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日常生活中,辣椒的应用非常广泛,辣椒可以使人们的食欲增加,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调味品。辣椒的形状和颜色各异,以红色和黄色居多,辣椒一般为长圆形或者锥形,其别名有许多,比如辣子、海椒等。起源于南美洲,属于茄科类植物,辣椒的种植面积每年也在不断增加,种植辣椒的国家也颇多,作为全世界最大的调味作物,辣椒还富含大量的维生素C,其发展前景相当的广阔。
1 我国嫁接辣椒的发展
嫁接作为克服连作障碍,从而提高植物抗性的一项有效措施,已在瓜类和茄果类蔬菜中广泛应用。研究表明,嫁接可以提高作物的耐热性和耐冷性,同时对改善蔬菜产品品质也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在六十年代,我国开始了蔬菜嫁接技术的研究。黄瓜、茄子等的嫁接方法引进和在嫁接抗病增加产量上的研究,促使黄瓜、茄子等蔬菜的嫁接栽培技术基本趋于成熟,在蔬菜栽培中嫁接技术已被广泛运用。
嫁接技术在蔬菜种植中具有很多优势,比如可以有效防止病虫害对蔬菜的侵扰,强化蔬菜的免疫力,达到提高产量和蔬菜品质的效果。在黄瓜、茄子等蔬菜的嫁接技术基本成熟时,我国辣椒的嫁接还未形成系统化。通常辣椒的嫁接都是采取劈接或者是斜切接,要根据辣椒嫁接时穗茎的粗细具体掌握。2003年我国邀请到法国与此相关的专家进行了辣椒嫁接技术上的指导,专家详细介绍了辣椒的嫁接技术以及法国嫁接辣椒的情况,还带了七个优良的抗病辣椒品种。到同年九月底,国在西宁蔬菜所和辽青种苗种植基地开始实践辣椒嫁接技术,一直到第二年八月底,栽培人员经过对之前的嫁接辣椒的观察和分析,发现嫁接苗的适应性和免疫力很强,在栽培过程中未出现过任何病症,然而未经过嫁接技术普通栽培的辣椒发病率在百分之七十以上。嫁接辣椒的生长势态非常旺盛,其分叉性又特别强,促使辣椒产量高。通过蔬菜所对辣椒嫁接技术的实践,我国初步掌握了辣椒嫁接技术,并开始了下一步对辣椒嫁接方式方法的研究。辣椒嫁接技术达到了增加辣椒产量的效果,其嫁接成果被运用于辣椒生产的实践当中,是国内辣椒增产技术研究的提升,近几年我国保护地辣椒栽培面积也呈现出上升趋势。
2 嫁接对辣椒光合特性及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作物产量形成的根本就是光合作用,对产品品质也有较大影响。光合作用是植物生产力构成的主要因素,研究植物光合作用特性有助于采取适当的栽培措施增强植物的光合能力,从而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
在进行辣椒普通栽培中,土传性病害问题经常发生,土传性病害会造成栽培中辣椒的根腐病、茎基腐病以及枯萎病等,从而导致辣椒的产量大幅下降,辣椒的种植效益持续递减。然而采取辣椒嫁接栽培技术,可以有效避免栽培中辣椒土传性病害问题,同时还能够提高辣椒的产量和品质,所以嫁接栽培是人们进行辣椒栽培应当首选的优良方案。
