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小学品德课堂中的体验式教学不乏空有体验的现象,在热热闹闹的形式下,缺乏的是应有的生成。教师要问自己的是,孩子从体验中得到了什么,提升了什么。体验教学的“浅层化”如何解决?这是值得每位教师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 体验教学 浅层化 生活化 有效
一、在实践中体验
“实践出真知”。如果让孩子在各种游戏和活动中,获得些情感认同和价值提升,比我们生硬、呆板地只靠对话传授更能让孩子容易接受。在我们的课堂中,让孩子参与实践体验的活动有很多。
三年级上册《不说话的“朋友”》一课中,旨在让孩子能认识到身边不曾被他们留意到的公共设施也是他们的朋友。有的老师会让孩子在课前去找找身边的公共设施,亲自感受一下这些公共设施给大家带来的作用。接下来就在课堂中交流,学生把课前亲身体验到的作一一交流。这种实践是不是真的能为教学目标服务呢?答案是否定的。通过口头表达出来的话,是不可能让孩子的情感升华到可以把这些静置的东西当作朋友来看待的。那么,怎样让孩子这些表层的感受一点点渗透到底层——他们的心底呢?应该在导入的时候抓住恰当的情感体验切入点:从说说自己的朋友巧妙过渡到认识身边的“朋友”。这一环节从学生日常生活入手,让他们说自己所认识的朋友,回顾和朋友在一起时的感受和收获,引导学生在交流朋友的过程中,明白朋友的重要性。然后在课堂上设置一个实践的环节,让孩子们通过体验坐着和站着写“朋友”两个字来体会桌椅对他们的重要性,从而巧妙过渡到桌椅其实也是我们的朋友,引出公用设施的概念,指出这些都是不说话的“朋友”。通过直接感受身边最常见却被我们所忽视的公共设施的作用,从而生发出一种情感,认识到身边帮助我们的不仅仅是小伙伴,还有那些不说话的朋友。
二、在群体中体验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的主要源泉,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我们必须要让生活走进课堂,从课堂走向生活,以改变过去那种过分注重“未来”而忽视“现在”、品德与现实生活相脱离的灌输模式。品德教育不能只满足于课堂中、终止于课堂中;不能在课堂中说得多,而在生活中却做得少。
一年级下册《小手拉小手》一课中,谈及互相帮助的事例时,就有孩子讲到帮助班里一名遇到挫折老爱哭的孩子的事。如果这个时候老师就事例而事例的话,会错过教育的契机。这个例子是源于孩子们的生活,让孩子有了一个直接的体验,让孩子们在课堂上有话可说,有理可依。可是,如果真正让孩子们下意识地去帮助别人,仅仅依靠课堂是不够的,还得走出课堂,借助于班级生活,甚至社会生活。孩子们在群体生活中会看到一些孩子帮助别人的事例,老师要抓住契机表扬和宣传,让孩子们在耳濡目染中渐渐养成一种帮助别人的意识,这种意识不是靠在品德课堂的 40分钟能够培养出来的。
三、在对比中体验
教育如果远离儿童真实需要和情感体验,就无法真正深入儿童的内心世界。苏霍姆林斯基在《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一书中指出,教师往孩子头脑里填塞现成说法、结论和论断时,甚至不给孩子机会去接近思想源泉和生动语言源泉的“大自然”。我们的课堂不要硬塞给孩子一些我们成人以为的结论和经验,而是要让孩子在观察和对比中自己生发出论断。
在三年级上册《父母的疼爱》一课中,让孩子说说自己的父母是怎么疼爱自己的事例,从而让孩子在亲身经历中感受父母的爱,在同伴间相互的诉说中体验父母爱的无私。但是,这种感受只能停留于浮华的表面,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习惯了要求,所以孩子的体验只是蜻蜓点水式地掠过,并没有留下多少痕迹,并没有真正地在孩子心里激起对父母艰辛的认可和感激之情。在这个环节怎样让孩子有效地体验到父母浓浓的爱呢?可以采用出示课前两张调查表进行对比的方式简单明了地做到。第一张调查表的内容是父母对孩子的了解,通过调查父母对孩子的生日、喜好、衣服的尺码等几项的了解程度,统计出父母了解孩子的人数,至少大多数的父母对孩子的细节都是了解的。第二张调查表的内容是孩子对父母的了解,调查的是同样的内容,再统计出孩子了解父母的人数。显然,孩子对父母有所了解和关心的寥寥无几。通过两张表格数据的对比,非常直观地出现在孩子的面前,让孩子真正体验到原来父母对自己的爱是渗透在细枝末节的小事情中的,而同样这些小到不能再小的事情,自己却没有关心到自己的父母,这比言语上的华丽堆砌的表达更有实际意义。
四、在视觉呈现中体验
课堂中采用图文并茂的录像辅助教学,能明显增加效果。品德课堂中往往会有知识性的介绍,在很多课堂上,这种知识的介绍通常都会以看紀录片的方式来体现。而视频中配的文字很多都是难懂的,过于书面化,使学生难以从文字中获得真知。这种视觉呈现的方式让孩子能够直接参与其中,选取录像的适宜也起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作用。对于孩子来说,尽量选取一些符合他们年龄和认知特点的儿童化片段,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学活动应尽量得到每位儿童的情感认同,真正引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并与儿童自身的生活保持零距离。在此前提下的品德教学才能使儿童真正地将各种规则内化为素养并转化为自觉行为。源于生活的体验能引起孩子的共鸣,从而形成有效的高于生活的生成,进而转变为回归生活的引领佳话。
