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经济大环境以及企业对人才高要求的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以及职业发展成了最亟待解决的问题。现今,企业招聘員工不再只看文凭,更重要的是衡量其应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创新的源泉来自于实践,创新的成果也需要接受实践的检验。本文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出发,研究了实践教学中出现的最频繁的6大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并完整梳理实践教学过程,文章构建了以职业生涯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包括目标体系、内容及方法体系、“三维一体”平台体系以及保障体系。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职业生涯;创新能力;实践教学
1. 引言
自1999以来,我国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得到了快速的发展。1999年,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招生人数为2112人,本专科毕业生只有327人,至2008年,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招生人数已达到了30850人,本专科毕业生为22855人;近10年的时间,我国高校培养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总人数已达到70320 人,招生总人数达到161030 人(陈浩,2010)。随着我国各大高校的扩招,又经过5年的发展,至2013年,我国高校培养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必定远远超出了先前的人数。但是,膨胀式的发展也往往会伴随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是在经济大环境以及企业对人才更高要求的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成了最亟待解决的问题。现今,企业对劳动力的选择将不再凭一张文凭,更重要的是衡量其应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创新的源泉来自于实践,创新的成果也需要接受实践的检验。对于商科的学生而言,创新能力显得尤其重要。虽然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可以引导其对实践技能的掌握,但是却不能直接导致实践技能的获得。实践技能必须通过实际操作才能掌握。因此,为了解决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大学生的就业以及发展问题,旨在培养其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显得至关重要。
2.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关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本人结合自身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经验,对近3年的文献进行了研究;以下将列举自2010年以来,不同的学者关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的看法。通过总结不同学者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问题的认识,我们将能清晰的看出其中易出现的几个核心问题。
表2-1 2010年以来各学者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现状的研究
作者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中的主要问题杨世俊(2010)(1)实践教学的师资力量薄弱;(2)校内专业实验室的建设相对滞后;(3)校外实习基地匮乏;(4)考核及激励机制不完善张俊娜(2010)(1)实践课时太少;(2)实践教学形式单一、时间安排不当;(3)校内外实习基地匮乏崔宁,李厚本(2010)(1)实践教学是指不合理;(2)实践教学开展困难;(3)忽视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4)专业实验室建设缺乏力度魏耀武(2011)(1)校内专业实验室的建设相对滞后;(2)校外实训基地匮乏;(3)实践教学体系设置不合理;(4)教师实践操作能力不足高毅蓉(2011)(1)实践教学内容未形成有机独立的体系,各类实践教学环节对于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支持不明确;(2)教学过程随意性大,难以保证教学效果;(3)学习评价机制不能有效评价学生施加能力提高的效果吴雪莲(2011)(1)实践教学的形式单一,课时太少;(2)校内外实习基地匮乏,实践师资薄弱张优智(2011)(1)实践教学的师资力量薄弱,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实践操作能力不足;(2)校内专业实验室的建设相对滞后;(3)缺乏长期稳定多样的社会实践基地李健(2011)(1)实践教学的学时太少;(2)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3)没有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规划;(4)实践教学的经费投入不足;(5)对实践教学的重视不够黄文芬(2012)(1)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特色不明显;(2)实践教学课程设置少,实践教学设施和实习实训基地严重缺乏;(3)实践教学系统性不强;(4)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的师资缺乏,教师教学方法,手段较陈旧周志洪,吴海兵,雷小凤(2012)(1)专业定位不够清晰;(2)实践教学体系不够完善(3)实践教学环节比重偏少;(4)实践教学师资十分缺乏郑可和,吴元民(2012)(1)教学计划中实践教学学时分配不尽合理;(2)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任课教师难胜任实践教学;(3)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条件欠缺;(4)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对实践环节持漠视态度丁雯(2012)(1)人力资源管理岗位工作的保密性和稀缺性;(2)缺乏完善的实践教学模式;(3)教师与学生的参与度不高
