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信息技术是小学阶段的基础课程,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信息素养。小组合作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创新方法,将其运用到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可以助力教学目标的达成,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对此,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经验,从科学指导合作学习小组的组建、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小组合作方法、把握教学时机来促进学生合作、适度调控引导以保证合作效果四个方面出发,分析小组合作方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的具体途径。
关键词:小组合作方法;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
随着现代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合作逐渐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更应该顺应社会发展的趋势,倡导学生间的合作交流,激发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以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所以说,每个小学信息技术教师都需要认识现代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把握信息技术学科特点和小学生学习特点,来实现小组合作方法在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的合理运用,为学生搭建合作学习的平台,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一、科学指导合作学习小组的组建
合作学习小组的构建是小组合作方法合理、巧妙实施的前提,简单地说就是将学生按照学习要求来分组归类。所以,小学信息技术的首要任务是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来对全班学生的性格特征、能力水平、学习兴趣等情况进行深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根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标准和原则来将学生科学地分成4-6人一组的学习小组,注重不同学习层次学生的合理搭配。此外,教师还需要做好组内成员的具体职责与分工,以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有参与合作和展现自我的机会,从而为小组合作的高效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教授《走进论坛》时,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了解什么是BBS论坛,认识BBS论坛的作用,实际上,小学阶段的学生虽然对论坛的了解并不深刻,但是他们对新鲜事物却有着浓厚的热情。考虑到本节课程学习内容的特点,笔者决定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为了确保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笔者在分组过程中,会根据学生们的学习能力进行划分,确保每个小组中都有一至两名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进行带领,小组人数控制在6人,可以更好的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这样,笔者通过科学指导合作学习小组的组建,实现了小组探究的目标。
二、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小组合作方法
虽然小组合作是一种备受教师关注和青睐的教学方法,但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方式,如果教师不考虑教学内容而盲目地选择小组合作方式,则只能是让小组合作流于形式,浪费课堂教学的时间且会影响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有效掌握。针对这种情况,广大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当全面且有所侧重地把握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并结合具体的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和学生知识掌握情况来确定是否要利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以保证小组合作的针对性、目的性,发挥出小组合作教学的积极作用和影响。
例如,在教授《收发电子邮件》时,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学会编写电子邮件及发送邮件,针对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笔者制定了有效的学习方案。首先,笔者为学生们制定学习计划,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制作电子邮件,然后,再让学生们实践操作电脑,将设计好的电子邮件发送给教师电脑。这样,笔者通过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小组合作方法,发挥了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
三、把握教学时机来促进学生合作
小组合作教学是一种开放性的教学方式,通常具有较强的自由性,所以无法以特定的时间来确定小组合作的组织和开展,而是必须要依据具体的教学过程来选择好使用的教学时机,才能够让学生主动展开合作,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当根据教学重难点内容来设置合作的内容,并在教学过程中依据实际情况、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学生思维发展情况、课堂教学氛围等方面,来合理地选择教学时机来为学生提出合作问题、布置合作任务,以此激发学生合作的欲望和动机,促使学生主动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探讨、互动与合作,实现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和互帮互助。
例如,在教授《编辑演示文稿》时,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掌握插入文本框、艺术字的方法,据笔者课前分析,本节课程更适合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所以,笔者根据课程内容为各小组布置探究任务,让学生们通过分组讨论、交流的方法对本节课程的内容进行学习,在互动的过程中,学生们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積极性更加活跃,对课堂知识的理解也更加深刻。这样,笔者通过把握教学时机来促进学生合作,促进了学生的知识理解。
四、适度调控引导以保证合作效果
小组合作教学虽然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就要“袖手旁观”,而更应该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对学生的合作学习进行调控点拨以保证合作教学的效果。因此,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该走下讲台,在各个小组进行巡视来监督学生们的合作过程,防止出现各种假合作、不合作情况,保持良好的课堂秩序;另外,教师则需要深入到学生们的合作交流过程之中,关注学生们讨论的话题,以点拨、引导学生的学习思路,避免学生偏离合作主题,从而保证合作教学的顺利完成。例如,在课程教学中,笔者会根据学生们的学习情况对学生们进行一些实践性的指导,帮助学生们进一步掌握学习内容,提升学生们的学习效率。
总的来说,小组合作教学方法在具体教学实践过程中的运用是教师革新教学方法的直接体现,同时这也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全新要求,是实现高效教学的重要途径。所以说,每个小学信息技术教师都必须要紧跟课程改革发展的基本趋势,树立起科学的教育理念和先进的教学思想,通过科学指导合作学习小组的组建、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小组合作方法、把握教学时机来促进学生合作、适度调控引导以保证合作效果等途径的实施,来落实小组合作教学方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的运用,优化学生间的关系和状态,活跃教学的氛围,从而提升整个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效能。
参考文献
[1] 王结实.浅谈小学信息技术小组合作学习[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34):117+119.
