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年前,吉林省委、省政府从本省实际出发,突出国企改革攻坚、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全民创业和环境整治五项任务,让一大批企业重新焕发了生机和活力;一年前,省委、省政府重点开展工业提速增效、新增固定资产投资、城市棚户区改造和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使振兴老工业基地取得了突破性进展……3月6日,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期间,省委书记王珉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对我省更好更快发展情况如数家珍,娓娓道来。
关键之年振兴取得突破性进展
记者:王书记,您好!感谢您抽时间接受采访。中央提出振兴东北战略已经三年,今年是我省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二年,您曾多次强调这是关键的一年,该如何理解?
王珉:回顾过去三年艰苦的振兴历程,吉林省取得了很大进步。第一年实现了良好开局,第二年实现了重点突破,第三年实现了加快发展。应该说,目前我省改革发展的难题正在逐步得到破解,经济社会正在进入更好更快发展的轨道,我们正在走出一条符合吉林实际的振兴路子。去年,我省地区生产总值实现4249.2亿元,增幅历史上第一次达到15%,在全国排在第2位。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的阶段性水平。地方级财政收入、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分别完成245亿元和507.8亿元,分别增长18.3%和2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804亿元,新增1002亿元,首次进入人均投资超万元省份行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9775元和3641元,分别增长12.5%和11.6%。这些成绩的取得也进一步坚定了我们振兴吉林、富民强省的决心和信心。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省正处在增强发展基础、积聚发展能量的关键阶段,正处在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关键阶段,正处在持续加快发展、确保实现振兴的关键阶段。我们自满不起,松懈不起,耽误不起。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所以我反复讲,今年是非常关键的一年,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非常重要。
省委八届十次全会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今年经济工作的总体思路和目标,就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紧紧围绕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和构建和谐吉林的中心任务,强基础、调结构、增效益,着力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着力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着力解决民生问题,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实现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通过十一五规划目标的全面实现,使吉林成为全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区域,让振兴吉林指日可待。实现这样的任务目标,今年我们将重点抓好四方面工作:一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是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保持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三是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四是切实解决好民生问题,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突出解决人民群众的增收问题、就业问题、社会保障问题、住房问题、就医问题、教育问题。
国企改革 一道绕不过去的关口
记者:您从苏州调到吉林后,首先把工作重点放到了推动国企改革上,当初为何选此作为突破口?
王珉:实施国企改革攻坚,是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一道绕不过去的关口。作为老工业基地,吉林国有经济比重长期高达80%,不改制,企业包袱卸不掉,项目建设缺少载体,外来资本、金融资本无法进入,发展就没有动力和活力,就业、社保、稳定等很多社会难题也难以解决,振兴就是一句空话。所以,从省情实际出发,当时我们把工作的突破口选在了国企改革上。
改革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人往哪里去”的问题。我省国有企业最多的时候有将近60万人下岗,如果不能实现就业,老百姓的生活就很困难,就会产生很多问题,改革就不会成功。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一边推进国企改革,一边扩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新建、扩建了一大批企业,新增了一大批就业岗位,保证了改革过程中没有出现大的波动。经过几年的努力,列入攻坚计划的816户国有工业企业全面完成改制任务,同时带动其他国有工业企业和粮食、流通、商贸等行业企业改革,共完成了3200户,共筹措支付改革成本217.9亿元,妥善安置职工87.5万人。当然,改革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我们还要继续坚持深化改革,这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主要是继续巩固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成果,抓好改制企业新机制的建立和运营。同时,集中力量抓好厂办大集体企业改革,确保三年基本完成改革任务。
調整结构 归根结底靠项目
记者:今年我省把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摆在了突出位置,具体有哪些措施?
