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课程理念的引导下,每一位教师都将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作为追求的目标。如何提高高中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使教师和学生都能达到理想的教学相长的状态,仍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英语;有效课堂;探究
课堂教学有效性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课堂教学设计就是其中主要因素之一。英语教学设计是英语教师根据正确的教学思想和英语教育原理,按照一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针对具体的教学对象和教材,对英语教学的整个程序及其具体环节、总体结构及其有关层面所做出的预期的行之有效的策划。因此,教学设计需遵循一定的原则。
一、新课程背景下有效教学的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有效教学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科学主义和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教学是否有效并非依赖于完全客观地标准来判断,实际上对教学有效性的判断是一个价值负载的活动,它取决于人们的教学价值观和教学目标观。对教学目标的不同认识,必然会导致对教学有效性的不同判断。
(2)有效教学旨在促进学生的学习。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有效教学是一整套为促使学生学习、实现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策略。有效教学的着重点在于“有效”,而教学的“效”则体现在学生的学习上,体现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上。因此,判断教学有效性的标准是学生的学习。有效教学要求教师承认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具有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观念。
(3)有效教学呼唤效益意识。优化理论认为,有效教学强调教学效果,教学效果的底线就是教学目标的达成。同时,有效教学强调时间合理而充分的利用,追求有限时间内学生发展的最大化。有效教学更多地关注可测性或量化,又反对绝对量化或过于量化,而且将定性与定量、过程与结果相结合,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教师的工作表现。
(4)有效教学需要反思与创新。有效教学必然是一种反思性实践,有赖于教师持续的反思与探究。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有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创造精神,也需要教师具有经验意识,从经验中学习,形成自己的实践智慧。
二、有效课堂的策略
1.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课堂气氛与课堂设计、课程内容安排是否得当有很大关系。课堂要根据课程内容的特点进行合理安排、设计、要活泼、多样,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他们的认知水平。以新颖的教学手段诱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中枢神经的兴奋点,教与学才能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达到最佳境界。
同时教师要活跃课堂气氛,驾驭学生思维,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就必须灵活运用多种提问方法,提问的方法有以下几种:单个回答——由个别学生单独回答某个问题。
小组讨论——由小组成员集体讨论,最后由小组代表回答,其他成员补充。
全班讨论——全班同学共同讨论同一问题,各抒己见,最终得出统一答案。
提问是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手段,学生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完成了课堂上的学习任务,符合教学规律,值得大力提倡。作为教师在课堂上也应注意自己的言辞,对学生的回答应该给予正面肯定或否定,否定时应给出正确答案,以保护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2)帮助后进生融入课堂活动。学习好的学生在老师的鼓励下很容易成为课堂的主体,但对于后进生来说,由于自卑感重,自信心不足,常表现出某种游离的情绪。要让这些学生与老师配合,融入课堂活动是件艰苦、细致的事情。老师对他们的知识水平,乃至个性特点要有充分的了解,备课时应设计一些符合他们的知识水平的问题,让他们同样有机会表达自己,表示出老师对他们有同样的期待和信心。在他们回答问题时,要有耐心,多加启发,从侧面加以提示,热诚地帮他们克服困难,带领他们到达胜利的彼岸,千万不可让他们半途而废,否则这些同学就会养成惰性,进而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要老师不嫌弃他们,他们也会被老师的真诚、努力所感动,最终自觉地融入课堂学习中,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调动是教学成败的关键一环。一旦学生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学习成绩便会有长足的进步,教师的教学效果也将事半功倍。
2.外语教学必须“以人为本”
树立主体意识、造就独立人格已成为现代国际教育思想变革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各个教育领域,人们越来越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人们意识到对学习的最终结果起决定作中,“渔”就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外语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习者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这远比简单地“授之于鱼”要重要得多,对学生也有用得多。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学习过程中影响学习效果的最大因素之一是学习者的情感控制。近几十年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情感因素,包括动机和态度等对外语学习的效果起到相当大的作用。如何将素质教育理论引入外语教学是当前外语教学的一大课题。外语学习成功的因素中,除了智力因素外,更重要的是那些非智力因素。外语教师的教学重点应该放在教学内容、教学大纲和考试形式上,还是应该将教学重点转移到学生的性格、兴趣、情绪等方面的培养和控制上?这就涉及到教育思想要如何转变的问题了。事实证明,认为自己“民主、开放、平静、友好、体贴、乐于助人、聪明、富于逻辑性和快乐”的人,一般来说,其学习外语成功的可能性要大于其他性格的学习者。
3.注重差异性教学
现在高中阶段大多实行的是大班制教学,这种教学模式整体上要求整齐划一,课堂教学内容设置的比较多、比较难,教学目标也显得比较单一。但是,我们应看到,学生由初中升入高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处在转变的过程中,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所体现出的个性差异比较大,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也会呈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对于这一现状,英语教师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如果不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弥补,很有可能在教学中导致部分学生被边缘化或者出现“优秀生吃不饱、中等生吃不好、后进生吃不了”这样的情况,这种现象显然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和才能都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师必须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在现有的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在课堂教学中笔者实施了差异教学的教学方式。