如上所述,不同学者由于各自所处教学环境不一样,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发现的问题也不尽相同,但通过表2-1我们仍然可以看出,还是他们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还是有很大的共性的。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几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最易出现的问题:(1)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目标问题,主要包括专业定位不够清晰等;(2)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内容问题,主要包括实践教学内容、形式单一,可是太少;(3)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平台问题,包括校内专业实验室的建设滞后以及校外实训基地匮乏等;(4)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包括实践教学师资缺乏、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实践操作能力不足等;(5)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教师、学生积极性问题,包括考核及激励机制不完善、学生对实践环节持漠视态度等。(6)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问题,主要包括体系不完善、实践教学内容未形成有机独立的体系等。
3. 以职业生涯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目标体系
王兵(2010)主张从整体和局部来把握对高等院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整体上培养学生对工商管理的整体轮廓性认识;局部上培养学生对工商管理某些常见重要或当前市场有需求的工作具体的认识和技能。这给我们如何把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提供了一个视角。基于职业生涯的视角,我们认为,人力资源给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终极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并使他们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在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中介目标下,先培养学生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初步认识,再培养学生的基础应用能力,最后通过综合实习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综合能力,促使其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据上述分析,人力资源管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体系如下图3-1: 4. 以职业生涯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及方法体系
魏耀武(2011)把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内容分为基本技能类、专业技能类以及综合技能类。基础技能的重点在于各种人力资源管理基础方法的应用以及一些简单的验证性工作,如劳动强度测定、时间分析测试、工作疲劳度测试以及就业能力测试;专业技能类主要是训练学生运用各种基础技能解决特定问题的能力以及一些简答的设计性能力,如工作分析设计、招聘选拔设计、培训方案设计、绩效方案设计等;综合技能主要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企业认识实习、HRM沙盘实验、ERP沙盘实验、毕业论文设计等;显然,从基础技能村联到专业技能训练再到综合技能训练,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培养过程。在此过程中需以职业生涯为导向,以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为目标,根据学生发展需要、社会要求以及学校能力来设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课程内容。
杨月坤(2011)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的方法可以分为四类:课堂实践教学、模拟实验操作教学、认识实习教学以及专业实习教学。其中课堂实践教学又包括案例教学、专家讲座等;模拟实验操作教学包括专业实验课、专业技能训练、毕业论文等;认识实习教学包括参观考察、项目实习、社会调查等;专业实习包括分散实习和集中实习。
5. 以职业生涯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平台体系
实践教学平台体系是实践教学开展的重要支撑环节。丁雯(2012)把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分为校内实验室、校外实训基地和综合人力资源研究所。本文比较赞同这种思路,并进一步认为,必须形成由校外生产实习基地、校内实验室和校企联盟共同组成的、面向全体学生、多角度、多层面的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的“三维一体”实践教学平台;并构建以校内实践、校外实践和校企产学研三大实践环节为重点,以突出的实践能力和突出的创新能力为代表的人才培养模式。“三维一体”实践教学平台如下图5-1:
校内实践环节(实验、课程设计)、校外实践环节(生产实习)和校企产学研三大实践环节,共同组成了面向全体工商管理大类学生的综合性学生实践学习平台。校企产学研作为多维实践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协调校内外学生实践环节运作机制,促成三方面实践环节的协作,达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利益双赢的目的。“三维一体”实践平台的组织与构建将切实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指导学生通过“三维一体”实践平台进行实践活动时,要从设定的情景出发,提出开放性问题,目的是为了有效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兴趣与能力。通过实践活动,实现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在此基础上加强教师工作室,实验室与生产实习基地自身的建设:根据教师不同的研究方向来建设教师工作室,并对工作室提出明确的管理章程;增加实验室的开放性与实验教学中的学生自主性;同时加强对生产实习基地的投入,使得师资建设与硬件设备方面均有所保障;除此之外,还要针对“三维一体”实践平台设计一套完整的平台运作机制,确保平台运作通畅,遇到问题能及时解决,同时能顺应时代需求不断改进。
6. 以职业生涯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保障体系
