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hanxiao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广泛运用,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科学技术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方式带来了一场深刻的革命. 利用信息技术将文字、图形、动画、声音、色彩等巧妙结合起来制作精彩的多媒体,使教学内容丰富化,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益,改变教学风貌,就成了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1. 信息技术与创设情境
  鲁迅先生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 然而,兴趣并不是天生就固有的. 在教学中,可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图表、声音、影像等方式展现各种情境,使教学内容更形象、更生动,并能够进而产生如临其境的感觉,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 这样有效地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如在教学“简单的统计”时,教师可制作一个汽车行驶的马路场景,先是让学生如身临其境地去统计各类车辆的数量,当车辆越来越多时,学生会手忙脚乱,统计失败. 第一次统计失败以后,学生小组间讨论其原因,后经大家的交流决定人员分工统计,并用“正”字统计法统计. 当然统计的结果会既快又准确.
  2. 信息技术与突破难点
  数学课堂教学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学生抽象、难以理解的知识点,也必须会有一些较为枯燥的讲解,这些抽象的东西难以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可以理解的表象. 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动态图像演示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生动、形象,而且有较强的刺激作用,有助于学生对重点内容的掌握和难点内容的突破.
  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课本提供的例图有限. 如果只依靠课本很容易引起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片面理解. 且课本中的“天平”并不是学生生活中所常见的天平,缺乏时代感,难以与学生已有的经验产生联系. 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师可在互联网上下载图片,让学生在大量的图片对比中总结出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3. 信息技术与激发兴趣
  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节课,当课已近尾声,学生普遍比较疲惫时,本人提出问题:“你能用今天学习的知识说明汽车和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的吗?”在学生思考和小组讨论片刻后,演示课件. 屏幕上出现一片绿地,有三只小猴子. 第一只小猴子坐在一辆方形车轮的车上,第二只小猴子坐在一辆椭圆形车轮的车上,第三只小猴子坐在圆形车轮的车上,但车轴不在圆心位置. 在音乐的伴奏下前进. 看到小猴子们被车颠得一上一下,学生开怀大笑. 这时,老师引导学生讨论:小猴子们为什么会感觉颠簸?在讨论中就很容易地运用圆的知识来解释这一现象. 之后再次引导学生看屏幕:一只小猴子端坐在圆形车轮的车上,在悦耳的音乐伴奏中平稳前进. 通过演示,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圆的进一步认识,而且调动了他们的学习欲望.
  4. 信息技术与建构知识网络
  数学知识前面联系紧密,逻辑性强. 在复习整理时,同学们已经积累了很多的知识,但这些知识是零碎的,不成体系的. 适时使用多媒体课件,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有利于学生将这些散乱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建立起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体系和网络.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的复习整理时,为了解各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理解它们之间的面积转化,设计如下课件:先在屏幕上显示一个长方形,学生说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后,画面上的长方形的一角(直角三角形)从一边被割下拼补到另一边,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是原来长方形的长,高是长方形的宽,由此得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 底 × 高;再把平行四边形分割成两个相同的三角形,这样就很容易得出三角形的面积是等底等高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由此得出三角形的面积 = 底 × 高 ÷ 2;最后再把平行四边形分割成两个相同的梯形,学生很容易得出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梯形上下底的和,高就是梯形的高,由此得梯形的面积 = (上底 下底) × 高 ÷ 2. 这样直观生动地整理复习,使学生既容易记住了公式,又加深了对知识之间内部联系的认识,有利于形成知识脉络,完善认知结构.
  5. 信息技术与自主学习
  教师经常使用Powerpoint等工具将学习的内容制成简易课件,特别是一些以自学为主的课题,利用多媒体具体生动地呈现自学信息,同时把问题以填空、选择、判断等题型显示出来,有效激活学生探究的兴趣,引起学生研究的欲望. 使学生在具体可感的情境中学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教学“倒数的认识”一课时,在学生自学书本上的知识后,本人制作了“我来闯关”游戏课件让学生进行自主测评,学生如果选不对指定数的倒数,计算机会有提示,选对就能进入下一关. 闯过关,课件会显示鲜花和掌声. 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提高了自主学习的实际能力. 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掌握自学方法,善于与他人合作和分享,并学会了对自主学习结果进行评价,等等.
  又如口算练习,教师可以利用电脑中的函数编写算式,可以根据要求无限量地供应题目,当学生说出答案后,电脑可自动地判断对错. 还可以设定答题的时间,让学生与电脑比速度. 让学生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训练了自身的计算能力. 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新知的强大的认知工具,极大程度地更新了学习的环境,并引起教学模式的变革,带来教学方法的改变,使新的学习方式的实现成为可能. 实现了课程标准提出的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成为学生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工具的新理念.
其他文献
无论社会朝哪个方向发展,无论经济发展的脚步如何快,环保始终是它们不可缺少的核心前提与重要部分。不管是何种机构,要想得到完全的发展,就必须要对环保提高重视。本文针对人
测量不确定度是独立而又密切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不确定度和误差两者具有完全不同的含义,不确定度表明测量结果的分散性,即由于测量误差的存在而对被测量值不能确定的程度。本文根据国家计量技术规范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中所述方法,对铂电阻温度传感器的测量结果进行了较为科学的评定。
煤矿火灾防治一直是煤炭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自燃或存在自燃危险的矿井已占到60%以上。且随着开采强度和深度的增大,自燃发火的概率也不断增大。本文从生
学困生对数学学习有一种消极的情感,那就是不喜欢数学,害怕、讨厌学数学,造成了心理上的压抑,成为他们学好数学的心理障碍. 针对学困生的这些心理特点,我在数学教学中努力让学困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体会学习的愉悦,提高学习的兴趣.  一、运用情感迁移激发学习的兴趣  为培养学困生学习数学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做到以下两点:一要尊重信任. 要做有心人,多观察,发现他们的优点,
【摘要】本文结合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和数学教学“以应用为目的,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针对学生数学基础薄弱的现状,提出了几点改进高职高专数学教学方法的见解.  【关键词】高职高专;数学教学  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高技能人才.这类人才不同于一般劳动者,不但要有一技之长,而且要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会学习,动手能力强,勇于创新,能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需要.数学作为高职高专的许多专业的基础课,既可为学习
随着住建部推行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以来,建设工程多数通过清单计价来进行招投标。施工单位须参与投标并且为中标企业,为防止建筑市场的腐败行为起到良好作用,净化建筑市
山区公路因为所处的环境复杂,对公路造价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做好各个阶段的造价控制,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本文主要是对山区公路各个阶段的造价控制做了分析。
【目的】为干旱区水源函养林适宜树种选择、健康培育及科学经营与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新疆乌拉泊库区水源涵养林3种主要灌木树种紫穗槐、榆叶梅和疏花蔷薇,利用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