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通过对中学数学课改探索,针对中学数学的特点、内容、原则,提出教师要改变观念,激发学生课堂学习提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树立意识,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数学素养。
【关键词】 中学数学 新课程标准 自主提问
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数学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认知过程,也是一个情感的交流过程。初中学生活泼好动、充满好奇的特点,同时也渴望走向成熟。因此要善于抓住这一特点,鼓励学生大胆设疑、探索,使学生的整个学习活动充满喜悦,学习的需要得以实现。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对教学目的、目标、重点、难点等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把握准确,切忌教学的盲目性、随意性,教师要少讲精讲;学生易懂的坚决不讲。教师既要注重知识的系统传授,也要给学生以想说练的机会。
1 实现两个改变,把提出问题的权利交给学生
1.1 改变狭义的素质观。新课改中,已经把“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作为培养目标之一,写入数学课程标准中。数学是培养学生质疑素质,提高探究、创造能力的极佳素材。“数学的本质是自由”,它最能激发人的自主探究、自由创造的本能。它的方法灵活性与多样性使人敢于突破常规,不迷信书本、权威,有创造的胆略和勇气。但是许多人甚至许多数学教师,一提到素质、探索、创造就觉得很神秘,高深莫测,认为与中学数学不沾边,在教学中仍习惯地按老一套照搬照套,缺乏对学生质疑素质,探究能力有意识的培养及潜移默化地影响。归根结底,是认识不到位,观念没转变。对于中学生,我们要广义上理解素质的含义,把素质的范围看得广一点。只要有点新想法、新设计、新方法,就称得上有素质。
1.2 改变“满堂问”的教学习惯。探究性教学显著特征之一是教学内容问题化。数学学习过程,就是不断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但在实际数学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只是将过去的“满堂灌”改为“满堂问”,只重视向学生提问,忽视启发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生的问题意识得不到发展,真正的探究性学习也就难以实现。探究性学习强调的是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由学生自行设计并控制整个学习过程,人中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教师要始终把提出问题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通过再现知识产生过程,引导他们发现问题,激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并启发他们深入探究问题,尊重学生个体体验。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重为重要”。
2 树立三种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提出问题的能力
2.1 树立情境意识,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敢疑。首先要创设一个充满理解与宽容的心理环境。只有保障学生心理的安全和自由,才能使学生大胆质疑。如果学生的质疑得不到教师的肯定认可,反而经常遭到批评、讽刺、挖苦,那么学生的质疑欲望和行为就会受到压制,久而久之就没有学生再敢质疑了。因此,教师要扮演好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的角色。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建立起和谐、民主、平等和相互尊重,互相学习,共同促进的新型师生关系,构建充分交流、自由交往、民主讨论,彼此激励,平等对话的小组合作学习网络。最大限度地实现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与沟通。有意识地把学生引入一种最佳心理状态,通过心理上的接受,达到问题情境的共鸣和融合,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自由地去想象、思考和探索。当然,需要注意的是对学生提出问题的“评价”,教师应站在建设性的高度、赞赏的立场,尽可能多地给予鼓励、肯定和表扬,倡导学生大胆想象,提出别出心裁甚至古怪的问题。其次要帮助学生冲破迷信权威的心理障碍,给学生以质疑的信心。教学要充分利用教材、教辅等权威书籍中的不足、遗漏甚至错误,以及教师“无中生有”的故意出错。让学生明白任何人都会出错,没有绝对的权威,老师专家也不例外。鼓励学生大胆向权威的观点提出挑战。这样做不仅能提高学生“免疫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批判精神和质疑品质,有助于质疑意识的形式。
2.2 树立过程意识,再现知识生成过程让学生有疑。数学是在实际应用中不断产生并发展的。因此数学课堂教学的重心要转移到引导学生自身操作过程上来。要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科学研究的过程,包括知识产生的背景、知识的价值和应用、知识的未来和发展等。
2.3 树立反思意识,强化反思让学生会疑。问题的解决,并不意味着思维活动的结束,而是深入认识的开始。反思是对整个解决问题活动过程的反思,是对解决问题过程的深层思考,是一种再发现和再创造的过程。学习一个概念、定义时可问:定义是怎样引入的,能否换一种方式,若把其中的关键词进行改换或增减会怎样;学习定理或公式时可问:定理或公式是怎样提出的,证明的思路是什么,每一步的依据是什么,逆命这是什么,是否成立,结论不变,条件是否可以减弱,条件不变,结论能否改进、推广;解完题可问:主要应用的是什么方法,这种解法的关键是什么,这种解法还能解決哪些类似问题,这种解法是怎样想到的,依据是什么,有无更简单的解决,结论可否改进、推广或引申,改变部分与条件又会得到什么结论。通过对解决问题的深入反思,不仅能巩固知识、方法,避免错误,而且能使学生逐步掌握质疑的主法和策略。
培养学生自疑精神、自疑能力的方法很多,远不止如上所说。我之本意在于说明让学生在学习中提问,在问题中学习,培养学生勇于提问、善于提问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因为这不仅是落实新课标的需要,也是现代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更是实现“教最终达到不复教”的前提和关键。