校内实践教学保障体系是实践教学过程的润滑剂,是决定以职业生涯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之一。为了解决上文中实践教学教师队伍建设、实践教学各方积极性以及实践教学过程控制问题,我们仅从四方面来阐述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当然,实践教学保障体系绝不仅限于这四个方面。
(1)“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包括实践教学师资缺乏、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实践操作能力不足等;“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既要鼓励教师“走出去”,又要注重把校外的优秀企业管理人才“引进来”。一方面,可以鼓励或要求专业教师走出去,到工商企业挂职,或是从事部分兼职工作;或是招聘有工商企业工作经验的教师。另一方面,由于教师的时间和精力有限,有企业工作经验的教师也凤毛麟角,因此可以邀请校外有企业工作经验的人士,来校进行实践教学活动,最常见的就是专业讲座讲座。
(2)学习型团队建设。
在实践教学内容和形式受教学资源的限制下,团队学习并不能改变这一事实(增加投资才能从根本解决此问题),但是团队学习的加强沟通和情感支持作用却能减弱消极感知,从而促使学生转移注意到已有的教学内容并带有积极的参与。以团队为教学单位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而且可以减少关于实践教学内容单一的消极感知(叶红春,2013)。在团队建设中,通过讨论队名、队徽、队歌、队旗,以及以团队为单位的各种竞赛、表演等团队活动,可以培养团队之间的竞争意识以及团队内部的合作精神。而往往伴随着团队活动的展开,团队队员之间的情感会增加,这种情感的支持不仅能够大大实践教学的效果,更能提高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
(3)实践教学激励机制。
对于实践教学教师、学生积极性不高的问题,除了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形式以及在制度对实践教学的参与做规定以外,还可以建立适当的激励机制,从物质和精神上引导教师和学生参与到实践教学中。对于参与到一些非常规性实践教学(如专业实践、团队导师等)的指导老师,可以根据其教学評估给予一定数额的津贴,对于一些参与了竞赛性实践教学的教师和学生,可以根据其竞赛结果给予一定的奖励。总而言之,各实践教学主管单位可以依据自身的财务状况,适当的就部分实践教学给予参与教师和学生一定的奖励。
(4)以职业生涯为导向的实践教学过程管理。
在学生一入校,就必须有计划、有步骤的贯彻实施以职业生涯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过程管理,使其实践教学过程在管理上落到实处(叶红春,2005)。以职业生涯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专实践教学,必须以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为核心,因此,在学生的自我评估、目标设置、行动规划以及反馈修正的各个过程阶段,必须有相应的实践教学内容和具体管理措施,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使学生做到自我设计、自我规划、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 结论
本文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出发,研究了实践教学中出现的最频繁的6大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并完整梳理实践教学过程,文章构建了以职业生涯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包括目标体系、内容及方法体系、“三维一体”平台体系以及保障体系。目标体系针对于目标不清晰、定位不明确问题;内容及方法体系针对内容、形式单一问题;平台体系针对校内实验室、校外实习基地匮乏问题;保障体系针对实践教学教师能力以及教师与学生实践教学参与度不高问题;整个体系针对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问题;如此,文章各部分形成紧密的联系。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把以職业生涯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归结为下图:
图7-1以职业生涯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 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
以上以职业生涯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以“三维一体”实践平台体系为承载。平台体系是整个实践教学体系的基础,在平台体系中,校企产学研是教习校内实验室以及校外实训基地的桥梁。内容体系与方法体系相互连接,在基础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训练的过程中,都可能会用到课堂实践、模拟实验操作、认识实习、专业实习四类方法中的一类或几类。
参考文献
[1] 陈浩.地方性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与改革[J].大众科技,2010(7):201-202
[2] 黄文芬.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初探——以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为例[J].2012(1):310-311
[3] 王兵.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架构探析[J] .科技信息,2010(15):232
[4] 吴雪莲.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1(22):152-153
[5] 魏耀武.就业能力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R].上海:创新教育国际学术会议,2012
[6] 杨月坤.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职业时空,2011(10):44-47
[7] 叶红春,郭志文.以职业生涯为导向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J].中国教育导刊,2005(4):62-64
[8] 叶红春,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校内实践教学体系优化设计[J].中国教育教研,2013,(3)
[9] 张优智.完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途径[J].职业时空,2011(12):94-95