采用嫁接栽培方式对辣椒进行培育也需要按照科学有效的栽培技术。通常辣椒嫁接采用的是劈接的方案,采取这种方案时,砧木与接穗播种时要有一定间隔期,以砧木和接穗的苗龄来划分间隔期最为合适,即砧木有两片子叶完全展开后再播种接穗。播种之前砧木与接穗的种子均用五十摄氏度左右的热水烫种,边烫边搅拌,水温降低至三十摄氏度时浸泡辣椒种子十至十二小时,然后捞出种子洗净后放在三十五摄氏度左右的环境下催芽,每天晚上用三十五摄氏度的温水淘洗一次。在辣椒种子催芽期间注意不要与油渍接触,不能将种子放入重金属器皿内,不能用塑料薄膜包裹种子。要注意选用三年以上未种植过茄果类蔬菜、排灌便捷以及交通便利的地块作为辣椒的育苗床,当外界气温降到五摄氏度左右时覆盖草苫以达到保温的效果。秋延迟育苗除了雨天覆盖薄膜防雨外,外界温度高于三十六摄氏度时应覆盖遮阳网用于降温。当种子有百分之五十露白时即可播种,播种之前用水浇透苗床,待水完全渗下后播种,种子上覆土一厘米厚,然后在上边用地膜密封达到保持较高的床温和湿度的效果,从而促使种子快速出苗。培育者按照这种科学的嫁接栽培技术,才能提高辣椒产量以及培育出优良品质的辣椒。
在新疆博州的精河县茫丁乡东庄村人多地少,两千人的村庄其耕地只有六千多亩,也就是说人均耕地不足三亩,靠耕地是难以致富的,2017年博州科技局工作队到访后发现村民中有不少人有蔬菜大棚,所以就决定帮村民完善及发展蔬菜大棚。大棚目前主要种植西红柿、黄瓜以及辣椒这些蔬菜,没有育苗大棚时,村民都在自家的大棚内开出一块小拱棚,六米寬的拱棚内打一个小火道,每到育苗期间,每家每户都得天天留人烧火供暖。如今其育苗棚的苗木已经全部育好,并且已经移栽苗木两万多株,提供给合作社多个大棚,间接节省了成本三万多元。因为蔬菜提前两个星期上市,相当于还间接增收了十多万元。
辣椒嫁接苗的发病状况相比于自根苗而言,嫁接苗的疫病和枯萎病病株率明显呈下降趋势,嫁接苗对疫病及枯萎病有很强的抗性,用嫁接栽培技术能有效帮助辣椒增产增收,提升其品质。进行嫁接栽培,辣椒的染病机会相应减少,发病明显减轻。同时嫁接辣椒的茎叶生长旺盛,抗逆性也增强,特别是对低温、弱光等的适应能力比自根辣椒强。另外嫁接辣椒的根系入土较深,吸肥吸水能力也比自根辣椒强,特别是对深层土壤中的肥水利用率提高,从而提高对整个土壤肥水的利用率,进而提高辣椒产量和品质。
(作者单位:833400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1 我国嫁接辣椒的发展
嫁接作为克服连作障碍,从而提高植物抗性的一项有效措施,已在瓜类和茄果类蔬菜中广泛应用。研究表明,嫁接可以提高作物的耐热性和耐冷性,同时对改善蔬菜产品品质也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在六十年代,我国开始了蔬菜嫁接技术的研究。黄瓜、茄子等的嫁接方法引进和在嫁接抗病增加产量上的研究,促使黄瓜、茄子等蔬菜的嫁接栽培技术基本趋于成熟,在蔬菜栽培中嫁接技术已被广泛运用。
嫁接技术在蔬菜种植中具有很多优势,比如可以有效防止病虫害对蔬菜的侵扰,强化蔬菜的免疫力,达到提高产量和蔬菜品质的效果。在黄瓜、茄子等蔬菜的嫁接技术基本成熟时,我国辣椒的嫁接还未形成系统化。通常辣椒的嫁接都是采取劈接或者是斜切接,要根据辣椒嫁接时穗茎的粗细具体掌握。2003年我国邀请到法国与此相关的专家进行了辣椒嫁接技术上的指导,专家详细介绍了辣椒的嫁接技术以及法国嫁接辣椒的情况,还带了七个优良的抗病辣椒品种。到同年九月底,国在西宁蔬菜所和辽青种苗种植基地开始实践辣椒嫁接技术,一直到第二年八月底,栽培人员经过对之前的嫁接辣椒的观察和分析,发现嫁接苗的适应性和免疫力很强,在栽培过程中未出现过任何病症,然而未经过嫁接技术普通栽培的辣椒发病率在百分之七十以上。嫁接辣椒的生长势态非常旺盛,其分叉性又特别强,促使辣椒产量高。通过蔬菜所对辣椒嫁接技术的实践,我国初步掌握了辣椒嫁接技术,并开始了下一步对辣椒嫁接方式方法的研究。辣椒嫁接技术达到了增加辣椒产量的效果,其嫁接成果被运用于辣椒生产的实践当中,是国内辣椒增产技术研究的提升,近几年我国保护地辣椒栽培面积也呈现出上升趋势。
