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语感是语言文字刺激源作用人的视听感官而产生的心理反应,即通过语言的表层意义迅速而准确的捕捉到的深层意义。语感的强弱直接体现学生阅读文章和体会思想感情的能力,反映学生的语文修养。语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感的培养是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个关键环节。语感能力达到一定的水平,不仅能快速理解语言文字所要表达的含义,而且还能体会到文字的言外之意。因此,对学生加强语感培养,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鉴赏文章的能力,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 初中语文 语文教学 语感的培养
《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就强调“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为什么有的人学历很低但很会说?为什么学了那么多的语文,有的人到头来却写不通一个完整的句子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语感作为人的一种能力,有高下优劣之分,而且,只要其先天生理基础具备,语感能力可以在后天培养和发展的。这说明训练学生的语感,培养他们的语文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怎样去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感呢?
1 训练朗读,是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言的多种意味包含在语音的高低快慢强弱之中。如果朗读时仅是简单地把文字读出来,就无法体会作者的感情,也就不能深入理解文意。因此,朗读时要感情充沛,甚至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感情与作者的感情尽可能融为一体。文章的思路、作者的情感、优美的意境会自然而然地浸润到学生的内心深处,激起他们情感的共鸣,从而使其语感、审美能力等都得到潜移默化的培养和提高,同时也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
1.1 加强朗读示范。语文课本上选自古今中外的名篇很多,文章精美,语言规范。教师通过自己带表情的朗读或听影像磁带,让学生从中获取信息,感受文章的意蕴,进而萌发朗读的兴趣。如教学朱自清的《春》时,教师以充满喜悦和希望的感情基调,以轻柔、缓慢的基本语调进行朗读,在各层次间停顿时力求做到音停意不停,语断情不断,便可将学生带进春天优美的景色中。学生被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所感染,便会忘情地沉浸在文章的优美意境中,进而产生强烈的朗读欲望。
1.2 注重朗讀技巧。掌握了朗读技巧,才能准确地表情达意,增强语感,达到朗读的目的。①要注重语音轻重。在读表现凝重鲜明的情感态度的句子时,要重读;在读含蓄深刻,耐人寻味的句子时,要轻读;②要注意停顿。读《小巷深处》结尾,在一个偏僻的小巷里,见到苍老憔悴的母亲时,喊了一句“妈妈!”“我奔过去,为自己的虚荣,为自己的无知流着泪……其中“妈妈”这句话里有许多未尽之意,既有对自己无知、爱慕虚荣的自责,也含有对伟大母爱深深的敬佩之情。因而“妈妈”两字之间和后面都要适当的停顿和延长,才能把“我”对母亲深厚的母子情谊表达出来;③要注意语气。如朗读《故乡》一课中闰土这一人物形象时语气要有所不同:读少年闰土时应该是明快流畅、天真而豪放的语气,这样使人仿佛看到他滔滔不绝、话犹未尽的样子,感受到少年闰土的活泼、勇敢、机智和“见多识广”;读中年闰土时要用吞吞吐吐、断断续续、谦恭而又含糊的语气,让人感受到一个封建社会底层破产农民的迟钝麻木,生活的重负给他造成的痛苦,封建等级观念对他精神上的摧残;④要注意语速适当。语速快慢取决于文章的情节内涵和人物情感。通常表现欢快、愤怒激情的语速要快,表现忧郁、痛苦心情的语速要慢。
2 在抄写、仿写、改写、积累中转化语感
不但要重视常规的“写”,更要重视抄写、仿写和改写,因为它们都是培养语感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写的重要的中介环节。抄写是让学生把精彩的段落、优秀篇章照抄下来,目的是使学生积累知识和写作素材,培养语感,增强鉴别力;仿写是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和语言应用能力的有效训练方法,它对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尤其对那些毫无写作兴趣的学生,仿写就是他们写作的引路人。如学习了《爱莲说》,把有关莲的诗句、文章搜集起来,让他们看看读读学学练练,仿写一篇。
3 在联想和想象中训练语感
启发学生想象是训练、培养学生语感必不可少的途径之一。要体验语言的高妙,就要通过展开联想和想象,填充那些没有展示出来的空白点,体验作家描述的意境。语感首先应该具备形象感、意蕴感和情趣感,而形象感又是基础,形象再现脑海中形成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生动形象的画面。语感是基于生活经验,通过联想和想象产生的,语感教学需要大量形象思维的参与,而形象思维能力是语言感觉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4 从日常实践中丰富和发展语感
任何语言都离不开它所反映的生活内容,语言也只有在生活中才能见出好坏。要调动起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来体验作家运用语言表情达意的方法。叶圣陶说过:“要求语感的锐敏,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而且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如教《钱塘湖春行》,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味诗中的美好意境,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闭上眼睛聆听录音,去感触诗中所表现的美妙境界;也可以由教师或朗读水平高的学生范读,让学生在沉浸中受感染。为了使感情色彩更浓,还可以配乐朗读。
综上所述,语感是在长期规范的语言阅读分析和运用中形成的对语言文字的正确、敏锐、丰富的感受力;是学生思想认识逐步通向作者心灵的桥梁;是学生感知语言之精妙、洞察语言之精髓、把握语言之理趣的金钥匙。语感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关键词】 初中语文 语文教学 语感的培养
《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就强调“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为什么有的人学历很低但很会说?为什么学了那么多的语文,有的人到头来却写不通一个完整的句子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语感作为人的一种能力,有高下优劣之分,而且,只要其先天生理基础具备,语感能力可以在后天培养和发展的。这说明训练学生的语感,培养他们的语文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怎样去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感呢?