[10] 郑可和,吴元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研究[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102-105
[11] 周志洪,吴海兵,雷小凤.地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湘南学院学报,2012(3):92-94
收稿日期:2013-07-18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职业生涯;创新能力;实践教学
1. 引言
自1999以来,我国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得到了快速的发展。1999年,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招生人数为2112人,本专科毕业生只有327人,至2008年,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招生人数已达到了30850人,本专科毕业生为22855人;近10年的时间,我国高校培养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总人数已达到70320 人,招生总人数达到161030 人(陈浩,2010)。随着我国各大高校的扩招,又经过5年的发展,至2013年,我国高校培养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必定远远超出了先前的人数。但是,膨胀式的发展也往往会伴随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是在经济大环境以及企业对人才更高要求的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成了最亟待解决的问题。现今,企业对劳动力的选择将不再凭一张文凭,更重要的是衡量其应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创新的源泉来自于实践,创新的成果也需要接受实践的检验。对于商科的学生而言,创新能力显得尤其重要。虽然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可以引导其对实践技能的掌握,但是却不能直接导致实践技能的获得。实践技能必须通过实际操作才能掌握。因此,为了解决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大学生的就业以及发展问题,旨在培养其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显得至关重要。
2.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关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本人结合自身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经验,对近3年的文献进行了研究;以下将列举自2010年以来,不同的学者关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的看法。通过总结不同学者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问题的认识,我们将能清晰的看出其中易出现的几个核心问题。
表2-1 2010年以来各学者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现状的研究
作者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中的主要问题杨世俊(2010)(1)实践教学的师资力量薄弱;(2)校内专业实验室的建设相对滞后;(3)校外实习基地匮乏;(4)考核及激励机制不完善张俊娜(2010)(1)实践课时太少;(2)实践教学形式单一、时间安排不当;(3)校内外实习基地匮乏崔宁,李厚本(2010)(1)实践教学是指不合理;(2)实践教学开展困难;(3)忽视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4)专业实验室建设缺乏力度魏耀武(2011)(1)校内专业实验室的建设相对滞后;(2)校外实训基地匮乏;(3)实践教学体系设置不合理;(4)教师实践操作能力不足高毅蓉(2011)(1)实践教学内容未形成有机独立的体系,各类实践教学环节对于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支持不明确;(2)教学过程随意性大,难以保证教学效果;(3)学习评价机制不能有效评价学生施加能力提高的效果吴雪莲(2011)(1)实践教学的形式单一,课时太少;(2)校内外实习基地匮乏,实践师资薄弱张优智(2011)(1)实践教学的师资力量薄弱,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实践操作能力不足;(2)校内专业实验室的建设相对滞后;(3)缺乏长期稳定多样的社会实践基地李健(2011)(1)实践教学的学时太少;(2)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3)没有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规划;(4)实践教学的经费投入不足;(5)对实践教学的重视不够黄文芬(2012)(1)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特色不明显;(2)实践教学课程设置少,实践教学设施和实习实训基地严重缺乏;(3)实践教学系统性不强;(4)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的师资缺乏,教师教学方法,手段较陈旧周志洪,吴海兵,雷小凤(2012)(1)专业定位不够清晰;(2)实践教学体系不够完善(3)实践教学环节比重偏少;(4)实践教学师资十分缺乏郑可和,吴元民(2012)(1)教学计划中实践教学学时分配不尽合理;(2)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任课教师难胜任实践教学;(3)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条件欠缺;(4)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对实践环节持漠视态度丁雯(2012)(1)人力资源管理岗位工作的保密性和稀缺性;(2)缺乏完善的实践教学模式;(3)教师与学生的参与度不高
