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让我们先来看看邢台技师学院2016年战报:
2016年,邢台技师学院技工教育学制生15542人,其中总院12542人,威县分院3000人(除艺术类专业,100%高技能人才);大连理工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合作专本科、硕士研究生(学位)在校生2600人;技师培训600人;职业技能培训11210人,职业资格培训及考试20860人;汽车技术培训3125人,考试21000人;社会化考试15万人。
这些数字表明,邢台技师学院是中国技工院校中的一艘航母。
局外人可能说,我们对这些枯燥的数字没有概念。
好吧!除了这些枯燥的数字之外,邢台技师学院还有很多“第一”:意在成为中国技工教育“常春藤”联盟的中国第一个技工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联盟在这里诞生;占地1000多亩的中国技工教育第一个产城教园区在这里诞生;中国第一个职业技能培训产业发展集团在这里诞生;中国技工教育第一个职业化的校园文化建设模式在这里诞生;中国技工教育第一个企业化学生管理模式在这里诞生;中国技工院校第一个获得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理论奖的院长在这里诞生……
其实,他们还有很多“第一”,不在这里一一列出。
用院长荀凤元的一句话来说,就是:“我们这里是中国职业能力建设司的一块改革创新转型发展试验田!”
没有地域优势,没有产业优势,没有资金优势,没有政策优势,邢台技师学院靠什么成为中国技工院校中的一艘航母?邢台奇迹是如何创造的?邢台技师学院为什么能?
带着这些疑问,《职业》杂志记者采访了人社部职业能力建设智库专家、技工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联盟理事长、邢台技师学院院长荀凤元。
《职业》一问:贵院从10年前30亩的面积、80名教师、400名学生的河北省最差的小技校,发展成为1150名教职工、近2万名在校生、年培训量15万人次的综合性大型技工院校,靠的是什么?
荀凤元:一靠创业。邢台技师学院于2006年6月16日挂牌成立,走过了十年征程。可以说是十年风雨兼程,十年奋斗不息。回望学院走过的十年征程,我们感到无比自豪。从一个当时占地30亩、80名教师、400名学生的小技工学校,发展成为全国办学规模最大的技工院校之一。学院在河北省2016年精品学校建设项目评审中获得全省教育系统和人社系统排位第一名;在河北省政府与北京市政府签订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中,被明确为打造河北省职业教育“清华、北大”的唯一一所职业院校;学院是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示范基地,国家农民工培训示范基地,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基地,全国技工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联盟理事长单位;被人社部树为全国技工院校创新发展典型和中西部地区技工院校发展的旗帜;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国家七部委代表国务院授予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成为全省、全国技工教育的知名品牌。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院教职员工艰苦创业的结果,是全院教职员工无私奉献的结果。
二靠创新。十年来,作为人社部改革创新的一块试验田,坚持创新办学理念、创新办学模式、创新发展模式、创新和实践发展理论,全面理解和践行技工教育发展理论的精髓——高端引领、校企合作、多元办学、内涵发展。学院按照政府要求和市场需要改革调整办学职能,毅然确立了“符合政府要求、满足企业需要、适应社会需求”的市场化办学理念。以创新办学模式,打造新型技工院校办学特色为目标,按照邢台经济发展规划,围绕新兴产业开发专业,围绕优势产业打造骨干专业,围绕骨干专业建设专业群,围绕世赛项目发展精品专业,按产业发展动态调整,优化专业结构,使专业设置与产业接轨,与国际接轨。目前学院已开设50多个专业,涵盖了国际重卡汽车工艺、电动汽车、轨道交通、3D技术、工业机器人、无人机技术、智能制造技术、烹饪、美容美发、模具制造、数控技术、工业控制、商务软件、木工、平面设计、网络布线等各类高端项目,建立起了9个专业技能大师工作室,校企共建了电器维修、电商、市场营销等3个创业孵化实训室,建设了工业控制和商务软件世界技能大赛项目国家集训基地,建设了木工、家具制造世赛国家集训基地。邢台技师学院基地选手李金豪和路丛瑜在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的工业控制和商务软件两个项目上双双取得优胜奖,填补了河北省建设世赛全国集训基地、参加世界技能大赛与世界强手同台竞技的空白。
三靠服务。十年来,邢台技师学院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将职能聚焦于为当地政府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推进就业创业服务,运作好“学校与政府的一体化、与当地经济发展的一体化、与产业和企业的一体化”,努力做到为政府担当,为社会做事,为发展出力。学院按照企業要求和就业需要全面进行基础课改,突出立德树人和职业技能培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匠精神、国学文化、企业文化作为德育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贯穿高技能人才培养全过程;实行校企双制培养模式,引进企业现代管理制度和7S管理,使学生管理过程最大程度企业化,让学生在校期间完成从学生角色到企业员工角色的转变。毕业生就业主要分布在京津冀200多家大中型企业,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特别是借助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基地、国家农民工培训示范基地和全国技工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联盟4个国家级平台优势,实施“双引工程”,加快产教深度融合。2014年12月学院与北京亦庄、天津滨海新区建立了人才战略合作关系。2015年又与顺义开发区、北京高端制造基地、天津西青开发区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为京津冀建立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
2016年,邢台技师学院技工教育学制生15542人,其中总院12542人,威县分院3000人(除艺术类专业,100%高技能人才);大连理工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合作专本科、硕士研究生(学位)在校生2600人;技师培训600人;职业技能培训11210人,职业资格培训及考试20860人;汽车技术培训3125人,考试21000人;社会化考试15万人。
这些数字表明,邢台技师学院是中国技工院校中的一艘航母。
局外人可能说,我们对这些枯燥的数字没有概念。
好吧!除了这些枯燥的数字之外,邢台技师学院还有很多“第一”:意在成为中国技工教育“常春藤”联盟的中国第一个技工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联盟在这里诞生;占地1000多亩的中国技工教育第一个产城教园区在这里诞生;中国第一个职业技能培训产业发展集团在这里诞生;中国技工教育第一个职业化的校园文化建设模式在这里诞生;中国技工教育第一个企业化学生管理模式在这里诞生;中国技工院校第一个获得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理论奖的院长在这里诞生……
其实,他们还有很多“第一”,不在这里一一列出。
用院长荀凤元的一句话来说,就是:“我们这里是中国职业能力建设司的一块改革创新转型发展试验田!”