关键词 体验教学 浅层化 生活化 有效
一、在实践中体验
“实践出真知”。如果让孩子在各种游戏和活动中,获得些情感认同和价值提升,比我们生硬、呆板地只靠对话传授更能让孩子容易接受。在我们的课堂中,让孩子参与实践体验的活动有很多。
三年级上册《不说话的“朋友”》一课中,旨在让孩子能认识到身边不曾被他们留意到的公共设施也是他们的朋友。有的老师会让孩子在课前去找找身边的公共设施,亲自感受一下这些公共设施给大家带来的作用。接下来就在课堂中交流,学生把课前亲身体验到的作一一交流。这种实践是不是真的能为教学目标服务呢?答案是否定的。通过口头表达出来的话,是不可能让孩子的情感升华到可以把这些静置的东西当作朋友来看待的。那么,怎样让孩子这些表层的感受一点点渗透到底层——他们的心底呢?应该在导入的时候抓住恰当的情感体验切入点:从说说自己的朋友巧妙过渡到认识身边的“朋友”。这一环节从学生日常生活入手,让他们说自己所认识的朋友,回顾和朋友在一起时的感受和收获,引导学生在交流朋友的过程中,明白朋友的重要性。然后在课堂上设置一个实践的环节,让孩子们通过体验坐着和站着写“朋友”两个字来体会桌椅对他们的重要性,从而巧妙过渡到桌椅其实也是我们的朋友,引出公用设施的概念,指出这些都是不说话的“朋友”。通过直接感受身边最常见却被我们所忽视的公共设施的作用,从而生发出一种情感,认识到身边帮助我们的不仅仅是小伙伴,还有那些不说话的朋友。
二、在群体中体验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的主要源泉,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我们必须要让生活走进课堂,从课堂走向生活,以改变过去那种过分注重“未来”而忽视“现在”、品德与现实生活相脱离的灌输模式。品德教育不能只满足于课堂中、终止于课堂中;不能在课堂中说得多,而在生活中却做得少。
一年级下册《小手拉小手》一课中,谈及互相帮助的事例时,就有孩子讲到帮助班里一名遇到挫折老爱哭的孩子的事。如果这个时候老师就事例而事例的话,会错过教育的契机。这个例子是源于孩子们的生活,让孩子有了一个直接的体验,让孩子们在课堂上有话可说,有理可依。可是,如果真正让孩子们下意识地去帮助别人,仅仅依靠课堂是不够的,还得走出课堂,借助于班级生活,甚至社会生活。孩子们在群体生活中会看到一些孩子帮助别人的事例,老师要抓住契机表扬和宣传,让孩子们在耳濡目染中渐渐养成一种帮助别人的意识,这种意识不是靠在品德课堂的 40分钟能够培养出来的。
三、在对比中体验
教育如果远离儿童真实需要和情感体验,就无法真正深入儿童的内心世界。苏霍姆林斯基在《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一书中指出,教师往孩子头脑里填塞现成说法、结论和论断时,甚至不给孩子机会去接近思想源泉和生动语言源泉的“大自然”。我们的课堂不要硬塞给孩子一些我们成人以为的结论和经验,而是要让孩子在观察和对比中自己生发出论断。
在三年级上册《父母的疼爱》一课中,让孩子说说自己的父母是怎么疼爱自己的事例,从而让孩子在亲身经历中感受父母的爱,在同伴间相互的诉说中体验父母爱的无私。但是,这种感受只能停留于浮华的表面,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习惯了要求,所以孩子的体验只是蜻蜓点水式地掠过,并没有留下多少痕迹,并没有真正地在孩子心里激起对父母艰辛的认可和感激之情。在这个环节怎样让孩子有效地体验到父母浓浓的爱呢?可以采用出示课前两张调查表进行对比的方式简单明了地做到。第一张调查表的内容是父母对孩子的了解,通过调查父母对孩子的生日、喜好、衣服的尺码等几项的了解程度,统计出父母了解孩子的人数,至少大多数的父母对孩子的细节都是了解的。第二张调查表的内容是孩子对父母的了解,调查的是同样的内容,再统计出孩子了解父母的人数。显然,孩子对父母有所了解和关心的寥寥无几。通过两张表格数据的对比,非常直观地出现在孩子的面前,让孩子真正体验到原来父母对自己的爱是渗透在细枝末节的小事情中的,而同样这些小到不能再小的事情,自己却没有关心到自己的父母,这比言语上的华丽堆砌的表达更有实际意义。
四、在视觉呈现中体验
课堂中采用图文并茂的录像辅助教学,能明显增加效果。品德课堂中往往会有知识性的介绍,在很多课堂上,这种知识的介绍通常都会以看紀录片的方式来体现。而视频中配的文字很多都是难懂的,过于书面化,使学生难以从文字中获得真知。这种视觉呈现的方式让孩子能够直接参与其中,选取录像的适宜也起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作用。对于孩子来说,尽量选取一些符合他们年龄和认知特点的儿童化片段,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学活动应尽量得到每位儿童的情感认同,真正引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并与儿童自身的生活保持零距离。在此前提下的品德教学才能使儿童真正地将各种规则内化为素养并转化为自觉行为。源于生活的体验能引起孩子的共鸣,从而形成有效的高于生活的生成,进而转变为回归生活的引领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