如上所述,不同学者由于各自所处教学环境不一样,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发现的问题也不尽相同,但通过表2-1我们仍然可以看出,还是他们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还是有很大的共性的。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几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最易出现的问题:(1)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目标问题,主要包括专业定位不够清晰等;(2)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内容问题,主要包括实践教学内容、形式单一,可是太少;(3)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平台问题,包括校内专业实验室的建设滞后以及校外实训基地匮乏等;(4)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包括实践教学师资缺乏、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实践操作能力不足等;(5)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教师、学生积极性问题,包括考核及激励机制不完善、学生对实践环节持漠视态度等。(6)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问题,主要包括体系不完善、实践教学内容未形成有机独立的体系等。
3. 以职业生涯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目标体系
王兵(2010)主张从整体和局部来把握对高等院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整体上培养学生对工商管理的整体轮廓性认识;局部上培养学生对工商管理某些常见重要或当前市场有需求的工作具体的认识和技能。这给我们如何把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提供了一个视角。基于职业生涯的视角,我们认为,人力资源给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终极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并使他们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在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中介目标下,先培养学生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初步认识,再培养学生的基础应用能力,最后通过综合实习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综合能力,促使其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据上述分析,人力资源管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体系如下图3-1: 4. 以职业生涯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及方法体系
魏耀武(2011)把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内容分为基本技能类、专业技能类以及综合技能类。基础技能的重点在于各种人力资源管理基础方法的应用以及一些简单的验证性工作,如劳动强度测定、时间分析测试、工作疲劳度测试以及就业能力测试;专业技能类主要是训练学生运用各种基础技能解决特定问题的能力以及一些简答的设计性能力,如工作分析设计、招聘选拔设计、培训方案设计、绩效方案设计等;综合技能主要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企业认识实习、HRM沙盘实验、ERP沙盘实验、毕业论文设计等;显然,从基础技能村联到专业技能训练再到综合技能训练,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培养过程。在此过程中需以职业生涯为导向,以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为目标,根据学生发展需要、社会要求以及学校能力来设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课程内容。
杨月坤(2011)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的方法可以分为四类:课堂实践教学、模拟实验操作教学、认识实习教学以及专业实习教学。其中课堂实践教学又包括案例教学、专家讲座等;模拟实验操作教学包括专业实验课、专业技能训练、毕业论文等;认识实习教学包括参观考察、项目实习、社会调查等;专业实习包括分散实习和集中实习。
5. 以职业生涯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平台体系
实践教学平台体系是实践教学开展的重要支撑环节。丁雯(2012)把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分为校内实验室、校外实训基地和综合人力资源研究所。本文比较赞同这种思路,并进一步认为,必须形成由校外生产实习基地、校内实验室和校企联盟共同组成的、面向全体学生、多角度、多层面的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的“三维一体”实践教学平台;并构建以校内实践、校外实践和校企产学研三大实践环节为重点,以突出的实践能力和突出的创新能力为代表的人才培养模式。“三维一体”实践教学平台如下图5-1:
校内实践环节(实验、课程设计)、校外实践环节(生产实习)和校企产学研三大实践环节,共同组成了面向全体工商管理大类学生的综合性学生实践学习平台。校企产学研作为多维实践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协调校内外学生实践环节运作机制,促成三方面实践环节的协作,达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利益双赢的目的。“三维一体”实践平台的组织与构建将切实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指导学生通过“三维一体”实践平台进行实践活动时,要从设定的情景出发,提出开放性问题,目的是为了有效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兴趣与能力。通过实践活动,实现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在此基础上加强教师工作室,实验室与生产实习基地自身的建设:根据教师不同的研究方向来建设教师工作室,并对工作室提出明确的管理章程;增加实验室的开放性与实验教学中的学生自主性;同时加强对生产实习基地的投入,使得师资建设与硬件设备方面均有所保障;除此之外,还要针对“三维一体”实践平台设计一套完整的平台运作机制,确保平台运作通畅,遇到问题能及时解决,同时能顺应时代需求不断改进。
6. 以职业生涯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保障体系
校内实践教学保障体系是实践教学过程的润滑剂,是决定以职业生涯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之一。为了解决上文中实践教学教师队伍建设、实践教学各方积极性以及实践教学过程控制问题,我们仅从四方面来阐述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当然,实践教学保障体系绝不仅限于这四个方面。