没有地域优势,没有产业优势,没有资金优势,没有政策优势,邢台技师学院靠什么成为中国技工院校中的一艘航母?邢台奇迹是如何创造的?邢台技师学院为什么能?
带着这些疑问,《职业》杂志记者采访了人社部职业能力建设智库专家、技工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联盟理事长、邢台技师学院院长荀凤元。
《职业》一问:贵院从10年前30亩的面积、80名教师、400名学生的河北省最差的小技校,发展成为1150名教职工、近2万名在校生、年培训量15万人次的综合性大型技工院校,靠的是什么?
荀凤元:一靠创业。邢台技师学院于2006年6月16日挂牌成立,走过了十年征程。可以说是十年风雨兼程,十年奋斗不息。回望学院走过的十年征程,我们感到无比自豪。从一个当时占地30亩、80名教师、400名学生的小技工学校,发展成为全国办学规模最大的技工院校之一。学院在河北省2016年精品学校建设项目评审中获得全省教育系统和人社系统排位第一名;在河北省政府与北京市政府签订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中,被明确为打造河北省职业教育“清华、北大”的唯一一所职业院校;学院是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示范基地,国家农民工培训示范基地,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基地,全国技工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联盟理事长单位;被人社部树为全国技工院校创新发展典型和中西部地区技工院校发展的旗帜;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国家七部委代表国务院授予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成为全省、全国技工教育的知名品牌。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院教职员工艰苦创业的结果,是全院教职员工无私奉献的结果。
二靠创新。十年来,作为人社部改革创新的一块试验田,坚持创新办学理念、创新办学模式、创新发展模式、创新和实践发展理论,全面理解和践行技工教育发展理论的精髓——高端引领、校企合作、多元办学、内涵发展。学院按照政府要求和市场需要改革调整办学职能,毅然确立了“符合政府要求、满足企业需要、适应社会需求”的市场化办学理念。以创新办学模式,打造新型技工院校办学特色为目标,按照邢台经济发展规划,围绕新兴产业开发专业,围绕优势产业打造骨干专业,围绕骨干专业建设专业群,围绕世赛项目发展精品专业,按产业发展动态调整,优化专业结构,使专业设置与产业接轨,与国际接轨。目前学院已开设50多个专业,涵盖了国际重卡汽车工艺、电动汽车、轨道交通、3D技术、工业机器人、无人机技术、智能制造技术、烹饪、美容美发、模具制造、数控技术、工业控制、商务软件、木工、平面设计、网络布线等各类高端项目,建立起了9个专业技能大师工作室,校企共建了电器维修、电商、市场营销等3个创业孵化实训室,建设了工业控制和商务软件世界技能大赛项目国家集训基地,建设了木工、家具制造世赛国家集训基地。邢台技师学院基地选手李金豪和路丛瑜在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的工业控制和商务软件两个项目上双双取得优胜奖,填补了河北省建设世赛全国集训基地、参加世界技能大赛与世界强手同台竞技的空白。
三靠服务。十年来,邢台技师学院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将职能聚焦于为当地政府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推进就业创业服务,运作好“学校与政府的一体化、与当地经济发展的一体化、与产业和企业的一体化”,努力做到为政府担当,为社会做事,为发展出力。学院按照企業要求和就业需要全面进行基础课改,突出立德树人和职业技能培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匠精神、国学文化、企业文化作为德育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贯穿高技能人才培养全过程;实行校企双制培养模式,引进企业现代管理制度和7S管理,使学生管理过程最大程度企业化,让学生在校期间完成从学生角色到企业员工角色的转变。毕业生就业主要分布在京津冀200多家大中型企业,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特别是借助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基地、国家农民工培训示范基地和全国技工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联盟4个国家级平台优势,实施“双引工程”,加快产教深度融合。2014年12月学院与北京亦庄、天津滨海新区建立了人才战略合作关系。2015年又与顺义开发区、北京高端制造基地、天津西青开发区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为京津冀建立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