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础教育是何等的重要,说他关乎民族的命运,人类的未来真是一点儿也不过分。我为自己是基础教育工作者而感到骄傲。我认为基础教育的核心有三个方面:第一就是健康的身体;第二是浓厚持久的学习兴趣;第三是受用一生的学习习惯。这三者相互交错构成基础教育的核心内容,如果将这三者贯穿在教育教学的每个角落,每个孩子将此生受益。我个人认为基础教育如何改革其核心是什么呢?
一、基础教育乃至高等教育甚或每个生命个体成长过程,都要把健康的身体放在第一位,相信是每个人都无法拒绝的
基础教育的首要核心就是让孩子们从小就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从小就要明白身体对于我们每个人的唯一不可替代。因此,我认为应该坚决贯彻教育方针中关于体育课时及体育锻炼的时数要求,不可以为了分数忽略甚至是漠视体育课的存在。否则就是对生命的不够尊重,对无辜孩子的摧残。
二、是浓厚持久的学习兴趣,而不是考多少百分,有多少的优秀生
知识是在积累中生成,不是一节课的记忆,也不是基础教育课堂上就能完成的。只关注分数,只关注每门课的成绩,结果会是孩子对读书的漠然,对学校教育的厌烦。孩子已经对教育对读书失去兴趣,考再高的分数也是枉然。这是教育的失败,是幼苗成长中浇灌的硫酸。
我们天城镇中心学校掀起了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大讨论,根据各级文件要求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学习基础教育改革的相关重要文件,围绕“基础教育如何改革其核心是什么”和“如何加强学校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个主题展开,教师要充分信任孩子,相信孩子完全有学习的能力。把机会交给孩子,俯下身子看孩子的生活,平等参与孩子的研究。教师把探究的机会交给孩子,孩子就能充分展示自己学习的过程,教师也就可以自如开展教学活动。新课程实施的灵活性大,让教师觉得难以驾驭教学行为,课堂教学中表现为过多的焦虑和不安。怎样调动孩子的“思维参与”呢?专家认为,应当创设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孩子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孩子处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同时,教师要放手给孩子,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讨论、质疑、交流,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辩论。教师应当让孩子充分思考,给孩子充分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让学生放开说,并且让尽可能多的孩子说。这样,孩子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起来,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个体才能得到发展。
三、基础教育的结构
基础教育分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硬件是教育教学的场地和教学设施,软件是与教育教学相关的教学资源,学校和家长和学生讨论“学校教育综合评价考核”这个问题,学校高度重视家长们提出的问题,围绕基础教育如何改革其核心是什么?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主要从以下几点着手:1.优化素质教育综合评价,改变以分数衡量一个人的评价指标,要用现代教育方法评价老师。2.学校与家庭、社会教育三者配合,建立家长会,给学校提出宝贵意见。3.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搞好学生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4.应因人施教,培优补差,能把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5.应在体育课上,注意发放体育器材,发展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他们的特长,围绕中考体育升学的指挥棒教学。6、设立教学奖,并广纳贤才,增加凝聚力,提高教师积极性!
四、基础教育如何改革
1.作为国家和当地政府,应根据当地人口资源的分布,集中办学,集中优势资源,尽量缩小与大中城市、沿海地区的差距,使教育趋向平衡。
2.作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集中一大批优秀教师,采取送教下乡、支教、培训教师等多种形式使教师的教学水平趋向平衡。
3.作为教师自身,要重视自身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重视知识的传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求学生实质性地参与教学过程,自主地进行反思与总结,而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
五、教师课堂改革
我们怎样来欣赏学生,尊重学生内在的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老师应更多的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成功的一堂课,或者说成功的一次互动合作离不开师生之间的有效的、和谐的交流与沟通。尊重每一位学生的想法,不管对错不给出批评,更多的是赞扬和默许,错误的观念让学生在探究和学习中加以改正。我们更应该充分的认识到,教材只是一个载体,需要每一个教师去挖掘,去创造。教学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是对课程的不断发展、不断丰富的过程,教师不再只是简单的教教材,而是利用教材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对教材进行调试和重组。
思考是一种能力,要根据掌握的第一手资料,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加工,去粗留精,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反之仅仅学习而不思考,那就等于什么也没有学到。在工作中不会一帆风顺,难免会遇到困难与挫折,现在的中小学生不再是几年前的中小学生了,网络信息社会,他们思维活跃,兴趣广泛。获取信息的渠道多,对新事物的追求与敏感往往超越了我们成年人。这就要求我们这些基础教育工作者要勤于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基本素养,以满足新时代的教学要求,课程改革的教学模式突出的是“探究”,要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当中,从而在这个过程中去感悟知识。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总之,在基础教育的改革中,要求新课程使学校的管理模式发生变化,使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教学评价、教师“教”的行为发生变化,重要的是使学生“学”的方式发生变化。作为教育改革下的中学教师,应该营造一个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更多的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应当学会蹲下身来欣赏学生,了解学生内在需求,了解学生的心理,善于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保护学生的自尊,相信学生的能力,满足学生的知识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成功的一堂课,或者说成功的一次互动合作离不开师生之间的有效的、和谐的交流与沟通。尊重每一位学生的想法,不管对与错不给出批评,应该给予更多的赞扬和默许,一些错误的观念让学生在探究和学习中加以改正。