(1)“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包括实践教学师资缺乏、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实践操作能力不足等;“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既要鼓励教师“走出去”,又要注重把校外的优秀企业管理人才“引进来”。一方面,可以鼓励或要求专业教师走出去,到工商企业挂职,或是从事部分兼职工作;或是招聘有工商企业工作经验的教师。另一方面,由于教师的时间和精力有限,有企业工作经验的教师也凤毛麟角,因此可以邀请校外有企业工作经验的人士,来校进行实践教学活动,最常见的就是专业讲座讲座。
(2)学习型团队建设。
在实践教学内容和形式受教学资源的限制下,团队学习并不能改变这一事实(增加投资才能从根本解决此问题),但是团队学习的加强沟通和情感支持作用却能减弱消极感知,从而促使学生转移注意到已有的教学内容并带有积极的参与。以团队为教学单位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而且可以减少关于实践教学内容单一的消极感知(叶红春,2013)。在团队建设中,通过讨论队名、队徽、队歌、队旗,以及以团队为单位的各种竞赛、表演等团队活动,可以培养团队之间的竞争意识以及团队内部的合作精神。而往往伴随着团队活动的展开,团队队员之间的情感会增加,这种情感的支持不仅能够大大实践教学的效果,更能提高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
(3)实践教学激励机制。
对于实践教学教师、学生积极性不高的问题,除了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形式以及在制度对实践教学的参与做规定以外,还可以建立适当的激励机制,从物质和精神上引导教师和学生参与到实践教学中。对于参与到一些非常规性实践教学(如专业实践、团队导师等)的指导老师,可以根据其教学評估给予一定数额的津贴,对于一些参与了竞赛性实践教学的教师和学生,可以根据其竞赛结果给予一定的奖励。总而言之,各实践教学主管单位可以依据自身的财务状况,适当的就部分实践教学给予参与教师和学生一定的奖励。
(4)以职业生涯为导向的实践教学过程管理。
在学生一入校,就必须有计划、有步骤的贯彻实施以职业生涯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过程管理,使其实践教学过程在管理上落到实处(叶红春,2005)。以职业生涯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专实践教学,必须以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为核心,因此,在学生的自我评估、目标设置、行动规划以及反馈修正的各个过程阶段,必须有相应的实践教学内容和具体管理措施,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使学生做到自我设计、自我规划、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 结论
本文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出发,研究了实践教学中出现的最频繁的6大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并完整梳理实践教学过程,文章构建了以职业生涯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包括目标体系、内容及方法体系、“三维一体”平台体系以及保障体系。目标体系针对于目标不清晰、定位不明确问题;内容及方法体系针对内容、形式单一问题;平台体系针对校内实验室、校外实习基地匮乏问题;保障体系针对实践教学教师能力以及教师与学生实践教学参与度不高问题;整个体系针对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问题;如此,文章各部分形成紧密的联系。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把以職业生涯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归结为下图:
图7-1以职业生涯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 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
以上以职业生涯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以“三维一体”实践平台体系为承载。平台体系是整个实践教学体系的基础,在平台体系中,校企产学研是教习校内实验室以及校外实训基地的桥梁。内容体系与方法体系相互连接,在基础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训练的过程中,都可能会用到课堂实践、模拟实验操作、认识实习、专业实习四类方法中的一类或几类。
参考文献
[1] 陈浩.地方性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与改革[J].大众科技,2010(7):201-202
[2] 黄文芬.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初探——以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为例[J].2012(1):310-311
[3] 王兵.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架构探析[J] .科技信息,2010(15):232
[4] 吴雪莲.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1(22):152-153
[5] 魏耀武.就业能力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R].上海:创新教育国际学术会议,2012
[6] 杨月坤.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职业时空,2011(10):44-47
[7] 叶红春,郭志文.以职业生涯为导向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J].中国教育导刊,2005(4):62-64
[8] 叶红春,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校内实践教学体系优化设计[J].中国教育教研,2013,(3)
[9] 张优智.完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途径[J].职业时空,2011(12):94-95
[10] 郑可和,吴元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研究[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102-105
[11] 周志洪,吴海兵,雷小凤.地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湘南学院学报,2012(3):92-94
收稿日期:2013-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