王珉:我们的结构调整是与发展和增效相结合的。去年在国企改革基础上,我们实施了工业提速增效。通过去年的提速增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增长了18.5%,增幅进入全国中游,净利润实现了201亿元,增长46.9%,创下了历史最高水平。今年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任务仍然很重。我们将突出工业化主导战略,用工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带动农业和服务业发展,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
结构调整根本还要靠上项目。今年组织开展“工业项目年”活动,围绕支柱优势和特色产业实施一批带动能力强的重大工业项目。以前我们工业项目相对不足,每年3000万元以上的投资项目大概只有400-500个,现在一年开工和续建项目达2500个,这样好的势头我们会努力保持下去。当前最需要做好的,是按国家政策加强项目论证和筛选,加快建设速度,做好超前谋划和准备。
工业内部结构也要调整。过去东北轻重工业比是20:80,去年我省调到了23:77,但与全国平均值30:70以及沿海发达地区的40:60还有很大差距,结构还是偏重。今后几年,我们将加大轻工业发展力度,希望到“十一五”末期轻重工业比重能够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服务业是解决就业的重要途径,也是产业结构优化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标志。我省今年把实现服务业跨越式发展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任务,在市场准入、税费、价格、土地、人才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尽快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
扩大开放 吉林要广交朋友
记者:您到吉林省以后,连续两年率团南下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开展经贸交流,今年在扩大开放方面又有哪些打算?
王珉:温家宝总理主持了三次振兴东北工作会议,都把开放作为振兴东北非常重要的关键环节。深化改革、优化结构、扩大投资以及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民营经济,都离不开扩大开放,我们自有资金有限,不吸纳外省资金和国外资金,就难以实现振兴目标。所以省委、省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开放工作,通过连续两年成功举办东北亚投资贸易博览会和赴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开展经贸交流活动,使更多的国内外资金和管理人才,踊跃地参与到了振兴东北大业中来。去年全省实际利用外资增长了43.4%,引进外省资金增长了95.7%。
今后,我们吉林省将坚持亲商、富商、安商理念,继续扩大开放,这个事情省委、省政府不会动摇。今年我们将组织代表团,赴京津鲁地区开展经贸交流,还将全力办好第三届东北亚投资贸易博览会。我们要广交朋友,鼓励和引导他们到吉林省投资赚钱,而后反过来回报社会。
民营腾飞 富民强省的新课题
记者:今年我省启动了民营经济腾飞计划,为何启动此计划?措施有哪些?
王珉:前几天我们刚开过民营经济腾飞动员大会,决定启动民营经济腾飞计划。民营经济从根本上讲,是一种富民经济。近年来,我省民营经济发展较快,到去年,实现增加值占全省GDP的40%,实缴税金占全省地方级财政收入的53%,从业人员占全省职工和城镇个体劳动者总数的54%。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我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地方税收的重要来源、城乡就业的重要渠道。但我们不能不看到与发达地区存在的阶段性差距,我们民营企业户数不足江苏的1/8、广东的1/7、浙江的1/6。江苏注册资本亿元以上的民营企业有370户,浙江有283户,而我省只有9户。民营经济发展滞后,是我省经济整体动力不足、机制不活、发展不快的关键症结,是就业压力大、群众收入低的主要原因。
民营经济发展不起来,有诸多原因,但思想不够解放、守业意识浓、创新创业意识不强是重要因素。东北地区千方百计、千言万语、千辛万苦、千难万险地去创业、去发展、去奋斗的文化还不够强。今年,我们要以大创业、大发展、大提高为主攻方向,以做大总量,扩大规模,提高质量,提升能力为总体目标,突出抓好“放开、扶持、带动、保护”四个环节,走“助大、扶小、孵化”之路,促进民营经济实现整体腾飞。具体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扶持政策,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市场环境和法制环境。突出抓好全民创业,培育发展个体工商户和中小企业,支持成长型民营企业做大做强,积极培育民营经济产业集群。搭建银企对接平台,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推动百户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和百个产学研对接示范项目建设,构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实施创业孵化工程,设立省级专项资金建立各具特色的创业孵化基地。建立健全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建立维护中小企业暨民营经济合法权益服务中心,优化创业发展环境。
棚户区改造 困难群众福祉所系
记者:棚户区改造是一项深得人心的实实在在的利民工程,是我省去年强力推进的四项重点工作之一。是什么触动您最终作出这一决策?