一、基础教育乃至高等教育甚或每个生命个体成长过程,都要把健康的身体放在第一位,相信是每个人都无法拒绝的
基础教育的首要核心就是让孩子们从小就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从小就要明白身体对于我们每个人的唯一不可替代。因此,我认为应该坚决贯彻教育方针中关于体育课时及体育锻炼的时数要求,不可以为了分数忽略甚至是漠视体育课的存在。否则就是对生命的不够尊重,对无辜孩子的摧残。
二、是浓厚持久的学习兴趣,而不是考多少百分,有多少的优秀生
知识是在积累中生成,不是一节课的记忆,也不是基础教育课堂上就能完成的。只关注分数,只关注每门课的成绩,结果会是孩子对读书的漠然,对学校教育的厌烦。孩子已经对教育对读书失去兴趣,考再高的分数也是枉然。这是教育的失败,是幼苗成长中浇灌的硫酸。
我们天城镇中心学校掀起了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大讨论,根据各级文件要求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学习基础教育改革的相关重要文件,围绕“基础教育如何改革其核心是什么”和“如何加强学校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个主题展开,教师要充分信任孩子,相信孩子完全有学习的能力。把机会交给孩子,俯下身子看孩子的生活,平等参与孩子的研究。教师把探究的机会交给孩子,孩子就能充分展示自己学习的过程,教师也就可以自如开展教学活动。新课程实施的灵活性大,让教师觉得难以驾驭教学行为,课堂教学中表现为过多的焦虑和不安。怎样调动孩子的“思维参与”呢?专家认为,应当创设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孩子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孩子处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同时,教师要放手给孩子,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讨论、质疑、交流,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辩论。教师应当让孩子充分思考,给孩子充分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让学生放开说,并且让尽可能多的孩子说。这样,孩子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起来,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个体才能得到发展。
三、基础教育的结构
基础教育分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硬件是教育教学的场地和教学设施,软件是与教育教学相关的教学资源,学校和家长和学生讨论“学校教育综合评价考核”这个问题,学校高度重视家长们提出的问题,围绕基础教育如何改革其核心是什么?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主要从以下几点着手:1.优化素质教育综合评价,改变以分数衡量一个人的评价指标,要用现代教育方法评价老师。2.学校与家庭、社会教育三者配合,建立家长会,给学校提出宝贵意见。3.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搞好学生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4.应因人施教,培优补差,能把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5.应在体育课上,注意发放体育器材,发展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他们的特长,围绕中考体育升学的指挥棒教学。6、设立教学奖,并广纳贤才,增加凝聚力,提高教师积极性!
四、基础教育如何改革
1.作为国家和当地政府,应根据当地人口资源的分布,集中办学,集中优势资源,尽量缩小与大中城市、沿海地区的差距,使教育趋向平衡。
2.作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集中一大批优秀教师,采取送教下乡、支教、培训教师等多种形式使教师的教学水平趋向平衡。
3.作为教师自身,要重视自身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重视知识的传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求学生实质性地参与教学过程,自主地进行反思与总结,而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
五、教师课堂改革
我们怎样来欣赏学生,尊重学生内在的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老师应更多的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成功的一堂课,或者说成功的一次互动合作离不开师生之间的有效的、和谐的交流与沟通。尊重每一位学生的想法,不管对错不给出批评,更多的是赞扬和默许,错误的观念让学生在探究和学习中加以改正。我们更应该充分的认识到,教材只是一个载体,需要每一个教师去挖掘,去创造。教学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是对课程的不断发展、不断丰富的过程,教师不再只是简单的教教材,而是利用教材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对教材进行调试和重组。
思考是一种能力,要根据掌握的第一手资料,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加工,去粗留精,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反之仅仅学习而不思考,那就等于什么也没有学到。在工作中不会一帆风顺,难免会遇到困难与挫折,现在的中小学生不再是几年前的中小学生了,网络信息社会,他们思维活跃,兴趣广泛。获取信息的渠道多,对新事物的追求与敏感往往超越了我们成年人。这就要求我们这些基础教育工作者要勤于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基本素养,以满足新时代的教学要求,课程改革的教学模式突出的是“探究”,要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当中,从而在这个过程中去感悟知识。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总之,在基础教育的改革中,要求新课程使学校的管理模式发生变化,使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教学评价、教师“教”的行为发生变化,重要的是使学生“学”的方式发生变化。作为教育改革下的中学教师,应该营造一个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更多的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应当学会蹲下身来欣赏学生,了解学生内在需求,了解学生的心理,善于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保护学生的自尊,相信学生的能力,满足学生的知识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成功的一堂课,或者说成功的一次互动合作离不开师生之间的有效的、和谐的交流与沟通。尊重每一位学生的想法,不管对与错不给出批评,应该给予更多的赞扬和默许,一些错误的观念让学生在探究和学习中加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