[2] 许军.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教育参考,2017(19):47-48.
关键词:小组合作方法;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
随着现代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合作逐渐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更应该顺应社会发展的趋势,倡导学生间的合作交流,激发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以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所以说,每个小学信息技术教师都需要认识现代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把握信息技术学科特点和小学生学习特点,来实现小组合作方法在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的合理运用,为学生搭建合作学习的平台,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一、科学指导合作学习小组的组建
合作学习小组的构建是小组合作方法合理、巧妙实施的前提,简单地说就是将学生按照学习要求来分组归类。所以,小学信息技术的首要任务是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来对全班学生的性格特征、能力水平、学习兴趣等情况进行深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根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标准和原则来将学生科学地分成4-6人一组的学习小组,注重不同学习层次学生的合理搭配。此外,教师还需要做好组内成员的具体职责与分工,以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有参与合作和展现自我的机会,从而为小组合作的高效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教授《走进论坛》时,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了解什么是BBS论坛,认识BBS论坛的作用,实际上,小学阶段的学生虽然对论坛的了解并不深刻,但是他们对新鲜事物却有着浓厚的热情。考虑到本节课程学习内容的特点,笔者决定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为了确保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笔者在分组过程中,会根据学生们的学习能力进行划分,确保每个小组中都有一至两名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进行带领,小组人数控制在6人,可以更好的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这样,笔者通过科学指导合作学习小组的组建,实现了小组探究的目标。
二、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小组合作方法
虽然小组合作是一种备受教师关注和青睐的教学方法,但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方式,如果教师不考虑教学内容而盲目地选择小组合作方式,则只能是让小组合作流于形式,浪费课堂教学的时间且会影响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有效掌握。针对这种情况,广大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当全面且有所侧重地把握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并结合具体的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和学生知识掌握情况来确定是否要利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以保证小组合作的针对性、目的性,发挥出小组合作教学的积极作用和影响。
例如,在教授《收发电子邮件》时,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学会编写电子邮件及发送邮件,针对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笔者制定了有效的学习方案。首先,笔者为学生们制定学习计划,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制作电子邮件,然后,再让学生们实践操作电脑,将设计好的电子邮件发送给教师电脑。这样,笔者通过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小组合作方法,发挥了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
三、把握教学时机来促进学生合作
小组合作教学是一种开放性的教学方式,通常具有较强的自由性,所以无法以特定的时间来确定小组合作的组织和开展,而是必须要依据具体的教学过程来选择好使用的教学时机,才能够让学生主动展开合作,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当根据教学重难点内容来设置合作的内容,并在教学过程中依据实际情况、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学生思维发展情况、课堂教学氛围等方面,来合理地选择教学时机来为学生提出合作问题、布置合作任务,以此激发学生合作的欲望和动机,促使学生主动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探讨、互动与合作,实现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和互帮互助。
例如,在教授《编辑演示文稿》时,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掌握插入文本框、艺术字的方法,据笔者课前分析,本节课程更适合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所以,笔者根据课程内容为各小组布置探究任务,让学生们通过分组讨论、交流的方法对本节课程的内容进行学习,在互动的过程中,学生们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積极性更加活跃,对课堂知识的理解也更加深刻。这样,笔者通过把握教学时机来促进学生合作,促进了学生的知识理解。
四、适度调控引导以保证合作效果
小组合作教学虽然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就要“袖手旁观”,而更应该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对学生的合作学习进行调控点拨以保证合作教学的效果。因此,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该走下讲台,在各个小组进行巡视来监督学生们的合作过程,防止出现各种假合作、不合作情况,保持良好的课堂秩序;另外,教师则需要深入到学生们的合作交流过程之中,关注学生们讨论的话题,以点拨、引导学生的学习思路,避免学生偏离合作主题,从而保证合作教学的顺利完成。例如,在课程教学中,笔者会根据学生们的学习情况对学生们进行一些实践性的指导,帮助学生们进一步掌握学习内容,提升学生们的学习效率。
总的来说,小组合作教学方法在具体教学实践过程中的运用是教师革新教学方法的直接体现,同时这也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全新要求,是实现高效教学的重要途径。所以说,每个小学信息技术教师都必须要紧跟课程改革发展的基本趋势,树立起科学的教育理念和先进的教学思想,通过科学指导合作学习小组的组建、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小组合作方法、把握教学时机来促进学生合作、适度调控引导以保证合作效果等途径的实施,来落实小组合作教学方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的运用,优化学生间的关系和状态,活跃教学的氛围,从而提升整个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效能。
参考文献
[1] 王结实.浅谈小学信息技术小组合作学习[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34):117+119.
[2] 许军.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教育参考,2017(19):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