当然,让高中英语课堂成为有效课堂的方法措施很多,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教学风格和方法。让高中英语课堂成为有效课堂将是一个永久的话题,因此,对于其方法措施的探索也是永无止境的。愿有更多的好方法得到交流借鉴。
关键词:高中英语;有效课堂;探究
课堂教学有效性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课堂教学设计就是其中主要因素之一。英语教学设计是英语教师根据正确的教学思想和英语教育原理,按照一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针对具体的教学对象和教材,对英语教学的整个程序及其具体环节、总体结构及其有关层面所做出的预期的行之有效的策划。因此,教学设计需遵循一定的原则。
一、新课程背景下有效教学的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有效教学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科学主义和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教学是否有效并非依赖于完全客观地标准来判断,实际上对教学有效性的判断是一个价值负载的活动,它取决于人们的教学价值观和教学目标观。对教学目标的不同认识,必然会导致对教学有效性的不同判断。
(2)有效教学旨在促进学生的学习。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有效教学是一整套为促使学生学习、实现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策略。有效教学的着重点在于“有效”,而教学的“效”则体现在学生的学习上,体现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上。因此,判断教学有效性的标准是学生的学习。有效教学要求教师承认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具有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观念。
(3)有效教学呼唤效益意识。优化理论认为,有效教学强调教学效果,教学效果的底线就是教学目标的达成。同时,有效教学强调时间合理而充分的利用,追求有限时间内学生发展的最大化。有效教学更多地关注可测性或量化,又反对绝对量化或过于量化,而且将定性与定量、过程与结果相结合,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教师的工作表现。
(4)有效教学需要反思与创新。有效教学必然是一种反思性实践,有赖于教师持续的反思与探究。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有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创造精神,也需要教师具有经验意识,从经验中学习,形成自己的实践智慧。
二、有效课堂的策略
1.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课堂气氛与课堂设计、课程内容安排是否得当有很大关系。课堂要根据课程内容的特点进行合理安排、设计、要活泼、多样,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他们的认知水平。以新颖的教学手段诱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中枢神经的兴奋点,教与学才能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达到最佳境界。
同时教师要活跃课堂气氛,驾驭学生思维,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就必须灵活运用多种提问方法,提问的方法有以下几种:单个回答——由个别学生单独回答某个问题。
小组讨论——由小组成员集体讨论,最后由小组代表回答,其他成员补充。
全班讨论——全班同学共同讨论同一问题,各抒己见,最终得出统一答案。
提问是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手段,学生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完成了课堂上的学习任务,符合教学规律,值得大力提倡。作为教师在课堂上也应注意自己的言辞,对学生的回答应该给予正面肯定或否定,否定时应给出正确答案,以保护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2)帮助后进生融入课堂活动。学习好的学生在老师的鼓励下很容易成为课堂的主体,但对于后进生来说,由于自卑感重,自信心不足,常表现出某种游离的情绪。要让这些学生与老师配合,融入课堂活动是件艰苦、细致的事情。老师对他们的知识水平,乃至个性特点要有充分的了解,备课时应设计一些符合他们的知识水平的问题,让他们同样有机会表达自己,表示出老师对他们有同样的期待和信心。在他们回答问题时,要有耐心,多加启发,从侧面加以提示,热诚地帮他们克服困难,带领他们到达胜利的彼岸,千万不可让他们半途而废,否则这些同学就会养成惰性,进而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要老师不嫌弃他们,他们也会被老师的真诚、努力所感动,最终自觉地融入课堂学习中,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调动是教学成败的关键一环。一旦学生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学习成绩便会有长足的进步,教师的教学效果也将事半功倍。
2.外语教学必须“以人为本”
树立主体意识、造就独立人格已成为现代国际教育思想变革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各个教育领域,人们越来越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人们意识到对学习的最终结果起决定作中,“渔”就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外语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习者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这远比简单地“授之于鱼”要重要得多,对学生也有用得多。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学习过程中影响学习效果的最大因素之一是学习者的情感控制。近几十年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情感因素,包括动机和态度等对外语学习的效果起到相当大的作用。如何将素质教育理论引入外语教学是当前外语教学的一大课题。外语学习成功的因素中,除了智力因素外,更重要的是那些非智力因素。外语教师的教学重点应该放在教学内容、教学大纲和考试形式上,还是应该将教学重点转移到学生的性格、兴趣、情绪等方面的培养和控制上?这就涉及到教育思想要如何转变的问题了。事实证明,认为自己“民主、开放、平静、友好、体贴、乐于助人、聪明、富于逻辑性和快乐”的人,一般来说,其学习外语成功的可能性要大于其他性格的学习者。
3.注重差异性教学
现在高中阶段大多实行的是大班制教学,这种教学模式整体上要求整齐划一,课堂教学内容设置的比较多、比较难,教学目标也显得比较单一。但是,我们应看到,学生由初中升入高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处在转变的过程中,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所体现出的个性差异比较大,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也会呈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对于这一现状,英语教师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如果不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弥补,很有可能在教学中导致部分学生被边缘化或者出现“优秀生吃不饱、中等生吃不好、后进生吃不了”这样的情况,这种现象显然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和才能都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师必须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在现有的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在课堂教学中笔者实施了差异教学的教学方式。
当然,让高中英语课堂成为有效课堂的方法措施很多,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教学风格和方法。让高中英语课堂成为有效课堂将是一个永久的话题,因此,对于其方法措施的探索也是永无止境的。愿有更多的好方法得到交流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