2 嫁接对辣椒光合特性及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作物产量形成的根本就是光合作用,对产品品质也有较大影响。光合作用是植物生产力构成的主要因素,研究植物光合作用特性有助于采取适当的栽培措施增强植物的光合能力,从而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
在进行辣椒普通栽培中,土传性病害问题经常发生,土传性病害会造成栽培中辣椒的根腐病、茎基腐病以及枯萎病等,从而导致辣椒的产量大幅下降,辣椒的种植效益持续递减。然而采取辣椒嫁接栽培技术,可以有效避免栽培中辣椒土传性病害问题,同时还能够提高辣椒的产量和品质,所以嫁接栽培是人们进行辣椒栽培应当首选的优良方案。
采用嫁接栽培方式对辣椒进行培育也需要按照科学有效的栽培技术。通常辣椒嫁接采用的是劈接的方案,采取这种方案时,砧木与接穗播种时要有一定间隔期,以砧木和接穗的苗龄来划分间隔期最为合适,即砧木有两片子叶完全展开后再播种接穗。播种之前砧木与接穗的种子均用五十摄氏度左右的热水烫种,边烫边搅拌,水温降低至三十摄氏度时浸泡辣椒种子十至十二小时,然后捞出种子洗净后放在三十五摄氏度左右的环境下催芽,每天晚上用三十五摄氏度的温水淘洗一次。在辣椒种子催芽期间注意不要与油渍接触,不能将种子放入重金属器皿内,不能用塑料薄膜包裹种子。要注意选用三年以上未种植过茄果类蔬菜、排灌便捷以及交通便利的地块作为辣椒的育苗床,当外界气温降到五摄氏度左右时覆盖草苫以达到保温的效果。秋延迟育苗除了雨天覆盖薄膜防雨外,外界温度高于三十六摄氏度时应覆盖遮阳网用于降温。当种子有百分之五十露白时即可播种,播种之前用水浇透苗床,待水完全渗下后播种,种子上覆土一厘米厚,然后在上边用地膜密封达到保持较高的床温和湿度的效果,从而促使种子快速出苗。培育者按照这种科学的嫁接栽培技术,才能提高辣椒产量以及培育出优良品质的辣椒。
在新疆博州的精河县茫丁乡东庄村人多地少,两千人的村庄其耕地只有六千多亩,也就是说人均耕地不足三亩,靠耕地是难以致富的,2017年博州科技局工作队到访后发现村民中有不少人有蔬菜大棚,所以就决定帮村民完善及发展蔬菜大棚。大棚目前主要种植西红柿、黄瓜以及辣椒这些蔬菜,没有育苗大棚时,村民都在自家的大棚内开出一块小拱棚,六米寬的拱棚内打一个小火道,每到育苗期间,每家每户都得天天留人烧火供暖。如今其育苗棚的苗木已经全部育好,并且已经移栽苗木两万多株,提供给合作社多个大棚,间接节省了成本三万多元。因为蔬菜提前两个星期上市,相当于还间接增收了十多万元。
辣椒嫁接苗的发病状况相比于自根苗而言,嫁接苗的疫病和枯萎病病株率明显呈下降趋势,嫁接苗对疫病及枯萎病有很强的抗性,用嫁接栽培技术能有效帮助辣椒增产增收,提升其品质。进行嫁接栽培,辣椒的染病机会相应减少,发病明显减轻。同时嫁接辣椒的茎叶生长旺盛,抗逆性也增强,特别是对低温、弱光等的适应能力比自根辣椒强。另外嫁接辣椒的根系入土较深,吸肥吸水能力也比自根辣椒强,特别是对深层土壤中的肥水利用率提高,从而提高对整个土壤肥水的利用率,进而提高辣椒产量和品质。
(作者单位:833400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