参考文献
1 数学新课标准
2 走进新课程
3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关键词】 中学数学 新课程标准 自主提问
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数学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认知过程,也是一个情感的交流过程。初中学生活泼好动、充满好奇的特点,同时也渴望走向成熟。因此要善于抓住这一特点,鼓励学生大胆设疑、探索,使学生的整个学习活动充满喜悦,学习的需要得以实现。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对教学目的、目标、重点、难点等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把握准确,切忌教学的盲目性、随意性,教师要少讲精讲;学生易懂的坚决不讲。教师既要注重知识的系统传授,也要给学生以想说练的机会。
1 实现两个改变,把提出问题的权利交给学生
1.1 改变狭义的素质观。新课改中,已经把“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作为培养目标之一,写入数学课程标准中。数学是培养学生质疑素质,提高探究、创造能力的极佳素材。“数学的本质是自由”,它最能激发人的自主探究、自由创造的本能。它的方法灵活性与多样性使人敢于突破常规,不迷信书本、权威,有创造的胆略和勇气。但是许多人甚至许多数学教师,一提到素质、探索、创造就觉得很神秘,高深莫测,认为与中学数学不沾边,在教学中仍习惯地按老一套照搬照套,缺乏对学生质疑素质,探究能力有意识的培养及潜移默化地影响。归根结底,是认识不到位,观念没转变。对于中学生,我们要广义上理解素质的含义,把素质的范围看得广一点。只要有点新想法、新设计、新方法,就称得上有素质。
1.2 改变“满堂问”的教学习惯。探究性教学显著特征之一是教学内容问题化。数学学习过程,就是不断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但在实际数学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只是将过去的“满堂灌”改为“满堂问”,只重视向学生提问,忽视启发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生的问题意识得不到发展,真正的探究性学习也就难以实现。探究性学习强调的是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由学生自行设计并控制整个学习过程,人中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教师要始终把提出问题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通过再现知识产生过程,引导他们发现问题,激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并启发他们深入探究问题,尊重学生个体体验。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重为重要”。
2 树立三种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提出问题的能力
2.1 树立情境意识,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敢疑。首先要创设一个充满理解与宽容的心理环境。只有保障学生心理的安全和自由,才能使学生大胆质疑。如果学生的质疑得不到教师的肯定认可,反而经常遭到批评、讽刺、挖苦,那么学生的质疑欲望和行为就会受到压制,久而久之就没有学生再敢质疑了。因此,教师要扮演好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的角色。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建立起和谐、民主、平等和相互尊重,互相学习,共同促进的新型师生关系,构建充分交流、自由交往、民主讨论,彼此激励,平等对话的小组合作学习网络。最大限度地实现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与沟通。有意识地把学生引入一种最佳心理状态,通过心理上的接受,达到问题情境的共鸣和融合,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自由地去想象、思考和探索。当然,需要注意的是对学生提出问题的“评价”,教师应站在建设性的高度、赞赏的立场,尽可能多地给予鼓励、肯定和表扬,倡导学生大胆想象,提出别出心裁甚至古怪的问题。其次要帮助学生冲破迷信权威的心理障碍,给学生以质疑的信心。教学要充分利用教材、教辅等权威书籍中的不足、遗漏甚至错误,以及教师“无中生有”的故意出错。让学生明白任何人都会出错,没有绝对的权威,老师专家也不例外。鼓励学生大胆向权威的观点提出挑战。这样做不仅能提高学生“免疫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批判精神和质疑品质,有助于质疑意识的形式。
2.2 树立过程意识,再现知识生成过程让学生有疑。数学是在实际应用中不断产生并发展的。因此数学课堂教学的重心要转移到引导学生自身操作过程上来。要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科学研究的过程,包括知识产生的背景、知识的价值和应用、知识的未来和发展等。
2.3 树立反思意识,强化反思让学生会疑。问题的解决,并不意味着思维活动的结束,而是深入认识的开始。反思是对整个解决问题活动过程的反思,是对解决问题过程的深层思考,是一种再发现和再创造的过程。学习一个概念、定义时可问:定义是怎样引入的,能否换一种方式,若把其中的关键词进行改换或增减会怎样;学习定理或公式时可问:定理或公式是怎样提出的,证明的思路是什么,每一步的依据是什么,逆命这是什么,是否成立,结论不变,条件是否可以减弱,条件不变,结论能否改进、推广;解完题可问:主要应用的是什么方法,这种解法的关键是什么,这种解法还能解決哪些类似问题,这种解法是怎样想到的,依据是什么,有无更简单的解决,结论可否改进、推广或引申,改变部分与条件又会得到什么结论。通过对解决问题的深入反思,不仅能巩固知识、方法,避免错误,而且能使学生逐步掌握质疑的主法和策略。
培养学生自疑精神、自疑能力的方法很多,远不止如上所说。我之本意在于说明让学生在学习中提问,在问题中学习,培养学生勇于提问、善于提问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因为这不仅是落实新课标的需要,也是现代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更是实现“教最终达到不复教”的前提和关键。
参考文献
1 数学新课标准
2 走进新课程
3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