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对阅读的要求:“要发展独立阅读能力,要注重个性化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积极主动地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立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诗歌是最典型的语言艺术,我们阅读诗歌,首先接触感知的是它的语言。诗歌的语言非常精炼,因此跳跃性很强,我们要能够通过联想和想象把省略的内容补充进去。诗歌,中华艺术的瑰宝,继承了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传统文化的累积。随着课程的改革,诗歌已渐渐成为了初中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尤其是古代诗歌在语文教材中的比例也越来越显著。
面对这一现象,诗歌阅读欣赏的教学也自然成为了语文教师的重中之重。那么,如何指导学生欣赏诗歌将成为当前语文教学工作者的首要任务。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我结合教学工作中的实践,认为在诗歌教学中应注重三个方面:朗读、想像、感悟。
一、朗读,品析语言和技巧
和谐的节奏,精炼的语言,鲜明的形象,强烈的感情,是诗歌的四大特点。阅读诗歌,要特别注意诗歌遣词造句,讲究精炼、优美、音乐性,讲究变化的特点,同时要通过对其精粹语言的分析、理解,把握诗歌所描绘的鲜明、独特、感人的形象,进而领悟作者反映社会生活的强烈的思想感情。例如:课文《天上的街市》是一首成熟的新诗,节奏和谐,语言清新自然。描写自己想象中的“浅浅的天河”,牛郎织女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表达的是诗人对人民苦难的同情和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这种强烈的感情通过诗歌中鲜明的形象表达出来。读,是学生认识文本,走进文本的第一渠道。任何文学作品,都需要通过朗读走进作品,诗歌更是如此。古语说得好:“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更是突出了朗读的重要性。如:我在讲授余光中的《乡愁》时,采用多种朗读方式(如:齐读、男生、女生、配乐朗读),让学生接触文章,感受文章的内容。读后,学生即刻概括出了这首诗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可见,阅读在诗歌教学中的效果显著。
品味语言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炼字——动词、形容词、数词等,应联系全诗主旨,从遣词、造词、修辞等方面进行仔细揣摩,以品味其妙;二是语言风格——直白与含蓄,质朴与绮丽,沉郁与豪放等。赏析技巧可以从三个角度进行:一是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怀古伤今等;二是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互文、通感、用典等;三是表现手法——比兴、象征、衬托、对比、画龙点睛、卒章显志、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等。
二、感悟诗的意象,合理想象
意象,即诗中的景和物,由于诗人常用一些特定的事物来表达思想及感情,因而这些事物便被赋予了特定的文化内涵。如:柳代表送别,草代表离情,月代表怀人和思乡,雁代表思乡和漂泊,菊代表高洁、隐逸、飘零,竹代表正直、谦虚,落叶代表悲秋、失意,柳絮代表愁绪、飘零,阑干代表思念、寂寞和离愁等。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我们首先感受到的是一个个意象:“空山”、“明月”、“清泉”、“山石”、“竹林”、“浣女”、“莲叶”、“渔舟”……这些自然物象被诗人摄人大脑,加入自己的主观之情,就构成了生动的意象,整合成一幅完整的画面。写出诗人自愿遁入山林,过隐居生活的惬意心情。
从诗的意象(诗人意中之象)创造的总体氛围中,把握它所要暗示或启迪读者的东西。例如:读艾青的《树》,要从树的形象中把握住“团结”这一主题,要从树根的紧紧相握体会到抗战时期,全中国人民的紧密团结。
三、进入意境,感悟情感
意境,即诗中客观之景或物与诗人主观情感的融合,简言之便是情景交融。古诗中情与景的关系,或先景后情,触景生情;或先情后景,缘情布景,或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概言之,便是用特定的景抒发特定的情,或者说根据特定的情选用特定的景。故此,我们在阅读中,就必须借助联想、想象,再现诗中描绘的生活图景,让诗中描绘的声、光、色、态,像电影画面一样在头脑中显现出来,并体味诗人的主观感情,进而走入诗人营造的或优美、或寂寥、或悲壮、或雄浑阔大的意境,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如:读着岑参的“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的诗句,眼前便会出现这样的画面:诗人伫立雪中,深情地目送着友人,越行越远,在“山回”处,路一转,背影消失在茫茫的风雪里,望“君”不见,只见雪地上从眼前延伸到远方的一串渐行渐远的马蹄印迹。诗人望着这串蹄印出神,久久不动。然而,这雪地上的蹄印,也由清晰变为模糊,随即被“北风”一扫而平了。可诗人心中的“蹄印”却一直清晰,且一直延伸。意境悠远,耐人寻味。悟即体会,感悟诗人的感情,这也是诗歌教学中最关键、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任何一篇文章,一首诗歌,情感的感悟将是文章、诗歌欣赏的最高目标,体会诗人的情感则是至关重要。我在讲授曹操的《观沧海》时,在强调朗读、想像之后,就是重点体会诗人曹操的情感。因此,我在教学中想到了这样一个问题:这首诗通过诗人所看到的景,产生了怎样的情感?通过这个问题,不仅能够把握情感,更能让学生深入了解曹操这位历史人物的心境,最终收到了不一样的效果。诗歌之所以成为“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是因为它不注重细致入微的形象刻画和生动的情节叙述,而是凭借情感来反映社会生活,撒播真理。情感是诗歌的生命和灵魂,因此,我们在阅读诗歌时,要把自己融进去,设身处地地感受、体验它的情感,反复吟咏品味它的情感,直至达到与之共鸣的境界。
