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要时时把握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因势利导,创设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选择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让学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受到美的愉悦,受到情感的陶冶。使学生在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学习音乐,充分享受音乐带给他们的无限乐趣。
关键词:构建 和谐愉悦 中学 音乐课堂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音乐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已经占有一席之地,也越来越受到学校和社会的关注,音乐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其学科的独特作用逐渐得到了人们的肯定。而作为一名曾经从事小学音乐教育工作的教师,总感觉到中学的音乐课堂气氛明显有点沉闷,小学音乐课堂上往日那些大胆、活泼,善于表现自我的他们,升入中学后忽然变的胆小、害羞,上课发言不积极,学习上缺乏主动性,有相当一部分同学表现在唱歌时不敢放声唱,更不愿意在课堂上展示自我,还有部分同学只对教材中的通俗歌曲、流行音乐感兴趣,而对艺术性较强的歌曲和那些经典的中外名曲不感兴趣。作为一名中学音乐教师,如果在教学中继续用那种固定不变的模式,呆板陈旧的方法,单调枯燥的内容,势必使学生对音乐课生厌,继而失去兴趣,使得音乐课堂更加沉闷。若要打破中学呆板沉闷的音乐课堂,教师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掌握中学生生理、心理特点
中学生的这个年龄段正是他们刚刚步入成年期,可又保留着天真烂漫、幼稚活泼的儿童特点,随着智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他們出自内心地崇拜成年人的稳重与成熟,极力模仿成人的所作所为,因此,他们以学习和唱好成人歌曲而感到自豪和满足。可是生理的影响、声带的变化、音乐知识的缺乏,又使他们极难唱好成人歌曲。步入中学的学生正经历着变声期,本身对自己异样的声音很难接受,演唱时不敢发声以免引起同学嘲笑,而有些同学片面追求“热闹”的音响效果,一个劲儿放开嗓门,向着极难唱上去的高音硬拼,学生几经试唱,屡次失败。于是“歌唱自卑感”“音乐恐惧症”便油然而生。
另外,中学生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感,兴趣十分广泛,但是他们在音乐学习上常常表现为兴趣短暂,喜爱无常,更缺乏战胜困难的决心、毅力和勇气。大部分同学对流行音乐的喜欢程度远远超过了对音乐课本上的歌曲的喜爱程度。从平日的观察发现,每个同学都有一个歌词本,上面抄写了许多自己喜欢的歌曲(大多是流行歌曲)如果教师在课堂上教唱教材中比较通俗流行的歌曲如《让世界充满爱》、《青春舞曲》、《七子之歌》、《走进西藏》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要比以往高,而在学习教材中那些艺术性较强的歌曲如《森林之歌》、《夏日泛舟海上》、《乡村花园》时,课堂就显的比较沉闷,演唱时不是跟不上节奏就是跑调,他们总认为这些歌曲难唱不好听,不感兴趣。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教师要针对中学生的心理特点选取恰当的音乐素材和教学方法展开教学。新课标给了音乐教师适当的删选、整合教材内容的权利,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教师要反复推敲,要把能激发学生兴趣、内容健康向上的歌曲呈显给学生,让学生在动中学、乐中学。如:在教学“青藏高原”这一单元时,除了让学生演唱《走进西藏》,我又补充了《青藏高原》这首具有浓郁藏族风格的歌曲,同时展开各种音乐活动,如教师播放藏族风格的舞曲,让有舞蹈特长的学生随着音乐作简单的藏族舞蹈动作,或者教师作几个藏族舞蹈动作让同学们自己模仿,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使课堂充满活力。在学唱歌曲《让世界充满爱》后,再让学生演唱《感恩的心》、《爱的奉献》等歌曲,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感恩的心》手语表演,让学生学会用肢体语言表达歌曲的内在含意和情感;在学习“京剧”这一单元时,我首先播放同学们比较喜欢和熟悉的歌星李玉刚的歌曲《新贵妃醉酒》,以此引入本单元的教学内容。通过听赏中国传统的戏剧音乐和演唱具有京剧韵味的戏歌《唱脸谱》以及让每个同学自己动手制作各种脸谱,让学生在听、唱、作中感受和体验我国戏曲音乐的魅力。
通过以上教学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信的演唱和表演能力,而且使学生学会了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并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受到美的愉悦,受到情感的陶冶。
三、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宽松自由的课堂令学生向往,要让自由充满课堂,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要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而它的形成关键在于教师,教师的语言、微笑以及每一个批评表扬,甚至是你的一个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动作和眼神都是这个环境形成的因素,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自由表达能力和自信表演的胆量与勇气,让他们的思想和胆量通过他们的语言和动作表现出来。让学生说起来,动起来是营造自由宽松课堂环境的必备条件,比如:在教学七年级第一单元“春之声”时,先让学生畅所欲言,谈对春天的感受或者让学生朗读描写春景的诗、散文,演唱以春为主题的歌曲,以此引入本单元的教学,进而学习歌曲《春天来了》,最后还要让学生动起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进行创作和表演活动。如:第一组的同学即兴为“春节序曲”的旋律编配一段歌词,并试着唱一唱;第二组的同学即兴创作一幅表现春天美景的美术作品;第三组的同学和老师共同表演“春节序曲”。教师将全体同学调动起来,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表演形式可由学生自己选择。通过教师精心设置的内容和教学情境使学生敢于互动,乐于互动,使学生在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学习音乐,充分享受音乐带给他们的无限乐趣。