王珉:棚户区改造是一项民心工程,一项德政工程。我省一些建国初期建设的职工新村到如今已年久失修,甚至有些日伪时期简陋的房屋还在使用,城市中80%的低保人员就生活在这样的棚户区之中。改善他们的生存环境,省委、省政府有责任、有义务,事实证明,老百姓也非常拥护。去年城市棚户区改造超计划完成,拆迁面积达950万平方米,实际开工建设面积1300万平方米,有近45.2万人搬离棚户区住进了高楼大厦。今年我们将进一步加快改造步伐,原定三年改造九市(州)政府所在地1500万平方米的任务有望提前一年完成,同时启动县(市)和国有煤矿棚户区改造。结合棚户区改造,我們下定决心要把廉租房制度建立起来,房地产开发也提倡多开发中小户型房屋,让老百姓住得起房子。
关注民生 重在解决实际问题
记者:省委、省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民生问题,在群众中有着非常好的反响。今年我们在解决民生问题上有哪些举措?
王珉:在加快发展振兴的过程中,我们始终高度重视和认真解决广大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的就业、住房、就医、教育、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以确保改革发展成果能够惠及广大群众。今年,在解决民生问题上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力度,重点抓好八项工作:一是努力扩大就业,新增城镇就业40万人,全部解决“零就业”家庭的就业问题,完成政府出资三年购买10万个公益性就业岗位任务,实施低保家庭适龄子女就业技能培训计划。二是实现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全覆盖。三是建立完善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制度,全面启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建立覆盖全省县(市)及城区所辖乡镇居民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大病医疗救助制度。四是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全部完成市(州)政府所在地城市1500万平方米的棚户区改造拆迁任务,回迁安置率达到90%,启动县(市)政府所在城镇和国有煤矿棚户区改造工程,加快建立廉租房制度。五是加大农村扶贫开发工作力度,投入扶贫资金4.6亿元,启动400个贫困村扶贫开发推进计划,使10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六是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部免除农村232万名中小学生的学杂费。七是加强城乡文化设施建设,开工建设长春综合科技文化中心,实施60万户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完成2000个广播电视盲村的“村村通”工程。八是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全部解决农村120万人饮用高氟高砷水和30万人饮用苦咸水问题。
关键之年振兴取得突破性进展
记者:王书记,您好!感谢您抽时间接受采访。中央提出振兴东北战略已经三年,今年是我省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二年,您曾多次强调这是关键的一年,该如何理解?
王珉:回顾过去三年艰苦的振兴历程,吉林省取得了很大进步。第一年实现了良好开局,第二年实现了重点突破,第三年实现了加快发展。应该说,目前我省改革发展的难题正在逐步得到破解,经济社会正在进入更好更快发展的轨道,我们正在走出一条符合吉林实际的振兴路子。去年,我省地区生产总值实现4249.2亿元,增幅历史上第一次达到15%,在全国排在第2位。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的阶段性水平。地方级财政收入、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分别完成245亿元和507.8亿元,分别增长18.3%和2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804亿元,新增1002亿元,首次进入人均投资超万元省份行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9775元和3641元,分别增长12.5%和11.6%。这些成绩的取得也进一步坚定了我们振兴吉林、富民强省的决心和信心。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省正处在增强发展基础、积聚发展能量的关键阶段,正处在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关键阶段,正处在持续加快发展、确保实现振兴的关键阶段。我们自满不起,松懈不起,耽误不起。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所以我反复讲,今年是非常关键的一年,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非常重要。
省委八届十次全会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今年经济工作的总体思路和目标,就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紧紧围绕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和构建和谐吉林的中心任务,强基础、调结构、增效益,着力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着力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着力解决民生问题,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实现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通过十一五规划目标的全面实现,使吉林成为全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区域,让振兴吉林指日可待。实现这样的任务目标,今年我们将重点抓好四方面工作:一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是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保持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三是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四是切实解决好民生问题,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突出解决人民群众的增收问题、就业问题、社会保障问题、住房问题、就医问题、教育问题。
国企改革 一道绕不过去的关口
记者:您从苏州调到吉林后,首先把工作重点放到了推动国企改革上,当初为何选此作为突破口?
