尚,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必须。要克服媚化,首先要在精神维度上树立更高层次的审美理想,要眼高;其次要独立开掘古代作品中的审美元素,要独到;再次要学习历代经典作品,掌握笔法,用“师笔”去统驭“师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