1 训练朗读,是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言的多种意味包含在语音的高低快慢强弱之中。如果朗读时仅是简单地把文字读出来,就无法体会作者的感情,也就不能深入理解文意。因此,朗读时要感情充沛,甚至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感情与作者的感情尽可能融为一体。文章的思路、作者的情感、优美的意境会自然而然地浸润到学生的内心深处,激起他们情感的共鸣,从而使其语感、审美能力等都得到潜移默化的培养和提高,同时也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
1.1 加强朗读示范。语文课本上选自古今中外的名篇很多,文章精美,语言规范。教师通过自己带表情的朗读或听影像磁带,让学生从中获取信息,感受文章的意蕴,进而萌发朗读的兴趣。如教学朱自清的《春》时,教师以充满喜悦和希望的感情基调,以轻柔、缓慢的基本语调进行朗读,在各层次间停顿时力求做到音停意不停,语断情不断,便可将学生带进春天优美的景色中。学生被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所感染,便会忘情地沉浸在文章的优美意境中,进而产生强烈的朗读欲望。
1.2 注重朗讀技巧。掌握了朗读技巧,才能准确地表情达意,增强语感,达到朗读的目的。①要注重语音轻重。在读表现凝重鲜明的情感态度的句子时,要重读;在读含蓄深刻,耐人寻味的句子时,要轻读;②要注意停顿。读《小巷深处》结尾,在一个偏僻的小巷里,见到苍老憔悴的母亲时,喊了一句“妈妈!”“我奔过去,为自己的虚荣,为自己的无知流着泪……其中“妈妈”这句话里有许多未尽之意,既有对自己无知、爱慕虚荣的自责,也含有对伟大母爱深深的敬佩之情。因而“妈妈”两字之间和后面都要适当的停顿和延长,才能把“我”对母亲深厚的母子情谊表达出来;③要注意语气。如朗读《故乡》一课中闰土这一人物形象时语气要有所不同:读少年闰土时应该是明快流畅、天真而豪放的语气,这样使人仿佛看到他滔滔不绝、话犹未尽的样子,感受到少年闰土的活泼、勇敢、机智和“见多识广”;读中年闰土时要用吞吞吐吐、断断续续、谦恭而又含糊的语气,让人感受到一个封建社会底层破产农民的迟钝麻木,生活的重负给他造成的痛苦,封建等级观念对他精神上的摧残;④要注意语速适当。语速快慢取决于文章的情节内涵和人物情感。通常表现欢快、愤怒激情的语速要快,表现忧郁、痛苦心情的语速要慢。
2 在抄写、仿写、改写、积累中转化语感
不但要重视常规的“写”,更要重视抄写、仿写和改写,因为它们都是培养语感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写的重要的中介环节。抄写是让学生把精彩的段落、优秀篇章照抄下来,目的是使学生积累知识和写作素材,培养语感,增强鉴别力;仿写是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和语言应用能力的有效训练方法,它对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尤其对那些毫无写作兴趣的学生,仿写就是他们写作的引路人。如学习了《爱莲说》,把有关莲的诗句、文章搜集起来,让他们看看读读学学练练,仿写一篇。
3 在联想和想象中训练语感
启发学生想象是训练、培养学生语感必不可少的途径之一。要体验语言的高妙,就要通过展开联想和想象,填充那些没有展示出来的空白点,体验作家描述的意境。语感首先应该具备形象感、意蕴感和情趣感,而形象感又是基础,形象再现脑海中形成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生动形象的画面。语感是基于生活经验,通过联想和想象产生的,语感教学需要大量形象思维的参与,而形象思维能力是语言感觉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4 从日常实践中丰富和发展语感
任何语言都离不开它所反映的生活内容,语言也只有在生活中才能见出好坏。要调动起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来体验作家运用语言表情达意的方法。叶圣陶说过:“要求语感的锐敏,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而且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如教《钱塘湖春行》,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味诗中的美好意境,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闭上眼睛聆听录音,去感触诗中所表现的美妙境界;也可以由教师或朗读水平高的学生范读,让学生在沉浸中受感染。为了使感情色彩更浓,还可以配乐朗读。
综上所述,语感是在长期规范的语言阅读分析和运用中形成的对语言文字的正确、敏锐、丰富的感受力;是学生思想认识逐步通向作者心灵的桥梁;是学生感知语言之精妙、洞察语言之精髓、把握语言之理趣的金钥匙。语感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