王珉:实施国企改革攻坚,是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一道绕不过去的关口。作为老工业基地,吉林国有经济比重长期高达80%,不改制,企业包袱卸不掉,项目建设缺少载体,外来资本、金融资本无法进入,发展就没有动力和活力,就业、社保、稳定等很多社会难题也难以解决,振兴就是一句空话。所以,从省情实际出发,当时我们把工作的突破口选在了国企改革上。
改革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人往哪里去”的问题。我省国有企业最多的时候有将近60万人下岗,如果不能实现就业,老百姓的生活就很困难,就会产生很多问题,改革就不会成功。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一边推进国企改革,一边扩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新建、扩建了一大批企业,新增了一大批就业岗位,保证了改革过程中没有出现大的波动。经过几年的努力,列入攻坚计划的816户国有工业企业全面完成改制任务,同时带动其他国有工业企业和粮食、流通、商贸等行业企业改革,共完成了3200户,共筹措支付改革成本217.9亿元,妥善安置职工87.5万人。当然,改革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我们还要继续坚持深化改革,这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主要是继续巩固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成果,抓好改制企业新机制的建立和运营。同时,集中力量抓好厂办大集体企业改革,确保三年基本完成改革任务。
調整结构 归根结底靠项目
记者:今年我省把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摆在了突出位置,具体有哪些措施?
王珉:我们的结构调整是与发展和增效相结合的。去年在国企改革基础上,我们实施了工业提速增效。通过去年的提速增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增长了18.5%,增幅进入全国中游,净利润实现了201亿元,增长46.9%,创下了历史最高水平。今年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任务仍然很重。我们将突出工业化主导战略,用工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带动农业和服务业发展,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
结构调整根本还要靠上项目。今年组织开展“工业项目年”活动,围绕支柱优势和特色产业实施一批带动能力强的重大工业项目。以前我们工业项目相对不足,每年3000万元以上的投资项目大概只有400-500个,现在一年开工和续建项目达2500个,这样好的势头我们会努力保持下去。当前最需要做好的,是按国家政策加强项目论证和筛选,加快建设速度,做好超前谋划和准备。
工业内部结构也要调整。过去东北轻重工业比是20:80,去年我省调到了23:77,但与全国平均值30:70以及沿海发达地区的40:60还有很大差距,结构还是偏重。今后几年,我们将加大轻工业发展力度,希望到“十一五”末期轻重工业比重能够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服务业是解决就业的重要途径,也是产业结构优化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标志。我省今年把实现服务业跨越式发展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任务,在市场准入、税费、价格、土地、人才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尽快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
扩大开放 吉林要广交朋友
记者:您到吉林省以后,连续两年率团南下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开展经贸交流,今年在扩大开放方面又有哪些打算?
王珉:温家宝总理主持了三次振兴东北工作会议,都把开放作为振兴东北非常重要的关键环节。深化改革、优化结构、扩大投资以及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民营经济,都离不开扩大开放,我们自有资金有限,不吸纳外省资金和国外资金,就难以实现振兴目标。所以省委、省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开放工作,通过连续两年成功举办东北亚投资贸易博览会和赴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开展经贸交流活动,使更多的国内外资金和管理人才,踊跃地参与到了振兴东北大业中来。去年全省实际利用外资增长了43.4%,引进外省资金增长了95.7%。
今后,我们吉林省将坚持亲商、富商、安商理念,继续扩大开放,这个事情省委、省政府不会动摇。今年我们将组织代表团,赴京津鲁地区开展经贸交流,还将全力办好第三届东北亚投资贸易博览会。我们要广交朋友,鼓励和引导他们到吉林省投资赚钱,而后反过来回报社会。
民营腾飞 富民强省的新课题
记者:今年我省启动了民营经济腾飞计划,为何启动此计划?措施有哪些?