阅读诗歌不能严格地依此为序的,这里只是谈一点一般的步骤和方法,具体的阅读步骤和方法,还要因作品特点、读者水平和阅读目的的不同而有所不同,要仔细体味其思想上、内容上的细微差别。而且,对于同一首诗的看法,也会因为鉴赏者的不同而不同,即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鉴赏时,要根据诗歌的写作背景,留意作者的观察视点和角度,分析作者写作的方法和技巧,理解并领会诗歌。
(作者单位:131400吉林省乾安县教育局)
面对这一现象,诗歌阅读欣赏的教学也自然成为了语文教师的重中之重。那么,如何指导学生欣赏诗歌将成为当前语文教学工作者的首要任务。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我结合教学工作中的实践,认为在诗歌教学中应注重三个方面:朗读、想像、感悟。
一、朗读,品析语言和技巧
和谐的节奏,精炼的语言,鲜明的形象,强烈的感情,是诗歌的四大特点。阅读诗歌,要特别注意诗歌遣词造句,讲究精炼、优美、音乐性,讲究变化的特点,同时要通过对其精粹语言的分析、理解,把握诗歌所描绘的鲜明、独特、感人的形象,进而领悟作者反映社会生活的强烈的思想感情。例如:课文《天上的街市》是一首成熟的新诗,节奏和谐,语言清新自然。描写自己想象中的“浅浅的天河”,牛郎织女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表达的是诗人对人民苦难的同情和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这种强烈的感情通过诗歌中鲜明的形象表达出来。读,是学生认识文本,走进文本的第一渠道。任何文学作品,都需要通过朗读走进作品,诗歌更是如此。古语说得好:“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更是突出了朗读的重要性。如:我在讲授余光中的《乡愁》时,采用多种朗读方式(如:齐读、男生、女生、配乐朗读),让学生接触文章,感受文章的内容。读后,学生即刻概括出了这首诗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可见,阅读在诗歌教学中的效果显著。
品味语言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炼字——动词、形容词、数词等,应联系全诗主旨,从遣词、造词、修辞等方面进行仔细揣摩,以品味其妙;二是语言风格——直白与含蓄,质朴与绮丽,沉郁与豪放等。赏析技巧可以从三个角度进行:一是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怀古伤今等;二是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互文、通感、用典等;三是表现手法——比兴、象征、衬托、对比、画龙点睛、卒章显志、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等。
二、感悟诗的意象,合理想象
意象,即诗中的景和物,由于诗人常用一些特定的事物来表达思想及感情,因而这些事物便被赋予了特定的文化内涵。如:柳代表送别,草代表离情,月代表怀人和思乡,雁代表思乡和漂泊,菊代表高洁、隐逸、飘零,竹代表正直、谦虚,落叶代表悲秋、失意,柳絮代表愁绪、飘零,阑干代表思念、寂寞和离愁等。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我们首先感受到的是一个个意象:“空山”、“明月”、“清泉”、“山石”、“竹林”、“浣女”、“莲叶”、“渔舟”……这些自然物象被诗人摄人大脑,加入自己的主观之情,就构成了生动的意象,整合成一幅完整的画面。写出诗人自愿遁入山林,过隐居生活的惬意心情。
从诗的意象(诗人意中之象)创造的总体氛围中,把握它所要暗示或启迪读者的东西。例如:读艾青的《树》,要从树的形象中把握住“团结”这一主题,要从树根的紧紧相握体会到抗战时期,全中国人民的紧密团结。
三、进入意境,感悟情感
意境,即诗中客观之景或物与诗人主观情感的融合,简言之便是情景交融。古诗中情与景的关系,或先景后情,触景生情;或先情后景,缘情布景,或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概言之,便是用特定的景抒发特定的情,或者说根据特定的情选用特定的景。故此,我们在阅读中,就必须借助联想、想象,再现诗中描绘的生活图景,让诗中描绘的声、光、色、态,像电影画面一样在头脑中显现出来,并体味诗人的主观感情,进而走入诗人营造的或优美、或寂寥、或悲壮、或雄浑阔大的意境,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如:读着岑参的“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的诗句,眼前便会出现这样的画面:诗人伫立雪中,深情地目送着友人,越行越远,在“山回”处,路一转,背影消失在茫茫的风雪里,望“君”不见,只见雪地上从眼前延伸到远方的一串渐行渐远的马蹄印迹。诗人望着这串蹄印出神,久久不动。然而,这雪地上的蹄印,也由清晰变为模糊,随即被“北风”一扫而平了。可诗人心中的“蹄印”却一直清晰,且一直延伸。意境悠远,耐人寻味。悟即体会,感悟诗人的感情,这也是诗歌教学中最关键、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任何一篇文章,一首诗歌,情感的感悟将是文章、诗歌欣赏的最高目标,体会诗人的情感则是至关重要。我在讲授曹操的《观沧海》时,在强调朗读、想像之后,就是重点体会诗人曹操的情感。因此,我在教学中想到了这样一个问题:这首诗通过诗人所看到的景,产生了怎样的情感?通过这个问题,不仅能够把握情感,更能让学生深入了解曹操这位历史人物的心境,最终收到了不一样的效果。诗歌之所以成为“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是因为它不注重细致入微的形象刻画和生动的情节叙述,而是凭借情感来反映社会生活,撒播真理。情感是诗歌的生命和灵魂,因此,我们在阅读诗歌时,要把自己融进去,设身处地地感受、体验它的情感,反复吟咏品味它的情感,直至达到与之共鸣的境界。
阅读诗歌不能严格地依此为序的,这里只是谈一点一般的步骤和方法,具体的阅读步骤和方法,还要因作品特点、读者水平和阅读目的的不同而有所不同,要仔细体味其思想上、内容上的细微差别。而且,对于同一首诗的看法,也会因为鉴赏者的不同而不同,即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鉴赏时,要根据诗歌的写作背景,留意作者的观察视点和角度,分析作者写作的方法和技巧,理解并领会诗歌。
(作者单位:131400吉林省乾安县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