总之,教师要时时把握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因势利导,创设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选择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让学生乘着歌声的翅膀快乐地飞翔。
关键词:构建 和谐愉悦 中学 音乐课堂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音乐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已经占有一席之地,也越来越受到学校和社会的关注,音乐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其学科的独特作用逐渐得到了人们的肯定。而作为一名曾经从事小学音乐教育工作的教师,总感觉到中学的音乐课堂气氛明显有点沉闷,小学音乐课堂上往日那些大胆、活泼,善于表现自我的他们,升入中学后忽然变的胆小、害羞,上课发言不积极,学习上缺乏主动性,有相当一部分同学表现在唱歌时不敢放声唱,更不愿意在课堂上展示自我,还有部分同学只对教材中的通俗歌曲、流行音乐感兴趣,而对艺术性较强的歌曲和那些经典的中外名曲不感兴趣。作为一名中学音乐教师,如果在教学中继续用那种固定不变的模式,呆板陈旧的方法,单调枯燥的内容,势必使学生对音乐课生厌,继而失去兴趣,使得音乐课堂更加沉闷。若要打破中学呆板沉闷的音乐课堂,教师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掌握中学生生理、心理特点
中学生的这个年龄段正是他们刚刚步入成年期,可又保留着天真烂漫、幼稚活泼的儿童特点,随着智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他們出自内心地崇拜成年人的稳重与成熟,极力模仿成人的所作所为,因此,他们以学习和唱好成人歌曲而感到自豪和满足。可是生理的影响、声带的变化、音乐知识的缺乏,又使他们极难唱好成人歌曲。步入中学的学生正经历着变声期,本身对自己异样的声音很难接受,演唱时不敢发声以免引起同学嘲笑,而有些同学片面追求“热闹”的音响效果,一个劲儿放开嗓门,向着极难唱上去的高音硬拼,学生几经试唱,屡次失败。于是“歌唱自卑感”“音乐恐惧症”便油然而生。
另外,中学生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感,兴趣十分广泛,但是他们在音乐学习上常常表现为兴趣短暂,喜爱无常,更缺乏战胜困难的决心、毅力和勇气。大部分同学对流行音乐的喜欢程度远远超过了对音乐课本上的歌曲的喜爱程度。从平日的观察发现,每个同学都有一个歌词本,上面抄写了许多自己喜欢的歌曲(大多是流行歌曲)如果教师在课堂上教唱教材中比较通俗流行的歌曲如《让世界充满爱》、《青春舞曲》、《七子之歌》、《走进西藏》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要比以往高,而在学习教材中那些艺术性较强的歌曲如《森林之歌》、《夏日泛舟海上》、《乡村花园》时,课堂就显的比较沉闷,演唱时不是跟不上节奏就是跑调,他们总认为这些歌曲难唱不好听,不感兴趣。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教师要针对中学生的心理特点选取恰当的音乐素材和教学方法展开教学。新课标给了音乐教师适当的删选、整合教材内容的权利,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教师要反复推敲,要把能激发学生兴趣、内容健康向上的歌曲呈显给学生,让学生在动中学、乐中学。如:在教学“青藏高原”这一单元时,除了让学生演唱《走进西藏》,我又补充了《青藏高原》这首具有浓郁藏族风格的歌曲,同时展开各种音乐活动,如教师播放藏族风格的舞曲,让有舞蹈特长的学生随着音乐作简单的藏族舞蹈动作,或者教师作几个藏族舞蹈动作让同学们自己模仿,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使课堂充满活力。在学唱歌曲《让世界充满爱》后,再让学生演唱《感恩的心》、《爱的奉献》等歌曲,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感恩的心》手语表演,让学生学会用肢体语言表达歌曲的内在含意和情感;在学习“京剧”这一单元时,我首先播放同学们比较喜欢和熟悉的歌星李玉刚的歌曲《新贵妃醉酒》,以此引入本单元的教学内容。通过听赏中国传统的戏剧音乐和演唱具有京剧韵味的戏歌《唱脸谱》以及让每个同学自己动手制作各种脸谱,让学生在听、唱、作中感受和体验我国戏曲音乐的魅力。
通过以上教学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信的演唱和表演能力,而且使学生学会了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并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受到美的愉悦,受到情感的陶冶。
三、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宽松自由的课堂令学生向往,要让自由充满课堂,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要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而它的形成关键在于教师,教师的语言、微笑以及每一个批评表扬,甚至是你的一个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动作和眼神都是这个环境形成的因素,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自由表达能力和自信表演的胆量与勇气,让他们的思想和胆量通过他们的语言和动作表现出来。让学生说起来,动起来是营造自由宽松课堂环境的必备条件,比如:在教学七年级第一单元“春之声”时,先让学生畅所欲言,谈对春天的感受或者让学生朗读描写春景的诗、散文,演唱以春为主题的歌曲,以此引入本单元的教学,进而学习歌曲《春天来了》,最后还要让学生动起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进行创作和表演活动。如:第一组的同学即兴为“春节序曲”的旋律编配一段歌词,并试着唱一唱;第二组的同学即兴创作一幅表现春天美景的美术作品;第三组的同学和老师共同表演“春节序曲”。教师将全体同学调动起来,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表演形式可由学生自己选择。通过教师精心设置的内容和教学情境使学生敢于互动,乐于互动,使学生在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学习音乐,充分享受音乐带给他们的无限乐趣。
总之,教师要时时把握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因势利导,创设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选择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让学生乘着歌声的翅膀快乐地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