王珉:前几天我们刚开过民营经济腾飞动员大会,决定启动民营经济腾飞计划。民营经济从根本上讲,是一种富民经济。近年来,我省民营经济发展较快,到去年,实现增加值占全省GDP的40%,实缴税金占全省地方级财政收入的53%,从业人员占全省职工和城镇个体劳动者总数的54%。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我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地方税收的重要来源、城乡就业的重要渠道。但我们不能不看到与发达地区存在的阶段性差距,我们民营企业户数不足江苏的1/8、广东的1/7、浙江的1/6。江苏注册资本亿元以上的民营企业有370户,浙江有283户,而我省只有9户。民营经济发展滞后,是我省经济整体动力不足、机制不活、发展不快的关键症结,是就业压力大、群众收入低的主要原因。
民营经济发展不起来,有诸多原因,但思想不够解放、守业意识浓、创新创业意识不强是重要因素。东北地区千方百计、千言万语、千辛万苦、千难万险地去创业、去发展、去奋斗的文化还不够强。今年,我们要以大创业、大发展、大提高为主攻方向,以做大总量,扩大规模,提高质量,提升能力为总体目标,突出抓好“放开、扶持、带动、保护”四个环节,走“助大、扶小、孵化”之路,促进民营经济实现整体腾飞。具体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扶持政策,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市场环境和法制环境。突出抓好全民创业,培育发展个体工商户和中小企业,支持成长型民营企业做大做强,积极培育民营经济产业集群。搭建银企对接平台,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推动百户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和百个产学研对接示范项目建设,构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实施创业孵化工程,设立省级专项资金建立各具特色的创业孵化基地。建立健全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建立维护中小企业暨民营经济合法权益服务中心,优化创业发展环境。
棚户区改造 困难群众福祉所系
记者:棚户区改造是一项深得人心的实实在在的利民工程,是我省去年强力推进的四项重点工作之一。是什么触动您最终作出这一决策?
王珉:棚户区改造是一项民心工程,一项德政工程。我省一些建国初期建设的职工新村到如今已年久失修,甚至有些日伪时期简陋的房屋还在使用,城市中80%的低保人员就生活在这样的棚户区之中。改善他们的生存环境,省委、省政府有责任、有义务,事实证明,老百姓也非常拥护。去年城市棚户区改造超计划完成,拆迁面积达950万平方米,实际开工建设面积1300万平方米,有近45.2万人搬离棚户区住进了高楼大厦。今年我们将进一步加快改造步伐,原定三年改造九市(州)政府所在地1500万平方米的任务有望提前一年完成,同时启动县(市)和国有煤矿棚户区改造。结合棚户区改造,我們下定决心要把廉租房制度建立起来,房地产开发也提倡多开发中小户型房屋,让老百姓住得起房子。
关注民生 重在解决实际问题
记者:省委、省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民生问题,在群众中有着非常好的反响。今年我们在解决民生问题上有哪些举措?
王珉:在加快发展振兴的过程中,我们始终高度重视和认真解决广大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的就业、住房、就医、教育、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以确保改革发展成果能够惠及广大群众。今年,在解决民生问题上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力度,重点抓好八项工作:一是努力扩大就业,新增城镇就业40万人,全部解决“零就业”家庭的就业问题,完成政府出资三年购买10万个公益性就业岗位任务,实施低保家庭适龄子女就业技能培训计划。二是实现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全覆盖。三是建立完善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制度,全面启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建立覆盖全省县(市)及城区所辖乡镇居民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大病医疗救助制度。四是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全部完成市(州)政府所在地城市1500万平方米的棚户区改造拆迁任务,回迁安置率达到90%,启动县(市)政府所在城镇和国有煤矿棚户区改造工程,加快建立廉租房制度。五是加大农村扶贫开发工作力度,投入扶贫资金4.6亿元,启动400个贫困村扶贫开发推进计划,使10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六是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部免除农村232万名中小学生的学杂费。七是加强城乡文化设施建设,开工建设长春综合科技文化中心,实施60万户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完成2000个广播电视盲村的“村村通”工程。八是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全部解决农村120万人饮用高氟高砷水和30万人饮用苦咸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